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放榜,千萬別選錯城市

充裕的經費,是高校發展的前提。

作者 | 爐爐 黃獅虎

來源 | 智谷趨勢

(ID:zgtrend)


高考放榜了!但戰鬥還未結束。


不管是如願拿下高分,還是發揮欠佳,都將面臨一場人生的重大抉擇:填志願。


“三分靠考,七分靠報”。志願沒報好,比高考沒考好,更遺恨終生。


更何況,今年競爭空前激烈,全國高考報名1342萬人,比去年增加51萬人,再創歷史新高。不久前,張雪峯推出了一對一志願填報輔導的“圓夢卡”,一萬五千的高價,居然不到兩小時被搶空,足見家長們需求之迫切。


但是!填志願不僅僅是挑大學、比專業,還有一個最重要但又更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選城市。


在這個問題上,太容易犯錯了。這篇文章,將給你提供3個選城市標準和避坑指南,教你如何避開“三無城市”。


有人說,選擇城市相當於人的二次投胎。選錯了,至少坑一代人。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01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同這個觀點,在高考填志願的時候:


城市>學校


爲什麼這樣說?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高考分數已經基本決定了可填報大學的層次,而在同一層次的大學,不管你怎麼選,在培養方式上並沒有根本差別。


比如,屏蔽生到底選清華,還是選北大?尖子生是去讀浙大,還是中科大,又或是武漢大學?普通本科是選嘉應學院,還是閩江學院、晉中學院?


相信我,在同一檔次上,入讀體驗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中國大學的同質化程度,大概會超出你的想象。


而城市的選擇,則很不一樣。它的分佈,恰恰跟大學的分佈發生了背離,出現了矛盾。


你打開中國名牌大學的分佈圖就會發現,東部高校的密度要遠遠高於中部和西部,但更南方的名校分佈卻略顯稀薄,深圳更是一線城市中的“高等教育荒漠”。


截止2023年底,全國共有本科學校1275所,高職院校學校1547所。本科院校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武漢、南京、西安等城市。


其中,深圳連前20名都排不上。


(數據來源 :2024年6月教育部發布的本科高校名單)


但是!你知道嗎?高考分數線已經悄悄投票,把深圳變成了廣東最受歡迎的“大學之城”。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從開始招生以來,投檔線分數已經連續在廣東省內高校排第一。錄取分數也超過了哈爾濱本部、威海校區。深圳大學,排名也是一路上升。



就在今年,深圳一所剛剛創辦的新高校——深圳理工大學,就打出了“包就業”的旗號。首批120名本科學生,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大類招生,入學一年後可根據興趣自由選擇專業。


這所全新的大學,按照科研型大學來打造,一週只上4天課。每到星期五,教室都會被鎖起來,學校安排專門的交通,將學生送入高水平的實驗室裏學習。


這都什麼年代了,爲什麼一家剛剛創辦、並不算頂尖的大學,就敢“包就業”,而且是高質量就業,清華北大都不敢口氣這麼大。


正是因爲它依託深圳啊。


它的資源多到什麼程度?


由深理工和深圳先進院孵化的企業,就接近2000家,其中持股400多家,還與許多企業設立了聯合實驗室。就業問題,根本就不是事兒。這一項上,它足以秒殺同一檔次的絕大多數高校。


像深理工這樣憑藉城市資源“鶴立雞羣”的案例,不在少數。


以“雙一流”高校爲例,如果你成績優秀,就會發現,選擇還是非常多的。


根據2022年的更新,“雙一流高校”最多的十個省市爲:


北京(34所)、江蘇(16所)、上海(15所)、陝西(8所)、四川(8所)、湖北(7所)、天津、廣東、湖南(5所)、遼寧、黑龍江(4所)。


(數據來源:2022 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可見,不僅僅北京、武漢、西安、上海、廣州、南京等地擁有“雙一流高校”,內蒙、江西、廣西、雲南、甘肅、青海這些省份,全都擁有“雙一流”高校。


從城市的角度來考慮,是不是每一所都值得奔赴?答案是不一定。真的要掂量再三,仔細斟酌。


接下來,我就分享三個重要的標準,衡量到底哪些城市更加值得選擇。


02


第一,看城市人口流入和就業前景。


爲什麼把這一點排在最前面?大學生就業真的太不容易了。


高校畢業生數量屢創新高,找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根據清華大學教授王明遠的計算,2020年到2023年每年新增就業人數與應屆畢業生數量之差分別爲:


-249萬


-220萬


-449萬


-582萬


就業缺口,逐年擴大。現在讀個大學,不是包不包分配的問題,而是能不能找到工作的問題。


所以,能夠吸引人口流入、就業機會多的城市,爲什麼不盡早佔據一席之地?相當於提前鎖定了就業資源。


我們來看看,各大城市的人口增量排行榜。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部門 單位:萬人;5年人口增量=2023年人口-2018年人口)


從人口增量來看,成都一馬當先,5年人口增量突破500萬,人口吸引力相當突出。深圳排名第二,也接近500萬。廣州排名第三,有400萬左右的人口增量,而西安、鄭州、杭州、武漢屬於第三梯隊,人口增量都在350萬以上。長沙、蘇州、東莞、濟南、合肥等,也都有不俗表現。


