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琴,練不會的內容,最好及時這樣做


練不會的內容,如果連續超過三次都沒有練會,或者在連續重複三遍之後,也無法達到自己滿意的程度。

那麼這時,就可以果斷放棄這項練習任務。

可以先讓自己休息一會,平靜一下剛剛焦躁的內心。

而後就可以更換自己的練習內容了。

更換時,並不是說之前的練習內容,我們就可以直接扔到一邊,再也不用去管它了。

而是要藉助它,以它作爲參考,向它“下方”去尋找。

找那些比它難度稍低一些的作品或者練習曲。然後再練習新找的這部分內容,從而“檢驗”自己是否找對了。



有些學琴者,尤其是初學者,他們非常害怕自己所演奏的作品中,出現裝飾音。

因爲一旦出現了裝飾音,他們就不知道該怎樣演奏了。

不能明確帶有裝飾音的音符,裝飾音的演奏,是在拍子上,還是在拍子之前?

宛洛認爲,其實這種想法和這種擔憂,純屬多餘了。

因爲你只要記住一點,就可以應對這一系列的問題,那就是:

裝飾音是爲主幹音而“服務”的音符,演奏時基本上不佔用多少時值。

也就是,要用“一帶而過”的方式去演奏,把更多的時值“勻”給主幹音,讓主幹音充分“佔滿”所在的拍子。

雖然裝飾音不佔用時值,儘量一帶而過,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就可以糊弄這部分內容。

如果對裝飾音是一種不重視的態度,就會導致演奏時,音符出現“含糊不清”的情況。

這就會變得“弄巧成拙”,而且還有一種“畫蛇添足”的感覺,還不如不加裝飾音。

裝飾音一帶而過,基本上不佔用時值,說明要奏得非常靈巧、靈動。

這纔是“畫龍點睛”的質感。

所以剛開始練習時,可以慢一點,熟練了之後,裝飾音的內容,就要儘可能得快,儘可能不讓它佔用時值。

但是一定要在保證清晰度。這一點做不到,不能加快。



音樂作品無對錯。

或者說,所有的文藝作品,包括小說、電影、繪畫、歌劇等藝術形式,都沒有對錯。

只有觀點與立場的不同而已。

你作爲觀衆,作爲聽衆,作爲欣賞者,甚至作爲演奏者或繪畫者,都可以將自己對於作品的理解,進行充分發揮。

但你不能說,別人的理解,因與你的不同,就是一種錯誤。

尤其對於音樂作品來說,作品變得更“抽象”了,僅僅就用一系列的音符與節奏,除了表達情緒之外,還表達了很多思想,以及觀念、社會背景等層面的內容。

所以有時候,我們可以將一首音樂作品,解讀的信息量非常多,同樣也可以將一首作品不解讀。

或者只在表面去理解,並只用一句話,把想表達的內容概括出來。

這都是可以的。而且,你能表達成什麼樣,表達的觀點深度廣度如何,這和你的知識層面,過往經歷,是分不開的。

所以,一個經歷豐富、知識面廣闊的人,你不能去說一個,知識面與閱歷都不如你的人,覺得他對作品的理解就是錯誤的。

你只要把你理解的,在演奏作品時體現出來,並保持下去就可以了。


如果你對練琴存在一定的思維困惑,可以查看一下#宛洛的課程 (點擊藍字查看)。

所有課程的合集,均收錄於知識星球練琴思維學院(點藍字)。

有收穫,點關注,點贊,點在看。歡迎轉發分享給喜歡樂器的朋友。

我的朋友圈中,每日更新2000字練琴思維感悟,歡迎圍觀!(添加微信:wyl15366783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