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打碎博物館近12萬瓷瓶,該不該免賠?| 新京報快評

把責任認定變成糊塗賬,對博物館和遊客雙方都不是好事。
博物館裏的陶瓷花瓶成了一地碎片。圖/社交平臺視頻截圖
文 | 蔣理

“小孩打碎博物館近12萬瓷瓶被免賠”上了熱搜。


據報道,5月2日,山東淄博,國藝館文化藝術館內,一小孩打碎了一個標價116000元的華光陶瓷花瓶,面對一地碎片,一家人不知所措。該博物館有關負責人對媒體記者表示,瓶子碎了可惜,但孩子確實不是故意的,沒碰着孩子就是萬幸了,全額免賠!


小孩打碎博物館的瓷瓶,家長要不要賠?有人稱讚該博物館“全額免賠”大氣,給淄博文旅加分;也有人質疑打破瓷瓶不用賠,既不利於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慷公家之慨,相關損失總得有人承擔。


實際上,該博物館“全額免賠”大氣,給遊客留下了淄博好客的印象,但對這一意外事件,還是應該有實事求是的責任認定。否則,今後再有類似事件,即便責任不在博物館,也可能被道德綁架,不能要求賠償;相反,如果遊客無責任,也可能要額外承受被免賠的心理負擔。


因此,以單方面的免賠方式迴避了責任認定,其實是把責任認定變成了糊塗賬,這對博物館和遊客雙方來說,都不是好事。


從相關視頻看,這個被打碎的瓷瓶在展示時,並無玻璃罩等特殊保護。也就是說,瓷瓶被小孩不小心碰到摔壞,博物館應承擔主要責任。即便博物館要求賠償,遊客一方也只承擔次要責任。


而進一步,則要看小孩是如何碰到瓷瓶的。如果瓷瓶本身放得不穩,小孩只是正常路過就碰倒了,責任就更小。另外,如需賠償,也要對瓷瓶價值進行專業鑑定,而非只看標價。


客觀認定遊客打碎展品的責任,對規範文旅市場發展很重要。像參觀博物館,應該給遊客講清規則,如因違規造成文物、展品受損,無疑需要遊客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對帶小孩參觀的家長,必須強調其監護責任。歡迎遊客、營造好的文旅環境,不是不講規則,“不得罪遊客”。如果都按遊客的興致來,也不利於文物保護,更無益於形成規範、文明的文旅秩序。


對博物館來說,規範布展,做好文物、展品保護,也是自身必須盡到的責任。尤其節假日,更需考慮到遊客增多等複雜情況和不安全因素,特別強調布展安全。否則,博物館不僅得不到賠償,如果破碎的瓷片割傷遊客、出現旅遊安全事故,博物館還需擔責。


此次事件中,博物館有關負責人說,沒有傷着孩子就是萬幸了,應該就是知道責任在布展,而非遊客。


所以,此次事件的重點不是免賠,而是要藉由這起事件的責任認定,提醒博物館加強對布展情況的檢查,注意保護展品,更要把遊客安全的保護工作做細做實,這纔是真正的好客。


撰稿 / 蔣理(媒體人)
編輯 / 何睿
校對 / 劉軍

推薦閱讀:

河南大學大禮堂火災,教訓何其沉重 | 新京報專欄

“手把手教你拿捏男人”,“婚戀軍師”該下課了 | 新京報快評

先給好評才入園,網購“迪士尼套餐”不能玩套路 | 新京報快評

上千家餐館“無證拍黃瓜”遭索賠,問題出在哪裏 | 新京報專欄

女子因錯過高鐵責怪孩子:少一些指責多一些共情 | 新京報快評


歡迎投稿: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並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範,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註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後支付稿酬

點擊下方公號名片,閱讀更多精彩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