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盤完手串又玩煙卡,脆皮父母急了

文 | 十三姐

最近聽說有些地方的有些傢長正在抱怨孩子們玩煙卡,“損害身心,隱患無窮”,各種媒體也跟著一頓口誅筆伐。
我以為多大個事,仔細一看,就是一些小學生們玩煙卡牌子遊戲,就像我們小時候玩過的那種。幾個小孩在一起,把幾張煙卡放在地上,輪流拍打,誰先把對方的卡片拍翻過來就算贏,說到底就是一個野生遊戲。
我們這代人迴憶起童年,也有類似這樣的煙牌,還有彈珠,跳皮筋,滾鐵環,泥地裏撒野......現在的小孩有什麼“童年迴憶”?有作業,考捲,課外班,還有被沒收的手機和被舉報的煙卡......
小學生們在生活的夾縫中盤起瞭手串,現在又開始玩起瞭煙卡。
盤手串的時候有傢長控訴,說玩這個會“影響學習”,拍煙卡的時候傢長又控訴,說玩這個會“影響學習”......你傢娃咋那麼容易被影響學習呢,是不是遺傳瞭你的脆皮。
這些大人的思路是一根獨木橋,“這肯定是誰又要來害我傢皇子”,他們絕不會轉個彎去想彆的問題:孩子老玩這些讓大人感覺“莫名其妙”的東西,還不就是因為真正的屬於孩子的樂趣太少瞭嗎,一有個新鮮玩意纔容易馬上風靡起來。
一群傢長氣急敗壞,一會兒聯閤各部門聯閤執法,一會兒上升道德高度,一會兒又炸上熱搜,不消滅煙卡誓不罷休。

小朋友玩這個,他的齣發點是什麼?是玩。
小孩沒什麼壞心思,既不碰煙草,也沒破壞環境。可以算是廢物利用,低成本遊戲,既有同伴陪伴,又有團隊協作,甚至還要自學點流體力學知識,在遊戲中掌握物理規律,鑽研一些科學的掌法,更要在互動中認真觀察,仔細分析,結閤風力、引力的規律,多人戰中還要精準布局,研究策略,纔能在遊戲中成為贏傢,又不賭博又不暴力也沒傷風敗俗。
簡直比坐著不動玩手機、打遊戲高級一百萬倍。
其實不管小孩之間流行玩什麼,那都說明瞭孩子缺什麼,大人要做的是瞭解這個東西,正反麵都想一下,然後引導,一是有個“度”,二是設立“界限”,而不是一刀切,什麼都是壞的,都要遠離孩子,還各種舉報,查封,沒收,還讓學校領導齣來“保證”給這些孩子“增加思想品德課,好好教育他們”。
他們思想品德到底怎麼瞭?我看你們纔是既沒思想,也沒品德。
當然,這件事情中肯定存在不靠譜環節,比如迴收和銷售煙盒環節,那些學校門口的小商販以一元一張、30元一個套裝的價格,把這些煙卡賣給小學生們,很有可能存在亂標價等情況。對傢長來說,他們是在“一邊賺錢一邊害人”。
但在這個問題上這些傢長其實並沒有關注到小孩子本身。
有的小朋友買不到煙卡,就去垃圾桶裏撿煙盒,然後自製煙卡。而有的小孩為瞭獲得煙卡,會“去有成年人的地方收集煙盒”。有傢長認為煙卡上有各種香煙的品牌字樣,會教壞小孩子,汙染他們的價值觀......
這些傢長大概是吃著乞力馬紮羅山腳下煙熏毒蘑菇乾長大的。
他們總是習慣控訴全世界的不好,對自己孩子的威脅,但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為孩子提供什麼樣的幫助,纔能讓孩子更少麵臨威脅。
所以他們的控訴總是非常說不到點子上。
第一,如果煙卡有價值觀問題,那麼就是香煙本身有價值觀問題。小孩子在煙卡上看不到香煙品牌,也一定會在其他地方看到香煙品牌。太過擔心的話,建議你們呼籲取消國內所有香煙生産銷售,否則都會太汙染小朋友的價值觀。
第二,“去有成年人的地方收集煙盒”?那麼問題不在於煙盒啊,在於成年人啊。消滅所有成年人,也就沒人抽煙瞭不是?
第三,小孩子們去垃圾桶裏翻,去找小商販買煙卡,而商販們也吃準瞭孩子們想要這種玩具,那這些問題又齣在哪呢?小小煙卡遊戲為啥這麼吸引他們?因為他們真的沒什麼東西能玩瞭!
在煙卡被舉報這件事上,他們的處理方式好像又是老生常談——隻想堵,不想疏。
一味地阻攔小學生玩這個玩那個,清理這個消滅那個,卻視孩子的需求於不顧。他們玩這些東西隻是錶象,他們想釋放天性、和同伴玩耍、尋找遊戲的樂趣,這纔是重點。
要是銷售環節有問題,你就去加強市場監管,規範銷售環節,你還可以創造更健康的同類玩具,更正規地去銷售能讓小朋友喜歡玩的東西。
堵起來很容易,但那些需求還是沒有被滿足,童年又少瞭一塊。
恐怕是再也找不到任何閤法的、閤理的、不太費錢的、又能入得瞭傢長法眼的東西能玩瞭。
也許最好什麼都彆玩,就坐下來學習,纔能減少這些傢長的各種舉報。
看個課外讀物,讀物被舉報,看個動畫片,動畫片被舉報,現在玩個煙牌,煙牌被舉報。就算把孩子放到無菌室裏,他們也會舉報這個房間裏微生物太少,對孩子免疫係統不好。

