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都賺完了,5年後跑來道歉,怪不得大家學不會小罐茶




遲來5年的道歉


1997年2月27日,愛丁堡的羅斯林研究所宣佈成功無性繁殖一隻名叫多利的綿羊,美國探路者把旅居者帶上了火星,中文互聯網也尚在爆發的前夜。


我們熟悉的世界即將到來。


那時候還沒有風口上的豬的典故!但並不能阻擋一些人的發財之道。


1997年,天津大學物理系教授袁兵發明了一款矯姿帶,他找到杜國楹,彼時的杜國楹年輕,但鬥氣十足,憑藉着經驗和敏銳的嗅覺,他花了5000塊,買下了這款矯姿帶的專利,並且註冊了“背背佳”的商標。


5000塊變成了幾個億,這是另外一個故事。


90年代,對於中國的茶行業而言,算是黎明前的黑暗。


1994年,剛剛從句容農校畢業的陳盛峯,還未想到自己成爲中國茶產業代表在三十年後走進聯合國,並且成爲國家級非遺大師,年輕的他拿着一本《中國茶經》進入中山陵園管理處,一心跟雨花茶打交道。



這裏是中國第一所官辦茶葉科學研究機構“江南植茶公所”的所在地,還是孫中山、張謇等建立中國茶產業復興計劃的起源地。


90年代,茶業復興似乎是個遙遠的話題。


1993年,武夷山的茶農發現,香港人用50元“天價”收去的茶,在香港市場上竟然賣到了500元一斤。


1998年,30歲的阮殿蓉還不是普洱茶皇后,接手勐海茶廠時,賬面僅有8000塊,但還欠着上千萬的茶款。雲南無性系茶樹良種之父肖時英還在茶山間翻山越嶺,深入熱帶雨林,考察和培育良種。



90年代,龍井茶非遺傳承人盧江梅還在爲自己的父親中國龍井茶大師盧正浩被誣告而到處奔走,一邊還要照顧家庭和生意。


這些以後在茶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在90年代並不顯眼,只是用心技藝發展的茶人。


但這些依舊無法阻擋杜國楹成爲億萬富翁。


1999年,中國第一代女團青春美少女的背背佳廣告風靡全國,青春、動感和膾炙人口的歌曲,成爲80後和90後青春期的情懷記憶,當時並沒有人知道杜國楹。


此時的他早就成爲億萬富翁。


後來的故事大家也就熟知了,無論是背背佳、好記星、8848手機、E人E本再到小罐茶,中國人這近30年來,始終被杜國楹的廣告所縈繞。




透明的發佈會背後



2019年,小罐茶因爲衆所周知的“大師作”事件,被輿論推上了風口浪尖,時隔五年,杜國楹終於道歉,這個遲來的道歉並不妨礙小罐茶這五年默默賺錢。


據杜國楹發佈的視頻,杜國楹回應“大師作”爭議稱:“‘大師作’是作品的‘作’,不是動詞的‘做’,雖然我們廣告一直是這樣,但還是給大家造成了很大的誤導。如果‘大師作’對你造成了誤導,我表示深深的歉意。”



根據紅星新聞報道:“廣告法明確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毛偉律師6月26日向紅星資本局表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條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除了道歉之外,他還宣佈將小罐茶這些年結合非遺大師製茶經驗的135項製茶專利無償向社會開放。


無償=免費,但有句俗話說的好,免費的就是最貴的。


比如說,很多茶廣告裏面,說免費贈送一套茶具,其他茶葉四大罐才99塊錢還包郵,當然這是杜國楹在發佈會現場所說的亂象之一。


不僅如此,杜國楹還拉上了不懂茶的司馬南,在兩個多小時裏講述茶的亂象,並且發佈會請公證處公證自己的茶葉溯源體系。


溯源麼,當然是好事。


但一棍子把中國茶行業市場打死,標榜自己纔是最“安全”的,豈不是司馬昭之心?


