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終於想起來,小馬科斯1年前訪華,在北京和中國有個約定

直到現在,菲律賓依然對他們在仁愛礁的“敗仗”耿耿於懷。這時候小馬科斯政府總算想起來,當初小馬科斯訪華,在南海問題上跟中方達成過一致,那就是兩國政府要管控海上分歧,南海問題不應該成爲中菲關係的全部。
菲律賓外長馬納羅就在最近的一次聽證會上表示,總統當初在北京,確實就南海問題與中方領導人“達成了共識”。他也承認,已經向中方發出了外交照會,預計雙方將很快就南海問題舉行對話。

【菲律賓終於想起,小馬科斯當年訪華,與中方就南海問題達成過共識】
不過他這時候重提小馬科斯訪華的老黃曆,動機並不純良,無非還是想把責任推卸到中國頭上。
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理解爲,菲律賓外長重提總統訪華的舊事,是撞到了南牆,終於知道“回頭”了。這樣不免高估了菲律賓的政治操守。如果從阿基諾三世時期開始算起,在南海問題上,菲律賓撞牆已經很多次了,但只有杜特爾特吸取到了教訓,而小馬科斯上臺後又拋諸腦後。
說白了,直到現在,小馬科斯政府仍然不覺得自己在南海問題上“背信棄義”,反而還在無端指責中國。但正是這樣的鴕鳥心態,才讓中菲在南海問題上陷入一個看似無解的死循環。
菲律賓目前的想法很矛盾,一方面要繼續炒作軍人在仁愛礁受傷,把自己塑造成中菲海上爭端的“受害者”,但另一方面,又沒有主動與中方攤牌的膽子。馬納羅在聽證會期間就多次強調,即便仁愛礁出現了嚴重事件,但對話和外交依然要放在首要位置。

【菲律賓海軍精銳被中方海警執法一幕】
但事情來到如此地步,對話已經不能解決問題。小馬科斯當初來北京,確實與中方就南海問題交換過意見。不過他回去之後是怎麼做的,我們再清楚不過。
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裏,菲律賓先是單方面撕毀了前總統杜特爾特與中國在仁愛礁的“君子協定”,多次發起挑釁並大肆炒作,導致中菲關係急轉直下;
本來事態並非不能控制,菲律賓西部軍區前任司令本來與中國談好了仁愛礁運補的“新模式”,結果執行了沒幾次,菲律賓內部先鬧起來,他人也被莫名其妙地撤了職;
頂替上來的一把手,打法更加激進,乾脆召集海軍精銳,想搞一次闖進仁愛礁運補的“軍事行動”,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我們也都知道了。

【美國聲援菲律賓,但防禦條約紋絲不動】
菲律賓所謂的“精銳”,才進入仁愛礁周邊海域就第一時間遭到中國海警執法。人是全副武裝地來,手無寸鐵地走,被繳獲的槍械,菲律賓到現在都沒要回來。
從中我們就能看出,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有多糾結。有人試圖跟中國對話,維持以前的“常態”,結果不僅被邊緣化,職位都沒保住;而大行其道的強硬派,想要搞點大動作,進一步破壞現狀,也沒有得逞。
對小馬科斯政府來講,一個冷酷的現實是,即便有美國撐腰,菲律賓也沒有對中國強硬的資格。更不要說菲律賓在仁愛礁鎩羽而歸以後,美國雖然第一時間聲援菲律賓,但《美菲共同防禦條約》還是紋絲不動。
歸根結底,菲律賓想靠重振美菲防務關係,方便自己在南海興風作浪,從一開始就打錯了算盤。

【菲外長稱準備與中國進行對話】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菲律賓除了重提小馬科斯訪華的老黃曆,似乎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菲律賓外長的說辭,就給人一種既視感。3個月前,中菲在仁愛礁撞船以後,菲律賓這邊也主動提到,小馬科斯訪華時,曾跟中國這邊討論了“南海熱線”的問題。
這兩件事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菲律賓企圖在仁愛礁升級事態,結果踢到鐵板,被中方堅決反制,運補行動無功而返,自家人員也受了傷。
這很難不讓人覺得,菲律賓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換個角度來看,過去了這麼久,菲律賓還是隻能把小馬科斯訪華拿出來說事,也能說明,小馬科斯從北京回去以後,對中菲關係幾乎可以說是毫無建樹,才導致菲律賓外交部沒有別的東西可以拿出來講。

【小馬科斯從北京回去後,就忙着向美國示好,對中菲關係再無建樹】
應該說,菲律賓拿老黃曆出來說事,不排除是一種與中國討價還價的手段。但背後其實是既要又要的複合信號:菲律賓既要繼續誤導國際社會,鞏固自己對南海的非法訴求,但又希望中方能看在以前的面子上“高抬貴手”。
但問題在於,南海問題不是中菲關係的全部,這句話菲律賓自己都沒有做到,現在反過來指責中國,不免有些匪夷所思。
小馬科斯當年訪華,中菲確實談了不少合作成果,但是菲律賓自己不珍惜,爲了迎合美國介入南海的地緣戰略目的,不惜背信棄義,現在再想息事寧人,就沒有這麼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