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越是高級人才,越要看基本素質


作者:李陽林

來源:舵舟(ID:duozhou001)


如果內部的管理,達不成外部的成果,那麼管理再精細的組織,最終也會走向消亡。如何才能讓內部的管理,達成外部的成果呢?


“目標”是其中重要的落腳點。我們唯有完成一個個目標,服務好客戶/用戶,才能實現我們的戰略,最終達成我們的願景。目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


目標達成,人是關鍵因素,其中高級幹部的素養又是關鍵中的關鍵。



01

高級人才看基本面


如今的字節跳動核心團隊,大咖雲集,連昔日收購漫威、曾主導Disney+的迪士尼前高管凱文·梅耶爾都被納入麾下。但其實字節早期戰功赫赫的核心團隊,都不算所謂的“大家”出身,儘管他們目標的完成度和挑戰度都很好。


張楠在抖音之前,沒聽說有什麼大平臺的光環;字節跳動的人力老大華巍,上一家的履歷是鳳凰網做投資的;張利東之前在京華時報,從一個傳統媒體人,到成爲以算法爲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做董事長,這中間需要彌補的知識應該有一條銀河那麼多吧。


我們肯定不能說,是張一鳴改變了他們。人是無法被改變的,只能是被挖掘、被賦能。那麼張一鳴早期選拔高級人才的時候,看重的是什麼呢?


他認爲,人才越往上走,越看重一些基本的素質——


選擇越高級、影響越大的人才,越要看一些基本素質:理性、邏輯、修養、企圖心、自我控制力。 


張一鳴強調的這五個詞,大家都聽過,但不一定認真細想過。今天我們就來深度聊聊這五個“讓字節搭建出早期牛逼核心團隊”的基本素質的內涵。


1.理性


爲什麼高級人才需要理性?我們來看看理性的哲學定義:有目的的活動。


成年人爲什麼相對於幼兒更加理性?因爲成年人更能爲目的負責。


既然企業管理的核心是目標管理,那麼達成目標就是企業的重中之重,必然地,高管們就必須理性,時刻記住企業的目標是什麼,不能被情緒或者瑣事帶偏。


如果任命了心智不成熟的人成爲企業的高管,對於企業來說就是災難。比如,在《光榮與夢想》這本書裏寫到,希特勒有最強大的德國軍團,有最牛的將軍,但是因爲他的“決策藝術性”,讓他敗於同盟國。當然,這對於全人類來說是大好事。


我們再來看看感性的定義:指人情感豐富,能對別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感受力很強。


生而爲人,感性當然很重要。如果一個人變得像機器人一樣,也不是什麼美事。但作爲一個企業管理者而言,“理性務實於外,感性浪漫於內”是一種修養。


2.邏輯


邏輯的反義詞是什麼呢?是邏輯混亂,沒有邏輯,你跟他說東,他跟你說西。公司的高管們如果是這樣的人,那真是太糟糕了。


廣義上的邏輯泛指規律,包括思維規律和客觀規律。講這個人有邏輯,實質是這個人能夠實事求是地看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廂情願,自我強化,自我感動,覺得“我能行”搞定一切。


鄧公(注:鄧小平先生)的實事求是,能讓一個國家改變。如果企業的管理者能夠務實一些,那是團隊之福。

那麼,如何纔能有邏輯呢?其中很重要的關鍵點是:別裝逼。張一鳴在創業初期,曾經說過這樣一席話:


“和朋友聊天,問他對合作者、對人才看重什麼,其它點我已經記不住了,唯記住:不裝逼。當時愣了一下,隨後越發覺得有道理。經常要提醒自己,這也是延遲滿足感的一種鍛鍊。”


3.修養


修養,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有的人一遇到反對意見,就容易激動直至大喊大叫。有的公司都走到C輪、D輪了,大股東在公司裏大打出手的都有。


我曾經歷過一件事情,公司裏的兩個管理者吵起來了,互相謾罵。最後公司決定要把其中一個人開掉——因爲公司有一條原則,不許在公司公開場合謾罵中傷同事。

當時我不是很明白這種規定的道理,現在想一想,管理者是員工的表率,如果管理者的這種行爲不被懲罰,就意味着被默許了。上行下效,這家公司就沒法好好說話了。


修養是什麼意思?即待人處事的正確態度。修養也是一種領導力。我們常常聽說一些年輕人說起自己的領導——他是一個有修養的人。言外之意,領導是一個着眼於大局,着眼於長處,值得跟隨的人。


4.企圖心


謀事不求易成,具備強烈的成功動機和韌性才能成功。

——張一鳴


公司定下同一個目標,但是公司上上下下,對於這個目標的理解和認領程度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想,我就是來打個工,領個工資而已,你別給我要求太多;有的人知道目標達成後,對於自己的好處是大大的,所以願意搭車然後稍微出點力;也有的人對於目標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氣勢,這種人是最能爲組織出力的。


“企圖心”是一個人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發揮自我強烈的驅動力和追求成功的最大動力。


字節跳動選人,不管是新人還是高級人才,強烈的動機是他們都非常看重的一個點。


當儘可能地讓公司的每一個人,都具有強烈的成功意願,那麼這家企業就像綠皮火車堆兒裏的高鐵。速度快?不,是同行襯托得好。


5.自我控制力


開車,速度太快,容易出事故,速度太慢,就容易掉隊。我們的一生,也是在駕馭自己的生命。你駕馭你自己生命的方式,是靠情緒主導?還是靠理性和邏輯主導?


