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江津丨退役後如何跳出中年陷阱、實現中年精進?


加強“自我管理”
金江津(2017年重慶軍轉幹部)

軍轉體會



作者簡介:金江津,重慶江北人,原西部戰區陸軍某部團職幹部,2017年軍轉安置至重慶某機關單位。愛好文字寫作,喜歡折騰生活,願意同廣大戰友一起,把軍轉後的平凡日子過出滋味來!





活動背景:一位轉業幹部決心牽頭每年舉辦一次個人年度分享會,督促廣大轉友多做有意義的事情,聽聽大家一年來的收穫。最關鍵是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讓大家聚聚。人到中年,諸多不易,讓我們保持精進,無問西東!


大家好:

非常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來到分享會現場。

剛纔那位主持人是L處長,L處不僅是一位優秀的處長,也還是一位優秀的軍轉幹部。當年部隊的時候,她就是響噹噹的二等功臣和知名主持人,剛纔小試牛刀、風采不減當年!同時,她也是這次分享會的總導演,我提議,我們把熱烈的掌聲送給她!

2017年,我轉業回到地方,爲了不饒過歲月,決心每年組織一次分享會。這倒逼我珍惜時間、多做有意義的事情,不然拿什麼給大家吹牛呢?

同時,也想藉此機會,聽聽各位好友一年來的經歷和思考。

當然,這還是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以請大家每年聚聚,想想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事實上,去年初,我們就在江北就舉辦了首場分享會。朋友們的交流很精彩,結束以後我們還去喝了一場花酒,分享會取得圓滿成功。

有朋友圈爲證,ZS同學就寫下了這樣段句話:“我是去騙喫騙喝的,組織者告訴我,不要把他發在朋友圈裏,太帥引發哄搶不好。那好,思想盛宴之後是饕餮大餐,我們花酒見。”


去年我分享的主題是“人生轉場”,今年我分享的主題是“自我管理”。

之所以講這個話題,源於一次特殊的經歷。幾個月前,丈母孃因高血壓住院,由於家屬現在外地工作,兩個小孩都需要人照顧,我的母親也因我對家庭關心太少提出嚴正抗議,我的生活頓時陷入一片混亂。

突然覺得,自己看似穩固的家庭其實也很脆弱,自己看自律的生活其實並無彈性。與此同時,中年的各種壓力撲面而來:家人需要陪伴,小孩需要輔導,工作需要提高標準,學習需要加大馬力,感情還需要經常聯絡,心中一些小想法要去實現,這些都在爭奪我們的時間和精力,都在呼喚我們妥善管理。

那麼,如何跳出中年陷阱、實現中年精進呢?

我感到,“自我管理”就是自我救贖的有效途徑。具體而言,可分爲目標管理、時間管理、精力管理三個方面:

關於目標管理


俗話講:失敗的原因千百種,成功的品質卻相似。

古今中外,凡取得一定成就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有強烈的目標感。2018年,有兩位極富目標感的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位是著名汽車特斯拉的老闆艾隆·馬斯克。

有一天,我在刷微信朋友圈看到YJ處長轉發了一篇文章表揚艾隆·馬斯克的文章。我知道,YJ處長一般不表揚人,表揚的人不一般。於是,我認真進行學習,也當即被圈了粉。

初識馬斯克的人,可能會覺得他很奇怪。首先,他除了擁有特斯拉這個知名的汽車公司外,還有一個做太陽能的公司、一個發射火箭的公司、一個做地下軌道交通的公司。這跟我們熟悉的公司發展模式完全不同,不是從一種核心業務開始起步,然後不斷拓展自己的邊界,而是同時跨界佈局多家公司,相互之間甚至沒有什麼關聯。俗話講,隔行如隔山,怎麼都有點像作死的節奏。

其次,他還特別鍾愛放火箭。這可是超級燒錢的事情,一旦發射失敗,後果不堪設想。可這老兄硬是連放三顆都失敗了,從一個超級富翁變成了超級“負翁”。但他始終都沒有放棄,這又是爲什麼呢?

