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暴露了多少低素質的白領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當代喫飯禮儀。


並不是“用公筷”、“不要當面剔牙”這種基本衛生層面的禮儀,也不是“主動給女士拉椅子”這種老派紳士行爲。

 

而是——


朋友點了一份食物和我點的一份食物價錢不一樣,但互相都喫了對方的,是各付各的還是對半分?


最後一口如何分配?


沒點飲料,要不要一起 A 錢?

 

——這些沒被提出來時總有人受委屈,一被提出來總有人說沒必要的,微妙的喫飯禮儀和邊界。







同事朋友聚餐

一些普適的禮儀和邊界



最好別遲到,但如果有人遲到,並說:“你們先喫,不要等我。”那麼就別等,不然好像在給ta施加更多壓力和負罪感。

 

但如果人家說:“我馬上到,你們先喫,不用等我。”那就等等吧,不然還真讓人家喫剩菜啊?

 

遲到的人也應主動報一個預計抵達時間,方便大家做決策。




別菜上齊了讓大家等你拍完照才能喫。照片不知道你是拍給誰看,但涼了的菜可是全桌所有人一起喫。




臨開飯之前,突然宣佈要帶自己的朋友(但對剩下的人來說是陌生人)參加,是非常不禮貌的。


尤其是中途自己離開,留下一片尷尬。



東西南北口味有差異很正常,就別大呼小叫“什麼?肉餡湯圓能喫嗎?”“蘸醬菜不就是啃綠化帶嗎?”


建議多旅遊多網購,品嚐祖國大江南北的美食以脫敏。



喜歡食物本味,並沒有更高貴;所以請口淡的人自重,沒必要一臉驚訝地問:“你喫着不鹹嗎?”



減肥期間參加必要的飯局,請勿化身營養學家,對着不減脂的人指手畫腳“這個熱量高,那個不健康”。

 

你的飲食健康是健康,別人的心理健康也是健康。



四個人,仨蝦餃,或者三個人,四個燒賣,如果遇到這種食物份數➗人數,不能整除的問題,建議輪流少喫/多喫不同的菜品。



店家推出的打卡/掃碼/寫好評送甜品活動,如果你嫌麻煩不想要,不要說出來,因爲你大喊“我(們)不要”會讓想要的人不敢開口。




有人喝酒、有人不喝酒的時候,不喝酒的人婉拒 A 酒錢是非常合理的事。



喫到最後有剩的菜,不要覺得浪費就強迫對方喫完,誰想喫誰打包。2024了,不會還有人覺得打包沒面子吧?


最後——


能不能別剛喫兩口就說“一點點都喫不下啦”,並且在別人還在喫的情況下,翻來覆去強調自己“好飽啊,撐死啦”、“你全喫完啦?!胃口好好啊”。


真喫不下的話,直接放下筷子聊天或者玩手機很難嗎?搞什麼飯量優越感呢?《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里正常成年人的飯量都達不到的話,那以後自帶寶寶碗,坐小孩那桌,少說點話別再不小心yue出來!







情侶點外賣

對,就算是兩口子也並非所有事都理所當然




記一下對方的忌口吧,實在不行寫備忘錄裏,連忌口都不記得,每一頓飯都像眼裏進沙子,真的很敗信任。



讓我們承認:點外賣是勞動,不是權力。

 

點一份好喫的外賣是很難的(尤其當你在北京)!在有限時間內:選擇外賣、點菜、計算優惠,都是很費心思的隱形家務勞動。


如果不能做到輪流來,那起碼要認可對方的勞動。



取外賣、拆保鮮膜、選一個下飯的電子鹹菜,也是重要的工作。




如果點菜問你時你說:“隨便,我都行,你看着點”,那麼上菜之後,把你抱怨的話連同你不愛喫的菜都給我嚥下去。




我說不想喫就是真不想喫,不要硬夾給我“寶寶你嚐嚐這個”,你寶寶爹不想喫!!




只剩下最後一口的時候,請遵循uno原則:要大聲說出來:“最後一口了,你喫嗎?你不喫那我喫了啊。”而不是自己悄默聲直接咽肚裏了——萬一對方還想嘗一下味呢???




在家裏喫完外賣,記得順手擦桌子,把外賣盒收拾扔掉,不要直接就躺牀上了。




如果不是老夫老妻的話,不要一邊回客戶消息/罵工作/吐槽同事一邊喫飯,聊八卦除外。


最後——


能不能別點菜的時候說不喫,飯到了說給我嘗一口,說是嘗一口,最後喫了一大半。

人家計劃中點了一個人的量,你嘗一半,讓別人喫個四分飽???

就算是“喫兩口”,結果是喫兩口牛肉!

