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給學生的成績排名?

如果教育以承認孩子各不相同爲前提,那麼它要的不是排名,而是“發現”。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作者 | 李海林 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校長

現在教育行政部門不允許學校給學生考試成績排名,大家主要是從保護學生的自尊這個角度來理解的。由此社會上(包括教育界內部)就有了爭論:如果連自己學得怎麼樣都不知道,這個學生該怎麼當?如果連自己的學習成績都不能讓別人知道,這個所謂的自尊有什麼用?
聽上去好像說得也有道理,但問題恐怕比這複雜得多,牽扯到教育一些最基本的原理和原則。
什麼叫排名?具體來說,就是將學生的成績在同一範圍學生中進行比較後列出的方位。這在統計學裏有一個名稱叫“常模參照”。
常模參照有兩個特點:
一個是“無標準”。學生成績到底好不好,其實並不是由“好”的標準決定的,而是由他所在範圍內排名是不是靠前決定的;
另一個特點是“製造失敗”。常模參照永遠都是“上、中、下”的分佈,“下”是常模矩陣的內在構成,沒有“下”就沒有常模存在。因此,這種以常模參照爲標準的教育,實際上就是在不斷製造優秀的同時,永遠都在製造失敗。
常模參照與教育的本質不符。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是成就學生。但是在常模參照下,確實成就了一部分學生,但它也內在、預先性地規定了一部分學生必定是失敗者,不管這部分學生努力不努力、實際上學得好不好,只要排名不佳,就是失敗者。
在常模參照標準中,學生優秀不優秀,不是由自己決定的,而是由別人決定的。哪怕我實際上是優秀的,但只要有比我更優秀的人,我就是不優秀的。
在我看來,現在教育之所以這麼“內卷”,歸根結底是由這種常模參照思維導致的。
實際上,與常模參照相對的是標準參照。學生優秀不優秀,不是我與別人相比得出的結論,而是我與一個“標準”相比得出的結論。面對“標準”,所有的學生都有希望成爲“優秀”,因爲只要符合這個標準就是優秀的。剩下的就看學生本人是不是努力,只要我努力了,我“達標”了,我就有可能優秀。其實,教育在本質上是推動所有的學生“優秀”。
也許在現實中,即使是基於標準的教育,也還會有一部分學生不夠優秀,但那是由於學生自己不努力最後沒有“達標”決定的,而不是由常模參照內在、預先性地決定的。如果我還沒有決定努力不努力,就已經被固定在“不優秀”的位置上了,那麼除了“躺平”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排名只能針對相同事物,所以對學生排名其實有一個預設:學生都是一樣的,或者說我們把所有的學生看成是一樣的,所以我們纔可能對他們進行排名。
有一幅名爲“這就是當下的教育體系”的漫畫把這種預設的荒謬性揭示得淋漓盡致。如果你以爬樹的本領來判斷一條魚的能力,那它終其一生都會以爲自己是一個笨蛋。以排名爲基本評價方式的教育,其實就是在不斷地製造“笨蛋”。
那些被排名製造出來的“笨蛋”,其實內心很困惑:爲什麼我與別人在考試成績這一點上相比差一些就成“笨蛋”了呢?那我可不可以拿別的方面跟其他人比呢?寫進教材的知識是知識,難道我在其他方面獲得的知識就不是知識?
於是,我們挖掘出這種以排名爲中心的教育的另外一個預設:某些知識比另一些知識更有價值。
那麼哪些知識被人們規定爲更有價值的知識呢?
有個地方中考作文題目是“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顯然是城裏的孩子在公園常見的情形,農村孩子對“讓我們蕩起雙槳”顯然會比較陌生。出題者出這個題目,似乎是預設了“城裏孩子的知識比農村孩子的知識更有價值”。
南方有個大學曾規定鋼琴過了十級的學生可以記3個學分。有一位不會彈鋼琴的學生提出反對意見:鋼琴過了十級,說明這位同學對節奏、音色和指法有了相當的造詣,應該加3分。我沒有學過鋼琴,但我會爬樹,我可以在5秒鐘爬上10米高的樹,這說明我的手臂抓力、手腳配合的協調能力和勇氣超過常人,這個難度似乎不低於彈鋼琴的難度。那爲什麼不能也給我加3分呢?
這位學生是在對“某些知識比另一些知識更有價值”這個判斷提出質疑。其實,在許多情況下,在“某些知識比另一些知識更有價值”的背後,是“誰的知識更有價值”。
如果教育以承認孩子各不相同爲前提,那麼它要的不是排名,而是“發現”。如果承認教育以公平公正爲基本價值,那麼暗暗地把公平公正扔到身後的“排名”應該被禁止。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別忘了【轉發朋友圈】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皮皮兵不皮

從鄉村教師到特級教師:我的三級成長臺階

2024年度十大教育熱點前瞻!

學會做一個“不掃興”的老師

如何開一場有溫度、有深度的家長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