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墓筆記:今年是朱棣駕崩整整六百年,去長陵看看他過得好不好

永樂二十二年,大明天子朱棣在五次北征途中溘然長逝,結束了傳奇般的一生。因爲他的離去,原本並不起眼的地名——“榆木川”,從此變得廣爲人知,每一本談及大明初年曆史的書籍,都繞不開這裏。太子朱高熾獲悉消息,派太孫朱瞻基將爺爺的靈柩接回北京,安葬在昌平區的長陵。今年是2024年,距離朱棣駕崩已過去了整整六百年,而他爲之嘔心瀝血、慘淡經營的大明帝國,早已灰飛煙滅。

經過了六百年的悽風苦雨,原本屬於皇家禁地的長陵,如今卻是遊人如織、人來人往,成爲北京旅遊的必去景點之一。在整個十三陵中,長陵屬於祖陵,第一座陵寢,規模最大,後代子孫不敢逾越。有類似想法的,都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文治武功與成祖皇帝究竟孰優孰劣。

與之對比最明顯的,就是長陵東西兩側的陵寢,分別是明仁宗的獻陵與明宣宗的景陵,這兩座陵寢都沒有對外開放,只能站在門口朝裏面看看,平心而論,的確非常的簡約,透過門縫,就可以見到不遠處的明樓,中間的祾恩殿已經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故有“獻陵最樸,景陵最小”的說法,開創了“仁宣之治”的英主,死後陵寢規模非但不及長陵,甚至連嘉靖皇帝的永陵、萬曆皇帝的定陵都遠在其上,更體現朱高熾、朱瞻基父子二人的難等可貴。

明仁宗遺詔這樣寫道:“朕既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復有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大意是朕上臺時間沒多久,龍椅還沒坐熱就死了,對百姓沒什麼恩德,不忍心大家因爲給我修墳而過於勞累,所以陵寢什麼的務必節儉。朱高熾不愧是監國多年的太子,當家知道柴米油鹽貴,之前造北京、修長陵、五徵漠北、六下西洋,給財政、百姓都增添了巨大壓力,要是再上馬一個長陵工程,對大明而言恐怕並非善事,所以此刻必須體恤民情。    

宣德十年,明宣宗駕崩,遺詔有言:“命喪制悉遵皇考洪熙元年五月遺詔,毋改山陵,務儉約”,將仁宗薄葬的精神繼承下來。後來嘉靖皇帝謁陵,看到宣宗景陵如此狹小,又聯想到他生前的輝煌政績,感到十分驚訝,兩者不成正比。可惜他沒有朱瞻基的那種境界,把永陵修得富麗堂皇,遠遠超過了仁宣二帝。當然,景陵的簡約只是相對而言,它的確很小,走進去,估計十分鐘就轉完了。在幾百年前,那也是十萬軍民忙碌了好幾個月才完工的。

進入長陵陵門,東側不遠處有座碑亭,顯得有些重複,因爲長陵已經有神功聖德碑了,上面篆刻着明仁宗朱高熾爲父皇寫的紀念文章,那是洋洋灑灑數千字,將朱棣的文治武功褒揚到了極點。南京紫金山的明孝陵,也有類似的碑刻,就在四方城裏。但是在天壽山下的其他諸陵,石碑上都是無字的,有的孤零零地立在馬路邊、麥田邊,顯得十分淒涼。這其實是嘉靖皇帝的傑作,他想要給親生父親朱祐杬的顯陵立這樣一塊碑,通過字裏行間的溢美之詞抬高他的地位,以便在“大禮議”之爭取勝。    

可問題也來了,成祖之後的幾位先帝,陵前都沒有石碑,貿然給朱祐杬來一個,搞特殊了,爲了平穩實現目標,朱厚熜下令把天壽山下所有陵寢都補立石碑。按照慣例,朱元璋的碑文是朱棣寫的,朱棣的碑文是朱高熾寫的,說明只有現任皇帝纔有資格評價先帝,嚴嵩就請求嘉靖皇帝動筆,結果朱厚熜只給父親寫了一篇,其他先帝的空在那。像長陵的,朱高熾都寫得那麼好了,嘉靖再寫難有新意;至於孝宗、武宗,他是吹捧還是不吹捧呢?吹捧吧,張太后還在宮裏,她不得嘚瑟;不吹捧吧,那是先帝,得慎終追遠。他的主要目標還是抬高生父,爲仁宗等人立碑真的只是順便。

