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全國最美的——20個城市賞春地圖


2月25日
我們發布瞭問捲
《中國最美春天,在哪裏?》

7264名讀者參與瞭調查

經過認真整理並補充大量資料後

我們共精選瞭全國288處賞花地點

製作瞭這期地圖專題

這也許是全網最美的賞春地圖

現在

就讓我們一起看看

春季中國大地

如何被鮮花裝點

(中國春季開花進程,製圖@鄭藝&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01 
初春

初春之時乍暖還寒

但已有梅花、山茶、玉蘭等植物

不懼低溫

先於彆的植物展現芳容

宣告春天的到來


落葉小喬木
原産中國南方
是江南春天的代錶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齣自南北朝陸凱的《贈範曄詩》

我們為你挑選瞭

20個城市的23個賞花點

以南京、杭州、蘇州、上海為代錶的

長三角地區最為突齣

(中國賞春地圖⎜梅,製圖@鄭藝&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在杭州

你可以看到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齣自宋朝林逋(bū)的《山園小梅二首》,圖中為雪後的杭州浴鵠hú)灣,浴鵠灣與附近的靈峰同為賞梅勝地,攝影師@韓陽)


在福建龍岩

你可以看到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裏春

(齣自元朝王冕的《白梅》,福建雖不屬於梅花主要産地,但龍岩連城梅花卻與當地環境相得益彰,攝影師@劉艷暉)


起源於我國西南山地

現廣泛分布於南方

在春季開花較早

“山茶處處春猶淺”

(齣自宋朝陳剋的《鷓鴣天・白苧(zhù)吳儂紅頰兒》)


我們為你挑選瞭

17個城市的18個賞花點

大理、昆明、麗江、成都等西南城市

山茶花尤為有名

(中國賞春地圖⎜山茶,製圖@鄭藝&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在成都

你可以看到

“清香隨風發,落日好鳥歸

(齣自唐朝李白的《詠鄰女東窗海石榴》,海石榴一說為山茶,圖中為飛過山茶樹梢的橙腹葉鵯,山茶開花較早,是亞歐大陸上分布較廣的鳥類傳粉植物,攝影師@柴江輝)


在雲南騰衝

你可以看到

“山茶花發爭芳菲

(齣自明朝李東陽的《四禽圖》,圖中為騰衝山茶花,山茶喜潮濕溫暖環境,雲南氣候特彆適宜山茶的生長,攝影師@劉正凡)


木蘭科多種植物統稱

花冠如杯,幽香淡雅

玉蘭多為園林樹種

庭院樓颱間多有種植

“霓裳片片晚妝新,束素亭亭玉殿春”
(齣自明朝睦石的《玉蘭》


我們為你挑選瞭

17個城市的19個賞玉蘭地點

南京、北京、西安、蘇州等城市園林中

多種有玉蘭樹

(中國賞春地圖⎜玉蘭,製圖@鄭藝&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在南京

你可以看到

故將清露作芳塵

(齣自明朝睦石的《玉蘭》,圖中為南京朝天宮玉蘭,攝影師@南京老張)

在蘇州

你可以看到

“色空榮落處,香醉往來人”

(齣自唐朝劉長卿的《題靈祐上人法華院木蘭花》,圖中為蘇州怡園,一隻橘貓在凝視玉蘭,心有猛虎,細嗅玉蘭,攝影師@喵嗚不停)



 02 
陽春

陽春之時

正是鶯飛草長的季節

桃、梨、櫻、杏、海棠等

薔薇科植物

在春光燦爛之時綻放英姿

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


花型優美,顔色淡雅

深受我國人民喜歡

花盛開

正是春天來臨的信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齣自宋朝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其一》)


我們為你挑選瞭

30個城市的30個賞花點

林芝成都常德、天津等地較為有名

尤以林芝桃花名氣最大

(中國賞春地圖⎜桃,製圖@鄭藝&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在林芝

你可以看到

“桃花氣暖眼邊開

(齣自宋朝嚮子諲(yīn)的《鷓鴣天・兩個鴛鴦波上來》,圖中為西藏林芝桃花,雪山之下更顯春意,攝影師@薑曦)


在河南周口

你可以看到

“三月江水闊,悠悠桃花波”

(齣自唐朝白居易的《春晚寄微之》,圖中為河南周口潁河岸邊的桃花,“鵝隊”在此經過,攝影師@劉辰)


落葉喬木或灌木
花色潔白,清新高雅
“天上嫦娥人未識,料應清雅似梨花”
(齣自宋朝方迴的《梨花》

我們為你挑選瞭

31個城市的32個賞花點

以徐州、宿州、襄陽、庫爾勒等地為代錶

(中國賞春地圖⎜梨,製圖@鄭藝&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在四川金川

你可以看到

“韆樹萬樹梨花開

(齣自唐朝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圖片請橫屏觀看,四川金川為著名的雪梨産區,攝影師@王建軍)


在雲南昭通

你可以看到

“梨花韆樹雪,楊葉萬條煙”

(齣自唐朝李白的《送楊子》,圖中梨樹開在瞭這幾位小學生前往學校的必經之路上,攝影師@柴峻峰)


開時繁花似錦

花謝時落英繽紛

是春日裏不可或缺的風景

“櫻花爛漫幾多時?柳綠桃紅兩未知”

(齣自唐朝李商隱的《無題》


我們為你挑選瞭

26個城市的30個賞花點

武漢、無锡、杭州、昆明等城市

多有賞櫻花勝地

(中國賞春地圖⎜櫻,製圖@鄭藝&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在武漢

你可以看到

櫻花紅陌上,楊柳綠池邊

(齣自近現代周恩來的《春日偶成 其一》,圖中為武漢東湖櫻園,每年會在此處舉辦武漢東湖櫻花節,攝影師@榖一鳴)


在無锡

你可以看到

“山深未必得春遲,處處山櫻花壓枝”

(齣自宋朝方嶽的《入村》,圖中為江蘇無锡黿頭渚,素有太湖第一名勝之稱,攝影師@郝傳軍


我國原産物種

杏樹適應性強、耐乾旱

   各地多有栽培

除觀賞外還可作為農田防護林

二月春耕昌杏密,百花次第爭先齣

(齣自宋朝歐陽修的《漁傢傲・二月春耕昌杏密》)


我們為挑選瞭

25個城市的27個賞花點

西部伊犁、喀什、吐魯番

與東部天津、徐州、麻城等地

賞杏花之地各有韆鞦

(中國賞春地圖⎜杏,製圖@鄭藝&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在新疆伊犁

你可以看到

杏蕊菖芽正及春,風煙萬頃縹(piāo)陂(bēi)勻”

(齣自宋朝宋祁的《齣野觀農二首 其一》,圖中為新疆伊犁吐爾根鄉杏花溝中的馴鷹人,攝影師@張文靜)


在北京

你可以看到

“路逐峰鏇,斜日杏花明一山

(齣自近現代王國維的《減字木蘭花・亂山四倚》,圖中為杏花盛開於北京箭扣長城內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薔薇科多種植物統稱

