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李德仁:科學要為祖國服務

↑ 點擊上方「中國測繪學會

可快速關注我們



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李德仁院士是國際著名的測繪遙感學家、中國測繪學會原理事長,我國高精度高分辨率對地觀測體系的開創者之一。他攻克了衛星遙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測圖核心技術,研製我國遙感衛星高精度數據地面處理系統,實現了我國自主可控的高精度高分辨率對地觀測,引領了航空與地面測繪遙感的重大變革。今年85歲的他,依然活躍在科研一線。


李德仁。熊琦攝


據瞭解,這是湖北省第二位通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評審的人選,也是首位由該省提名並通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評審的人選。


人民日報記者曾多次採訪李德仁院士。談到科學研究,他對記者說,科研人員要“甩開膀子搞創新”;他認爲,科學要爲祖國服務,“中國的數字地圖必須由中國人自己掌握”。


從“必須要有”到“必須要優”


他堅持“科學要爲祖國服務”


李德仁院士1957年考入大學,開始學習測繪。1963年大學畢業後,李德仁工作了多年,直到1978年政策恢復後開始讀研,1981年碩士畢業後前往德國學習。


1985年,李德仁婉拒了德國和美國科研院所的邀請,從德國學成回國。李德仁說:“科學要爲祖國服務。”從提出測繪界的“李德仁方法”,到解決了誤差可區分性這一測量學的百年難題,再到研製我國“航天—航空—地面”3S集成的測繪遙感系列裝備,李德仁用一項項創新成果,引領中國測繪學科穩健前行。


然而,在科研的路上李德仁心裏也曾有一塊解不開的疙瘩:在一次救援中,李德仁意識到定位的重要性。從此,加快國內衛星組網,實現我國對地觀測數據自主,就成爲他心中的頭等大事。2017年四川九寨溝地震時,李德仁僅用4個小時就完成了災區遙感數據分析,給救援隊伍的科學部署指明方向;2020年初,得知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開建,李德仁迅速牽頭成立工作組,利用航天遙感技術,每日更新醫院建設的遙感衛星影像,讓全世界見證了中國速度。


李德仁認爲,埋頭研究之前需要“抬頭看好方向”,他自豪地說:“我們實驗室的定位是學術最前沿,這一技術關係國家安全經濟建設,中國的數字地圖必須由中國人自己掌握。”


“必須要有”,這是李德仁創新團隊談及過去時經常說的話: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芯片,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地理信息平臺……“必須要有”,因爲關乎國家安全。用自主的芯片纔不會讓越來越精確的定位時時被人掌握,用自己的地理信息系統才能將各行業重要的數據匯聚協同起來爲社會發展、民生改善做貢獻。


而今,他們說得更多的則是“必須要優”,瞄準的是全球競爭者。“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團隊不斷取得突破的祕訣有兩個:“必須要”的勇氣與信心,以及堅持走有自己特色的創新之路。


培養200多名博士生


把學生的建樹看作自己最大的成果


2021年12月31日,李德仁迎來了82歲生日。這一年他最開心的事兒,不是主持完成的“天空地遙感數據高精度智能處理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而是教師節當天在本科生講臺上度過。


當天下午,李德仁院士正準備開講“測繪學概論”;對他來說,這只是幾十年教學生涯中的普通一課。誰知,臺下200多名大一新生一起唱起了《感恩的心》,並向院士獻上一束鮮花,李德仁院士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老師給學生上課,不是應該的嗎?”


李德仁爲畢業生撥穗。資料圖


對李德仁來說,有兩位導師的影響尤爲重要。一位是李德仁的碩士生導師,中國航空攝影測量與遙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之卓,另一位是李德仁的博士生導師,德國的阿克曼教授。“這兩位導師都是世界權威,教育我怎麼做學問,怎麼做人。”李德仁回憶。


1978年,王之卓不拘一格,免試錄取李德仁做自己的研究生,爲了他的成長又讓他去德國深造。在德國,阿克曼賞識李德仁的聰慧,也讓他“快點讀”,並支持他畢業後回國工作。


“科學研究就是不斷創新,不斷接力。”受恩師影響,李德仁始終面向國家需求和學科前沿,把學生的建樹看作自己最大的成果,培養了200多名博士研究生。


怎樣讓團隊長葆創新活力、怎樣讓人才隊伍快速成長?這是李德仁經常思考的問題。“國外引進與本土培養相結合,人才培養與人才引進並重;在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和重大專項研究中培養領軍人才;將年輕人放到重大項目攻堅第一線,跨越式培養人才。”這是李德仁建設人才隊伍的三大思路。用他更通俗的話說,就是“甩開膀子搞創新,發揮團隊協作優勢,培養拔尖人才”。