我不知道煙卡有什麼好處,和我不知道他們有什麼壞處一樣,我隻知道小孩子和大人是不一樣的,他們有自己釋放天性的方式,有他們放鬆和尋找快樂的途徑。
有些人最喜歡的事就是這樣的“通殺”,一頓通殺猛如虎,覺得自己的孩子又被明智又嚴謹的自己保護瞭,孩子們又離危險遠瞭一步。
他們離成為提綫木偶又近瞭一步。
物質生活如此豐富的今天,一元錢買到的短暫的快樂,也能被舉報並沒收......就像努力在沙漠裏自己找水喝,找到瞭還讓你倒掉。
這些傢長思考的不是“我的孩子太缺少玩樂的機會瞭,是我們為他們創造的自由空間太少瞭”,也不是“既然他們喜歡這類遊戲,我們的社會能不能創造一些排除隱患的方式讓他們敞開瞭玩”,他們第一反應是“不能讓他玩”。
這也不能,那也不能。他們是一秒鍾都不能讓孩子離開自己認知範疇,凡是他們沒玩過的,或者不覺得好玩的,也不能讓孩子碰,仿若一個天賦神力的萬能保護傘,自我感動得不要不要的。
孩子們可能更適閤在花草樹木裏奔跑,但大人又沒空去陪他們。
孩子們也可能更喜歡和同伴一起打鬧嬉戲做遊戲,但三個小孩裏就有兩個要上課外班,連找個一起玩的夥伴都難。
孩子們還可能覺得不需要彆人參與,自己也能一個人玩,所以抱起瞭手機和iPad,但傢長馬上又各種阻撓。
為什麼在有些傢長眼裏,任何東西都可以變成洪水猛獸。事物的另一麵,他們卻一點都不想思考,更不懂如何加以引導,用“疏”去替代“堵”。
看起來總是那麼脆皮,很容易被一切荼毒,所以對一切都先抗拒再說。但舉報起來又是硬骨頭,倔強得一言難盡。
我隻想說,如果你的孩子真的那麼容易對某樣奇奇怪怪的東西異常著迷,那不能說明有人把你孩子帶壞瞭,也不能證明你孩子缺乏自律,很有可能說明瞭幾個事實:1. 孩子真正想要的,你作為傢長根本沒有給到。2. 把控製當成教育,你當傢長的能力很有限。


十三姐

魔都高影響力KOL

公眾號「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瞭不起的中年婦女》《瞭不起的中國媽媽》《帶夫修行》

微博@格十三

視頻號「格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