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有這樣一個地方,它一腳踏三省,三省聞雞鳴。這個地方便是沈從文先生筆下的邊城,位於湖南湘西的茶峒古鎮!

說到湖南湘西的茶峒古鎮,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哪,但是如果要說到沈從文先生的名作《邊城》,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因邊城而聞名的古鎮,因邊城而改名。

都說湖南的十美分,有九分是在湘西,如果說哪部作品可以將湘西淳樸的民風表現的淋漓盡致,那一定是沈從文先生筆下的《邊城》

沈從文先生將湘西的人文風情寫得很唯美,很多人為了尋找《邊城》裡翠翠的影子而來到這裡,去感受翠翠經歷的那場讓人意難平的結局。

日日守護邊城的白塔,隱匿在樹林之間,木板與黛瓦拼湊起的狹小空間,就是翠翠與爺爺的一切。碾房內的糾結,是否錯付了一場愛戀?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那個人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了,也許明天就會回來!《邊城》的最後,似乎沒有結局,又似乎帶著一點點期盼的希望。

沒有山盟海誓,沒有駭人之舉,有的只是原始鄉村孕育下超乎自然的樸素純情,這或許是吸引不少人來這裡尋找翠翠的原因吧。

因為一本書而愛上一座城,可能尋找的也是屬於自己心中對完美愛情的幻想,有心動、有歡喜、有憂傷、也有遺憾,這大概就是愛情的樣子吧!

茶峒古鎮是怎樣一個地方?

茶峒古鎮位於湖南省湘西,是花垣縣的一個邊城鎮,地處湖南、貴州、重慶三省的交界處。一腳踏三省說的就是這裡,一座小城,就是三個城市。

來自貴州的清水江在這裡流向湖南,沅江匯入洞庭湖歸向長江,坐拉拉渡一分鐘能到對岸,就是重慶,再往那邊走十幾20分鐘就到了貴州。茶峒離火爆的鳳凰古城和梵淨山都只有100多公里,然而這裡卻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沈從文先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以茶峒小鎮為背景,描寫了當地人民內心的美好和善良,表現了當地世代流傳的民風民情,譜寫了一位姑娘的哀傷,最後才有了《邊城》。

沈從文先生的描述讓很多人對這個古老的城市充滿了好奇和渴望,既想知道他所畫的湘西是不是真的,又想象他所描述的湘西社會。

“從四川到湖南,有一條大路,在東邊。這條官道在接近湘西邊界的時候,來到了一處叫作茶峒的小鎮,在那裡有一條小溪,小溪旁有一座白塔,一戶人家就住在這小樓下面。他們是一位老頭兒、一位姑娘、一條黃狗。”這就是沈從文先生筆下《邊城》。

清晨的邊城寧靜而安詳,遊人們漫步河畔,等待著邊城的甦醒。居民開始在河旁洗衣服,划船的船伕也早早的開始渡船,這些組成一幅幅具有濃郁中國風的山水田園畫。

在這裡,時光將變得緩慢,可以沿著游水河畔古鎮的石灣小路,或漫步或靜思去讀懂邊城的故事。

邊城的茶峒碼頭拉拉渡,是湘西小鎮一種獨特的過渡方式,一根橫跨江面的鐵絲連接湖南邊城鎮和重慶洪安鎮。只需2塊錢便可以將乘客送達彼岸,還可以在船上聽划船的大爺講翠翠和爺爺、大佬二老的故事。

這座邊城就如同書裡的景一樣,溪水潺潺,地方不大,人也很少,但是有一種恬靜的美,是那種讓人心安的自然美。依山的築城茶峒,臨水的碼頭,淳樸的民風,良善而至純。

就是在這樣的風光秀麗、人情質樸的邊緣,小城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下雨天,走在一條青石板鋪成的巷子裡,望著那一排排的吊腳樓,任八千心裡百感交集。

坐在江邊看著風景,風景裡的人在家門口洗衣,鄰家小孩在街上嬉戲打鬧,巷口的大爺拉著二胡,翠翠爺爺的拉拉渡還在。半山腰下,白塔依舊,可翠翠的故居已人去屋空,原來有些人是可以用時間輕易抹去的,猶如塵土。邊城還是那個邊城,只是再無翠翠。

茶峒古鎮有哪些看點?

1去坐一次拉拉渡船,體驗翠翠爺爺的拉拉渡,只需要2塊錢花一分鐘就能從湖南的茶峒古鎮坐到重慶的洪安古鎮。

2去翠翠島聽舊時光,花20塊錢坐烏篷船遊江,然後到翠翠島,去聽關於翠翠的故事與這座邊城的時光舊事。

3去三省界碑打個卡,體驗一腳跨三省的快樂,打卡三不管島。

4參加邊城苗家活動,和苗家姑娘一起載歌載舞,感受湘西邊城特色苗族文化。

5吃一次喝著三省水長大的角角魚,一塊錢4個的油粑粑,五塊錢一碗的米豆腐和冰涼粉。這裡的物價低得讓你會感覺回到了小時候。

如何前往茶峒古鎮?

自駕:自駕是前往茶峒最方便最直接的方式,導航邊城茶洞古鎮即可。

高鐵:可以從重慶或湖南兩個方向坐高鐵過來,從離重慶過來坐到重慶秀山站,打車過去茶峒古鎮約36公里

湖南過來坐高鐵到吉首站,然後吉首西口汽車站到花垣縣佳民汽車站,再打車過去大概26公里左右

貴州過來可以坐大巴到花垣縣打車過去,大概26公里。

湘西茶峒古鎮,因《邊城》而成為許多人喜歡的一座城,來這裡尋找翠翠,感受翠翠與儺送之間朦朧的愛情故事!

這樣的茶峒古鎮,你喜歡嗎?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關注下方公眾號,更多旅遊攻略等你來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