我國古代有所謂“海棠四品”說法

其中西府海棠、垂絲海棠為蘋果屬植物

貼梗海棠、木瓜海棠為木瓜海棠屬植物

形態略有差異

日日作東風,海棠相次紅

(齣自宋朝陳三聘的《菩薩蠻·筇枝探得梅開瞭》


我們為你挑選瞭

18個城市的19個賞花點

以北京、天津、南京、閤肥等地

賞海棠花地點較多

(中國賞春地圖⎜海棠,製圖@鄭藝&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在北京

你可以看到

海棠花下春風裏

(齣自宋朝管鑒的《虞美人・海棠花下春風裏》,圖中為故宮內的海棠,每年四月海棠總會如約盛開,攝影師@劉順兒妞)


在南京

你可以看到

“日日春風滿範圍,海棠又發去年枝

(齣自宋朝魏瞭翁的《鷓鴣天・次韻史少弼緻政賦李參政壁西園海棠》,圖中為南京莫愁湖海棠花,海棠花瓣醉春池,攝影師@硃金華)


 03 
暮春

暮春之時氣溫升

杜鵑、油菜、牡丹、芍藥等

或在高山幽榖,或在平原溪畔

用絢麗的身姿

迎來春天的華美謝幕


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植物的統稱

我國是世界上杜鵑花種類

最為豐富的國傢

隨著春天的到來

各地杜鵑陸續開花

杜鵑花發映山紅,韶光覺正濃

(齣自宋朝趙師俠的《醉桃源・杜鵑花發映山紅》)


我們為你挑選瞭

31個城市的32個賞花點

杜鵑在我國各區域均有分布

其中雲南、貴州、西藏、青海等省份

是杜鵑花主要産地

(中國賞春地圖⎜杜鵑,製圖@鄭藝&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在雲南昭通

你可以看到

“花枝到眼春相映”

(齣自宋朝王安石的《齣城訪無黨因宿齋館》,圖中為昭通涼風颱高山上的杜鵑花,杜鵑易於栽培和雜交,容易形成形態各異的物種,攝影師@柴峻峰)


在內濛古呼倫貝爾

你可以看

杜鵑花開春已闌

(齣自唐朝李白的《涇溪東亭寄鄭少府諤(è)》,圖中為紮蘭屯杜鵑花怒放,杜鵑分布廣泛,自我國最北端省份黑龍江至最南端省份海南均有分布,攝影師@邱會寜)


開花時滿山遍野金黃

盡顯春色美好

油菜田是各地踏青春遊上佳之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齣自宋朝楊萬裏的《宿新市徐公店》


我們為你挑選瞭

21個城市的22個賞花點

油菜花在我國各區域均有分布

根據開花時間不同

分為春花及夏花區域

春季油菜花産地中

婺源、歙(shè)縣、荊門、羅平等地較為有名

(中國賞春地圖⎜油菜,製圖@鄭藝&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在江蘇泰州

你可以看到

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

(齣自唐朝溫庭筠的《宿灃(fēng)麯僧捨》,圖中為江蘇泰州興化的油菜花田,河道遍布其中,攝影師@李瑋)


在雲南麯靖

你可以看到

“壓畦春露菜花黃”

(齣自唐朝齊己的《題梁賢巽(xùn)公房》,圖中為雲南麯靖羅平的油菜花海,攝影師@張爭鳴)


均原産於我國

牡丹開花早於芍藥

當芍藥花開

正是春去夏至之時

“牡丹芍藥歇,春意濃未已”

(齣自宋朝陳藻的《東林春晚作》


我們為你挑選瞭

16個城市的17個賞花點

河南洛陽及山東菏澤被譽為

牡丹之鄉

自古就有觀賞培育

牡丹的傳統

(中國賞春地圖⎜牡丹&芍藥,製圖@鄭藝&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在河南洛陽

你可以看到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齣自唐朝劉禹锡的《賞牡丹》,圖中為一隊小學生,在老師組織下春遊牡丹亭,攝影師@劉辰)


安徽亳(bó)州

你可以看到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齣自唐朝王維的《紅牡丹》,圖中為安徽亳州蔣李村,芍藥花盛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除以上植物之外

全國各地還有許多其他種類植物

賞花勝地

我們同樣為你挑選瞭

18個城市的19個賞花地點

(中國賞春地圖⎜其他植物,製圖@鄭藝&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在廣州

你可以看到

“奇花爛熳半天中,天上雲霞相映紅”

(齣自明朝王邦畿(jī)的《詠木棉花》,圖中為廣州路邊的木棉花盛開,攝影師@馮健文)


在新疆巴音郭楞

你可以看到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齣自唐朝杜甫的《絕句二首 其一》,圖中為新疆班禪溝各種植物相繼開花,攝影師@姚璐)

在吉林延邊

你可以看到

“律迴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齣自宋朝張栻(shì)的《立春偶成》,圖片請橫屏觀看,吉林長白山,春天在不經意間來臨,攝影師@宋延文)


春色不經意間

就齣現在我們的身邊

或傢人扶老攜幼

或朋友三五成群

走齣傢門

走進自然

隨處都能看見春的美意

春意人間的來到

或許就是旅行的意義

星球研究所 金牌特約攝影師 李珩 

攜手 雷剋薩斯NX

於春節期間

在雲南開始瞭一段尋找春天的旅程

伴隨著一路春暖花開

李珩用鏡頭記錄瞭春天的美好

(點擊下圖可閱讀攝影師完整賞花之旅)


溫馨提示

疫情尚未過去

賞花踏青需做好防護

請大傢賞花期間愛護花草

不亂丟垃圾,不損壞公物



在2018年全國城市GDP榜單中
有一座極為特殊的城市

它既非一省之省會

也非直轄市或經濟特區

卻在這份經濟成績單上

常年與一眾聲名顯赫的城市比肩而立

至今仍遠超富饒的天府成都

直逼濱海的港口天津

它就是蘇州

(2018年,蘇州市GDP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7,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然而

作為一座現代化都市

其中心地帶卻保留著

一片十分特殊的區域

目之所及

青瓦白牆、高木深巷

與遠處的摩天大樓涇渭分明

(近處的蘇州古城和遠處的蘇州工業園區,攝影師@維生素)


其麵積廣闊

占地約22.63平方韆米

相當於30多個北京故宮的大小

(上文麵積指蘇州曆史文化保護區麵積,包括蘇州古城,山塘綫、上塘綫兩綫以及虎丘、留園和寒山寺三個片區,總麵積達22.63平方韆米,也是本文主要涉及的地區;下圖為蘇州古城局部,攝影師@托尼star)


其曆史悠久

雖曆盡2500餘年風雨起落

卻幾乎不曾遷城易址

至今風貌如舊

(蘇州古城始建於公元前514年春鞦時期,2500多年中僅有約35年的短暫遷城史,其餘時期均在原址之上,下文引自曆史學傢顧頡剛

蘇州城之古為全國第一,尚是春鞦時物


韆百年來

一句“天上天堂、地下蘇杭”

更是寫盡瞭人們對它的嚮往

在多少中國人的心目中

它是繁花似錦的

紅塵富貴風流地

亦是溫柔恬靜的

小橋流水百姓傢

(“天上天堂、地下蘇杭”一句引用齣自宋代範成大所著《吳郡誌》,蘇杭指蘇州和杭州;下圖為蘇州古城的小橋流水人傢,攝影師@維生素)


這究竟是怎樣一座城?

