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將《慶餘年第二季》劇情內容“化整為零”引糾紛,怎麼回事?

  由網絡小說改編而成的同名電視劇《慶餘年第二季》(下稱涉案電視劇)一經播出便獲得頗高的收視率和網絡播放量,然而,在該劇熱播期間,有用戶化整爲零,將電視劇內容拆分、剪輯爲多個短視頻,並上傳至短視頻平臺,由此引發知識產權糾紛。


  近日,針對深圳某訊公司(下稱申請人)提出的行爲保全申請,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下稱浦東法院)發出訴中行爲禁令,責令某公司(下稱被申請人)立即停止展示其短視頻平臺中涉嫌侵犯涉案電視劇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視頻,同時立即採取有效措施過濾和攔截用戶上傳和傳播涉嫌侵權視頻。該禁令時效爲自裁定作出之日起至該案判決生效時止。


  提出保全申請


  涉案電視劇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上海騰訊企鵝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出品。5月16日,該劇在CCTV-8電視劇頻道和騰訊視頻同步播出。開播首日,該劇不僅刷新同時段全頻道電視收視率紀錄,其網絡熱度還打破播出平臺的多項紀錄。


  申請人經授權獲得涉案電視劇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及維權權利。在該劇播出前,申請人多次向被申請人發函,明確告知涉案電視劇的權利歸屬,通知被申請人應採取有效措施避免侵犯涉案電視劇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視頻在其短視頻平臺上傳播。該劇播出後,申請人發現,在被申請人運營的短視頻平臺中出現大量涉嫌侵權視頻,多個網絡用戶將一集內容拆分、剪輯爲多個短視頻上傳,部分視頻還進入了該短視頻平臺榜單。


  因此,在該劇播出的次日,申請人便兩次向被申請人發出涉案電視劇下線通知函,要求對方採取有效措施停止涉嫌侵權視頻在平臺中的傳播,調整推薦及推送算法,阻止涉嫌侵權視頻的上傳及向相關用戶推送,並針對反覆、大量發佈涉嫌侵權視頻的用戶賬號採取處罰或封號等管理措施。通知函附有《慶餘年第二季》的地址鏈接和涉嫌侵權視頻的地址鏈接、標題、發佈時間、作者等信息。


  不過,在發送通知函後,申請人發現被申請人運營的短視頻平臺中依舊有用戶上傳的涉嫌侵權視頻。對此,申請人認爲,被申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平臺上存在大量的涉嫌侵權視頻,但始終未採取有效措施刪除、過濾和攔截這些視頻,該行爲涉嫌構成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據此,申請人向浦東法院提起侵權訴訟。


  在浦東法院立案後,申請人立即提出訴中行爲保全申請,請求法院責令被申請人立即刪除、過濾和攔截涉嫌侵權視頻。


  裁定停止傳播


  浦東法院在受理該申請後,對申請人提出的請求進行了全面審查。


  浦東法院經審理認爲,在案證據顯示,申請人已獲得涉案電視劇的獨佔性信息網絡傳播權以及維權的權利,權利基礎較爲穩定。涉案電視劇正處於熱播期內,被訴侵權視頻系不同的網絡用戶上傳,這些視頻劇情連貫、原版原音、對劇集內容進行濃縮或切分、時長多較長,皆系圍繞劇集本身的情節及藝術表達展開。即使部分視頻加入了畫外音、字幕、解說,也僅是對涉案作品具體情節或其表達的某一主題內容的濃縮講解,這些視頻均超出合理使用的範疇,構成侵權的可能性較大。


  此外,浦東法院經審理還認爲,知名度較高、影響力較大的視聽作品在熱播期內對於網絡平臺有着明顯的引流作用,對於首播、獨播平臺的會員銷售、廣告收益均具有較強的正向影響。而被訴侵權視頻的持續上傳和廣泛傳播,將會分流用戶,導致申請人的相關市場份額明顯減少,顯著增加對申請人的損害。若不採取保全措施可能會對申請人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而採取保全措施也不會導致當事人之間利益顯著失衡,更不存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風險。


  據此,浦東法院決定不預先聽取被申請人的陳述即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快速作出裁定:責令被申請人立即停止展示其平臺中的涉嫌侵權視頻,同時立即採取有效措施過濾和攔截用戶上傳和傳播的這些視頻。


  法官釋法解惑


  伴隨短視頻平臺的不斷發展,熱門影視劇一經播出往往會遭遇網友剪輯成短視頻進行傳播,這一行爲極大地損害了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然而,侵權發生之後的維權需要較長的案件審理週期。爲防止損害進一步擴大,申請行爲保全成爲權利人的重要維權手段。


  浦東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法官、該案審判員劉嘉洛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申請行爲保全應當符合法定要件且應限於合理範圍。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查知識產權糾紛行爲保全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下稱《行爲保全若干規定》),法院重點針對申請人提出的請求是否具有事實基礎和法律依據、不採取行爲保全措施是否會使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採取行爲保全措施是否會導致雙方當事人之間利益顯著失衡,以及採取行爲保全措施是否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等要件進行審查,確保申請人提出的行爲保全申請符合法定要件。


  “與最終判決相比,行爲保全禁令具有臨時性和有限性的特點。因此,根據知識產權行爲保全申請所發出的禁令應當限於能夠停止侵權行爲,防止損害進一步擴大的合理範圍。”劉嘉洛表示,該案中,針對網絡用戶上傳的涉嫌侵權視頻,被申請人應該合理認識到用戶鮮有可能獲得權利人許可提供涉案作品,故應及時停止在其運營的平臺進行展示。但是針對申請人提出的要求刪除該部分視頻的申請,法院認爲,根據在案證據尚無法明確該部分視頻內容的存儲形式、刪除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同時,通過停止展示這一措施已能夠排除申請人權利受損可能。因此,法院對該申請不予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該案中,法院未預先聽取被申請人的陳述即快速作出裁定,對此,劉嘉洛解釋,根據《行爲保全若干規定》第五條規定,人民法院裁定採取行爲保全措施前,應當詢問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但因情況緊急或者詢問可能影響保全措施執行等情形除外。因此,在緊急情況下,法院可根據申請人請求直接採取行爲保全。該案中,涉案電視劇共36集,首次播放所持續的時間較短,截至申請人提出行爲保全申請時,該劇已處於首播大結局播出完畢之前的窗口期,具有一定緊迫性和必要性,符合情況緊急的特徵。


  “同時,該案參照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的若干措施》和《上海市落實〈關於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的若干措施〉實施方案》的相關精神,作爲上海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轄區人民法院,在該案中不預先聽取對方當事人的陳述即依法快速採取了保全措施,體現了知識產權司法的‘快保護’原則。”劉嘉洛表示。(本報記者 姜旭 通訊員 陳衛鋒)



(文章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原標題:用戶切割、分享《慶餘年第二季》劇集內容引發爭議——化整爲零搬視頻 司法禁令護權益)


(編輯:邵京京 責任編輯:呂可珂 審校:馮飛)


(中國知識產權報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