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的黃埔情緣,您知道多少?這篇文章請收藏

  有一種光芒,叫家國情懷;有一種精神,叫黃埔精神。1924年6月,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創辦了近現代中國一所聞名中外的軍事學校——黃埔軍校。這所學校,承載了中國近百年的歷史和風雨,聯結了海峽兩岸的情感與記憶。百年光陰彈指一揮,“黃埔軍校”的名字至今仍熠熠生輝。


6月6日,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週年學術研討會在京開幕。


  2024年6月6日,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週年學術研討會在京開幕。來自海峽兩岸、香港、澳門和大洋彼岸的黃埔師生親屬、專家學者和民革黨員代表歡聚一堂,共憶黃埔往事,共續黃埔友情,共話黃埔精神。跨越百年的回眸和相逢,背後是民革與百年黃埔之間割捨不斷的情緣。



01

聚力——“愛國、革命”融入精神血脈


  作爲中國近現代史上第一所真正意義上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黃埔軍校素有“將帥搖籃”之稱。100年前,在國家危亡、民不聊生的歷史關頭,孫中山先生在共產國際、蘇聯和中國共產黨的支持幫助下創建了黃埔軍校,爲中國革命培養和輸送了大批軍事政治人才。


黃埔軍校


  百年曆程,櫛風沐雨,無數出身黃埔的愛國人士爲了革命信仰、愛國理想前仆後繼。一批又一批黃埔師生在“振興中華、統一中國”的信念感召下,投入一場又一場反帝反封建、抵禦外侮的革命戰爭,爲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建立了彪炳史冊的不朽功勳,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

  作爲由原中國國民黨民主派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所創建的民主黨派,民革與黃埔軍校有着深厚的歷史淵源。民革創始人李濟深曾任黃埔軍校副校長,張治中、邵力子、鄭洞國等很多民革前輩曾在黃埔軍校任教或學習。

  民革自創立之初,就秉承着孫中山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精神,以“愛國、革命”爲內核的黃埔精神同樣深深地融入民革的精神血脈之中。“繼承和發揚孫中山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精神”作爲民革的基本特色,被鄭重寫入民革章程。70多年來,完成孫中山先生未竟的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事業更是民革人的不懈追求。

  李濟深從投身辛亥革命到成爲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畢生奮鬥渴盼國家統一,彌留之際留下“我與人民宏願在,及身要見九州同”的感人詩句;張治中曾擔任民革中央和平解放臺灣工作委員會主任,多次發表文告,熱切盼望在臺灣的老友、部屬、學生等靠攏祖國和人民;鄭洞國“以愛國始,以愛國終”,臨終前還對家人說,“我這一生對國事家事均無所憾,只遺憾沒有看到國家統一”……這些黃埔先輩對國家統一的追求,成爲民革對臺工作情懷和擔當的生動註腳。





02

助力——推動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表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央政府解決臺灣問題的真誠態度和基本立場,拉開了祖國和平統一的序幕,也爲民革對臺工作指明瞭新的方向——堅持中共中央對臺大政方針,把促進祖國和平統一作爲工作重點,發揮與臺灣的淵源優勢,廣泛聯繫臺灣各界人士,努力促進祖國和平統一。


《告臺灣同胞書》


  在兩岸隔絕狀態逐步打破、兩岸關係迎來發展機遇的背景下,老一輩民革領導人積極利用自身與臺灣的特殊淵源關係,書寫了一段又一段感人至深的“臺灣故事”,發出了一個又一個堅定有力的“統一呼聲”:

  民革中央原主席屈武是蔣經國的同學、朋友,曾多次向蔣經國懇切陳詞:“共竟祖國統一之偉業,同造中華振興之宏圖”;

  民革中央原主席朱學範曾任郵電部首任部長,大力倡導與臺灣“通郵、通航、通商”,並促成兩岸書信往來;

  民革中央原主席何魯麗領導並參與制定“反分裂國家行爲法”的建議研究與討論,推動反分裂國家法出臺實施;

  民革中央原主席周鐵農在辛亥革命100週年之際率團訪臺,成爲首位在任期內跨過臺灣濁水溪的國家領導人;

  民革中央原主席萬鄂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週年大會上呼籲兩岸同胞團結一心,共同邁向中華民族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

  在民革的祖統工作拼圖中,黃埔始終有着濃墨重彩的一筆。1984年初,時任民革中央副主席的侯鏡如在訪美期間,與宋希濂、蔡文治、李默庵等黃埔同學,聯名發起成立“旅美黃埔軍校同學及其親屬促進中國統一籌備委員會”。同年6月,在鄧小平同志親切關懷下,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侯鏡如、鄭洞國等民革領導人當選副會長。時至今日,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仍由百歲黃埔老人、民革中央顧問林上元擔任,各地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副會長、理事、會員中也不乏民革黨員。