又為何如此令人嚮往?



在今天的江蘇省南部

中國第三大淡水湖靜臥於此

三萬頃碧波茫茫

一望無盡

這便是太湖

(請橫屏觀看,太湖,古時也稱“震澤”和“五湖”,按今日麵積約2400平方韆米計算,閤3.6萬頃,攝影師@趙永清)


太湖東南及東部一綫

連綿的天目山脈到此氣勢漸平

隻剩一些低山丘陵從地錶隆起

海拔最高也不過341.7米

(穹窿山是蘇州境內的最高峰,海拔341.7米;下圖為上方山,海拔不足100米,攝影師@張銘琛)


發源自太湖的河流

一路嚮東蜿蜒流淌

直至匯入江河、注入海洋

古時曾有的

婁江、鬆江、東江

三者自北嚮南依次排列

人稱“太湖三江”

(古時的太湖三江中,現僅存婁江和鬆江,且鬆江已改稱吳淞江,進入上海境內又稱蘇州河;下圖為流經上海市區的蘇州河,圖片來源@VCG)


由於地勢一馬平川

河流流速愈發緩慢

加之眾多降水匯聚

涓涓水流遇到窪地

小者為塘、大者成湖

其中尤以陽澄湖、石湖、金雞湖等

最為人們耳熟能詳

(石湖,攝影師@伍敏君)


即便韆百年過去

今日蘇州市的轄區內

仍有大小河流2萬餘條

湖泊蕩漾300餘個

超過40%的地錶

均被水域覆蓋

是名副其實的“水鄉澤國”

(以上數據引自徐叔鷹等編《蘇州地理》,下圖為蘇州太湖濕地國傢公園,攝影師@李偉林)


水道縱橫交織

湖塘星羅棋布

一則益於農業

二則利於交通

加上地形據“三江五湖之險”

太湖東部的低山丘陵

又可抵禦洪水和外敵之侵

在古時可謂建都築城的“風水寶地”

(蘇州古城所處地理環境,高亮顯示的是現蘇州市轄區範圍,製圖@陳思琦&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於是距今約2500年前的春鞦末期

在吳國大夫伍子胥的主持下

一座嶄新的都城拔地而起

作為逐鹿中原的大後方

更以吳王之名為其命名

人稱“闔閭大城”

(請橫屏觀看,闔閭大城後稱吳郡,隋朝時首次改名蘇州;目前闔閭大城的真實位置仍存在爭議,本處援引《蘇州市誌》觀點;下圖為雪後的蘇州城,圖片來源@VCG)


本著“因天材、就地利”的思想

人們並非填河造陸

而是引水入城

四圍城垣上各開兩道城門

由成對的水門和陸門組成

統稱水陸八門

其中水門既可引水、亦可行舟

(水陸八門的修建被稱為“象天法地”,《管子》中有“陸八門,以象天八風;水八門,以法地八聰”一說;下圖為盤門的水門、陸門示意圖,製圖@李乾朗/《穿牆透壁》)


(盤門實景,攝影師@張皓一



自此以後

蘇州城內水網縱橫

開創瞭中國城市規劃史上

一座裏程碑式的水城”

且城內主要河道水麵開闊

寬約紫禁城護城河的70%

(根據《越絕書》記載,闔閭大城時期水道寬度可達36米,而紫禁城護城河的平均寬度約52米,下圖為平江路和沿綫河道,攝影師@傅鼎)


盡管強盛一時的吳國

最終也沒能成就韆鞦霸業

但這座城的傳奇故事

纔剛剛開始



公元610年

在隋朝文、煬兩帝的宏圖經略下

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全綫貫通

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係

自此連為一體

(今天京杭運河山東颱兒莊附近河段,多艘船舶排列停靠,等待過閘,圖片來源@VCG)


當時的蘇州城附近

運河自西北方嚮濤濤而來

在楓橋處轉而嚮東

直抵城牆西北側的閶門腳下

成為護城河的一部分

並繼續嚮東南方嚮流去

(隋唐時期運河和蘇州城的位置關係,製圖@陳思琦&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運河的修建

加上自唐代以來

如火如荼的水利工程

令城外水網愈發暢通

城內河道也日益規整

正所謂

“大河三橫四直,郡郭三百餘巷”

(上文引自《吳地記》,“橫”是指橫嚮,“直”則是縱嚮;下圖為山塘河及沿綫街道,攝影師@wenidon)


實際上

城內縱嚮河道的走勢

並非嚴格的南北朝嚮

而是南偏東7°左右

恰好與當地夏季風的主導風嚮一緻


這就意味著

這些縱嚮排列的水道

不僅可以連通橫嚮河道

以調蓄全城之水

還可作為城市的通風走廊

調節和改善局部氣候

(蘇州古城縱嚮河道朝嚮,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最為特彆的

河道橫平竪直、有如棋盤

街道縱橫交錯、亦有如棋盤

二者交疊下

水陸相鄰、河街並行

構成極具特色的

“雙棋盤式格局“

經曆朝曆代傳承至今

(蘇州城的雙棋盤式格局,參考自宋代時河道和街道的分布,宋初時為瞭便於防守,將水陸八門減少為六門,南宋時又將胥門關閉留下五門,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尤其在明朝時期

城內河道全長達87-92韆米

規模堪稱空前絕後

若將它們彼此相連

足以從蘇州一路通嚮上海

引自明代《吳中水利全書》

城內河流三橫四直之外如經如緯者尚以百計


“雙棋盤式”的格局

令大大小小的河道與街道

相依相伴、相互交織

連通城市的各個角落


交通繁忙的主乾綫上

可見“兩街夾一河”的布局

河道居於兩街道之間

設有碼頭泊岸

便於客貨運輸

兩側街道有時一寬一窄、一高一低

一邊是街市、一邊是住宅

被稱為”上塘“和“下塘”

一河兩街型,可見於今天蘇州古城的臨頓路北段和平江河南端等,製圖@鄭伯容&陳睿婷/星球研究所)


(一河兩街型實景示意,拍攝於蘇州同裏,攝影師@郝傳軍)


商業繁華的地帶

人煙稠密、建築密集

兩側房屋背水而建

直接坐落在駁岸之上

河道則在中間穿行而過

成為沒有街道、狹窄幽深的水巷

有河無街型,可見於今山塘河、學士街、桃花塢大街及十全街等附近,製圖@鄭伯容&陳睿婷/星球研究所)


(有河無街型實景示意,圖片來源@VCG)

而在居住區

河道一側鋪設街道

另一側則建設房屋

成為常見的”一河一街“模式

一河一街型,今平江曆史文化區、山塘街附近多有分布,製圖@鄭伯容&陳睿婷/星球研究所)


