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的存在,不是為了製造各種麻煩,而是為了解決3種問題


觀點 / 劉潤   主筆 / 二蔓   責編 / 黃靜

本文首發於2023年09


今天,我們重發一篇過往比較受歡迎的文章《流程的存在,不是爲了製造各種麻煩,而是爲了解決3種問題》,希望對你有所啓發。

以下是這篇重發文章正文。


每週一的午飯後,是我們這家小破公司進行例行會議的時間。我會用這個時間,和每一位業務負責人同步信息、對齊進度。本週一的例會,有些特別。我們花了很長時間,從業務,聊到了一件延誤的項目,又從項目,聊到了具體的項目流程。聊完之後,我有一種很強烈的感受:夥伴們對流程的重視程度,可能還是不太夠。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流程。
愛的人,覺得流程的存在,意味着穩定、高效。
恨的人,認爲流程的存在,帶來了複雜、死板。
也經常有很多同學和我說,流程真的有那麼重要嗎?爲什麼要弄這麼多條條框框呢?爲什麼要搞得這麼複雜呢?不是應該越靈活越好嗎?
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些問題。
但我想,理解一個問題,還是要先回到這個問題最本質的地方。
和你分享一個觀點:流程的存在,不是爲了製造各種麻煩,而是爲了解決3種問題。
哪3種問題?
我一個一個來說。也許並不全面,但相信會對你有啓發。

複雜度,會帶來混亂

流程要解決的第一種問題,是屏蔽複雜度帶來的混亂。
什麼是複雜度?
電影《飛馳人生》裏,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橋段。當張弛想要打造一臺賽車的時候,記星是這麼對他說的:
我得先搞個二手的S級OC發動機,還得有新的鍛造麴軸、鍛造連桿、鍛造活塞、低摩擦軸瓦、高角度凸輪軸、輕量化氣門、高強度氣門彈簧、定製排氣歧管、進氣管、九度火花塞、OKD......
太複雜了。你甚至可以說,一臺汽車,就是複雜度本身。這也是爲什麼人們說,汽車製造,是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但是,今天的駕駛員是怎麼來駕馭這種複雜度的呢?
是:1)上車調整好座椅、反光鏡;
2)確保檔位放在空擋、手剎拉在最高;
3)插入鑰匙轉動到底,發動機啓動,鬆手;
4)左腳踩住離合器,右腳踩住剎車,然後把擋位推入1擋,放平手剎;
5)左腳慢慢松離合器,同時右腳慢慢加油門;
6)車子開動後,完全鬆開左腳離合,踩右腳輕油門;
7)開動後,前方平坦無車就可以換2擋加速,換擋時右腳鬆開油門,左腳把離合踩到底,右手掛到2擋,左腳快速松離合器,同時右腳加油門。
是靠一套嚴謹的流程。
什麼是流程?
流程,就是一個或一系列連續有規律的動作。這些動作,以確定的方式發生、執行,直接導致着特定結果的出現。
駕駛員,就是靠着一系列連續有規律的動作,在駕馭一大堆雜亂無章的元素。而不是靠着對每一塊汽車零件的深刻理解。
公司管理,也是如此。
那麼,什麼是公司管理中的複雜度?
是:@小張,這個項目推進到哪裏了?@小李,會場的人怎麼還沒有到?@小王,項目方案今晚能做得出來嗎?是無窮無盡的信息。
太複雜了。你甚至可以說,一家公司的大羣,就是複雜度本身。小張有一個還沒被解決的問題,小李的工作出現了突發狀況,小王生病了需要請假。
但是,我們要怎麼做才能駕馭好這些信息呢?
還是靠流程。
我舉一個我們自己的例子。
在和一些行業夥伴、熱心同學交流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你們是怎麼做到日更的?
這些文章,是提前寫好的嗎?要提前多久寫好?怎麼確定每篇文章寫什麼,誰來寫?怎麼確定每天發哪一篇,誰說了算......
這些問題,都很好,都很重要。從開始做公衆號的那一天起,我們就一直在思考這些問題。然後我們就發現,這些複雜的問題,永遠是想不完的。今天寫好的文章,明天也許就失去時效性了。明天寫好的觀點,後天也許就被證明是錯誤的。
那怎麼辦?
最終,我們用一套瀑布一樣的流程,屏蔽掉了這些複雜度。看圖。
我們把每一位編輯的工作進度,大致分成了4個部分。選題,寫作,完成,發佈。
每隔一段時間,我們都會有一批新選題進入“未分類”這一列,供編輯們進行選擇。這些選題,可能來自我見到一些達爾文雀之後的收穫,可能來自一些大咖在劉潤讀書會直播間做的分享,可能來自我對某一類讀者關心的問題的思考。每週一,我們的每一位編輯都會從中選走兩個,作爲本週的工作量。
選走之後,這個選題就會被貼上編輯的標籤,移入“寫作中”這一列,代表着“我已經在進行這項工作了”。每週五下班之前,必須完成,否則就記作一次break。完成之後,這個選題才能從“寫作中”移動到“待發布”。
發佈之前,編輯們還可以對文章的具體內容進行修改,解決錯別字、時效性、正確與否的問題。直到公衆號的負責人從“待發布”中選中選題,定時發佈,這個選題纔算是走完了它的一生。
你發現了嗎?
有了這套流程之後,編輯們就可以盯着這個面板來工作,只需要思考怎麼把拿到手的這個選題寫好,而不用去考慮其它瑣碎的、複雜的問題。
所以啊,流程,不是來製造麻煩的。
流程,反而是來屏蔽那些天然存在的麻煩的。

