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願,未來哪幾個專業增速最快?


6月,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季。


有1353萬高考生踏入考場,最近也有不少朋友問我,孩子選什麼專業好?什麼專業就業好?


看看今年大學生們的就業情況,不容樂觀——


智聯招聘在今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做了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僅有48%的學生成功拿到offer。而今年有1170萬畢業生邁出大學校門,這就意味着有超過600萬畢業生還沒有落實就業去向。


爲什麼就業這麼難?


一方面,很多企業沒利潤,或者在降成本,就業崗位縮減;另一方面,我國經濟結構在發生長期趨勢性變化,很多“熱門專業”招生人數多,但已經與市場需求嚴重錯位。


每一艘小船都會被時代洪流裹挾顛簸。除了個人努力外,一個人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歷史的潮汐,一旦不小心踏進退潮的波浪,可能就要付出事倍功半的努力。所以,看清潮汐的方向是很重要的一步。


下一個十年的就業趨勢是什麼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接下來十年的三個關鍵趨勢,以及相關職業和專業。


1

三個關鍵趨勢


首先,數字技術革命仍然是重塑勞動力市場的最關鍵趨勢。


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2023年未來就業報告》指出,大約75%的受訪企業表示,預計未來五年內會在企業運營中引入人工智能等自動化技術。由此導致的顯著結果是,多達2600萬個文書、記錄和行政工作被數字技術淘汰。


不過,與此同時,數字技術還會催生大量新興崗位。我們在表1中展示了2023-2027年期間增長最快的職業,其中絕大多數由人工智能和數字化驅動,包括: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專家、商業智能分析師、信息安全分析師、金融科技工程師、數據分析師、機器人工程師和數字化轉型專家等等。



從這個表格,我們可以得出兩條結論:


1. 雖然計算機專業很卷,但仍是不錯的選擇。


最近,互聯網巨頭們強調降本增效,首當其衝的就是大廠員工,大批員工被裁,留在崗位上的也面臨福利待遇下滑,那麼,現在選計算機專業,是不是相當於49年入國軍?


其實並不是。數字技術革命,大概可以說是未來十年最具確定性的趨勢之一。數字技術正在從前沿科技演變爲基礎設施,成爲人類社會活動的背景。從個人角度,“技術我有,天下在手”,即使公司倒閉了,只要你有專業技能,到哪裏都能找到新機會。


2. 其他專業×數字技能的複合型人才很喫香。


比如,現在金融行業最需要的,不是傳統金融學、商科的學生,反而是複合背景的學生。銀行業在減員,但銀行信息科技人員的佔比卻在增加。比如,2018-2023年,工商銀行員工總數從45萬縮減到42萬,但科技人員數量卻從1.5萬人增加到3.6萬人。


因此,金融專業和計算機專業的雙修會讓學生在職場上搶跑一步。行業和職業內涵的打碎重塑,其實對“專業”是一種重新定義。現在各大學校紛紛推出“金融科技專業”,本質上還是金融視角,加點“科技”的碎料,不會給人帶來更高的職業溢價。但是編程,信息處理等技能,是數據驅動的金融科技的核心技能。現在美國好幾個超大的量化基金,金融專業的人少——大部分是統計學,數學系,和計算機博士。


再比如表格中的商業智能分析師,大家可能比較陌生。這是一個什麼職業呢?