在《思考的快與慢》這本書裏,講到了人的兩套思考系統:


快思考是祖先遺傳給我們的,刻在我們基因裏的思考系統,比如在黑暗裏會害怕,因爲在叢林裏的時候,黑暗意味着可能會有危險,雖然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到了城市,叢林的危險不再那麼突出了,但我們還是會下意識的害怕黑暗;而慢思考則會促使我們做理性的判斷和執行,這就是自我控制力。


優秀的自我控制力,幫助我們更以目標爲導向。想要獲得這個能力,需要我們反覆自我修煉:遇到事情,如果已經上頭了,彆着急行動,冷靜,引導自己去思考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該做什麼樣的判斷和執行才能達成目標?


長此以往,優秀的思考習慣就能建立。在研究了一些牛人的目標達成方法論之後,我發現這是非常普遍的自我修煉的環節。



02

德不配位的高層們


再給大家講個故事。


某公司的二把手長期尸位素餐,具體表現是:自身毫無業績可言,態度上還非常跋扈。比如開會的時候,他聽別人發言不耐煩,輪到他自己講,長篇大論。用同事的話講:“每次輪到他講話,外面的樹都能長高一丟丟。”下屬彙報工作到他這裏,要麼就是言之無物的建議,要麼就是肉包子打狗,從不主張推進和解決,導致下面怨聲載道。


說到這裏,你肯定會說,這肯定不是二把手的問題,問題一定在一把手身上。的確,一把手創業多年,團隊輪換幾次,只有這個二把手不離不棄,人心都是肉長的,自然會對這個二把手另眼相看——


不出業績就不出業績,他了解公司文化啊;

不出業績就不出業績,他對我忠誠啊;

不出業績就不出業績,他很安全啊;

不出業績就不出業績,他能起制衡作用啊;

不出業績就不出業績,我也不敢對他下手,我怕人家說我什麼人都留不住......


總之,這個老大,對於重用這個二把手,有很多理由。於是這個二把手長期屹立不倒。


這個一把手和二把手達成了默契,卻害苦了下面的團隊。在市場紅利期還好,好日子大家都會過。紅利期過去後,問題就越來越明顯了。


二把手不解決問題,所有的問題都堆積給一把手決策,整個公司的決策開始非常低效和質量差。儘管一把手也許有意願培養出更多敢於決策的人,但二把手尸位素餐,下面的人也冒不出來,他不允許別人比他強。


優秀的人,一眼就望見了這家公司的前景,紛紛主動要求被裁員以尋找明主;而沒有議價能力的人,只能留在這裏。


這個二把手也許並不是壞人,只是放錯了位置,以及沒有得到相應的職業要求,最後看上去成爲公司實現目標過程中的強大阻礙(實際上阻礙是一把手本人的不忍、不敢和不捨)。


以上這個故事,幾乎發生在每一家更注重老大感受,而不是更注重高層准入素質的公司裏。

儘管可能表現形式上千差萬別,但基本上都有一個共通點——德不配位,害死公司。



03

公司的命脈都在頭頭兒身上


舵舟在給企業服務目標管理體系的時候,最難的部分,並不是制定目標,而是目標的過程管理直至達成。難在哪裏呢?高層的基本素質不過關。


比如說一家公司制定了一個目標,爲了達成目標,公司制定了相應的價值觀。價值觀落地的時候,高層們表面高喊口號,行爲不帶頭,反而要求下面的人要成爲道德楷模,這就屬於本末倒置了。


目標實現了,高層們是最大的受益者,但你們都不潔身自好,憑什麼下面的小兵要遵守?


領導好騙,羣衆難騙,員工們一眼就知道組織的弱點所在了,從而好的員工走了,不太明白的員工只能留下糊弄事兒,哪裏還有什麼目標達成?只剩下互相殘殺,互相抱怨了。


非常以目標爲導向的鄧小平,他抓軍隊的時候,有一句名言:“貫徹執行的關鍵,在於高級幹部要以身作則。高級幹部辦到了,全軍就容易辦到。高級幹部辦不到,就會一風吹,一切照舊。”


在目標管理和達成這件事上,鄧公的方法論非常值得大家關注和學習。


不能對自己和身邊的人理性,是中國很多企業主的軟肋。但如果這個毛病不加以改善,企業就沒有未來。


沒有一支優秀的核心團隊,是不可能達成目標的。可人才哪裏去找呢?需要靠創始人自己的勤奮尋找和辨別。


但如果你自己都不是這樣的人,你也很難辨別出這樣的人才。所以答案還是在創始人自己身上啊。


張一鳴所說的“高級人才的五個基本素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了。


所幸的是,只要有強烈的企圖心,以目標爲導向,願意去學習和進化,未來誰說得準呢。正如德魯克說:卓有成效是可以習得的。


文章首發於舵舟,舵舟諮詢幫助老闆提升中高層的執行力和管理力。爲保證舵舟的服務符合市場需求,舵舟會定期深度研究一些高成長性公司,提煉他們的方法論,以給舵舟用戶借鑑,每天8點準時分享,歡迎關注,如需轉載請關注舵舟舵舟(duozhou001),後臺回覆“轉載”即可。


THE END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
可以點擊右下角的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