那一碗麪裏,攏共就沒幾塊牛肉!!!

這樣寫出來顯得很計較,但是真的很氣!誰懂啊!!!







高端晚宴




沒去過,不知道有什麼禮儀。


學它幹嘛?你又用不上。







約會喫飯

和第一次見、不太熟的人喫飯,請管好你自己




沒人問的話,就別提“魚子醬要這樣喫纔對”、“這和我在日本/意大利/西班牙喫的不一樣~”。

 

喫的,不是詠春,沒誰一定是正統。



如果對方遠道而來你的城市,除非人家要求照顧一下口味,否則就不要班門弄斧請對方喫人家家鄉菜。


比如請四川人喫海底撈,請湖南人喫費大廚,請上海人喫wagas,請瑞典人喫宜家餐廳。



如果要喫燒烤、火鍋、小龍蝦、高大於底部直徑的漢堡等等味道重的、需要上手扒、用嘴啃的、非常可能濺到衣服上的,那請一定提前溝通好,以便別人準備合適的衣服。



眼瞅着對方剛一大口飯進嘴,就別這麼沒眼力見兒,趕這時候搭話了。讓人家細嚼慢嚥完了再提問可以嗎?



如果對方好一陣沒說話了,你可以安靜地喫一會兒。讓對方講,或者一起靜靜喫東西。這樣可以規避80%以上的被吐槽情況。



一排靠外邊一排靠沙發的那種位置,請把沙發留給揹包或者東西比較多的人。

以及——

沙發讓給別人之後,能不能不要並排坐過來!!!!






喫大席




笑死,摟席沒有禮儀,個人戰全憑實力。






朋友下廚家宴

上人家裏喫飯,別太丟人





請提前一些時間到人家裏,張羅幫忙備備菜什麼的,就算不真用你,也別卡着飯點兒纔到,還真就是帶着嘴喫飯去的啊?




理想情況下,應該 A 食材的錢。但作爲東道主很難開口讓朋友 A 錢,那麼作爲有禮貌的客人,我們需要在羣裏主動說“需不需要 A 食材的錢”。



如果主人真不用 A 食材的錢,也請根據市場價格估算“這一頓在外面喫得花多少錢”,並通過攜帶等價水果/果汁/酒/蛋糕,或者其他伴手禮進行等效 AA。



不要擠兌朋友的口味(不是,你家怎麼只有百事可樂啊?) 不要質疑朋友的做飯方式(生肉也不洗就下鍋了?)不要對朋友的冰箱進行審判(你這菜不能放塑料袋裏直接放冰箱!)

 

你上人家就喫這一頓,毒不死你放心吧!




這回菜上齊了就不用管涼不涼了,必須拍照,一邊拍一邊說:“色香味俱全吶!” 這時候你拍的每一張照,都是對別人勞動的認可和感激。




喫飯時,跟我念:我天好香啊,好喫好喫好喫,再來點再來點再來點,食神食神食神,你這個怎麼做的,牛啊牛啊牛啊,啊~(銷魂的嘆氣)




眼裏有活,喫完主動找活幹:抄桌、擦桌子、清理檯面、收拾垃圾、椅子歸位。


你不主動的話,那你就很突兀地閒在一旁,你不洗碗誰洗碗?




主人道歉說“可能做的有點鹹/淡了” 的時候,你就別不知好歹跟着附和了,趕緊說“我口味重/輕,正正好,很下飯/健康!”


最後——


這不是餐廳,米飯能喫多少盛多少,別剩碗裏的飯!

(當然,沒有說在餐廳剩飯就對的意思,浪費糧食都可恥)

盛到自己碗裏了,又不喫,是袁隆平爺爺把你慣成這樣的嗎?

呵呵,看得出你確實是喫飽了撐着了。

捧着你的剩飯碗,自己去倒垃圾桶吧!

你去,在主廚和所有人的譴責目光中,倒垃圾桶去吧!!!





  


以上僅僅是根據有限的經驗總結出的既不全面也不權威守則。


喫飯,畢竟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情,哪能有那麼多規矩呢?


你自己喫,你愛咋喫咋喫,完全不用遵守。


你和關係巨好的朋友一起喫,你倆/仨/們想咋喫咋喫,也不用遵守。

 

但如果你也和我們一樣,在飯桌上曾遇到過不爽的事情,歡迎加入討論,補全更多細則,一起把《當代喫飯禮儀》做大做強!



策劃:GQ實驗室

新媒體副總監:金子

美術副總監:aube

編輯:烤鴨

撰文:豆渣、李野、Lynette Yu、Skye、運動員

助攻:賽賽

插畫:山藥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