商業智能分析師就是具備數據分析能力,能夠藉助大數據和AI工具來挖掘市場和行業趨勢,幫助企業管理者做出更加科學的商業決策的人。這也是商科與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的交叉學科。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到2026年,對商業智能分析師和管理人員的需求預計將飆升14%,而對數據專業人員的總體需求將在同年攀升至28%,這超過了幾乎所有其他職業的預測。


第二個大趨勢是國家戰略——農業、綠色、出海。


我國在“十四五”規劃(2021-2025)中首次放棄了數字增長目標,轉而強調自給自足,“安全”頻頻出現在政策文件中,糧食安全、能源安全、供應鏈安全都是重中之重,這對大家的職業選擇也很有指導意義。


比如,在糧食安全方面,現在的農業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了,而是無人機在天上飛、自動化機械在地上收割,智慧農業、育種技術,都是國家政策和市場需求聚焦的領域。這意味着,各種資金和資源的大量湧入,職業發展前景看好。農業研究人員、育種師的招聘月薪都在9000元以上,五年工作經驗的薪酬增速也在70%以上。放眼世界,也有類似的趨勢,《2023年未來就業報告》稱,農業專業人士的職位,在近年預計實現15%-30%的增長,即創造400萬個新的工作崗位。


在能源安全方面,我國正在大力發展“風”“光”“鋰”“氫”“氣”等新能源,在新能源項目的建設、運營和項目輻射帶動產業,都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勞動用工投入。我們從招聘數據也可以看到,光伏、風電、電池等新能源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2022年的招聘數量都大幅上漲,與2019年相比增長一倍以上。新能源汽車工程技術人員、電池工程技術人員的招聘薪酬,也都在10000元以上。


國家政策還非常強調綠色轉型。尤其是ESG領域,2022年,國資委印發文件強調,央企上市公司到2023年將全部披露ESG報告。在監管和披露要求下,上市公司、券商投行、各類諮詢服務公司等都需要大量ESG人才獵聘大數據顯示,2022年5月~2023年4月,ESG新發職位同比增長了64.46%。近一年ESG招聘平均年薪爲31.49萬元,僅次於智能製造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崗位。

(註釋:ESG是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縮寫,不僅是衡量企業是否具備足夠社會責任感、展示公司形象的重要標準。)


比如,表1中的可持續發展專家就是ESG領域職位。什麼是可持續發展專家呢?就是在商業機構、企業或政府部門工作,制定或實施可持續發展計劃,例如綠色建築建設、綠色能源轉型、可持續交通或節水工程等等。


ESG人才需要哪些技能呢?要熟悉ESG原則和標準,還要掌握環境科學專業知識,還要有財務分析和數據分析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正如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所說:“實際上,由於ESG涉及到環保、綠色,涉及到整個的社會責任,涉及到公司治理,它是一個嚴重交叉的領域,所需要的人才,是超級複合型的人才。”


此外,最近兩年,“出海”這個詞特別火,而出海涉及的職業非常多,也非常匱乏相關人才——熟悉海外消費者文化、海外市場分析、國際法的人,以及外語熟練的研發技術人員都很喫香。獵聘大數據顯示,2023年出海招聘職位同比增長爲40.41%。


第三個大趨勢是消費趨勢——從有用性消費到有益性消費。


隨着後工業時代“豐裕社會”的到來,人類的需求也日漸從物質的“有用”轉向非物質的“有益”。從物質主義價值觀到後物質主義價值觀的變化,這也意味着消費的驅動力將從“飲食男女”走向“愛、健康、尊嚴”。能夠服務於人們這些“有益性”需求的職業也會走上快車道。比如,近年來,寵物醫生、心理諮詢師、滑雪救生員、劇本殺編劇這些新興職業都陸續進入大衆視野,成爲新的高薪職業。


比如“健康”領域,據估計,我國的醫療保健市場預計將從2019年的約9000億美元(6.47萬億人民幣)擴大到2030年的2.3萬億美元(16.53萬億人民幣),其市場規模僅次於美國。從美國、日本的歷史來看,市場規模的擴大會帶來大量就業機會——從2003年到2021年,美國大類職業中增長速度最快的就是醫療保健相關職業,就業崗位上漲了100%以上。與美國經驗類似,日本就業人數增速最快的行業,也是醫療保健行業和信息通訊業,從2002至2021年增長了80%以上。


隨着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我國醫療保健行業將會吸納大量就業,而且有很多低學歷要求的就業機會。比如比如,醫美諮詢師、健身教練、康復師、導樂師的招聘要求中,本科及以上學歷要求佔比不足20%,但招聘平均薪酬也都在7000元以上,超過了很多高學歷門檻職業的平均工資。



2

重要的不是專業,而是技能


再說一點心裏話,“專業選擇”上可以少一點實用主義,多一點理想主義。


爲什麼呢?