原來他心中有一個極其宏大的計劃:送100萬人到火星上去生活。這聽起來是有些不可思議呀!雖然現有的技術確實能夠把人送到火星上去了,但送100萬人且要在上面生活,仍然像是一個神話。

但他把這個宏大的目標拆分成一個個小目標,並在不懈努力中逐步實現。不管別人怎麼說,他都堅定的朝着自己的目標邁進。

一方面,他決心通過提升運載能力和回收火箭硬件,把運送成本壓縮2萬倍。事實上,他的火箭運載能力已經是我國最先進的“長征5號”的兩倍,發射火箭回收也已成常態;

另一方面,他早已開始佈局火星上的基礎設施建設。回想起那些不靠譜的公司,就是是爲了分別解決人在火星上生活的能源、交通、通訊等問題。這些公司都是從一個非常小的起點開始,一邊賺錢一邊把所有的錢投入到研發,一步步的往前拱。

最難得的是,馬斯克的這家火箭公司成立於2002年,也就是他才31歲的時候,就把宏大計劃想清楚了,而且已經落下了第一顆棋子。

17年過去了,即便有些計劃出現延誤,但發展路徑卻沒有走樣。這讓我很受感觸:一個人傾盡畢生心力,打造了這麼宏大的一個格局,而且已經按照計劃實現了一部分,這樣的人我們除了祝福和仰望,還能做什麼呢?

正如YJ處長在朋友圈裏寫下的那一段話:“我們也許不是天才,也永遠無法到達另一顆星星,但我願意把凝望的目光望向遠方。永遠謙卑,永遠好奇,也永遠相信自己。因爲堅持夢想,真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啊!”

第二位極富目標感的人物,是今年上映的電影《最後棒棒》的導演——何苦。

何苦原名何長林,是重慶警備區原錄像室主任,自主擇業以後,他扛着一根棒棒,走進自力巷53號,拜一羣平均年齡62歲的棒棒爲師,同喫同住同勞動,拍下了這個行業即將消失前的珍貴影像。

四年多來,一個正團職軍官幾乎銷聲匿跡,連在微信朋友圈裏都沒有刷下存在感,他鎖定目標艱難前行,雖歷經艱辛、卻從未動搖,終於帶着自己的作品凱旋歸來。

雖然《最後的棒棒》由於排片有限,票房收入並不樂觀,但對老何而言,這部小成本電影能在全國上映,票房已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口碑,完成了轉業軍官到優秀導演的轉變。

今天,老何本來是要來的,但陳道明臨時邀請他到北京去商量劇本,所以臨時改了行程。他說能否以視頻方式向大家問個好,考慮到技術條件有限,下次再聚。


說完了馬斯克一生奮鬥的大目標,講完了何苦5年磨一劍的人生中目標。下面,我再聊一聊自己的年度小目標:

去年在年度分享會上,我公示了自己的十大目標:比如,梳理自己轉業經驗,給新轉業的戰友做一場分享;利用工作機會向十位人大代表深入學習,承接一個關於提升代表履職質量的課題;拜一位有專業背景且被實戰證明過的理財高手作老師,精讀三本金融類專業書籍並學習理財;幫助女兒養成一個講故事的習慣等等。

這些目標,有的已經完成了,比如,去年協助XJP政委,一起推動了駐渝部隊市人大代表首次雙擁工作視察,就取得了很好效果;有的正在完成中,比如,ZJY同學送給我的《原則》一書,還沒有認真讀完。

事實上,這些目標完不成也不要緊,追尋目標的過程已經讓人很愉快了。

今年,我仍準備給自己立下十大目標,分別從工作的高度、家庭的溫度、視野的寬度、思考的深度“四個角度”來梳理。

其中有個目標很有意思:我想在機關組織一個讀書分享活動小組,定期組織讀書心得分享活動,把那些對自己有期許、對自身有紀律的同事朋友鏈接起來,打造一個相互塑造、協同進化的平臺。

