蔚來賣咖啡,才算開始有內容思維了

作者 | 星志

編輯 | 栗子


除了搞聯名,品牌咖啡營銷還能怎麼玩?


6 月 17 日起,上海多家蔚來中心在外賣平臺開賣咖啡、特飲、兒童飲品,價格在 18 元-48 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咖啡外賣並非一個獨立動作,6 月 15 日,蔚來上海閔莘茶城換電站上線了“加電咖啡”業務,換電站內置自動咖啡機,用戶可以在換電期間購買咖啡。


消費品牌跨界做咖啡並不稀奇,路易威登、愛馬仕等奢侈品牌幾年前就在海外開設了咖啡廳;今年 4 月,運動品牌迪卡儂、李佳琦背後的美ONE,都開設了自己的咖啡店。但在車圈,跨界賣咖啡,蔚來還是獨一份。


蔚來跨界賣咖啡目的何在?在刀法看來,咖啡外賣和加電咖啡形成聯動,蔚來或是想以咖啡場景爲切口吸引目標用戶,宣傳其最重要的兩個賣點——NIO House 爲支點的服務體系,以及換電爲基礎的補能體系。


刀姐曾針對全域營銷趨勢,提出一個內容種草策略公式。



賣咖啡正是蔚來從用戶羣需求出發,結合產品策略搭建出的場景。不到一週時間裏,在視頻號、小紅書等平臺上,一些加電咖啡相關內容已獲得了不錯反響。



好產品好內容需要配合好的場景,才能對目標人羣做有效傳達。這套公式當然也適用於汽車品牌,而蔚來不是第一個成功套用這個公式的新能源車企。



借咖啡符號,建立用戶觸達場景



作爲國內第一批採用 DTC 模式的車企,用戶需求是蔚來產品和服務設計的第一性原理。蔚來的兩大特色——換電和服務,都是從用戶需求出發,逐漸建立起來的品牌競爭優勢。


早在 2012 年,李斌在自己創辦的易車網上做過一次 “你爲什麼不買電動車” 的調研。當時有 6 萬多人蔘與,排名第一的答案是充電沒有保障,第二位是電池價格高。這次調研,成了蔚來換電路線的起點。


不過,除了換電這一技術層面對痛點的解決,李斌還爲自己找到了另一差異化價值 —— 服務。


蔚來服務體系裏,最出名的莫過於 NIO House(蔚來中心)。官方定義中,NIO House 是蔚來用戶分享快樂、共同成長的生活方式社區,常開在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提供會議、閱讀、聚會、咖啡特飲等服務。說白了,NIO House 就是蔚來版的星巴克。



NIO House 能成爲蔚來服務的名片,與品牌獨特的用戶畫像有很大關係。


據艾普斯諮詢數據,2024 年新能源潛在消費者人羣中,男性用戶佔比 64%,但在這個男性爲主的市場裏,蔚來的用戶羣體卻是女性居多,且本科以上學歷用戶佔比 83.9%。



這些高知、高收入的蔚來用戶們,樂於享受靜謐、有調性的休閒時光,日常主要休閒活動之一就是泡咖啡廳。一位蔚來 Fellow(一線銷售)對刀法表示,他們會有意識引導女性試駕人羣體驗 NIO House,以提高轉化。


NIO House 是最能打動蔚來核心用戶的場景,而咖啡+外賣則進一步將這一場景延伸,輻射種草人羣和泛人羣。


除了強化服務這一價值優勢,咖啡還幫蔚來解決了另一個難題,更好地針對“換電”進行宣傳。


NIO House 的好服務肉眼可見,但換電的優勢很難用語言表達,劣勢倒是很直觀。


換電的優點,在於解決里程焦慮,但在日常場景中很難直接被感受到。雖然節假日裏電車排隊充電這一話題頻頻上新聞,但在沒有真實經歷過的情況下,用戶很難體會到快速換電的必要性。


由於電池存在,電動車車身本就高於油車,加上蔚來還要在電池以外塞下換電機構,車內空間就更爲狹窄,也沒有前備箱,這一劣勢在轎車車型 ET5 上尤爲明顯。此外,換電站建設成本產生的產品溢價最終也要由用戶承擔。


於是,如何找到適合宣傳換電的場景,是蔚來一直頭疼的問題。


在蔚來公衆號上搜索“換電”,除了播報換電站建設進度,就是車主吆喝換電“方便”。但當潛在用戶問起具體哪裏方便?有多方便?車主往往諱莫如深:換電的好,親自體驗過才知道。


從前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而現在,通過加碼咖啡場景,蔚來在擊中衆多女性用戶日常消費需求的同時,也直觀地展示出了換電的優勢:


買杯咖啡的時間就能解決車輛續航的問題,既讓用戶們享受到了喝咖啡這一很 Chill、很“蔚來”的場景,也讓潛在客戶看到了蔚來換電不用下車插拔充電槍,不用排隊等待的特點。


看到加電咖啡上線,一位蔚來Fellow(一線銷售)的第一反應是“有搞頭”。在他看來,換電本身是一個偏技術向的、無聊的賣點,“有杯咖啡真的能讓人眼前一亮”,這位 Fellow 對刀法表示。


