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算是讓他玩“明白”了!賈博士只縱橫車圈可惜了

我一直覺得,做新聞是一件非常難的事。

雖然有教新聞的老教授感嘆:新聞無學,但他的意思並不是說誰都可以做新聞,而是說,做新聞不是做表面,不是浮皮潦草就可以做的,是需要透過新聞表面,去深層調研真件真相才成的。如此說新聞不必專門去學,各行各業都認真學習,不懂就問,力爭拿到最接近事實真相的報告,纔是他的真實意思。

從業汽車新聞二十四年,我是深深體悟到了這句話的真諦,從來不敢妄下結論,從來都是最認真地追查真相,哪怕被全體網友網暴,哪怕被媒體同行諷刺爲“洗地”,哪怕廠家爲了息事寧人不敢說出真象,我從來就沒有退縮過。哪怕速騰車主發短信威脅我,要撞死我,哪怕他們二十四小時打爆我電話,不能開機,我也沒有退縮半步。

無它,職業道德、良心在先。

所以,你們該知道我們這個行業多麼危險了吧?

如今呢,面對新從業的媒體人員,我有許多感悟想跟大家分享。

如今汽車新聞行業比起前二十年,真是太難了。

一是獲取信息難,你得充分了解實際情況,深入到一線,才能不被紛雜的信息所煩擾;二是技能學習難,哪怕我是學汽車專業出身,算是理工女,做這行也有二十四年了,面對現如今日新月異的技術,也經常感覺力不從心,要請教各種專家;三是這個行業極其危險,你要務實求真,就很難不得罪人。在過去和現在,我就一直遭遇各種人的謾罵,不是說我爲合資爲國際廠商站臺,就是批我是老粉紅。是的,他們都怕罵我是小粉紅便宜了我。

前些年,我被網暴得一度整晚整晚睡不着覺,問自己這麼苦究竟是爲什麼,一度懷疑自己的堅持是否值得。但是,我越不過我對真相追求的本心,越不過職業道德的約束,我只能硬挺。

可氣的是這些廠家都想和氣生財,都是讓着人家,我調查出的真相,他們都不肯講出來,唯恐傷了消費者的心。

現在的我呢,主打的就是心態好,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但我又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個行業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難,也有一些人混得輕鬆加愉快,比如今天我們要聊的賈博士。

賈博士是江蘇人,頭銜很多,中文系本碩,新聞學博士。如今是《汽車商業評論》的總編輯、軒轅之學(從前叫軒轅大學)的校長,夠牛吧,也是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的發起人之一。

最近,賈博士就在這個論壇上提出了著名的“車圈內卷六大怪象”,痛批汽車行業的內卷現象,引起了諸多網友的熱議,也被各大車企各種追捧。

看得我非常羨慕,要不說人跟人差別大呢,同樣是做新聞,人家能做成各大車企的座上賓,我就只能靠着點滴露水存活。

我們來看一看賈博士講的“六大怪”,特別有意思的是,“很多人”誇他是直擊行業痛點。國內新能源車這麼“囂張”,如今業內人士都看不下去了,終於有人出來“主持公道”了。他是句句不提“比亞迪“三個字,但通篇又疑似“抹黑”比亞迪。新聞算是讓他玩“明白”了!賈博士只縱橫車圈可惜了了,他更應該去美麗國,把軒轅大學開到美國去,保證拜登都得拜他爲師,美麗國再也不會鬧出那麼多圓不了的謊話。

賈博士表示,捲成本就是偷工減料、造假售假,看到這個結論我覺得嚴重顛覆我的認知。比亞迪自研、自產的DM-i系統,因爲規模化和原材料價格下降,車價從10.58萬降到了7.98萬,這是靠偷工減料、造假售假?難道幾百萬的消費者都被騙了?到底有沒有偷工減料,大家可以看看懂車帝621號的《一拆到底》,把秦L和銀河L6完全拆解後的對比一目瞭然。或者說在賈博士的認知中,降成本就只有偷工減料這一條路可走?不懂汽車技術並不羞恥,羞恥的是不懂裝懂,可怕的是故意玩文字遊戲,指鹿爲馬。

另外,據有心人考證:從“軒轅大學”到“世界新汽車技術合作生態協會”,再到“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同樣是賈一個人就完成了整個“生態”的“閉環”。不得不說,這招高,實在是高。

賈博士又提到國內車企卷技術,就是“哄騙供應商,抄襲技術”,關鍵如今銷量排前幾的幾家,不是“技術宅”就是“理工男”,技術都是他們先做出來的,抄襲誰了?或者說能夠抄襲誰?

