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可能患有唐氏綜合徵的尼安德特兒童活到了6歲,表明舊石器時代存在群體性照料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我們



根據一項本週最新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的研究顯示,某一尼安德特兒童的耳朵化石碎片具有與唐氏綜合徵相符的先天畸形。


但是,這個孩子活過了六歲——這一壽命很可能得益於其所處的舊石器時代的社區內對其的羣體性照料和合作養育



衆所周知,古人類和尼安德特人都會照顧他們中的患病同伴。有一種理論認爲,照料是參與者之間的一種利己性契約,因爲參與者可以用同樣的行爲進行回報;而另一種假設則認爲,原始人類的照料行爲純屬不期望回報的利他行爲。


史前的患有先天性疾病和受傷的兒童能否活到成年是個未知數,因此照顧他們的人無法指望得到相應的回報。因此,這些患病/受傷兒童的壽命可以揭示相應的原始人社區如何看待“照顧行爲”。


Mercedes Conde-Valverde研究團隊在新研究中分享的證據提示,原始人照顧行爲的動機是出於同情,而不是爲了得到回報。


他們描述了一名患有嚴重先天性耳部病變的兒童的內耳骨化石,這種病變與如今的唐氏綜合徵密切相關。


這些遺骸在1989年出土於西班牙瓦倫西亞省的科瓦內格拉(Cova Negra)考古遺址,他們具有與尼安德特人相關的特徵和原始人類六歲多時的發育構造。


遺骸還顯示出病理變化跡象,其中包括較小的耳蝸和最短耳道(稱爲外骨半規管,或LSC)特有的異常,這些異常共同導致了聽力喪失失能性眩暈


圖:CN-46700的原始化石和3D模型


Conde-Valverde等人寫道:“唯一與遺骸中存在的所有畸形相符的綜合徵是唐氏綜合徵。”他們還提到,在舊石器時代,孩子的母親在應對日常覓食生活挑戰的同時再照顧孩子是非常艱難的。


因此,研究團隊推斷,這表明“照顧和合作養育同時出現於尼安德特人,這兩種親社會行爲都屬於(與我們人類本身非常相似的)高選擇價值的更廣泛性社會適應的一部分。”





點分享
點收藏
點在看
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