(一河一街型實景示意,拍攝於山塘街,攝影師@李嘉菲蘭


當河街交錯

或是兩街相連時

一眾形形色色的橋梁便誕生瞭

在各類史料中

從唐朝時期的木橋

到宋朝以後的石橋

蘇州城的橋梁數量不下300座

詩人曾稱其為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其中

有的長達數百米

(上文詩句引自唐·白居易《正月三日閑行》,因木橋的顔色,被詩人稱為”紅欄“;下圖為寶帶橋,橋長300餘米,共53孔,位於古城東南角的澹颱湖口,請橫屏觀看,圖片來源@VCG


有的數十米

(覓渡橋,長81.3米,攝影師@陶老師


有的則僅有數米

(蘇州城中小橋流水,攝影師@陶老師)


韆姿百態的橋梁

將蘇州城的河道與街道

彼此緊密相連

一個”小橋流水人傢”的蘇州

就此誕生

(引自唐·杜荀鶴《送人遊吳》)

君到姑蘇見,人傢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


如果說

河道與街道組成的“水陸棋盤”

在橫嚮上撐起瞭整座城市的骨架

那麼填充在“棋盤”網格中的各類建築

則將在縱嚮空間上

為城市注入新的靈魂

南宋時期碑刻平江圖,是我國現存最早、最詳細完整的城市平麵圖,其上標注各類地名610餘處,包括交通綫路、各類建築等,十分精細;下圖為平江圖結構及部分地名,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在古城的天際綫中

最引人注目的

莫過於一眾高聳的


古塔


作為天際綫的第一層次

其高度一般在30米以上

相較於周邊玲瓏小巧的民居

顯得格外巍峨挺拔


其中位於城北的報恩寺塔

九級樓閣層層堆疊

高度達76米

簷角飛翹、風姿秀逸

是蘇州城內極為醒目的地標

(報恩寺塔,也稱北寺塔,始建於三國時期,被毀後於宋朝重建,圖片來源@VCG)


坐落在城南的

瑞光寺塔

七層塔身高約43米

平麵同樣呈八角形

與報恩寺塔一南一北遙相呼應

(瑞光寺塔,攝影師@李秉航


相比之下

城東的羅漢院雙塔

則顯得小巧多瞭

不僅塔身格外縴細

塔高也僅有33米左右

但雙塔並立、東西對峙

卻又呈現齣彆具一格的對稱美學

(羅漢院雙塔,始建於北宋,攝影師@盧文


若要說蘇州現存最為古老的佛塔

則是位於城外虎丘山的

雲岩寺塔

(雲岩寺塔,也稱虎丘塔,攝影師@陶老師)


其始建於五代時期

曆盡滄桑超過韆年

盡管自明朝起

塔身便開始産生傾斜

但至今數百年來卻依然屹立不倒

和山上蒼翠的林木一起

佇立在古城邊緣

(引自宋·王禹偁《虎丘山》)

齣城先見塔,入寺能登山


蘇州古塔林立

多源於三國時期以來

江南地區佛教的興起

正所謂

(引自唐·杜牧《江南春》,可見南朝時期江南地區佛寺眾多)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颱煙雨中

而在宋朝時期
大規模的修葺和重建
更是延長瞭它們的生命力
蘇州曾建有100多座寶塔
至今保存完好的超過20座
透過它們
今人終得以窺見些許往日的圖景

(一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令寒山寺韆古留名;下圖為今日的寒山寺,前方為梵音閣,後方為普明寶塔,圖片來源@VCG)

天際綫的第二層次

則由一些特殊的建築占據

它們高大偉岸、頗具氣勢

高度一般在16-37米之間


在城市邊緣

最醒目的便是


城門樓


蘇州曆史上共建有城門17座

有的僅是城牆上開挖的門洞

有的則加蓋高大華麗的樓閣

(引自晉·陸機《吳趨行》)

閶門何峨峨,飛閣跨通波


包括今人重建的城門

也多建有門樓

以氣宇恢弘之勢

鎮守在古城四方

(相門,位於蘇州城東側,攝影師@鞦羅)


而在古城內

同樣坐落著一座座氣勢宏偉的


高大建築


例如

城中玄妙觀內的三清殿

上建兩層重簷、九條屋脊的

重簷歇山頂

下有內外共計100根立柱

撐起占地超過1000平方米的龐大殿閣

建築曆史之悠久、規模之宏大

在江南地區乃至全國

都稱得上鳳毛麟角

(三清殿,建於南宋,是中國現存體量最大的宋代木構建築,攝影師@盧文)


規模僅次於三清殿的

則是古城西南側的大成殿

它擁有兩層重簷、五條屋脊的

重簷廡(wǔ)殿頂

是蘇州文廟中最為顯著的地標

(故宮太和殿也是重簷廡殿頂,下圖為蘇州文廟大成殿,攝影師@陶老師)


文廟由範仲淹

創建於北宋時期

並同時在此興辦府學

用以講學授課、培養人纔

這種“廟學閤一”的體製

開地方辦學之先河

被各州縣紛紛效仿

自此以後

蘇州文脈流轉、人纔輩齣

清朝時期共産生狀元26名

占全國的23%之多

堪稱“狀元之鄉”

(蘇州府學最早稱“州學”,下圖為蘇州文廟孔子像,後方即為大成殿,圖片來源@VCG)


由佛塔、道觀、城樓、府學等

一係列高大莊嚴的建築

塑造瞭一個暮鼓晨鍾的蘇州城

而10米以下空間裏

又是一個怎樣的蘇州呢?



蘇州的


民居建築


大多為1-2層

高約3-7米

它們多以院落的形式

在橫河、橫街之間組團分布

稱為“弄”

院落房屋之間緊緊相靠

僅留齣狹窄的通道供人們通行

是為“巷”

(平江路附近的小巷,攝影師@陶老師)


深巷中清淨幽深,宜於居住

臨街則繁華喧鬧,適宜經商

因而街道旁多為帶店民宅

後宅前店、上宅下店

甚至直接成為商業街市

(雪中的山塘商業街,攝影師@Zhou半仙)


而實際上在唐中期以前

蘇州城並非後人所見的

“百十街坊、韆餘幽巷”

而是類似長安城的市坊製

無論是百姓居住的“坊”

專門用於貿易的“市”

還是衙署所處的子城

都被高牆圍閤

彼此嚴格分離


然而

隨著農業生産如日中天

手工業發展蒸蒸日上

加之運河通達南北

蘇州一躍成為全國的財賦重地

(引自南宋諺語)

蘇湖熟,天下足


定時定點開放的交易場所

逐漸無法滿足高歌猛進的貿易需求

於是自宋朝起“市坊製”逐漸解體

取而代之的是

商業區域毗鄰交通樞紐

且民居按街巷分布的“街坊製”

也就是今天人們能看到的場景

(蘇州城中的街坊,攝影師@wenidon)


尤其在當時的閶門附近

大運河、山塘河、護城河

及入城水道均在這裏交匯

南北舟車、外洋商販

也紛紛齊聚於此

堪稱“萬人碼頭”

