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走母親前男友,她太上頭

活在一個人的陰影中,且一生都活在一個人的陰影中,這是一種什麼樣得體驗?可能體驗的結果各有千秋,但這肯定不是一種正面的體驗。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但是我們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或者說對於個人價值實現的追求是千差萬別的,因爲有差別,就會有比較,因爲有比較,自然會幾家歡喜幾家愁。比如我們常說的“鄰居家的孩子”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如果鄰居家的孩子給你造成了一生的陰影,那麼這種生活就是非常恐怖的,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比這個更恐怖,鄰居家的孩子還能通過搬家解決,但本片中的問題卻無解。



《情迷高跟鞋》講述的是一對母女之間的故事。母親在女兒年幼時候就拋下了女兒獨自一人去外地發展,然而女兒對於母愛的渴望比任何人都強烈,她竟然不惜毒死繼父來將母親長久的留在自己身邊,只不過這個方式並沒有達成女兒的心願,母親依舊是執意離開。



時過境遷,當女兒長大,母親也漸漸老去,但是老去並不代表着母親已經失去了自己的魅力,反而是代表着母親依舊是以一種陰影一樣伴隨着女兒的生活,母親不僅僅是在藝術成就上超越了女兒,更是在人生經歷上甩了女兒不知多少條街。面對着這樣一種困境,女兒依舊是選擇了童年時候的方式抗爭,然而這一次,女兒卻沒有能夠僥倖逃脫。



《情迷高跟鞋》是一部非常扭曲的電影,本片扭曲的點在於生活在一個人的陰影之下,卻無法徹底的與這個人做剝離是一種什麼樣得體驗。對於女兒來說,她有着兩方面的矛盾,一方面,女兒對於母愛是非常渴望的,不論是童年時代,還是自己的成家之後,母愛一直都是女兒的一種追求。這種追求爲什麼誕生,原因也很簡單,童年時候的缺失是導致成家之後極度渴望的導火索。然而這種導火索被點燃後卻無法熄滅,只能在一聲轟隆隆當中徹底結束。



我們都知道,童年時候的缺失會造成成年之後的瘋狂彌補,女兒在成年之後對於母親依舊是一種渴望的心情,這就是這種彌補的心態在作怪。大家都明白,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即使是後來的彌補也會失去之前的意義,但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即使這樣是徒勞的,大家也都願意去做,因爲這對於每一個曾經有過缺失的人來說,算是一種機械性的補償,即使沒有意義。



而第二個點在於對比,母女倆的對比本來不應該發生的,但是女兒由於母愛的缺失,同時也由於自己的偏執,最終使得她認爲母親離開了自己是因爲自己不優秀,那麼誰更優秀,總是要找一個模板吧,這個時候,風光無限的母親就出現在了女兒的視線,於是,對比產生了。



我們都知道即使是鄰居家的孩子也會有自己的煩惱,但是母親的煩惱並不被女兒看在眼裏,女兒因爲對於母親的某種崇拜刻在了骨子裏,因此,她所看到的都是母親光鮮亮麗的一面,本應該女兒更瞭解自己的母親的,但現在看來,女兒不過是站在了跟母親的追隨者一樣的角度,這樣的角度看來,女兒的心情更加抑鬱了。



最終釀成的悲劇不過是女兒的嫉妒的另一次爆發罷了,母親臨死之前終於明白了自己的女兒究其一生在追求什麼,於是,她一個人扛下了罪過,但這對於女兒來說卻又成爲了一個無法擺脫的陰影。因爲這一次,她再也沒有機會讓自己從中走出來,因爲母親徹底的不在了。



《情迷高跟鞋》是一部很糾結的影片,本片的特殊之處在於糾結的身份問題,很多時候,我們所看到的嫉妒總是發生在兩個不同的主體之間,像片中的母女這樣特殊的關係發生的嫉妒並不常見,因此,這樣的身份設置,且設置成爲一種單項的相愛相殺的關聯是很少見的。



矛盾誕生的基礎總是來自於細微之處,而對於片中的角色來說,這樣的矛盾使得兩個人單方面產生一生的隔閡也就不多見了。



而這種隔閡的特殊之處還在於它是單項的,女兒對於母親的所有認知都是站在了母女兩人無法進行正常的交流所導致的,當母女二人開始能進行正常的交流的時候,這種錯誤的認知自然不復存在了,而這個時候,並沒有人意識到,這種認知本身存在的問題不過是一個小問題,然而小問題卻最終引發了大的爆點,可見,忽視溝通的後果多殘酷。當然,這種相愛相殺的遊戲並不能全部建立在溝通的基礎上解決,然而這種天使與魔鬼的轉換卻讓人猝不及防,無法彌合的矛盾,確實很有力量。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