至於說卷資金是拖欠貨款,用代幣,這個話說起來可能涉及嚴重的違法問題,不知道賈博士從哪得到的信息,起碼如今被罵卷的幾家車企是沒有的,但不知與賈博士親近的車企,有沒有拖欠供應商貨款的消息?

說卷用戶靠連蒙帶騙,是是是,消費者都是眼瞎,就您聰明。人家幾百萬輛新能源車都是靠信息不對稱賣出去的,買到的人還不斷給周圍人推薦,都是豬油蒙了心。

還有說卷關係靠“上下騰揶、左右逢源,卷輿論靠混淆視聽、水軍盛行”。不知道幾家民營企業,到底靠什麼比國企、央企的關係還硬,比國企、央企更有輿論權。若說起“上下騰揶、左右逢源,卷輿論靠混淆視聽”,我不知道除了賈博士,汽車媒體圈誰還能有這本事。

不得不說,賈博士的中文功底確實深厚,這“六大怪”確實一般人來不了。有內容有情緒,還有一顆對中國汽車產業“諄諄告誡”的心。但問題是您在發言之前,好歹瞭解瞭解當前的汽車行業呀,好歹瞭解瞭解如今新能源汽車因何而崛起,是國家戰略的意志,加上無數汽車人共同努力的結果,不是您幾句話就能抹殺的。更不是您因爲個人恩怨帶節奏,就能把水徹底攪混的。

表面看來,喫虧的是被忽悠的企業,實際上來說,喫虧的是消費者,更喫虧的,是國家的經濟。要知道,中國汽車業好不容易換道超車,成爲國家經濟第一支柱。賈博士這樣做,肯定不會是出於無知,要知道,汽車新聞圈博士一共也就兩三個。那麼,他的目的是什麼?

我相信賈博士是沒有惡意的,他是想“爲民請命”,就像8年前太原某出租司機因病猝死,賈博士就第一時間“義憤填膺”地站了出來,完全不取證,就在其朋友圈配上電車自燃的圖,說這名司機是被電死的,隨後被網媒轉載迅速發酵,一時間關於“比亞迪電死人”的新聞傳得到處都是。也不知道這新聞博士是咋考取的,咱得好好地反思一下:人家並不取證就開始公然發朋友圈,咱咋就非要取得真相被網暴呢!

當比亞迪法務部門介入,向《汽車商業評論》追究法律責任。賈博士倒是轉變得很絲滑,很快就在自家的《汽車商業評論》上發佈了致歉聲明,態度也算誠懇,就不實信息給比亞迪致歉。

不過話說回來比亞迪也是嫩,估計也是不想把事情鬧大,就這樣放過了賈博士。要是按照現在特斯拉們的力度,這件事沒有500萬怕是過不去。

可惜的是比亞迪的寬容並沒有得到賈博士的認可,反倒是在自己的《汽車商業評論》雜誌上,連出7篇批評比亞迪的文章,文風與今天的“六大怪“一個模子。此後,其主導的多輪“軒轅獎”評選中,也都沒有出現比亞迪車型的半個身影。

管你是銷量冠軍還是性能王者,管你是新一代混動技術的開創者,還是改變了大家對於磷酸鐵鋰電池的認知,管你是把合資車的價格打下來了,還是在百萬級的市場突圍了。只要來了我的“軒轅獎”,那就是我的地盤我做主,反正賈博士這裏,比亞迪就沒拿到任何一個獎項,有意思極了。不過呢,比亞迪似乎也沒有在乎過他的這個巨偉大的軒轅獎。如果不是這次他這樣陰陽人家,估計都會忘了這個汽車圈的賈博士。