今天,我還邀請了機關負責工會興趣小組的LH處長,以及在市級機關演講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HYJ同學,希望得到你們多多指點。

同時,我的底氣還來源於今天的主持人、機關工會LJ主席,她對我這個想法一直很支持,相信我們今年能把這件事情往前推進一小步。

有句話講:“你不按自己想的方式去活,遲早按照自己活的方式去想。”

的確,人生沒有目標牽引,就會迷失方向,就會被問題牽着鼻子走,就無法獲得內心的自由。

正如餘德水老師放棄了局領導的身份,根據自己的志趣和特長創辦了這家文化公司,就是按照自己的人生目標擁抱生活的典範,也正是因爲如此,餘德水才能夠如魚得水。

餘德水老師畫作《富貴花開》

關於時間管理


時間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任何收益都必須要有時間的投入;時間又是最公平的東西,沒有人能夠拓展它的長度,也沒有人能夠阻擋它的腳步。

我們講,平衡的人生纔是幸福的人生。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高手總能掌控自己的時間,把它過得更有價值。雖然我們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通過努力增加生命的密度。這個竅門,就是時間的管理。

在此我有三點體會:

首先是“計劃”。

雖然計劃趕不上變化,但我們仍然需要計劃。羅振宇說,以前變化是生活的一部分,現在變化是生活本身。在這個急速變化的時代,從來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我們還有必要做計劃嗎?

答案是肯定的。

一年來,我堅持用計劃安排工作生活。每個月,結合單位召開辦公會時機,掌握階段工作重點和個人階段目標,大體規劃好自己的月計劃;每週一處交班後,書面制定自己的周計劃;每天利用起牀後和睡覺前時間,覆盤小結和思考籌劃,制定出自己的日計劃。

因爲我走路上班,往返途中我還會詳細的思考日計劃的重點細節,所以做起事來,思路往往比較清晰、效率較高。

一位時間管理的高手曾說:任何事情都是先在頭腦中構思,也就是智力上的第一次創造,然後再付諸實踐,也就是體力上的第二次創造。一語道破了計劃的意義。

此外,制定計劃還有兩大好處:

一是幫助記憶。人的大腦就像電腦內存,是用來運算和創造的,如果用來儲存信息,簡直就是一種浪費。當把計劃落在紙上,如同將信息寫進了硬盤,減輕大腦負擔,自然獲得輕鬆感。

二是感知進度。比如,準備這次分享會發言提綱,我就單獨做了一個計劃。具體安排:上週日前搭好文章框架,週一到週四每天完成一個大點的寫作,週五週六製作課件和熟悉修改。

事實上,平時工作一忙,很難按期完成,但我對進度快慢卻有了深刻的感知。

有兩個早上,我五點鐘就醒了,由於昨天沒有完成工作進度,心裏感到非常恐慌,彷彿有一個監督員不停在耳邊嘮叨:快起來抓緊趕進度呀,分享會眼看就要到了,你怎麼給朋友們交代呢?

於是,血壓升高、精神緊張,這往往能夠更好激發工作潛力。

對此,我夫人經常表揚我“起牀時從來不糾結”。當然,這是在部隊養成的好習慣,更重要的是我心裏有事啊,無數個監督員在用腳踢我,我能睡得着嗎?

其次是“行動”。

比爾·蓋茨曾經說過:“我不是忙,我只是沒有時間。”這句話道出了他時間管理的訣竅:就是永遠做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關於做事的優先級,有個著名的四象限法則:分別是“重要且緊急的事,重要但不緊急的事,不重要但緊急的事,不緊急且不重要的事”。

以上四種類型,我們應當先做哪一種呢?