蔚來用戶畫像中一個關鍵詞是“悅己”,TA 們追求生活品質,願意爲了品牌和情緒支付額外的溢價。


要吸引這樣一批用戶,首先得進入他們的生活。而咖啡正是他們日常生活場景之一。以此爲切入口,蔚來得以讓他們看到自己。



新能源開始聚焦人羣打場景,蔚來不是唯一



當下,汽車消費有兩大趨勢,一是原有品牌體系被打破,車企愈發關注細分人羣需求;二是消費決策前置,線上營銷越來越重要。趨勢背後有兩點原因:一是動力、配置平權,二是 DTC 模式的興起。


油車時代品牌、產品之間等級森嚴,價格帶差距明顯,動力、配置都被明碼標價,想要更多的動力、配置、舒適度,購車預算往往成倍增長。但隨着電動車浪潮興起,能源形式的改變帶來了“動力平權”,以往豪車纔有的各項配置,也被價格戰捲成了白菜價。


而隨着 DTC 模式在車圈興起,品牌把線下店搬進購物中心,同時在線上鋪大量車評內容,傳統汽車消費鏈路被打破。根據京東的調研,超半數(56%)新能源汽車消費者在到達線下門店前已鎖定意向車型,社交媒體平臺逐漸開始承擔消費決策的角色,線下場景主要負責體驗和交付。


兩大趨勢下,品牌面臨的問題是,怎麼找到合適的場景來觸達細分人羣,得到展示自己的機會?這時候,內容種草就尤爲重要。


根據開頭給出的公式,內容種草關鍵在於定位人羣、找到人羣水下需求,再進行場景化表達。也就是說,汽車品牌不只要在產品端 DTC,在營銷端也要 DTC,去對話具體的人,而不是定位喊話式的廣告。


實際上,在蔚來之前,早就有品牌成功運用過這套公式。



比如理想汽車,它的 Slogan 是“創造移動的家,創造幸福的家”,定位客羣是“奶爸”。這一人羣購車時表面需求是家用車,但水下需求是在車上也能有家一般的感覺。


因此,理想把冰箱彩電大沙發放在了車內最顯眼的位置,在測評內容中也着重突出這部分特點,卡住了這個心智,後來的品牌如零跑,就只能說自己是年輕人“更理想的家”。


再比如今年的現象級爆款小米 SU7。除了雷軍教科書式的創始人 IP 營銷,它在營銷上最讓刀法印象深刻的是,通過深挖防曬需求,讓一臺性能車獲得了女性用戶青睞。



爲了拓展車內空間,很多新能源車都把車頂做成玻璃天幕形式,防曬就成了大部分新能源車主的剛需。小米則進一步注意到了女性用戶在防曬背後的隱性需求——怕曬黑、曬傷,並在發佈會上針對這個需求大篇幅講解防紫外線玻璃這一賣點,成功俘獲女性用戶。


實際上,目前排名靠前的車企,都有獨屬於自己的標籤。比如比亞迪的性價比,問界的高端+智駕,極氪的性能至上。


有些車企還在艱難求變,比如近日東風旗下嵐圖品牌 CEO 盧放表示在嘗試“從 TO B 轉向 TO C”,銷量節節下滑的哪吒正籌備下半年重新發布品牌。


當然,還有一些品牌直到生死邊緣都沒弄清楚人羣和需求。就像高合,它的官網首頁至今還放着一句極其復古的廣告詞:“高端電動汽車就選高合”。



分析師點評



多名近期有購車需求的用戶向刀法表示,他們購車時會在不同平臺消費不同內容,比如在 B站、抖音看車型測評,在小紅書搜用戶反饋。


而據刀法瞭解,一些汽車品牌已經開始重視這些渠道,但僅限於下達直播、發帖任務,沒有明確的 ROI 考覈機制,更遑論跑通完整種草鏈路以及針對不同平臺搭建內容策略體系。


但隨着小米入場,情況正發生改變,雷軍從數碼 3C 圈跨界而來,給所有車企老闆上了一課。長城魏建軍、蔚來李斌、比亞迪高管,一衆創始人於是躬身入局,玩起短視頻、直播。


誠然,小米的創始人營銷打法其他品牌難以複製,但以這些車企一號位爲圓心,重視營銷的漣漪正向全行業盪漾。就像魏建軍說的:親自下場不僅代表營銷思維的轉變,更是對管理層的帶頭和激勵,希望整個團隊都跟上步伐。


從卷價格,到卷創始人,內容正在成爲汽車品牌的新戰場,類似蔚來咖啡的巧思會層出不窮。接下來車企會在內容上卷出哪些新玩法?刀法將持續關注。




「品牌觀察」始祖鳥 | 昂跑 | 薩洛蒙 | 迪卡儂 | 凱樂石 | Crocs | BEAMS | 比音勒芬 | 海瀾之家 | s.deer 駱駝 | SKIMS | 薇諾娜 | 可復美 | 溪木源 | Aēsop | Le Labo | 戀火 | 樂高|Brompton | 戴森 | 徠芬 | Jellycat | 百丘 | 茶百道 | Manner | 老鄉雞 | 柚香谷 | 暴肌獨角獸 | 麥富迪 | 電力寵物百貨 | 韶音 | Babycare | 聖貝拉 | HeyBetter | smart | 坦克 | 極氪 | 小米汽車 | 小米生態鏈|Tagi.


「營銷觀察」618 | 雙11 | FENDI x 喜茶 | 情緒營銷 | 海外寵物 | 海外飲料 | 聯名營銷 | 定價焦慮 | ESG | 哈爾濱 | 龍年營銷 | 中產消費 | 首店經濟 


「全域營銷」視頻號 | 小紅書|抖音 | 淘寶天貓 | 快手 | B站 | 得物 | TikTok |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