世界變化太快,過去的經驗很難預測未來。


最近幾年,張雪峯立足於實用主義的報考建議在網上爆火,比如“打死不報新聞專業”,“生化環材”是四大天坑。


家長和考生們也是“指哪打哪”,導致“熱門專業”分數線暴漲,而“冷門專業”無人問津。


比如,去年山東高考志願投檔呈現出以下特點:新聞傳播類投檔位次普遍下降;外國語言類專業,尤其是小語種專業,幾乎“哀鴻遍野”。省內46所高校中有24所投檔位次最低的都是外語類或者是小語種專業,有10所高校投檔最低位次的專業與管理有關。而投檔熱門則集中在張雪峯推薦的專業——計算機、電子信息、法學、臨牀醫學、電氣工程等專業。


但是,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都是相對的,很容易發生反轉。任何大熱的專業,都是要付出更多的分數,而且大熱的專業就一定會造成人才供應過剩,將來的就業市場也很可能很“卷”。


而且,“熱門”、“冷門”都是特定歷史趨勢的產物。


比如,十幾年前,國際貿易、外語、金融、會計、土木工程都曾是最熱門的專業,其實都是我國經濟發展趨勢的產物——指數級膨脹進出口貿易,資本市場的快速擴張,還有房地產熱潮。


而現在,隨着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這些熱門專業都成了“明日黃花”。


相反,以前的很多冷門專業正在成爲熱門。很多基礎學科,比如漢語言文學,以前最大的就業去向就是中小學語文老師;現在,數字技術和知識消費浪潮下,其就業面大大拓寬,新媒體編輯、文案寫手、劇本殺編劇都能勝任。再比如說數學專業,在這個數字時代,很多熱門職業,算法工程師、精算師、運籌工程師,乃至各行各業都需要的數據分析師,都需要紮實的數學基礎,如果翻一翻華爾街量化交易部門的招聘,你會發現物理和數學專業都很搶手。


再比如,“生化環材”也在爬出“天坑”。


“生化環材四大天坑”這個說法,其實不是張雪峯首創,而是10多年前就開始流行。當時的中國製造業還處於粗放式發展的過程中,不太注重研發,更不注意環保問題。因此,很多“生化環材”的畢業生在業界找不到用武之地。


而現在,世道變了。上一波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電池產業起飛,對化工、材料、環保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而目前ESG浪潮的興起,又給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的同學帶來了站上風口的機會。


在今天這個年代,可能專業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不是專業,而是技能。


比如,我們團隊最近在招一個運營助理,但收到很多經濟金融專業學生的簡歷,並不合適。因爲傳統經濟金融專業只教授理論知識,往往脫離實踐,而且我們還要求公衆號、視頻號、私域的運營經驗,還有線下活動的組織能力,因此,專業知識只是一個基礎門檻,“網感”、組織能力、社交能力和學習能力纔是核心。


正如納瓦爾所說:“最好的工作與學位無關。最好的工作是終身學習者在自由市場中的創造性表達。”


18歲的孩子們,請你們做自己,找到那些自己做起來得心應手,容易形成正反饋的事情,然後用數字工具放大這個效應。


人生不是一錘定音,而是不停地洗牌重抽。大學和專業只是你人生第一張牌,第一張牌並不能決定整個牌局的結果。


「古羅馬:稅收合夥人制度

點擊👇下方視頻





關注微博,獲取更多香帥時評
商務合作請在公衆號後臺回覆 合作

分享↓點贊↓在看↓
更多感悟,更多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