更何況這是一家本身爭議不斷的公司提出的要與“亂象”割裂,本身就很諷刺。


根據珠江時報報道,2006年,背背佳就已陷入涉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產品功效受專家質疑等輿論風波。2011年,南方網報道《E人E本涉嫌虛假宣傳電腦簽名或不被法律認可》,指E人E本廣告詞“個性簽名、親筆信、籤合同、移動審批等,無論商務出差,還是國外旅行,E人E本永無鍵盤之憂,讓移動商務隨時隨地”是虛假宣傳;2016年12月23日,消費者協會認定8848手機鈦金手機網絡宣傳和產品實際材料存在描述不一致的現象,屬虛假宣傳。


再到2019年的“大師作”,所以小罐茶站出來說茶葉亂象,標榜自己的事件本身,有一種矛盾又滑稽的風格。


開源的本質是什麼?開源通常出現在軟件和互聯網領域,不少程序員通過開源代碼自己二次開發,通過協同,提升相關開源平臺生態,但如果大家都只從開源獲得便利,而不去貢獻開源,開源早晚要死掉,所以開源的本質,還是一套商業生態。


中國茶的風味爲什麼會被很多人喜歡,自然是其基於物種多樣性和複雜工藝所形成茶湯豐富的口感。我多次在文章中闡述,我並不反對茶葉進行機械化改造,且這是近百年來,一代代茶人復興茶業的必經之路。


但也不可否認,批量化的製作,損失了茶葉本身應該有更好表現的機會,開源的背後意味着標準統一,而這個標準僅僅是企業標準,技術當然是不斷迭代,但不應該被企業標準壟斷。




爲什麼小罐茶要說“擯棄亂象”



喝茶本身是一個主觀性很大的感官品味和精神享受的過程,更何況,中國茶行業依舊有衆多堅守的從業者,不應該被冷冰冰的打入到“茶葉亂象”,不能因爲一家公司出於本身營銷的需要,利用資本優勢和輿論優勢打壓其他認真製茶的同行。


小罐茶是焦慮的,當晚的直播,杜國楹抖音賬號人數在2000多,其實流量並不高,他個人賬號的點贊量和評論量都不成正比,通常四位數的點贊,只有幾十條評論,顯然這個點贊數不太正常。



杜國楹本身並不缺流量,但在諸多同時代企業老闆下場做IP的時候,抖音號的視頻播放流量如此低,我不信他沒有在意自己的流量焦慮。換一個角度去看,根據瀟湘晨報報道,極海品牌監測數據顯示,小罐茶近90天新開33家門店,新關59家;門店總數由2023年12月的1002家下滑到眼下的626家。按此計算,小罐茶在半年內關閉了376家門店。


根據界面新聞報道:在線上,小罐茶的銷售也較爲平淡。其天貓店銷量最高前三的產品已售都顯示在2-3萬;而抖音官方旗艦店銷量最高的產品只有1萬已售。作爲對比,八馬茶葉天貓旗艦店賣得最好的產品已售顯示爲7萬+。


巧合的是,發佈會當天,就是其招商考察會,從其官方公衆號的評論可以看到,諸多城市的代理商正在評論區宣傳加盟,這本身就很有趣,似乎招商比賣茶更重要。




關於開源和茶圈亂象背後的反思



開源和打擊亂象的小罐茶應該說清楚自己的意圖。茶葉的生產本身就是很專業的事情,我國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茶學專業,從茶葉生物化學、病蟲防治、茶樹栽培、茶樹生態、茶葉製作等,是一門非常嚴謹且專業的學科。


每個茶產區都有自己的茶科所、龍頭茶企、帶頭人,進行着專業而細緻的工作。


茶葉亂象有沒有?當然有。


筆者可以說,幾乎目前互聯網主流平臺買到的低價茶,很大一部分都會存在各種問題,比如以次充好、冒充產地、虛假宣傳等各色問題,提出擯棄亂象和溯源本身,也是很多茶企正在努力做和做的很好的事情,這本事不是難事,也不是獨家專利。



茶行業本身,因爲過度營銷和農殘出過很多事件,比如2007年普洱茶的危機,過度營銷之後,價格暴跌,最後損害的是茶企和茶農的利益,2010年之後,鐵觀音受到農殘事件的影響至今沒有恢復活力,去年芳村金融茶不斷出事,又給行業敲響了警鐘……