或許你會說,當然要做第一種“重要且緊急的事”,但不能總當救火隊員呀,不但不優雅而且容易出錯。

因此,聰明的人往往盯住做好“不緊急且重要的事”。事實上,很多“重要且緊急的事”都是由“不緊急且重要的事”轉換而來的,把住了關口,猶如釜底抽薪,自然氣定神閒。

每天開工前,我都想好三件“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將它作爲今天工作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標;收工時,那些事務性的工作不是重點,只問“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消滅了多少?長此以往,就能集中精力打殲滅戰,就會變得輕鬆從容。

三是“迭代”。

要跳出完美主義陷阱,追求完美是一個優良品質,但很多時候完美是有代價的。

你把一個只需要做到80分就可以的事情做到100分,看似你非常努力,但這種努力可能是以犧牲七八件需要做到60分,而你完全沒有時間去做的事情爲代價。

比如,餐廳要給客人做十個菜,是做一個端上去一個,還是做完十個菜一起端呢?當然是後一種方式。不然,且不說客人餓着肚子等半天,一旦鹹淡沒有掌握好,連調整的機會都沒有了。

事實上,領導的想法也是相互碰撞的結果,有時他自己也沒有真正想清楚到底要什麼。如果只看到你最終產出時,他才意識到自己需要的是另外一個東西,那你就慘了。另外,等你從頭至尾做好了再拿給領導拍板,領導之前沒有進入情況,臨時就被逼着做決策,自然也不會太爽。

當然,也不能粗製濫造就貿然出手,稀裏糊塗就去找領導彙報。這裏就有個“最小可交付”的概念。就是你認爲拿得出手的最初版本,這個版本摸清了底數,還有一套較爲充分的理由支撐。比如,它可以是一篇重要材料的提綱、一個重大活動的初步方案等等。這個1.0版本,可以幫你碰撞領導的想法,不斷磨合、相互啓發,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部隊時,有次更換營院道路兩側燈箱,這燈箱的樣式、懸掛高度、畫面風格、字體大小,都需要領導拍板,一旦返工非常麻煩。於是我和具體負責的同志,拿着幾種不同樣式的燈箱,提前等到常委們飯後回宿舍的道上。等大家走過來,自然饒有興致地討論起我們剛掛上的燈箱樣品,大家當場發表意見,幾分鐘就把事情敲定下來,不然一個個去徵求意見,還不知道溝通到什麼時候。

總之,工作是做不完的,爲了避免日計有餘、歲計不足的尷尬,我們必須牢牢記住行事準則:一般事情一般過,重點事情才重點抓。

餘德水老師畫作《紅韻圖》

關於精力管理


生活中我們常有這樣的感受,時間管理得井然有序,工作計劃也都按時完成,但工作質量和工作產出仍然有很大區別。就像參加汽車拉力賽,時間管理是每天制定的賽程,精力管理則決定比賽取得的成績。

當年我一直很好奇:那些善打大仗和惡仗的將軍們,能夠十天半個月不怎麼睡覺,還能夠隨時給出精準的決策,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以前在部隊接受迎檢任務,有的老處長帶着加班寫材料三天三夜不下樓,還能夠靈感迸發、妙筆生花,他們又是怎麼做到的?

記得以前在軍區工作時,大家習慣於一起推材料。有一次遇見緊急任務,政治部祕書長直接口述我們敲字。寫到凌晨3點半左右,突然啪的一聲全樓停電,恢復後打開電腦,糟了!文檔壞了,怎麼也打不開了。

這時才抓狂啊,眼看着工作組明天就要到了,大家的精力也早已透支,反正寫了什麼我是回想不起來了。

正在這個時候,政研室一位領導挺身而出,硬是採取他口述我們敲字的方式,把整篇文章回憶起來,真是讓人五體投地。

他們怎麼會有這麼好的精力呢?懷着這個疑問,今年我對精力管理的問題進行了研究,發現精力充沛並不是特能熬的結果,而是一種自我管理的能力,完全可以通過後天訓練獲得

具體講,人的精力分爲“體能、情緒、注意力、價值感”四個層次,越往上走越高級。

第一層是體能。

無外乎“喫、睡、練”。特別是睡眠,對人的體力恢復影響太大了。如果把人比喻成一部手機,天地就是電源,睡覺就是無線充電。精力管理的高手就能夠做到充電五分鐘,精神兩小時。

