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天地改名其實問題不大,競爭對手是誰才值得警惕

如果從大望路地鐵站出來,你可以看到地鐵導視牌、指路標和廣場的路面導航上,“新光天地”四個字已全部更換為“北京 SKP ”。

新光天地歷來是北京“奢侈品地標”,每一寸空間都會遭到各路奢侈品牌的激烈爭搶。在奢侈品業內看來,新光天地的一家店鋪,是足以拿到二三線城市吹噓的實體廣告。在奢侈品遇冷的市況下,很多品牌認為只有在新光天地才能做出生意。

2014 年初,北京新光天地董事會有了更名想法,最終定為北京 SKP(“ SKP ”是新光天地 Shin Kong Place 的英文縮寫)。在 11 月的致會員短信中,首次啟用北京 SKP 新光天地作為商場名稱。

2006 年 3 月,臺灣新光三越與北京本土品牌華聯,以各持股 50% 的模式合資成立了北京新光天地項目。 6 年後,北京華聯與新光三越分道揚鑣。新光三越仍佔有新光天地的部分股權,但不參與日常管理,工作人員作為顧問進行輔助運營。


新光天地改名了,大家怎麼看?

《好奇心日報》採訪了上海道賓商務諮詢有限公司首席顧問蕭長明,他曾擔任上海港匯恆隆廣場的高管。他認為新光天地勝在先發優勢,改名問題不大,競爭對手才是值得關注的。

Q:奢侈品牌為什麼那麼喜歡去新光天地開店?

蕭長明:這要追溯到十幾年前。1989 年,北京先出來了國貿,所在的位置是 CBD ,容易大塞車的地方。國貿一開始做普通百貨,不是很火。很快到了國際奢侈品牌迅猛進京的階段,他們苦於找不到位置。當時北京只有王府飯店是符合奢侈品要求的,但空間很快就不夠了。

2000 年左右,國貿就在一片低水平的商業物業中“脫穎而出”了,奢侈品牌開始在國貿開店。很快又出現了新光天地,不僅物業水平比國貿好,周邊還不會塞車。奢侈品非常喜歡這種包括寫字樓和酒店在內的綜合物業,規模大、硬件好,於是他們一窩蜂地去了新光天地。

Q:可現在新光天地改名北京 SKP 了,有顧客抱怨坐地鐵到了站,找久聞大名的新光天地,但是找不到。改名對它們有影響嗎?

蕭長明:上海的港匯廣場也改名叫港匯恆隆廣場了,有什麼變化呢?名字不是最重要的,團隊的變化才是真正有影響的。

新光天地前幾年臺灣和大陸的合作伙伴鬧矛盾,讓奢侈品租戶都很擔心,這幾年稍微穩定了一些。新光方面想再其他地方複製北京的成功,也是不容易的。

Q:那麼在您看來,新光天地的成功就是因為抓住了好時機?為什麼對手競爭不過他們?

蕭長明:如果我走在新鴻基的 IFC 、九龍倉的 IFS ,我的體驗比新光天地更好。奢侈品消費者都追捧新光天地,是因為很多強大的商業地產商沒能近距離和他們競爭,否則新光天地的壓力就大了。

Q:為什麼競爭對手不去搶新光天地的生意?

蕭長明:其實北京很多區的政府方面都很希望做高端商場,但現在他們提出來的地塊,都不適合開發商做商場了,要麼就是面積的問題,要麼就是位置、價格不好,更麻煩的是動遷困難。

要說天時地利人和,確實讓新光天地趕上了,他們改了名字,日子仍然會過得不錯。如果九龍倉、新鴻基、恆隆這樣的商業地產大佬一起去北京——他們現在一個也沒去,遊戲規則就要變了,新光天地就不能這麼舒服了。

Q:那麼新光天地就可以繼續躺在先發優勢上,不用努力了?

蕭長明:不論是新光天地還是其他奢侈品商場,都有很多工作沒做到位。現在他們向租客收推廣費,但並不做什麼事,基本上就是那自己的大堂出來做些活動。要知道現在奢侈品牌日子很難過,商場需要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和他們一起努力把推廣做好。

現在很多商場,費很大力氣招來一個一線奢侈品牌,以為工作就結束了,就忙著去找一下家,不給他們服務,不支持他們,這是全國商場都存在的問題。

意大利奢侈皮具品牌 Tardini 大中華區的負責人賀斌作為新光天地的商戶一方,也有自己的看法。他曾掌管的意大利男裝品牌 Kiton 就在新光天地開有店鋪,現在,他也在與新光天地接洽 Tardini 的入駐。

Q:新光天地改名,對商戶、顧客有影響嗎?

賀斌:我們品牌已經談了 2 個月,新光天地改名對於我們來說沒什麼影響。北京的顧客認可這個商場,改不改名字對消費者來說不影響。可能剛開始要熟悉一段時間,然後逐漸再適應,顧客還是管那個地方叫新光天地。

Q:新光天地為什麼可以成為奢侈品地標?

賀斌:新光天地的內部設計、運作方式、管理模式、 業態組合都是北京做得最好的。它的人流量非常高。

內地其他商場的規劃思路,是想把每一寸空間都利用起來。不像新光天地公共區域很寬敞,顧客在裡面非常地舒服、愜意。每一層都一個休息地場所,購物是一個體力活,這種設施對於消費者來說很有吸引力。

還有一些人性化的細節。比如某一段時間收費的過程中車輛排得特別長,他們會馬上停止收費,全部免費放行。國內沒有其他商場能做到這一點。再比如女士洗手間要大於男士洗手間。新光天地的眼光放得很長遠。

Q:新光天地的改名後,優勢能夠繼續保持嗎?

賀斌:改名就是改制,以前是合資企業,現在是“獨資”企業。改名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這其實是管理層和管理理念的調整,管理體制在發生變化。以前是臺灣的管理團隊來做管理,華聯只是出資方但不太管理,後來發生了矛盾,華聯才介入到管理中來,現在的變化是個考驗。臺灣管理層帶來了很多新的理念,很多都是從日本學來的,這些理念在臺灣經過昇華,優化,又非常適合中國的消費心理。能不能繼續發揚並不斷優化這種優秀的管理理念,不斷給消費者帶來新的體驗,對現在的管理層來說是一個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