利用三維數字重建技術


讓敦煌石窟“活起來”


2007年,受時任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之邀,李德仁和同爲武漢大學測繪專家的妻子朱宜萱一起赴敦煌考察。看着敦煌石窟內曾經鮮豔的色彩、泥塑的紋理在時光中慢慢暗淡,他們頗爲心痛,“我們希望利用科技,使洞窟藝術超越時空,讓敦煌在數字中活起來。”朱宜萱說。


李德仁與妻子合影。資料圖


經過夫妻二人的反覆研究論證,設計方案逐漸清晰:運用現代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對敦煌莫高窟進行三維數字重建,在計算機上建立一個立體敦煌,“當我們點擊電腦上的‘敦煌’時,能從任意視點觀察到現實中肉眼難以看到的細節。”李德仁說。


在武漢大學10餘名研究人員協力掃清了三維數字重建的技術障礙,李德仁又提出了“空地融合、室內外一體化”數據採集的方案,“不只是莫高窟,敦煌的數據都應採集記錄,這樣才能爲文物保護提供更全面的參考。”研究人員借來運輸機,載着激光掃描儀進行了大範圍航測,同時利用地面激光、近景攝影測量儀器,對洞窟崖壁、古建築等進行了全方位測量,莫高窟的空中、中距、近距和微距數據全部獲得。


李德仁介紹,過去沒有全貌3D數據,人們不知道洞窟之間的距離。現在連牆壁的厚度都可以知曉,爲洞窟應該如何進行加固保護提供了數據支撐。


隨着時代發展,敦煌保護不斷出現新的挑戰。“我們的學生研究了壁畫虛擬修復系統等,保護敦煌的接力棒,會一代代傳下去。”李德仁說。


院士專欄

院士 | 讓人工智能“上天”!4位院士建言衛星產業發展

院士 | 吳一戎院士:遙感技術賦能智慧水利——問題、挑戰與建議

院士 | 張祖勳:雲控與貼近攝影測量

院士 | 中南大學校長李建成率團訪問瑞士、英國

院士 | 龔健雅等:基於開放地球引擎的時空信息基礎設施構建

院士 | 孫和平:長涇,我永恆的故鄉與人生最美麗的風景

院士 | 國際博物館日:跟着劉先林院士雲遊中國測繪科技館

院士 | 李德仁等:我國商業遙感衛星系統發展建議

院士 | 楊元喜:《測繪學報(英文版)》“遙感影像智能解譯——理論、方法與應用”

院士 | 李德仁:《吾家吾國》點亮中國“慧眼” 85歲的他走出兩個“不停歇”

院士 | 陳軍等:實景三維中國的總體架構與主體技術

院士 | 楊元喜:低軌衛星導航增強需求與關鍵技術

院士 | 吳志強 甘惟等:“城市衆腦”——理論模式及關鍵議題

院士 | 李德仁等:中國對地觀測系統的使命、願景與應用

院士 | 陳軍:時空信息的基本內涵與賦能機理

院士 | 郭仁忠:CSPON:理論創新引領下的智慧城市技術賦能

院士 | 吳志強:AI4D 數智設計

院士 | 陳軍:智能化測繪的混合計算範式與方法研究

院士 | 郭華東: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地球三極的可持續發展

院士 | 陳軍:時空信息賦能國土空間數字化治理

院士 | 李德仁:從“高大上”到“接地氣” 遙感技術讓綠色出行更智慧

院士丨郭仁忠——數字孿生城市:工程邏輯與技術需求

院士 | 徐冠華: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之路

院士 | 童慶禧:遙感技術賦能智慧城市發展

院士 | 吳志強:城鄉規劃學科發展年度十大關鍵詞(2023-2024)

院士 | 王家耀:大科學時代,交叉學科加速演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院士 | 李德毅:論智能的困擾和釋放

院士 | 郭華東:新一代全球紅樹林遙感製圖產品

院士 |  孫和平等:精密(量子)測量時代下時空基準研究中的關鍵科學問題和核心技術

院士 | 李德仁:投身測繪遙感領域,服務國家重大需求

院士 | 張祖勳:從零起步 專研攝影測量一輩子


END



源:整理自《人民日報》;記者:田豆豆、李霞、付文、趙展慧、強鬱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北頻道;原文部分內容有增加

編輯:嶽   月

初審:齊   陽

審覈:馬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