前面講的那位研究室領導還有個特點:特別善於抓住點滴時間休息,練就了隨時隨地能夠小憩一會兒的本事。有次跟他陪領導下部隊,一上車他就睡着了,但領導問問題時又能夠隨時答得出來,而我們往往在車上高度緊張,到下車該幹活時已經疲憊不堪了。

關於如何睡好的問題,我們可以嘗試研究一下冥想練習,就是通過專注於呼吸的節律,達到全身放鬆的效果,讓念頭帶着你隨波逐流。

大家可以在網上找一找相關的學習資料,嘗試着做些瞭解和練習。

現在我基本上能夠做到上牀以後20分鐘內入睡,每天生物鐘調節得也比較有規律,配以合理的飲食和適度的鍛鍊,總體上精力還是比較充沛的。

第二層是情緒。

情緒對於經歷的影響,好比汽車發動機的火花塞一樣,正面的情緒纔可以點燃自己。

當遇到負面情緒時,也可以通過冥想感恩、給自己做情緒標籤、適度運動等方式,主動切換頻道、跳出情緒漩渦、排解有害情緒。

平時還要注重排解掉情緒地雷,讓自己儘可能保持情緒的正循環。

第三層是注意力。

這是一個比較高級的層次,必須有體能和情緒作爲基礎。試想你在非常疲憊的時候,或者剛跟人吵過架的時候,是很難進行創造性思考的。

集中注意力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它需要大腦各個區域協同配合。所謂靈光乍現,其實就是大腦各個區域集體心流的結果。

大腦工作的場景,就像一羣精靈坐在一個大會議室裏開會。平時,除了負責視覺和聽覺的等少部分精靈值班以外,其他精靈都處於瞌睡狀態。而集中注意力,就是要敲黑板,把所有的精靈都呼喚起來,讓大家保持緊張狀態,從而產生豐富的感官和認知。

比如,此時看到一個喫飯的“喫”字,除了負責視覺的精靈以外,負責聽覺的精靈也會大聲的讀出它的音節,負責牙齒、舌頭、咽喉的精靈也會參與進來,甚至負責味覺、嗅覺和唾液分泌的精靈也會產生反應,由此帶來的豐富感官是平時無法比擬的。

所以,同一件事情會有不同的看法;同一個問題會有不同的解法。那些擁有創意和靈感的人,都是會運用注意力、調動更多感官參與的高手。當然,這種心流的狀態極其難得,我們應當如何獲得呢?

我們必須明白一個道理:精力是有節律的東西,像鐘擺一樣有自己的節奏和高低谷,高手從來不是把精力電池用到沒電,而是通過主動的休息和補充,實現脈衝式的持續衝鋒。

一般而言,人的大腦注意力只能保持45-90分鐘,而且休息的方式並不是停止工作,而是切換到另一項不同的工作上去。

所以,我喜歡在進行一個小時的精力衝鋒之後,主動切換到一些事務性的工作中去,把腦力勞動切換到體力勞動、把思考切換到交流上去。比如打幾個電話協調事情、到隔壁辦公室與同事做些溝通、複印資料呈送文件等,或者乾脆起身到走廊裏走一走。

如此交叉進行,不但容易找到工作中的心流狀態,由於不是久坐不動,個人的腰頸椎疾病也容易得到緩解。

第四層是意義感。

它能給我們一個滿懷激情堅持下去的理由。

餘德水老師畫作《渡》


最後,我想從精力管理的角度,分享一下我的一天:



