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倡議家長和孩子說方言:課後校外多用方言交流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如何播撒方言的種子?部分地區正號召家長多和孩子說方言。

“方言作爲地方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承載着地區的發展歷史,積澱着豐富多彩、不可再生的文化信息,是十分寶貴的資源。但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員流動的增加,南城方言使用人口減少,傳承正在面臨威脅。”

近日,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文廣新旅局在答覆委員提案時表示,我們將立足縣域實際,持續加強對方言保護工作的研究和探索。如利用課後延時服務,設立一些方言興趣小組,並積極組織開展一些方言進校園的課外活動。通過各類活動,培養學生對方言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方言的積極性。同時,向全社會發出倡議,提倡家長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使用南城方言與孩子交流。

福建省廈門市也面臨着本土方言傳承困難的問題。

廈門市文化和旅遊局近期在公開答覆中介紹,一直以來,廈門市在大力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同時,也在積極落實國家“保護方言文化”的政策。廈門市文化部門率先開展廈門方言的非遺保護,在快速城市化進程中努力挖掘、保留、保護廈門本土方言文化。但受限於工業化、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化的高速發展,本土世代居住居民(老廈門人)比例不斷降低,廈門本土方言(也稱:閩南話、閩南語廈門腔、廈門話、廈語)的使用場景變少。

而“閩南話”內部差異大、各片聲腔多樣,無法、也不宜“標準化”;同時還存在“文白異讀”,極大的增加了學習者的難度,被認爲是最難學習的漢語方言之一。在經濟社會現實生活中,處於人口和文化“多方雜處”現代化大城市中的廈門市民,多自發、自覺或不自覺地選擇用漢語普通話進行日常交流。種種原因導致目前閩南方言尤其是本土廈門話的傳承確實困難。

廈門青少年學習本土方言(廈門話)多依賴千百年來傳統的家庭內部母語習得。廈門市文化和旅遊局表示,接下來,將積極克服困難和問題,聯合教育(語言文字)等部門參考代表建議方案的建議,進一步優化相關工作,做好閩南方言爲載體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和閩南文化的傳承展示工作,開展好閩南方言文化保護和閩南文化進校園活動,促進閩南話等方言文化的保護傳承。

今年5月,廈門市教育局也對閩南話保護傳承問題作出答覆。

當地教育局針對幼兒園、小學、中學不同學齡段學生特點,指導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閩南話相關教學及活動。幼兒園階段:在確保根據幼兒教育大綱、規定課表上課的基礎上,穿插播放閩南話廣播、童謠和動畫片等,鼓勵幼兒多說閩南話、唱閩南童謠;佈置閩南話課後作業與每日打卡等,鼓勵學生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與孩子多說閩南話;各學校通過興趣活動,創設機會讓孩子學習閩南話。

小學階段:小學階段利用延時課堂開展閩南話教學,開展閩南語朗誦、話劇、閩南童謠等文藝活動,統籌安排閩南話選修課與社團活動,穿插播放閩南話廣播。以“假日小隊”的方式開展實踐體驗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做好家校配合,鼓勵學生家長與孩子多說閩南話,採取一系列提升閩南話水平的有效措施。

中學階段:中學生以自願和鼓勵爲原則,根據各校學情開展閩南話相關教學和活動。提倡學校每週安排一定比例的推廣閩南語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

澎湃新聞注意到,全國多地正如廈門這樣鼓勵學生家長和孩子多說方言、鼓勵孩子多用方言交流。

例如,浙江金華市教育局6月6日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家長師生對傳承和弘揚方言文化重要性的認識。鼓勵和引導學校通過讀書節、藝術節等活動,增進學生學習方言的意識。通過多種途徑鼓勵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瞭解方言的重要性,鼓勵孩子多用方言交流、多用方言表達,進一步彰顯金華方言的語言魅力,增強金華方言文化的影響力。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的做法是,積極邀請莆仙方言專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人進校園,開展講座,指導中小學生開展方言傳承活動。同時,加強家校合作,通過學校家委會或在學生家長會上,宣傳方言傳承的重要性,引導莆仙本地家長多用莆仙方言與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每天學會一句方言,爲孩子創設一個學習莆仙方言的良好氛圍,推動莆仙方言的傳承與發展。 

“紹興方言成爲了這座城市的顯著標識之一,方言一旦流失會影響很多非遺項目的保護。”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教育體育局也表示,鼓勵學校在校園藝術節、文化節、讀書節等節日活動中,表演更多的具有傳承方言文化特色的節目,區教體局適時在藝術節中安排曲藝專場,進一步夯實方言文化傳承的基礎。加強家校協同,通過家長會、告家長書、學校網站、微信公衆號、抖音等途徑,宣傳方言傳承的重要性,引導紹興本地家長多用紹興方言與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每天學一句方言,爲孩子創設一個學習紹興方言文化的良好氛圍,推動紹興方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推廣普通話和保護方言有矛盾嗎?

“一直以來,我們都實行推廣普通話與保護方言並重的政策,肅清認識誤區,讓羣衆明白推廣普通話不是爲了消滅方言,而是爲了更好促進區域之間的交流。”今年6月,杭州市臨平區教育局介紹,一方面,我們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學校以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爲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用字。”堅持學校普通話的法定地位,使普通話基本成爲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語言。另一方面,我們重視臨平方言的傳承和保護。要求學校上課用普通話發言,而課後校外多用臨平方言交流,倡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和方便使用臨平方言的領域,多用臨平方言進行溝通交流。

臨平區教育局表示,我們深知方言不僅是人們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它記錄了當地的歷史、傳統和生活方式,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重要紐帶。



本期編輯 鄒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