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 來源 / 桃花馬上石榴裙

ID / taohuama2015

圖片

離婚四年的女友,最近開啟了第二春——41歲的她,交了個29歲的小男友,甜甜蜜蜜,滿面春光。

她跟我們公佈這個消息,姐妹團自然是歡呼雀躍,紛紛祝福,特意開了瓶香檳,舉杯相慶。

但她很快又沮喪下來,因為這個五一假期,她要回老家,面對全家的“教育”。

原來,她起初並沒有把新戀情告知家人。一次偶然機會讓表姐得知,她便順水推舟,和盤托出。

表姐給他父母帶回這一信息,於是家庭群裡炸了鍋。

首當其衝的是她媽媽,當晚連著幾條60秒語音,讓她不要幼稚,不要上當,“這樣的男人,是不會和你結婚的”。

女友解釋,她暫時也沒有再婚的打算,兩人的關係只是戀愛。

母親更炸了:“不結婚,那搞什麼對象?他這麼年輕,頭婚肯定得生孩子吧?你還能生嗎?生不出來,他能跟你長久嗎,能跟你安安穩穩過日子嗎,你老在他前面,他能伺候你嗎……”

balabalabala……

這女友原本就是個偏傳統的女性,被母親叨擾得不勝其煩,也不由得對自己的選擇起了質疑:這十多歲的年齡差,能行嗎?

我給她兩條建議:

第一,五一假期不回老家,拒絕被審判。

第二,也是最最重要的一點,放下佔有慾,享受使用權,相愛一天樂一天,快活一天算一天。

姐妹們秒懂。

齊笑,點頭,稱讚,一鍵三連。

放下佔有慾,享受使用權。
是我的真心建議,也是我真心想跟所有女性分享的觀點。
一旦擁有了這樣的信念,情關就很容易過了。
愛,要如何成為滋養?那就是去享受愛的過程。
以後結不結婚,以後生不生孩子,那是以後的結果。
但愛也不一定會有這個結果。愛的過程,就是愛本身。
尤其對於一個已經經歷過人世婚姻,體驗過人情冷暖的中年女人,擁有健康的身體、獨立支配的金錢,這個前提之下,頂頂要緊的,就是過好當下的每一天,全情享受當下的每一段關係。
看人家70歲的慶奶,對昔日的鮮肉男友,就一句“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很開心”。
難道要在一開始,就糾結他以後給不給你捧骨灰盒嗎?
相愛的時候就享受。
分開的時候就作別。
不必演繹太多劇情。這世間情愛,能白頭偕老的,需要三分機緣四分運氣五分經營,還有幾分前世的命定。
如果一個女人,太執迷於一生一世,生生世世,那就容易走向“佔有”。
“佔有”的本質是控制,是把一個人物化,變成自己永遠的私有資產。
那就累了。
你要不停嚴防,不斷死守,要耗盡心力對抗人生的意外,無常,變數,始終小心,永遠惴惴。
而當你學會轉念,從“佔有”轉向“使用”和“享受”,那將是一片坦途,風光無限。
小鮮肉如何,小狼狗如何,大叔如何,同齡人又如何?
不佔有,放眼人生,都是白駒過隙,都是生命過客。
就該盡情享用啊,該採陽的採陽,該滋陰的滋陰,所有關係本就該真誠真實,互惠互利,而不是死磕一個“永遠”。
都說中國人一生都在被“養老”綁架。一生都在吃苦,攢錢,為“老了”做準備。
可一生,就這麼匆匆過去了。年輕時沒能好好享受年輕,壯年時沒能好好享受壯年,一切的目標,都奔著“老了”這個終點。
很多女人對感情,也是這樣的。
傳統的婚戀觀,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是“嫁人是二次投胎”,是“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這導致部分女人太看重“長久”這件事。一切選擇,一切隱忍,都是為了“老了有個伴”。
如果老了沒個伴,那就是孤魂野鬼,孤苦伶仃。
所以,上一代女人,一生都在忍,忍一個無法讓自己得到滋養和享受的男人。
忍他四體不勤的懶。
忍他庸庸碌碌的窮。
忍他曖昧撩騷的花。
忍他自私暴戾的渣。
忍了一輩子,最後得到一個“肯回家”的“老來伴”。
要他幹啥?
所以這一屆女人,開始活明白了。
天長地久、海枯石爛的感情,當然值得欽羨和讚頌。但也不必過度執著於永志不渝,死生不變。
因為人生充滿無常,情啊,愛啊,本身就是個變量。
有一句精準形容:當你擁有一個男人,他變成你的資產。當你享用一個男人,他變成你的現金流。
懂點投資的人都知道,資產可能會縮水,可能會貶值,有些還會成為負資產。而現金流,比利潤率還重要。
事實上,我們無法真正佔有任何東西。
我們最多只能在有限的生命裡,去享受一些東西。
這不只是一個關於情情愛愛的問題,它的本質,是一個更宏大的哲學命題和生命思考。
我們執著的所有東西,人,事,物,用佛家的話說,都是虛妄。
凡有所相,皆為虛妄。
“相”是意識的產物。而生命的本質是“空”。一切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所有的擁有,都是暫時的。
沒有人能真正擁有什麼。
去年,83歲蔡瀾在人生的晚年,散盡家財,將自己多年的收藏,古董、字畫、藏書,全送了朋友。
只留下普洱茶,每天慢慢喝。
這是一種至高境界的豁達,參透生命真相。

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當一個人真正了悟了生命的“空性”,才真正學會珍惜。

這山川,草木,溪流;

這父母,伴侶,子女;

這名利,關係,財富;

不過都只是在生命裡伴一程而已。

宇宙亙古,我們才是那個真正的過客。

這一程,不佔有,只享受。

無論肉體或物體,無論情愛或天地。

共勉。

圖源網絡
-End-

桃姐新書《痛快去活》上市

噹噹鏈接,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作者:李愛玲,作家,心理諮詢師。公眾號“桃花馬上石榴裙”創始人。全新作品《痛快去活》熱銷中。個人微信:shiliuqun04。微信公眾號:桃花馬上石榴裙(ID:taohuama2015)。

 桃花的話: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支持我的新書,也歡迎加我的微信shiliuqun04,朋友圈點個贊留個言,也是極好的。

往期精彩回顧

點擊下方名片
關注“桃花馬上石榴裙”
專寫犀利麻辣大實話
專治矯情擰巴玻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