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得香比什麼都重要」

點擊 “簡七讀財”,發送消息理財小工具
免費領取40個賺錢工具資源包~


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資的第一條準則是不要賠錢;第二條準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其實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早就給出了答案, 要建立安全邊際,給自己建立一座保護牆。


投資大師塞思·卡拉曼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就叫《安全邊際》,可見這一概念在投資中的重要性。


其實,除了投資,安全邊際這個概念還可以用在生活和工作中。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安全邊際」,給自己的資產和工作生活建一條「護城河」。

01 什麼是「安全邊際」

先解釋下「安全邊際」的意思。


在投資中,安全邊際指以保守態度評估的企業內在價值與市場價格的差值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買入價格低於公司的內在價值。通過買入被低估的資產,來降低虧損的風險,增加投資回報的概率。


比如,公司A的內在價值是每股30元,而現在的股價是25元,那現在買入就比較安全,因爲上漲的概率大於下跌的概率;反之,如果現在的股價是40元,那麼買入的風險就比較大,因爲下跌的可能性更高。


把「安全邊際」的概念擴大到工作生活中,可以理解爲,我們距離某個糟糕的事件發生,還有多大空間,空間越大,安全邊際越高,就越安全


比如交通法中規定的安全車距——


高速上,如果你的車速超過每小時100公里,應當和前車保持100米以上的距離。


這是因爲,我們的大腦從發現危險到向腳發出信號,再到踩剎車,平均要1.5秒,踩剎車後還有一個制動距離,等到車真正停下來,至少走了80米。


也就是說,100米的距離,最快也需要走80米才能把車停下,這就意味着,我們離發生追尾事故只有20米的「安全邊際」。


所以,開車時,我們要時刻注意保持與前車的距離,以防意外發生。


之前我們和大家分享過《一如既往》這本書,在書的第一章,作者摩根·豪澤爾就告訴了我們——


風險是永遠存在的,且無法預測


但我們在做決策時,卻總是忽視風險,往往容易止步不前或是冒進,等發生了已經無法挽回。


而應對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早做準備,這就是我們的「安全邊際」。

02 投資中的「安全邊際」

我們投資理財是爲了讓自己的財富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


因此,安全邊際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只有建立足夠的「安全邊際」,我們在遇到哪怕極小概率的風險時,投資仍然能得到比較安全的保障。


就像《安全邊際》的作者卡拉曼說,未來是不可預測的,如果你想避免損失,就要給自己留出安全邊際


而事實上,我們投資的時候,首先關注到的往往是它的收益率,而不是把焦點放在規避損失上,對此卡拉曼指出:


投資者應該着重做的事情是對風險設定目標,而不是回報率。


就像我們在開通股票賬戶時,首先要做的是一個風險問卷,先明白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在自己的「舒適區」進行投資。


給自己留出犯錯的空間,當我們遇到劇烈波動時,能更加遊刃有餘地應對。


至於我們需要具備多大的安全邊際,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因爲我們承擔損失的能力各不相同。


不過思路是共通的,雖然「安全邊際」產生於價值投資,但對咱們普通人來說,做好資產配置是更簡單的建立「安全邊際」的方法。


比如我們的「財富水池」模型——



從整個模型來看,現金池、保險池、目標池就是我們留出的「安全邊際」,哪怕出現最壞的情況,金鵝池裏的錢全部賠光,我們的生活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而每一個小水池中,我們也建立了「安全邊際」。


現金池中,我們建議大家留出3-6個月的備用金;

目標池中,我們選擇的是低風險的債券;

金鵝池中,我們會通過「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等策略,來降低風險。

03 工作生活中「安全邊際」

跳出投資,來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安全邊際」的思想也十分重要,簡單來說,就是提高確定性


競爭力


這兩年很多人都在焦慮「35歲被裁」,但爲啥有些人就能坦然面對、尋找新機會呢?


因爲他們有足夠的競爭力,能夠保證自己「不失業」。


一方面,這種競爭力是其他人無法模仿或超越的。


那些靠努力就能獲得的東西,就算不上,因爲別人也可以獲得,只要付出時間精力,只是早晚的差別。


比如工作中需要的知識、經驗。


但我們獲得知識、經驗往往是零碎的,如果你能自己構建成一個體系,你的競爭力就更勝一籌。


提煉總結系統化的能力就是你的「安全邊際」,而且這種能力還可以應用到其他領域。


另一方面,這種競爭力是可持續、可以不斷使用、加深加固。


有些競爭力可能是一種假象,比如記者可能認識很多名人,大公司的人可以接觸到高大上的業務......但其實這些都是「背靠大樹好乘涼」,並不是屬於自己的東西。


如果你是一名醫生,三甲醫院的標籤不是你的競爭力,高超的醫術纔是,即使離開大醫院,依然會有人慕名而來。


留足試錯空間


比如我打算寫一篇文章,要在5天后發佈,現在我有兩個寫作思路——


第一種思路是我比較熟悉的,有把握,大概需要3天完成;

第二種思路是我不熟悉,但想要嘗試的;


如果我想先試試新思路是否可行,又要保證按時交稿,在不加班的情況下,我就要給另一種有把握的思路留出3天時間。


那麼,我的「安全邊際」就是2天,也是用來嘗試新思路的時間。


新思路的安全邊際=總工作時間-熟悉思路的工作時間


除此之外,提前到達機場候機、工作日提前10分鐘出門等等,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其實都是我們給自己建立「安全邊際」的表現。


說了這麼多,「安全邊際」的概念並不難理解,只是想要做到並不容易,因爲我們對風險的感知並不是那麼敏感。


希望讀完這篇文章的你,在做任何決策前,都能多考慮一層「安全邊際」。


最後用卡拉曼的一句演講詞結束吧:晚上睡得香比什麼都重要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