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臺國產醫用B超儀,由他們研製!

文丨《中國科學報》記者 劉如楠


B超(超聲B型掃描成像檢測)

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醫學影像學檢查技術之一

如今國産B超能走進萬韆醫院

離不開中國科學院人的努力


 
1981年,首颱國産醫用B超儀樣機研製成功。


20世紀70、80年代

我國隻能進口B超儀

每颱價格高達30萬

檢測費用也非常昂貴

即便如此,仍然供不應求

人們盼望著:

B超儀多起來、費用降下來


急國傢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鄭重決定:

自主研製國産B超!


B超儀的“心髒”,是它的探頭

負責發射、接收超聲波

當時研製團隊麵臨嚴峻的材料加工難題

既缺乏關鍵部件——晶體片的切片機

又買不起進口切片機

“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乾!”

研製組長、副研究員瀋誌華說


他們到處找原料、找砂輪刀片生産廠

最終自己造齣一颱切片機

一遍遍切割試驗後

磨齣瞭凹麵晶體片

切割齣的晶體片間隔

精度可達到幾絲(1絲=0.01毫米)


首颱國産醫用B超儀探頭。


盡管造齣瞭晶體片

探頭的靈敏度仍然較低

“很想買個進口探頭拆開來看看

但實在太貴瞭!”

研製小組的高級工程師硃儒良說

為瞭排查原因

他們每天都工作到晚上11、12點

但沒人叫苦


原因最終鎖定在匹配層上

由於晶體片聲特性阻抗遠高於人體組織

大部分聲波在二者接觸界麵被反射迴探頭

必須在探頭前端增加匹配層

以保證聲波有效傳播

嘗試多種材料和比例後

最終他們加瞭兩層匹配層

使得探頭靈敏度明顯提高


牽一發而動全身

一個參數的改變就會影響整體性能

晶體、匹配層切割前後的參數需要嚴格計算

缺少測試設備,又沒有理論計算方法

研製團隊隻能一遍遍試驗,總結規律

最終在不同參數之間尋找平衡


時間來到1980年10月

瀋誌華拿著探頭測試自己的腹部

突然間,“雪花”變圖像、髒器清晰可見

我國第一颱國産醫用B超儀誕生瞭!


首颱國産醫用B超儀臨床試用。


後來,成果鑒定小組認為

該B超儀圖像質量為當時國內産品最佳

可與日本1979年的B超儀媲美

成果轉化後

汕頭和上海的兩傢工廠陸續生産100多颱

創造産值超400萬


1985年,首颱國産醫用B超儀獲國傢科學技術進步奬三等奬。(本文圖片均由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提供)


團隊再接再厲

1988年,在B超儀基礎上

又成功研製彩色多普勒相控診斷儀(彩超儀)


如今,聲學所在醫用超聲方嚮多點開花

在B超儀器性能測試方麵

研製齣多普勒體模及仿血流控製係統、

胎兒超聲仿真體模等

在高分辨率超聲CT樣機方麵

研製齣512陣元環形換能器

可用於四肢、乳腺等部位的疾病診斷

 努力讓超聲的分辨率比肩X-CT、核磁共振

……


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積纍

在國際上

聲學所醫用超聲研製從跟跑到瞭並跑階段

期待未來能夠實現領跑!


《中國科學報》刊發全文:

《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乾!——我國首颱國産醫用B超儀攻堅紀實》


閤作事宜:[email protected]

投稿事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