嘗試,會帶來損耗

流程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是減少嘗試帶來的損耗。
什麼是嘗試?
嘗試,就是你在不確定行動和結果的因果關係的情況下,先採取行動。
舉個例子。
我今天突然心血來潮,想自己在家裏做一杯奶茶。但是,自制奶茶,該怎麼做呢?我可能會先泡一壺茶,接着,把牛奶加到茶裏。我也可能會直接把茶葉加到牛奶裏,再下鍋一起煮。
最後,我可能就會收穫到一杯特別難喝的飲品。
可是,我用掉的茶葉和牛奶,回不來了。我花進去的時間,也回不來了。
茶葉、牛奶、時間,也許還有我的好心情,就是嘗試帶來的損耗。
看到這裏,你可能會說,爲什麼要傻乎乎地試呢?直接上網搜不就好了嗎?
是的。直接上網搜。但是,我們想從網上直接搜到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是:
1)準備25g茶葉、全脂牛奶;
2)鍋內加水,煮開;
3)水開後加入茶葉,改用小火燜;
4)大約3-5分鐘之後加入牛奶,大火煮開;
5)煮開之後,改用小火;
6)按需加糖;
7)用濾網濾出。
還是一套流程。一套相對更優的、確定了行動和結果的因果關係的,路徑。這套路徑,就是來解決茶葉、牛奶、時間、心情的損耗的。
在業務上,也是如此。
比如,最常見的銷售業務。請問,一個銷售,要如何從0到1,籤下一個客戶?
一開始,可能誰都不知道。但經過大量的嘗試,也許就能找到一套相對更優的流程。這套流程,也許可以大致地分成銷售前、銷售中、銷售後。銷售前,要如何尋找客戶?銷售中,要怎樣聯繫溝通、交易談判?銷售後,要怎樣做關係維護?
接着,對應到具體的行動,也許就是:
1)每天進行5次陌生拜訪;
2)按照“附件一”的話術,介紹自己的來意;
3)按照“附件二”的要求,向對方展示產品;
4)按照“附件三”的方法,與對方溝通、談判;
5)成交之後,按照“附件四”的方法,進行售後服務和關係維護。
聽上去,太討厭了。枯燥,機械。但這真的太重要了。
這也是爲什麼,機場經常會賣各種各樣的《銷售聖經》,每個公司的內部也會流傳着各種各樣的祕笈和手冊。
因爲只有梳理出關鍵的節點和流程,把行動下降到能立刻動手執行的程度,“銷售”這件事本身,纔可以不再那麼依靠天賦和感覺,讓每一個普通員工都可以學習。而不是老員工一走,就把“能力”一塊兒帶走。新員工一來,又要在“嘗試”上重新損耗一遍。
這還只是帶來了損耗。如果,捅出了婁子,帶來的是風險呢?
如果沒有流程,可能我們就會覺得無所謂,自作主張,試試就試試。但是,如果嘗試的後果,是承受不了的損失金額,是不能觸碰的法律紅線,是僅有一次的生命安全,怎麼辦?
所以啊,流程,不是來限制我們的。
流程,反而是來保護我們的。