(請橫屏觀看,閶門外,攝影師@張銘琛)


城內的商業貿易受此吸引

逐漸嚮閶門一帶聚集

到瞭明清時期

甚至徹底突破城牆限製

形成閶門至楓橋

閶門至虎丘以及閶門至胥門

三條繁華的商業軸心

(城市商業中心的變化,製圖@陳睿婷&鄭伯容&趙榜/星球研究所)


一時間

蘇州城內外

車水馬龍、摩肩接踵

韆帆競渡、百舸爭流

糧食、絲綢、棉紡

刺綉、木刻、傢具

各類農産品和手工藝品

從這裏運往全國各地


乾隆年間

一捲12米長的巨幅畫捲

記錄瞭從虎丘、山塘河到閶門、葑門

直至雲岩山的姑蘇盛景

畫麵中共計一萬餘人、兩韆餘房屋

四百餘船隻、二百餘店鋪

當時蘇州城之繁華興盛

由此可見一斑

(請橫圖觀看,清·徐揚《盛世滋生圖》,也稱《姑蘇繁華圖》,下圖為城西北虎丘至城東南葑門外的局部,超長長長長圖預警,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堆金積玉地,溫柔富貴鄉”

這樣一個自古繁華的蘇州城

不僅是富商大賈的聚集地

更是文人雅士的理想國

而在這兩類人的碰撞和創造下

便誕生瞭傢喻戶曉的


蘇州園林


(此處及下文所指的主要是蘇州的私傢園林,下圖為拙政園和蘇州博物館,攝影師@wenidon)


和街坊市井的喧鬧不同

這些園林更像是一片片城中山林

疊石疏泉、花木繁盛

亭颱樓閣掩映其中

詩情畫意、境界獨特

正所謂

(引自明·計成《園冶》)

雖由人作,宛如天開


園林中的第一要素

在於理水

蘇州城內水網密集

湖塘相通、河溪相連

因而池、瀑、泉、澗的運用

在園林中俯拾皆是

可謂“無水不成園”

(留園,始建於明,盛於清,中部水景是其精華之一,攝影師@維生素)


第二要素則在於疊山

太湖和周邊的低山

是園林石的絕佳來源

尤以因常年水浪衝擊

而遍布孔洞的太湖石

以及苔蘚叢生的黃石最為典型

園中奇石或如峰巒林立、或點綴林間

如入幽壑山林

(獅子林,因假山奇石如獅子而得名,攝影師@王亞飛)


第三要素是為花木

春天玉蘭、牡丹

夏季滿池蓮花

鞦時楓葉桂菊

鼕日翠竹寒梅

加之蒼勁的百年古樹

花木的生長塑造瞭園林的四季

(留園,攝影師@伍敏君)


最後的第四重要素

便是建築

廳、堂、軒、館、樓

閣、榭、坊、亭、廊

各類建築疏密相間、布置靈活

且多輕巧樸素、極少綉闥雕甍(méng)

從而和山、水、花木融為一體

(拙政園,攝影師@方托馬斯)


蘇州園林最盛時當屬明代

其數量共計271處之多

如今依然保留有108座

高院深牆中

詩詞、書畫、篆刻

雕塑、戲麯、建築

盡是這座城市輝煌的往昔

(蘇州曆史城區保留的園林分布,製圖@陳思琦&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王侯將相、文人墨客
商門貴胄、市井平民
他們的故事和創造
造就瞭這座城市的靈魂
但數韆年往事已成雲煙
蘇州還是那個蘇州嗎?



實際上

蘇州城並非真的“經久不衰”


自建城以來

春鞦吳越之戰

東晉蘇峻叛亂

南北朝侯景之亂

隋朝滅陳之戰

五代十國割據

金兵、濛古南侵

元末張士誠兵敗

以及清軍屠城等

幾乎每次朝代更替

這座城市都被戰火付之一炬

商業凋敝、民不聊生

(引自唐·李延壽《南史·侯景傳》,南北朝侯景之亂時期,由於戰亂、旱災和蝗災,江南地區飢荒嚴重)

韆裏絕煙,人跡罕見


但在一次次崩潰和震蕩後

卻又一次次浴火重生

(陽光下的蘇州城,遠處的新城區若隱若現,攝影師@田春雨


近代以後

由於運河改道

閶門的繁榮景象不再

但滬寜鐵路的修建

人民路等乾道的拓寬

又令觀前街石路一帶重新崛起

成為蘇州城新的商業核心

至今仍熱鬧非凡

(觀前商業街,攝影師@wenidon)


而入城水量的減少

令城內水道的淤塞和汙染愈發嚴重

加之城市建設填埋大量河道

到20世紀80年代初

水道長度僅剩25韆米

還不到明朝時期的30%

(蘇州城內水道變化,製圖@鄭伯容&趙榜/星球研究所)


然而自1986年後
人們開始重新探索城市發展的方嚮
整個曆史文化區域的
水陸格局、建築風貌
均受到嚴格保護
古遺跡“修舊如舊”
新建築“新舊相融”

(1986年,首版《蘇州城市總體規劃》頒布,要求全麵保護古城風貌的同時建設新區;下圖為蘇州博物館新館,2006年建成,設計師貝聿銘,攝影師@維生素)


主乾道周邊建築

最高不超過24米

以保留由佛塔、城樓、殿閣等構成的

古城高層天際綫

(靜靜矗立的報恩寺塔和平門,攝影師@陶老師)


的確

蘇州城已不再是那個蘇州城

兩旁高樓林立的新城區

將接過它承載數韆年的使命

成為新的經濟引擎

創造這座城市新的傳奇

(遠處是現代化的蘇州工業園區,攝影師@維生素)

.

歲月更迭、時代變遷

蘇州城早已不是原來的模樣

但即便韆百年過去

每當人們談論起

心中的江南水鄉

依然能從這裏的

小橋流水、青瓦白牆、亭颱樓榭中

看到這方水土的

鍾靈毓秀、繁榮富庶、風流瀟灑

也看到這座城市

2500年來經久不衰的生命力


所以更多時候

我依然相信

蘇州城

還是那個蘇州城

(此城何人初見月,此月何年初照人,攝影師@張銘琛)


【參考文獻】

[1] 陳泳. 蘇州古城結構形態演化研究[M]. 東南大學齣版社,2006.

[2] 徐叔鷹. 蘇州地理[M]. 古吳軒齣版社,2010.

[3] 蘇州市地方誌編委會. 蘇州市誌[M]. 江蘇人民齣版社,1995.

[4] 張光瑋. 古地圖中的蘇州古城河道變遷[J]. 建築史, 2012(3).

[5] 汪前進. 《平江圖》的地圖學研究[J]. 自然科學史研究, 1989, 8(4).

[6] 閆水玉. 蘇州古城空間格局的自然適應性及生態智慧探索[J]. 西部人居環境學刊, 2017, 32(06).

[7] 魏嘉瓚. 蘇州古典園林史[M]. 蘇州三聯書店,2005.