03

合力——“中山”“黃埔”連起兩岸情


  “兩岸黃埔同學和後裔都是中山理念和黃埔精神的繼承者,都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追夢人。”2019年7月,第九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在上海舉行。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在會上深情呼喚:“兩岸同胞是骨肉相親的兄弟,曾經走過休慼與共的歲月,新時代更要增進團結,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爲推動兩岸關係走向更美好的明天、爲實現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的夙願而努力奮鬥。”


      由民革中央、黃埔軍校同學會共同主辦的第八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2018年9月16日在北京舉行。


  長期以來,民革和黃埔軍校同學會相互支持、團結協作,共同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就是民革中央和黃埔軍校同學會等單位共同舉辦兩岸交流活動的生動一例。自2010年起,論壇先後於臺北、北京、上海、武漢、香港、天津等地舉辦,在海內外引起較大反響,在弘揚黃埔精神、促進兩岸交流交往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鄭建邦曾多次以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副主席等身份出席論壇,以祖輩的經歷講述“黃埔情與中國夢”的故事。

  2020年以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雖因疫情等原因暫時停辦,但兩岸黃埔人之間的交流一直沒有停歇。近年來,民革不斷鑄牢同海內外、島內外黃埔同學、親屬的情感聯繫,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對臺工作——在黃埔論壇、“黃埔情——兩岸‘同揚文化·喜迎新春’書畫聯展”等活動中發出民革聲音,鞏固黃埔情緣紐帶;邀請臺灣新同盟會、臺灣中華擎天協會等黃埔組織、退役將領組織參訪大陸,團結島內“反‘獨’促統”力量;編撰《長江與抗戰》系列叢書,舉辦“長城抗戰緬懷之旅”活動,增強兩岸同胞共同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

  爲弘揚孫中山精神和黃埔精神,以孫中山愛國思想和精神爲紐帶,促進兩岸學者專家的交流交往和海內外各方面人士的交流互動,民革中央還先後成立了民革中央孫中山研究學會、中華中山文化交流協會,舉辦了紀念辛亥革命110週年座談會、孫中山與第一次國共合作學術研討會等交流活動,不斷凝聚起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祖國完全統一的共識。





04

傾力——答好新時代祖統工作必答題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時,在講話中對民革積極推動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工作給予肯定,囑託“民革要在對臺工作大局中進一步找準定位、發揮優勢、積極作爲”。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深刻指出了民革在對臺工作大局中擔負的歷史使命。如何找準定位、發揮優勢、積極作爲,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爲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實際行動,這是一道擺在每一個民革人面前的新時代民革參政履職必答題。


     4月12日,民革中央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集體學習(擴大)會。


  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國兩會期間和兩會結束後,民革召開了十四屆六次中常會和民革界委員學習傳達會,並多次在主席辦公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會議等場合開展專題學習,帶動民革全黨迅速掀起學習熱潮。與此同時,民革中央專門印發《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 奮力開創民革祖統工作新局面的意見》,對新時代做好民革祖統工作作出系統安排和全面部署。

  “對臺工作是民革的傳統優勢領域,是民革全黨的重點工作,是中共中央交給民革的光榮任務。”鄭建邦就此明確指出,民革全黨要把對臺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以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作爲深化民革祖統工作的主要內容,堅持以能否做好臺灣人民工作作爲衡量民革祖統工作的主要標準,堅持以守正創新作爲推進民革祖統工作的主要動力,全力提升涉臺參政議政的水平,全力提升推動兩岸交流融合的質量,全力提升團結反“獨”促統力量的成效,在推進祖國統一進程中展現更大作爲。

  6月6日召開的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週年學術研討會,是民革今年兩岸交流活動的一次重頭戲。6月5日,研討會召開前夕,民革中央專門組織了一場主要由黃埔師生後裔、民革黨員代表參加的聯誼沙龍,10多位黃埔後裔代表講述了黃埔先輩的故事,分享了感悟體會。同樣身爲黃埔後裔的鄭建邦全程參加沙龍,深受感動、深有感觸。


     6月5日晚,民革中央舉辦“百年回望 薪火相傳——黃埔師生後裔聯誼沙龍”。


  “通過黃埔後裔的親身講述,我們重溫那段戰火紛飛的歷史,回憶那種穿越時空、燭照當下、歷久彌堅的精神,更好地汲取精神營養,繼承先輩遺志,促進祖國完全統一。”鄭建邦說,在新時代,黃埔後裔應該成爲黃埔精神的傳承者、黃埔精神的踐行者,向下一代、向各方面講述先輩故事、弘揚黃埔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憶往昔,黃埔百年歲月崢嶸;看今朝,民族復興前景光明。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目標。民革將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和中共中央對臺工作決策部署,堅持孫中山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精神,團結兩岸黃埔同學、親友,大力弘揚黃埔精神,順應歷史大勢、把握歷史機遇、擔當歷史責任,爲推進祖國完全統一進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團結報》6月6日 1版






作者 _ 黃昌盛

本期編輯 _ 李筱 林紫文

審覈 _ 吳姝靜
監製 _ 邵宏華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