這些都是填報志願的時候,可以重點考慮的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上海的人口增量不顯著,並非缺乏吸引力,而是嚴控人口增長的緣故。


相比較而言,哈爾濱、天津雖然屬於知名度很高的大城市,甚至直轄市,但人口吸引力明顯不足,背後其實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勢能不足。這樣的城市,就要謹慎選擇了。


還有一個指標非常值得參考,就是看看畢業生去向。


每個大學都會發布自己每年的應屆畢業生就業流動情況,家長和同學們,在填報之前不妨查一查,畢業之後大部分去哪裏工作?能不能留在所在的城市?


這個指標,能很大程度說明所在城市的就業空間。


典型的案例就是武漢。武漢一度是中國高校在校生最多的城市,每年盛產百萬大學畢業生,但其留在本市工作的畢業生比例並不高,本地就業工作崗位也少,工資偏低。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本科畢業生中,僅有四成左右選擇留在本省,近一半則流向了包括北京、上海、廣東等東部發達地區。


屬於C9聯盟的哈爾濱工業大學,人才外流的現象就明顯了。其2019屆畢業生中,僅有17.49%在東北地區就業,將近一半(48.46%)寧願捨近求遠,前往華東、華南地區工作。


可見,高校資源與城市發展之間的錯配,是非常明顯的。


在市場經濟和人口自由流動的情況下,高校人才必然會突破行政主導的配置,向區位優勢迴歸。


03


第二,要看城市的綜合實力和長遠發展。這一點比較難,除了瞭解城市的當下,還有它的過去,並對其未來有一定的前瞻性認識。


其中,強省會城市、經濟大城往往教科文衛發達、產業優勢突出。去這些城市讀大學,能夠開拓視野,發現更多可能性。


以下是2023年全國城市GDP40強:



城市的經濟實力處於變化之中,有的城市在興起,有的城市在衰落。


在提倡建設新質生產力的時代,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是考慮城市未來發展潛力的關鍵指標,也非常值得參考。


以下是主要城市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排行。



在排行榜上更靠前的城市,更有機會贏得未來。


04


投奔“拼命建大學”的城市


充裕的經費,是高校發展的前提。否則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捨得砸錢,也說明財政實力雄厚。


你看看2024年主要部屬高校教育經費排行,就會發現不同高校之間,收入差距有多麼巨大,簡直天壤之別!


比如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是超過300億,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是超過200億,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等也有100多億,但是到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就只有20億左右了。


這裏頭,從部屬高校來看,教育經費最爲充裕的10所高校:


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


再看地方高校,以下是2024年部分地方高校教育經費排行:



其中最爲突出的兩所大學,是深圳大學和蘇州大學。


深圳和蘇州,也是我們認爲可以重點向大家推薦的兩座城市。


深圳本身經濟實力突出、財政實力雄厚,能夠大力扶持轄區內的龍頭高校。2024年深圳大學預算高達72.46億,遠超諸多985高校,儘管它既不是985也不是211高校。


蘇州是崛起的中國最強地級市,2024GDP排名全國第六,超過了同省省會的南京。蘇州大學作爲當地唯一一所本部211,自然能夠得到大力的財政扶持。


全力扶持已有大學之外,這兩座城市也是近年最捨得砸錢新建大學的城市。


其背後,是廣東、江蘇兩大中國經濟最強省,不斷升騰的發展野心。尤其是廣東,再也不甘被視爲教育荒漠,瘋狂建大學。


其中,深圳引入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山大學(深圳),還在籌建香港大學(深圳)、深圳海洋大學等新高校。廣州和香港科技大學共建廣州校區,同時加快籌建廣州交通大學、黃埔大學等。東莞已向教育部申報設立大灣區大學,這還是首個以“大灣區”命名的高校。佛山將佛山科技學院升格爲佛山大學,拼命引入名校的分校。


在這個人人擠破頭找工作的時代,在深圳和蘇州這樣瘋狂建大學的城市,卻有點“工作找人才”的意思。所以,纔會有了今年招收首批本科生入學的深圳理工大學,承諾首屆學生“包就業”的現象。


05


最後再說一次,千萬不要選錯城市。


讀完這篇文章,相信能給你一些啓發。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最好還要避開“三無城市”:既不屬於省會,也不是經濟強市,更不靠近就業所在地的城市。


這些地方,過去因緣際會,獲得名校落地,但一無財力,二無優勢產業,三無充分的就業空間,學校辦學水平難以維持,學生未來工作也難找。


教大家這些,並不是嫌貧愛富。而是回到那句樸素的真理:


人往高處走。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智谷趨勢(ID:zgtrend)微信公衆號。《智谷趨勢》:它爲一箇中產階級的資本覺醒服務,幫助更多人獲得財富。據悉,帝都深處的人也會在睡前打開這個號。高層會議、宏觀經濟、城市脈絡、政策變動……這裏有最真實的中國,有許多人難以察覺到的趨勢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