不光在汽車評論界混得風生水起,人家賈博士還更進一步,辦起了“軒轅大學”,自我定義是“以成就新汽車人爲宗旨”,主要是給各大公司關鍵崗位的高管做培訓,收近10萬元/年的“學費”。雖然這個所謂的大學曾被八部委嚴查痛批,但人家確實還活得好好的,能力不容小覷。

是不是因爲對比亞迪不爽,就忽悠其它車企在燃油技術上下大本錢?3.0T發動機,9AT固然很牛,但是在插混時代時,阿特金森發動機和電機的共同加持下,還有什麼價值?!把人家的腿忽悠瘸了,你好賣你的拐唄!如今怕這些企業醒悟過來,就敢緊拋出‘’六大怪“,忽悠,繼續忽悠。我就不信他們沒有醒悟的那一天!但是這一天好遙遠似的。

要不說人家厲害呢,同樣是做汽車評論,我們想見一面車企高管的面都很難,前幾天我還寫了之前被珠三角某車企高管當衆給難堪的事。我能有什麼辦法,我一沒有博士文憑,二沒有“上下騰揶、左右逢源,卷輿論靠混淆視聽“的本事,只能感慨一句,“天命無常,唯有德者居之”。

但賈博士的段位可不一樣,人家搖身一變,成了這些眼高於頂的企業高管的老師。只是不知道這高昂的學費,到底教了哪些東西,車企學了到底是正面的進步,還是負面的影響。抑或如此高昂的學費,整個收取和服務的過程,是否完全經得起調查。

當然了,能夠從商業評論的媒體,辦起自家的“大學“,辦起汽車獎項評選,再辦起藍皮書論壇,賈博士的能力毋庸置疑,確實做到了在這個行業的左右逢源。只是不知道每年花大價錢力捧他的這些車企,有沒有在營銷上學到點真本領。如果起到的宣傳效果適得其反,那這些車企該反思一下了。不過不反思也沒有關係,人都是撞南牆撞回的,而不是道理講回的。

大的營銷道理我也不懂,我的身份一直只是汽車理工女,從工程師,到記者、評論員,到如今的自媒體創作者,我沒有那麼高屋建瓴的能力,但看到這麼多的車企大筆投入給“軒轅獎”“軒轅大學”,結果口碑卻越來越差,甚至他請來的專家,也是跟他的“六大怪“公然唱反調的地步,是否要反思下,或許這個老師其實沒那麼專業。

他教的不是《九陰真經》,而是《葵花寶典》。

我們細看一下汽車藍皮書論壇其他大佬的發言,爲什麼人家這些高管、合夥人談的就是國產車的崛起,要成爲最核心的零部件供應商,要提升充放電技術,要相信長期科技發展和鑽研的力量。好笑不?有朋友說,“這些人這樣發言,明年賈博士還會請他們嗎”?我認爲是會的,他需要這些專家來捧場,哪怕是唱反調,更顯他大度嘛。

面對這種種怪現象,我還是想說一句,新聞人還是要求真務實。沒有人能全知全能。既然咱不懂技術,那就切記不懂的事不要瞎說。尤其是現在輿論環境越來越緊張,再來一出8年前的那樁子事,碰到的又是個狠角色的話,可能就很難收場了。

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滾滾浪潮誰也無法阻擋。賈博士的語言藝術我學不會,也不想學,還是希望這個行業多一點真的東西。因爲消費者都看着,他們很容易被煽動、被誤導,然後會在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給這個騙他們、誤導他們的品牌負向的評價。想堅持長期主義的車企,一定要看清了。

活到了知天命之年,“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的事,不要見得太多!無論多麼會玩文字遊戲,無論多麼會”上下騰揶、左右逢源,卷輿論靠混淆視聽“,做人,總是第一位的。

與各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