但絕不能一棍子打死,因爲小罐茶並不能代表中國所有茶企,樹立自己一枝獨秀的乾淨人設。


發佈會上,杜國楹宣佈要更多的茶企站出來,與茶葉亂象劃清界限,這本身就是一個好笑的僞命題,因爲大多數品牌茶企,尤其頭部茶企早就正規化經營,比如99年就領取了白菜綠色生態標的勐海茶廠,但凡稍微搜索一下,就能看到各大茶產區在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不僅地理標誌包括溯源碼在內的體系,已經很普遍的大量使用了。


溯源本身並不是新概念,只是杜國楹又炒作了一把。小罐茶重新強調擯棄亂象的背後,難以逃脫杜國楹過去在營銷上被貼上的虛假宣傳的標籤,但並不妨礙他從營銷的角度站出來做一種姿態,似乎是與過去的自己一種劃清界限,但營銷意味大於道歉的本質。


難道真的沒有底線才能在茶行業賺錢?


杜國楹所提出的茶葉行業亂象肯定是客觀存在的。


茶葉亂象的背後,應該反思的也有消費者自己,穀賤傷農的道理都懂,茶葉也是如此,茶本身過去就是奢侈消費,有其特定的價值,遇到名山名品自古就貴,一分價錢一分貨,茶企應該製作貨價對版的產品,茶商也不應通過信息差去賺取鉅額差價,9.9包郵、產地冒充等亂象的背後,是一個巴掌拍不響,樹立合理的價值觀,才能買到合適的茶葉。


其實便宜的產品,賺錢更多,99的茶葉可能利潤率過百,而價格上千的茶葉淨利潤恐怕僅有一成,貨真價實纔是長久之計。


茶行業本身也應該反思,在營銷上爲什麼會被行業外不斷攪局,更多的利潤被品牌賺取,而本身限制於種植、加工、營銷。這兩年茶業很難,靠天喫飯,以綠茶爲例,今年不少茶產區比如安吉白茶開採時間很短,氣候陡然上升,產量下降;福鼎磻溪,一開始外地茶青湧入,價格大跌後反漲,版納茶山上山收茶的茶商和茶客大幅度減少……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茶行業的自我革新與團結顯得尤爲重要。面對小罐茶的“擯棄亂象”和“開源”策略,整個茶行業應當自我審視,進一步提升品質,明確品牌價值,和消費者建立更緊密聯繫的契機。


茶企們也可以借鑑小罐茶的做法,通過現代科技手段,提升茶葉的品質和價值,增加產品信息透明度等方式打造更具影響力的茶葉品牌。


消費者也需要明白,高品質的茶葉需要精心製作和時間成本,價格並不能完全決定茶葉的品質。只有當消費者理解並接受這一觀念,才能形成一個健康的茶葉消費市場。


但,我的一個L姓朋友說,“賣茶葉就得沒底線”,只有這樣才能賺到錢,你們認爲是這樣嗎?



往期推薦


1、【萬字】3000縣市 難以下沉的五環外市場

2、【萬字】江湖夜雨風:房產互聯網的漫長青春期

3、【產業】趟過傳統百貨和社交電商的大江大河

4、【漫談】也談搜索引擎之死

5、【李彥宏】十二年的百度世界 李彥宏的百度往事

6、【騰訊】三年間,騰訊如何讓傳統文化走近億萬年輕人

7、【萬字】2014-2018:中國房地產互聯網大敗局

8、【孫宏斌】富貴險中求:王健林、孫宏斌皆如此

9、豪言改變零售格局的蘇寧 究竟還有多少路要走?

10、【順豐】 王衛的小動作與電商夢

11、【雷軍】花700萬,租一輩子的萬科“小米公寓”小戶型 你願意嗎?

12、【阿里巴巴】鄉鎮探訪實錄:那些你不知道農村淘寶真相









【互聯網啓示錄】

是由資深媒體人王新宇打造的自媒體平臺,目前開通了虎嗅網、鈦媒體、今日頭條、微信公衆號、搜狐自媒體、百度百家、企鵝平臺、艾瑞網、新浪創事記、鳳凰新媒體、UC大魚號、網易訂閱、大風號、派代網、品途、億歐網專欄等平臺。如果你有關於互聯網領域的爆料,歡迎向我們提供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