【招聘】星球研究所長期招聘城市地理、人文地理、經濟地理、自然地理、天文生物、曆史考古、建築等各領域撰稿人,以及商務策劃等,請在後颱迴復“招聘”即可查看



...  The End  ...


本文由 萬科南方區域 特約製作

按照地理學的定義
三麵環陸,一麵嚮海
即為海灣
(海灣示意,製圖@鞏嚮傑&巧剋莉/星球研究所)


多個相鄰的海灣
以及與之相鄰的大陸、島嶼
則被稱為灣區

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
再加上中國的
粵港澳大灣區
並稱全球四大灣區
是這顆星球上
經濟最發達
科技創新能力最強的
傑齣代錶
(世界灣區分布及區域範圍,製圖@王申雯&鞏嚮傑/星球研究所


其中
粵港澳大灣區
囊括9座城市和2個特區
以中國0.6%的國土麵積
吸納瞭全國5%的人口
創造瞭全國12%的GDP
堪稱“中國第一灣”
(粵港澳大灣區位置及行政區劃,製圖@鞏嚮傑&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而與全球其他灣區相比
粵港澳大灣區
仍有著極為廣闊的成長空間
它是代錶中國
參與世界灣區大角逐的
耀眼新星
(請橫屏觀看,珠海海灣背山麵海,風景怡人,攝影師@索以)


粵港澳大灣區
   將憑藉什麼脫穎而齣?

在星球研究所看來
兩韆多年以來
是開放推動瞭
廣州、香港、深圳等城市依次崛起
是開放塑造瞭
大灣區的經濟實力和文化底蘊
正所謂
越開放,越強大


 01 
江海造灣

地球上最大的陸地亞歐大陸
與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間
有一個龐大的水係
珠江水係
(珠江乾流西江主源南盤江上的大轉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珠江發源自
中國南方的莽莽群山
它的三條乾支流
西江、北江、東江
順勢而下
嚮著相對低窪之處奔湧而來

其乾流西江
最為氣勢磅礴
它發源自韆裏之外的
雲南省烏濛山區
(雲南昭通市烏濛山區,西江就發源自烏濛山脈的馬雄山,攝影師@柴峻峰)


在地勢的引導下
它嚮東南流去
沿途流經十萬大山、九萬大山
六萬大山、雲開大山
...
開闢三榕峽、大鼎峽
羚羊峽(肇慶峽)
...
(西江主源南盤江支流上的馬嶺河大峽榖,攝影師@笑飛雪)


最終在今天的珠海一帶入海

全長2214韆米
是僅次於長江、黃河、黑龍江的
中國第四長河

再加上三條大江各自的支流
北盤江、柳江、鬱江、增江
連江、濱江、綏江、西枝江
共同組成珠江水係
在大地上肆意漫流
形如一張巨網
(請橫屏觀看,珠江水係分布,製圖@王申雯&鞏嚮傑/星球研究所

其年均徑流量高達3300多億立方米
是黃河的7倍之多
即便今天
也是中國水資源最充沛的區域之一
難以想象
在那個河道不為人類所束縛的遙遠年代
珠江會是何等狂放
(珠江三角洲上的網狀河道,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然而
如此高傲的珠江
麵對廣袤的南海
也不得不産生敬畏

那個大陸與大洋的接觸點
被稱為珠江口
它地處熱帶
季風吹拂、颱風肆虐
伶仃洋日夜激蕩
(從珠海俯瞰伶仃洋全景,攝影師@吳亦丹)


大河與大海
就在這個點上
開啓瞭漫長的拉鋸戰

距今7500年前
海平麵達到最近一萬年的最高點
古珠江三角洲被海水淹沒
現代珠江三角洲
開始形成

而人類對水係的改造
加速瞭泥沙堆積的過程
最終形成瞭今天的模樣
(現代珠江三角洲演化示意,製圖@王申雯&鞏嚮傑/星球研究所

這個江海創造的大灣
將開啓自己的晉級之路


 02 
廣州時代

這片富饒的土地
曾是萬韆生靈的樂土
亞洲象、蘇門犀、爪哇犀、馬來鰐
在山林中遊蕩
玳瑁、珍珠、海獸、魚蝦
在南海中暢遊
此外還有金銀、銅鐵和玉石
在山脈中等待被發掘
(西漢文帝行璽金印,是南越文王發布命令的官印,現藏於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攝影師@柳葉氘


公元前221年
珍稀的物産和廣袤的土地
引來瞭秦朝五十萬徵伐與屯墾大軍
(《淮南子·人間訓》)
“(秦始皇)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
乃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
……以與越人戰 ”

秦朝在嶺南地區的中心
設南海郡,建番禺城
左控粵西、廣西,東扼粵東
這座城市即後來的

廣州

令廣州崛起的
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它緊鄰珠江
麵嚮廣闊的古海灣

秦漢時期
人們就已經能造齣風帆
利用季風的力量航行
但當時的造船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
南海的颶風與巨浪
讓無數航船葬身海底
(廣東內伶仃島上方的雲層厚重,風雨欲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隨後的時代裏
造船技術不斷提升
從隋
“上起樓五層,高百餘丈”的“五牙艦
到宋
可載數百人、船上可養豬的大型商船

人們終於能夠直麵凶險的風浪
在海上越走越遠
一張遠通中南半島、印度
兩河流域、波斯灣、紅海的遠洋貿易網
日臻完善
(古代廣州航綫,與世界的聯係,製圖@鞏嚮傑&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另一方麵
廣州也是珠江三角洲水係的中心
堪稱萬水匯聚之城

隋唐時期
大運河的開通
不僅代錶著內河航運技術的完善
也令珠三角水係
通過北江-南嶺-贛江-鄱陽湖-長江
進入全國運河聯運係統
對南嶺山路大庾嶺道的修繕
更是令這條“粵北通道”運力大增
(粵北通道及唐大庾嶺道古道示意,製圖@王申雯&鞏嚮傑/星球研究所

一北一南
一條內部運輸綫
一張外部貿易網
打通瞭廣州的“任督二脈”
使其成為一座貿易大都會
清乾隆時期的廣州更是一口通商
成為中國唯一嚮世界敞開的大門

繁榮的貿易
帶來經濟的飛速發展
廣州城市麵積不斷擴大
加上氣候宜人、環境優美、物産豐富
市民們熱衷於經營美好的城市生活
精緻的衣食住行
為廣州奠定瞭富有生活氣息的基調
(廣州上下九夜市,攝影師@二中兄)


古時廣州及周邊地區

花市文化十分盛行
對花的熱愛一直延續到瞭今天
使其成為一座“花城”
(花城廣州的三角梅嚮上攀爬,猶如紅色“花瀑”,給老式居民樓換上瞭新裝,攝影師@何易成)


開放包容的氣質

令廣州自古以來
便能容納不同的文化
城市中
既可以見到傳統的中式園林
(廣州餘蔭山房為清代嶺南園林的代錶,亭颱樓閣、山山水水盡納於此,攝影師@二中兄)


也有南洋風格的騎樓

(廣州越秀南路騎樓,下方有長長的廊道,攝影師@張賢煒)


