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名校情結對比。。。

錢兒爸說


大家好,我是錢兒爸。今天的文章我也錄了音。




以下

是我今天更新在視頻號裏

視頻的文字版本,

方便喜歡看文章的朋友們閱讀,

中間有不少口頭語,和囉嗦的地方,

請自行忽略。

The following text


今天聊聊名校情結,在這邊跟很多周圍朋友聊天,華裔家庭跟純美國家庭比起來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聊到孩子升學的時候,尤其是像我這麼大,40多歲的華裔家長,從獨生子女那一代經過中國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經歷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等於一路殺上來的這些做父母的,名校情結特別明顯。


對於孩子,甚至於從幼兒園開始,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一直在做着準備。就是那句話,上不了一個好的幼兒園,就影響你上一個好的小學,上不了好小學就影響你初中、重點高中,最後上藤校等等好的大學。也由此可以看到,周圍很多家長聊起來的時候,給我的感覺,有一些朋友彷彿把孩子上大學作爲家庭的一個終極目標。


有的朋友說,孩子今年去了一個大藤校,或者去了心目中高山仰止的學校,就是咱們做家長的這一代印象當中非常牛的學校,聊起來的時候他們的開心之情溢於言表,覺得這是祖上燒高香,或者說是我們家庭的終極願望達到了,沒想到能讓孩子上了這樣的學校,也算是滿足了做父輩的、做家長的,發自內心的甚至於終生的願望,給我感覺好像這是個終點。


這種想法其實也給了孩子一種不太正面的期待,就是說我上了這樣頂級的學校,我就理所應當會怎麼樣,出來之後應該有怎樣的工作,獲得怎樣的收益,我將來應該處在一個怎樣的社會階層,其實遠遠不是如此。


相對來講,我覺得跟純美國家庭聊天的時候,這個觀念就要淡很多,他們幾乎沒有太重的名校情結。當然你說孩子考上名校,他們也高興也歡呼,但是大多數的家庭還是認爲學校是一個資源的彙集地,他們更看重的是孩子上這個學校是否有自己心儀的專業,是否能在學校裏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感,這個學校追求的資源是否能用盡,這是他們特別看重的。


就是說你學出來之後到底有沒有用,學出來之後放到社會上去檢驗,放到你這個學科、專業上去檢驗,到底能不能獲得跟這個學校的聲譽相匹配的收益。他們看的更實際,包括很多家庭也會看,這個學校離我家近不近,孩子求學的成本高不高。即便是再大的名校,他們也會考量這些問題,非常實際。而相對於高高在上的名校光環,有這麼多的條件一塊去衡量的時候,這個光環其實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我看到的咱們華裔的家庭,有這個名校的光環加持,遠比其他的一切重要的多得多。甭管怎麼着,你先上了再說。


從我的觀點來說,我覺得應該學習這些美國家庭的觀念和理念。我的一個朋友也說,他的兩個親戚,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一個上了非常普通的,離他們家比較近的一個學院,但是學的專業是這個學院當中最好的。這個學院並不出名,也不是什麼名校,但是學校的資源他利用了很多,充分地發揮了他的能量和能力,如果上名校可能就顯不出來。他在這學校中學了最好的專業,出來之後在當地找到了非常好的工作,隨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工作經驗的積累,他的年薪相對應要遠遠高於另外一個親戚。


而這個人花了很大的成本,千辛萬苦讀了名校,心氣也很高,在學校當中也是普通的一個學生,成績也還過得去,但是他一直拿不掉身上的名校光環,放不下自己。等畢業之後過了10年、15年,甚至20年之後再看的話,他說真的就覺得名校的光環不那麼重要了。


名校的資源加持,如果你自己不能利用好的話,其實還是一種負面的因素。上名校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開端,遠遠不是你人生的全部,不要讓孩子有這種上了名校彷彿就是達到了人生的頂峯和巔峯了的感覺,今後的人生彷彿一直在走下坡路,那非常不好。





點個“在看”,戳個“”,日日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