6:00起牀

在牀上伸幾個懶腰,穿好衣服後喝一杯溫水,在客廳裏或陽臺上再做幾下拉伸練習。

6:10冥想

用二十分鐘,覆盤昨天的工作和需要鞏固的記憶;用一個小時,規劃今天“重要但不緊急的三件事”,思考具體細節和可能遇到的困難。

7:30聽書

聽《邏輯思維》每天十分鐘講書內容,而後洗漱準備出門,刷牙時用左手。

8:00走路上班

路上回顧本期《邏輯思維》開的腦洞,天馬行空的進行聯想思考,如果出現好的創意和精彩詞句,邊走邊用語音給自己發一條短信,閒時進行歸納梳理。

8:40力量練習

到單位後,趁身體充分熱身,先到健身房進行十分鐘的力量練習,簡單擦拭後進入飯堂就餐。

8:50早餐

喫高蛋白和高纖維爲主的食物。但有時仍忍不住喫碗麪。

9:00上午工作

先找個理由到領導辦公室轉一圈,溝通自己今天工作的想法,聽聽他的意見建議。而後採取脈衝式的工作方式,每小時變換工作性質,完成思考與溝通、腦力與體力的切換。如有重要的文字材料,在做簡單工作時,進行潛意識思考。

10:30加餐

喫點水果或堅果,讓自己保持平穩血糖狀態(少喫多餐變三頓爲五頓。因爲要保持血糖的平穩才能不犯困:血糖過低,大腦會促使你去找食物,導致無法集中注意力;血糖升高過快,也會導致胰島素快速分泌,引發涉氨酸進入大腦,進一步誘發睡意)。

12:00午餐

午餐喫六七分飽,喫大量蔬菜或者像雞肉魚肉這樣的高質量的蛋白質。飯後到辦公樓走一圈,在器械上做15分鐘左右的拉伸練習。

13:00刷朋友圈

通過手機刷朋友圈,瞭解朋友的境況和推薦的精品內容,通過手機新聞了解國內外大事(平時各忙各的,微信朋友圈成了與朋友交流的重要平臺,同時朋友推薦的內容大多都是精品)。

13:30午休

完成手機上的“黨建知識平臺每日一課”。由於內容比較乏味,剛好促進瞌睡,在有睡意後,趕緊在沙發上眯一會兒。

14:00下午工作

仍然採取切換工作模式的方式進行工作。回顧今天確定的三件大事,完成了多少,有針對性的進行補救。

16:00下午加餐

再喫點水果或堅果

18:00坐公交下班

在家裏喫飯,有什麼喫什麼;與父母溝通,幫助解決手機使用等信息化難題;輔導小孩作業。

20:00晚上學習

由於這段時間受打擾較少,一般進行創意性工作。

22:30睡前準備

備好明天要穿的衣服和早上喝的溫水;用熱水燙個腳;躺牀上覆盤我的一天並思考困難工作,往往是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23:00入睡





回顧自己的一天:


1.早晨最爲清醒。

以前在部隊,主要是晚睡晚起,以爲自己是“貓頭鷹型”;現在早睡早起,覺得狀態更好,原來自己是“百靈鳥型”。每天早上鎖定的那段時間,決定了多數的靈感和一天的狀態。

2.關於體能訓練。

主要利用上班走路、早上和中午兩次器械練習,以及週末早晨一個半小時的有氧訓練,達到了基本的訓練效果,頸椎肩椎腰椎的毛病得到一定緩解。

3.關於飲食。

多喫“雞魚蛋”等高質量蛋白質和蔬菜,顏色越深的蔬菜營養價值越高。

4.關於睡眠。


基本上滿足了七小時的正常要求。如果遇到晚睡的情況,第二天也要正常起牀,加長早上冥想的時間和午休時間,以補充精力。


分享的最後,我想用一位羅馬詩人的一句詩詞,表達我對“自我管理”的理解:“在孤獨中,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

的確,無論命運怎麼抉擇、環境怎樣變化?當我們學會了自我管理,我們就能在內心招兵買馬,我們就能夠把生活過得豐富多彩,世界不能再輕易的改變我們,世界只是我們的資源……

謝謝大家!


拿起筆,隨便寫寫就行

記錄下你人生這場特殊旅行時的心情

投稿請發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