責權利,會出現漏洞

流程要解決的第三個問題,是規避責權利對等的漏洞。
什麼是責權利對等?
責權利對等,就是責任、權力、利益必須同時、對等地發生在同一個主體身上。否則,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管理問題。
我舉幾個例子。
比如,責任獨大。
想象一下,現在,由你負責一攤新項目。這個新項目很重要,你的責任重大。一旦出了問題,拿你是問。但是,我一不給你實權,二不給你利益。請問,你怎麼辦?
什麼?瘋了吧?沒有權力,我要怎麼推進項目?我去問產品部門的人,產品部門的人不理我。我去問銷售部門的人,他們又讓我去找開發部門的人。這我要怎麼弄?再說了,沒有利益,憑什麼讓我去做這件事?完成了,對我沒有一點好處。搞砸了,還要拿我是問。算了算了,我還是不蹚這趟渾水了。
是的。在責任獨大的情況下,不做、慢慢做、不好好做,就是最優選擇。
比如,權力獨大。
這攤新項目,從大到小,事無鉅細,都由你說了算。做好了,我們再來聊錢的事。做不好,我也不找你的麻煩。這下,你放心了吧?
什麼?做好了也不獎,做差了也不罰?那我不是白忙活了嗎?
這個時候,你的最優選擇就變成了:把權力賣掉。怎麼賣?把權力商品化,或者把權力資本化,去參與商品交換和市場競爭,換取金錢和物質利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權物交易、權權交易、權色交易、權錢交易。
再比如,利益獨大。
很多公司,會把“別跟我談感情,傷錢”作爲管理的信條。員工的工資、獎金、提成都特別誘人。
這件事本身不是錯。但是,具體執行的時候,卻忘記了給員工相應的權力和責任。這就誕生了所謂的,肥缺。
想象一下,如果一家公司裏,到處都是肥缺,那會是什麼樣的場景?
對外,什麼公司形象、企業價值觀,不管了。對內,哪裏還有這麼好的崗位,快搶啊。
責任獨大,權力獨大,利益獨大。我們都聽過,見過,感受過。
但坦白說,責權利對等的問題,很難被完美解決。因爲再好的規則,再好的分配,也總是會有漏洞。尤其,在一些新項目、新員工身上,很容易就出現“關鍵節點找不到人”、“出了狀況沒人負責”、“反正也沒我的好處”的情況。
那怎麼辦?
還是用一套流程來補這個漏洞。看圖。
每年十月的最後一個週六,是我們舉行年度演講的日子。爲了這個日子,我們會用一年的時間進行準備。十月之後,夥伴們就會進入一種非常忙碌的狀態。等到了年度演講的那一週,這種忙碌就會到達頂點。
可是,這種忙碌,在某種意義上對於我們團隊的夥伴們來說,是“額外”的。他們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們也沒有專爲年度演講而設置的崗位。這中間就會有大量“扯皮”的隱患。怎麼辦?
把“年度演講”這個項目流程化。
先拆成若干個小任務。這些小任務,也許是當天公衆號文章的錯別字校對,也許是當天之前的視頻號預約按鈕,也許是各種各樣的物料準備。確定要做的任務,都寫下來,並儘量確定一個可以用來準確覈對的目標。
接着,責任到人。每一個小任務,都要保證有且僅有一個負責人。其他的夥伴才能知道,這個節點如果出了問題,該去找誰解決。開始做了嗎?完成了嗎?有沒有出現延期的狀況?都要在任務的“狀態”裏體現出來。
你甚至可以說,這套流程,就是責權利本身。
所以啊,流程,不是來製造官僚主義的。
流程,反而是來彌補官僚主義的。

現在,讓我們回到最開始的那些問題吧。
流程真的有那麼重要嗎?爲什麼要弄這麼多條條框框呢?爲什麼要搞得這麼複雜呢?不是應該越靈活越好嗎?
我想,理解一個問題,還是要先回到這個問題最本質的地方。
流程,就是一個或一系列連續有規律的動作。這些動作,以確定的方式發生、執行,直接導致着特定結果的出現。
如果流程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那也許是方式並不確定,也許是特定結果並不準確,也許是這套連續的動作根本就不是更優的路徑,但不是“流程”這件事本身有問題。
流程的存在,不是爲了製造各種麻煩,而是爲了解決3種問題。
屏蔽複雜度帶來的混亂,減少嘗試帶來的損耗,也規避責權利對等的漏洞。
希望我們都能理解流程,善用流程,獲得穩定、高效。
祝你,高效。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管理,要有目標、有戰略、有組織》
《機會,都是從垃圾堆裏翻出來的》
《《底層邏輯2》:拼命尋找世界的真相》

品牌推廣 培訓合作 | 商業諮詢 | 潤米商城 | 轉載開白
請在公衆號後臺回覆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