有佛教寺廟

(廣州六榕寺花塔是廣州現存最高的古建築,攝影師@顔光輝)


也有清真寺
(廣州懷聖寺光塔,始建於唐朝的古清真寺,攝影師@何易成)


從秦建番禺城

到明清廣州城
近2000年的時間裏
開放推動瞭廣州的崛起
讓它在大灣區一枝獨秀
(廣州中軸綫,由近及遠有廣州天河體育中心、海心沙、廣州塔等,攝影師@靜言)


然而
兩韆年的時間
足以改變很多事
珠江的流水
與南海的浪潮
從未停止過對這片土地的塑造
這種變動雖然緩慢
但日積月纍
也足以翻天覆地


 03 
香港時代

古珠江河口灣
曾深入陸地150韆米
直達今天的肇慶一帶
當時珠江流域水草豐茂
河流含沙量較低
三角洲增長緩慢
(馮奉初《順德縣誌》)
“昔者五嶺以南皆大海爾”

但明清以來
伴隨著人類的農墾、開發
入海口門淤塞
海水不斷南退

隨著海陸形勢的逆轉
更加接近海洋的地區
接過瞭溝通內外的接力棒

澳門

位於珠江口西側最外端
仿佛三角洲嚮伶仃洋伸齣的指尖
從西邊海上來的商船
進入廣州之前先要經過澳門
它因此一度成為廣州的外港

早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它便被從大西洋而來的葡萄牙人占據
(大三巴牌坊的前身是葡萄牙人所建的天主教堂,見證瞭葡萄牙人殖民澳門的曆史,攝影師@黃昆震)


但當時
澳門背後那個龐大的帝國
還沒有意識到巨變即將來臨

直到1840年
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世界已經改天換地
一座新的城市即將崛起

香港

香港山地眾多
基岩山脈和島嶼深入大海
可供開發的平地稀少
原本隻有農民、漁民和采石匠居住
(香港獅子山上怪石嶙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但對於殖民者而言
這一“劣勢”反而是優勢

基岩深入南海
使其灣多水深
加上香港位於珠江口東岸
遠離珠江的主要入海口
在海浪、潮汐、洋流等作用下
沉積的泥沙較少

為一座超級港口的誕生
創造瞭條件
(珠江口東、西兩岸泥沙堆積差異,製圖@王申雯&鞏嚮傑/星球研究所


英國人開始瞭對香港的“大開發”
首先
將香港確立為自由港
不論中外商船皆免關稅

其次
引入英國的政治、軍事、法律體係
建立商業秩序、打擊海盜
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第三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從港島的第一條馬路
皇後大道
到橫貫九龍中心的
彌敦道
到19世紀末
全島道路裏程已超過152韆米
(香港道路上常見的叮叮車,是世界上古老的有軌電車之一,攝影師@靜言)


英國占領香港島前
其中心在島嶼南部的赤柱
北邊因地勢更加陡峭狹窄
少有人定居

但港島北部及對麵的九龍
周圍群山、島嶼環繞
又可躲避颱風侵襲
是建設城市的最佳之選

1841年
街道亮起路燈
1846年
自來水開始供應
同年
建築物多達1800多幢

一座商業都市拔地而起
名為
維多利亞城
(維多利亞灣及城市全景,攝影師@Vanny)

港島的灣仔、銅鑼灣

鰂魚湧、筲箕

九龍的尖沙咀、油麻地

旺角、九龍城

均成為商業區
(香港油麻地廟街夜市裏燈火通明,攝影師@張登科)


開放的政策

安全的環境
和完善的基礎設施
吸引瞭大量中外商人的投資
(層層疊疊的廣告牌是香港的特色之一,繁華商場和老式店鋪交織在一起,呈現齣一種混搭風格,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香港經濟崛起
成為國際轉口貿易中心
也成瞭灣區乃至全國的
人口匯流中心之一

1850年代
華南地區不斷陷入動蕩
太平天國運動
讓大批逃難者湧入香港
使香港人口不斷攀高
(1840年到1949年香港人口變化,製圖@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東方的傳統
與西方的新文化在此激烈碰撞
創造齣香港獨特的文化
(香港的“怪獸大廈”是電影《變形金剛4》的取景地,攝影師@陳金濤)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
西方的科學技術以及新思想
通過香港進入古老的中國
影響瞭近代中國的發展
也奠定瞭整個大灣區與國際接軌的基礎

這注定是一個巨變的時代

新的代替舊的

海洋戰勝陸地


風帆代替木闆

隨後又被蒸汽機取代

農耕帝國遭受航海帝國的衝擊

老的帝國又被新的帝國取代


身處洪流中的灣區

也將翻開新的一頁

這一次不同於香港的“被迫開放”

而是一個追求復興的民族的主動選擇



 04 
深圳時代

新中國成立時
世界正被冷戰的陰影籠罩

位於香港新界
與廣東寶安縣之間的
深圳河
成為兩大陣營對抗的前綫
西方國傢實行瞭經濟封鎖
緻使粵港兩地一度斷絕往來
(深圳河,左側為香港,右側為深圳,攝影師@打呼上山)

這個世界的主題
已經不再是戰爭、對抗
而是和平、開放、聯閤、發展
一座新的城市齣現

深圳

它緊鄰香港
背靠大陸
東西兩側分彆通過
大鵬灣、大亞灣、珠江口和深圳灣
與海洋相連
位居大灣區城市群的關鍵位置
(請橫屏觀看,深圳地勢,製圖@王申雯&鞏嚮傑/星球研究所

憑藉與香港臨近的優勢
1980年
深圳被確立為經濟特區

然而
這座剛剛設立特區的城市
幾乎是一片空白
作為原來的寶安縣城
到1979年
深圳城區麵積僅有3.5平方韆米
人口隻有2.3萬
且工業基礎薄弱
交通、文教、衛生落後

改變的第一步
是嚮世界敞開大門
利用深圳獨有的優勢
嚮香港齣口鮮活農産品
同時開展來料加工、來料裝配
吸引境外的資金、技術

發展工業的同時

將深圳建成外貿齣口基地

(從深圳起傢的華為,估值已上萬億;下圖是在華為新園區中認真工作的員工,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深圳西邊的南頭半島

與港澳隔海相望

且擁有眾多深水港灣

最適宜發展工業、建設港口


1979年

蛇口工業區建立
成為中國首個對外開放工業區
(蛇口港上有不少輪船停泊,攝影師@潘銳之)

在工業基礎上
深圳迅速開展城市建設
從1980-1994年
以平均每年12平方韆米的速度擴張
羅湖、上步、蛇口、華僑城等新城區拔地而起
創造瞭“3天1層樓”的深圳速度
(高樓林立之中還有塔吊正在施工,攝影師@超哥)


在短短幾年時間裏

深圳的道路、橋梁

給排水、電力、通信等

相繼完善

(請橫屏觀看,夜景中的深圳猶如科幻電影中的城市,十分賽博朋剋,攝影師@濛治光)


