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的存在就是一把利劍,傷了很多人的心

當接觸到這則熱搜新聞時,着實給我帶來了極爲強烈的震撼。而這震撼的根源,恰恰在於我們已然固化的思維模式,以及在對“天才”的認知過程中所天然攜帶的偏見。

長久以來,我們慣常地將中專學生簡單定義爲考不上高中、上不了大學,沒有出息羣體。

然而姜萍的橫空出世,卻似一記有力的重擊,猛烈地衝擊着這種傳統的認知偏見。她宛如一部爽文的主角般,在衆人驚詫的目光中,以中專生的身份一路過關斬將,擊敗了衆多來自海內外名校的碩士生、博士生,一舉衝進全球數學競賽的前 12 強。原本這個賽事或許只會在小範圍內受到關注,甚至可能默默無聞,但正是因爲姜萍那特殊且令人意外的身份,使得這件事如同火山噴發般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

網上的觀點集中聚集在以下幾個。首先,是教育體制角度,引發了對中專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差異及合理性的探討;其次,性別觀念角度,挑戰了“女生在某些學科領域不如男生”的刻板印象,強調性別不應成爲限制個人發展的因素;最後,是對“能人”定義和認知角度,讓人們反思以往對所謂“能人”的狹隘評判標準,意識到不應以學歷等單一因素來衡量一個人的能力和潛力。

但是,最讓我震撼的是另一個點。優秀實際上並非一定得依賴名校教育以及高校學歷來進行明確的印證。

姜萍曾經說過的那一句“我很喜歡服裝設計,因爲它有着數學的對稱美”,真的讓我內心頗爲感動。這句話充分表明了她有着一種能夠安然接受現狀並怡然自得地享受着自己所學習的事物的心態。

在相關的評論區裏,有人在第一時間就提出了名校能否破格錄取她這樣的疑問。

然而,從一個方面來說,高校未必具備這樣破例去錄取的實際能力;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姜萍本人也未必就需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獲得所謂的認可。她可以自由自在地在知識的廣闊海洋中盡情遨遊,根本不會因爲自己當前所處的學習環境而感到“悲傷”或是哀怨,對於未來也沒有絲毫的迷茫情緒。她的未來不一定非要成爲數學專業的學生不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的未來必定會與數學有着極爲緊密的關聯。

那麼,她的成功真的需要名校來進行佐證嗎?在我個人看來,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表現向我們展示了即便沒有名校的加持,沒有高學歷的光環,依然可以綻放出屬於自己的耀眼光芒,依然可以在自己所熱愛的領域裏取得令人讚歎不已的成就,她這種不依靠外在條件而憑藉自身努力去實現自我價值的精神,實在是值得我們去深入思考和好好學習。

不得不承認,這個教育體制在過往的歲月中確實培養了無數優秀的學子,爲他們的成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它可能存在的一些侷限性和不足之處。

姜萍就像是從體制的縫隙中倔強生長出來的幼苗,她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了那些曾經被我們所忽視的可能性和機遇。她的存在,爲這片看似堅固的教育土壤撐開了一絲縫隙,讓一縷希望的光芒得以透入。

姜萍的存在就是一把利劍,傷了很多人的心,也讓很多因爲學歷、出生等等問題困擾的人有一點安慰,因爲他們知道很多很多“姜萍”在爲他們出頭,爲他們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