深圳大學、體育館、科技館、圖書館

電視颱、博物館、大劇院、新聞中心

機場等也逐一建成


為瞭吸引香港遊客

深圳十分重視旅遊環境和服務業

深圳東側的
沙頭角、鹽田和大、小梅沙
背山麵海、海岸帶廣闊
為發展旅遊業提供瞭極好的基礎
(大梅沙的海邊一望無垠,攝影師@龔強)


其中的沙頭角鎮
原本麵積僅有0.12平方韆米
人口僅800人

英國強租新界時
將小鎮一分為二
其中的一條小街也被分為兩段
成為“中英街”

憑藉其與新界相連的優勢
沙頭角鎮嚮兩側居民開放
中英街成瞭“一街兩製”的免稅商業街
每天來此購物的人流可達10萬人次
(沙頭角中英街上的警世鍾,攝影師@關靈)


開放

帶給深圳的

不僅是外來的資本和技術

更是敢為天下先的勇氣

和高瞻遠矚的國際視野


通過為世界代工
奠定瞭經濟基礎的深圳
清楚地知道這並非長久之計
因此在深圳創立之初
科技創新
就被確立為深圳立市的核心

20世紀90年代
歐美日韓的電子信息技術産業轉移
深圳再次抓住瞭機遇
成功轉型
奠定瞭其高科技産業的基石
(平流霧漫過南山區高新技術産業園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與之相鄰的香港
擁有強大的科研力量
而深圳則擁有將科研成果
轉化為成熟産品的能力

在兩者的結閤下
涉及通信、芯片、生物技術等領域的
眾多高新技術企業在深圳創立

深圳實現瞭

從“世界工廠”到“創造之城”的
華麗轉身

這種創造性
滲透進城市的每個領域
不論是金融、銀行、保險等行業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平安保險、招商銀行都是在深圳創立;下圖中的最高樓便是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大廈,攝影師@譚皓)

還是新興的互聯網浪潮

(深圳騰訊濱海大廈與立交橋,攝影師@龔強


乃至現代旅遊業

都在展示著這座因開放而崛起的城市
繼續走嚮世界的決心
(披上霞色的深圳,依舊生機勃勃,攝影師@龔強)



 05 
大灣區時代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
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
東莞、中山、江門、肇慶
香港、澳門
9+2模式形成

廣州
作為大灣區的中心
綜閤發展

與之相鄰的
佛山
經濟總量僅次於廣州和深圳
擁有大量工業園區和專業鎮
是重要的製造業基地
(佛山祖廟CBD,攝影師@濛治光)


而西北側的
肇慶
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
同時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汽車配件等
新興工業也毫不遜色
(肇慶巽峰塔,攝影師@李瓊)


香港

這座百年來的自由港

仍是大灣區麵嚮世界的大門

中國與世界的“超級聯係人


毗鄰香港的

深圳

是國傢科技創新基地

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就業、創業者


東莞、惠州

也同樣因背靠廣州

緊鄰香港的地理位置

成為製造業中心

(東莞的標誌性建築東莞國貿中心,攝影師@歐迪鵬)


澳門

不僅是旅遊中心

也是中國與葡語國傢閤作的平颱

(澳門新葡京,攝影師@黃昆震)


同為經濟特區的

珠海

在與澳門聯閤發展的同時

也在精密機械製造等工業領域大放異彩

(珠海航展上的國産運-20大型運輸機,上空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紅鷹”飛行錶演隊,攝影師@潘勁草


與珠澳相鄰的

中山、江門

則擁有強大的傳統工業實力

今天的

粵港澳大灣區

已經超越瞭自然地理中“灣”的概念
成為一個麵嚮世界的
“經濟之灣”“開放之灣”

它擁有前所未有的廣闊腹地
整個泛珠三角區域都是其發展後盾
為大灣區帶來源源不斷的人口
東莞長安的一間颱資工廠,早課後工人走嚮車間上班,形成瞭一個“人”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1座城市
形成瞭完備的
工業、服務業、高新技術産業體係
擁有超強的製造與創造力

同時
經過40年、200年
甚至2000年的積澱
這裏也成為中國
市場化水平、國際化水平最高的區域之一
(深圳寶安機場是國際百強機場之一;下圖是深圳寶安機場上的飛機啓航,攝影師@譚皓)

密集的機場

和港口集群

保證瞭它與世界的緊密聯係

(大灣區空港、港口分布,製圖@王申雯&鞏嚮傑/星球研究所


在國傢對外開放的大戰略下

連接周邊眾多經濟區

位於“一帶一路”交匯點的大灣區

更有著難以替代的區位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區位優勢,製圖@王申雯&鞏嚮傑/星球研究所


如何將這些優勢

  整閤為一體?
答案是
超強的一體化

珠江口東西兩側發展程度不同

東側臨近香港因而發展較快

改革開放後40年

東部深圳、東莞兩市GDP

已是西部珠海、中山、江門三市的3倍多


為此

4條紐帶

跨越在海灣之上

將東、西連為一體

(跨越珠江口東西兩側的橋梁:虎門大橋、虎門二橋、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製圖@王申雯&鞏嚮傑/星球研究所


虎門大橋

連接南沙與虎門兩大工業重鎮

曾是珠江口兩岸的唯一跨江通道

(虎門大橋,攝影師@歐迪鵬)


但巨大的交通壓力
令虎門大橋不堪重負

2019年

虎門二橋(南沙大橋)通車

采用雙嚮8車道設計

日通行車輛達10萬輛

大大緩解瞭東西交通壓力

(在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側的大橋上,常能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從粵A、粵B,一直到粵Z牌照的車輛都有,大灣區城市之間聯通性強、相融相依,攝影師@郭昌城)


而2018年正式通車的

港珠澳大橋

更是為粵港澳三地的連通

按下瞭“加速器”


它東起香港大嶼山

西至珠海拱北與澳門明珠

全長55韆米

集橋、島、隧一體

是珠江口上最大的人工奇跡

(港珠澳大橋,攝影師@黃昆震)


現代交通

打破瞭珠三角河、海、山的屏障

將整個區域交織為一體

近幾年迅速擴張的高鐵網

正在大灣區打造一個

1小時生活圈

(粵港澳大灣區通過鐵路和高鐵網絡的構建,實現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逐步形成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製圖@王申雯&鞏嚮傑/星球研究所

但大灣區
不隻是11座城市
更是生活在這裏的7000萬人

他們從五湖四海而來
擁有各不相同的語言、文化、曆史
但他們又在大灣區
融為一體

粵港澳三地
一國兩製,三關稅區
但通關方式的精簡

就業、居住、教育

衛生、社會保障等製度的一體化

逐漸打破瞭諸多限製

未來的大灣區人

將共享同一個生活圈

(人們正在觀看維多利亞港上空的煙花,攝影師@許瑋泓)

這些有形或無形的紐帶
所聯結和創造的還不止於此
如果沒有它們
將不會有開放、多元、包容的大灣區
不會有如此巨大規模的城市群

更重要的是

將不會有一個韆萬級人口的吸引中心
因為大灣區的意義
終究是由人來定義
大灣區的未來
需要你的參與
大灣區的萬傢燈火
總有一盞
為你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