但是在長陵陵門不遠處的石碑上,的確是有字的,當然不是明朝人寫的,而是清朝人給刻上去的。順治年間,福臨到昌平地區視察,發現十三陵周邊的樹木被砍伐了一大片,拿去當柴火燒了。原有的殿宇、圍牆也是年久失修、破敗不堪,這位大清皇帝深感痛心,下令採取保護措施,禁止周邊居民採伐樹木,增加陵戶數量,好生照看,對部分陵寢進行修繕,地方官每年還要定期檢查保護工作落實情況,這道諭旨就被篆刻在長陵內的石碑上。清廷保護明陵,說白了就是收買人心,誰不知道兩個政權激戰數十載,誰又不知道努爾哈赤的“七大恨”,如今黃鼠狼給雞保護陵墓,也真是造化弄人。清太祖要是泉下有知,骨灰罈都要蓋不住了。    

長陵神功聖德碑上,不僅有明仁宗朱高熾的文章,竟然也有清朝皇帝的作品。高產詩人乾隆,古稀之年參觀明陵,創作靈感有如脫繮野馬,根本控制不住,一不小心寫下了《哀明陵三十韻》,讓人刻在碑上。他的兒子嘉慶皇帝也湊熱鬧,寫了篇文章,是總結明朝滅亡教訓的,在這位仁宗皇帝眼裏,明朝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爲皇帝太懶、貪圖享樂,“嗚呼,明之不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神宗之怠惰、天啓之愚呆”,他勉勵自己,還有後繼之君們:“時以怠忽之戒爲戒,勤敬之心爲心,則政無闕失,民隱上達”,對於明朝滅亡的粗淺看法罷了。嘉慶皇帝的確很勤政,但大清江山也沒見有多少起色,爛攤子還是爛攤子。

方城、明樓以及之後的寶頂,是整個長陵最後也是最爲關鍵的地方。明樓上有皇帝的墓碑,上面刻着“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衆所周知,朱棣駕崩後的一百多年裏,他的廟號是太宗,並非成祖。直到嘉靖年間,他才順利升職,由宗到祖。既然廟號都換了,墓碑上的字也得改改,嘉靖皇帝捨不得將“太宗”二字磨去,讓人裝了個木套,把原來的文字蓋住,木製品上寫着“成祖文皇帝之陵”。

等到萬曆年間的某日,昌平地區雷雨大作,由於明樓地勢較高。當時也沒有避雷針,就被雷電擊中,燃起熊熊大火,之前的墓碑當然毀了。就有大臣上奏說,當初沒有把碑文徹底換掉,引起上天不滿,降下災禍,現在應順應天意,重新刻一座新的墓碑,所以現在的長陵墓碑是萬曆時期的成果。    

六百年前,那位叱吒風雲、遠邁漢唐的永樂皇帝,就靜靜地長眠於此,在地下三十多米深的地宮內,陪伴他的還有原配夫人,徐達的女兒徐皇后。正是是因爲永樂初年,徐皇后的不幸薨逝,朱棣才啓動了長陵工程,他派禮部官員考察過京畿許多地方,比如潭柘寺一帶,最終敲定了天壽山腳下作爲萬年吉地。自古帝王,基本都安葬在國都附近,方便後代祭掃,朱棣把長陵建在昌平,說明他的遷都之意非常堅定。南京,那是父親的城市;北平,纔是他心靈的港灣。

十三陵對外開放的陵寢並不多,最值得參觀的莫過於長陵和定陵,後者是目前唯一考古發掘的明陵,遊客可以直達地宮,看看萬曆皇帝以及兩位皇后的長眠之處。其實郭沫若最早想發掘長陵,只是用盡渾身解數,也沒找到地宮入口,反倒是定陵“自投羅網”,寶頂掉落的磚頭上,竟然寫有地宮的位置信息,工部官員的疏忽,爲他們的皇帝釀成大禍。朱翊鈞恐怕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自己三百年後有此劫難,都地下三十多米的位置了,還是被挖了出來。

由於保護措施不夠到位,許多珍貴文物因此損毀,長陵的發掘計劃也隨之破滅。很大程度上說,定陵是爲長陵擋了子彈,萬一長陵埋了全套《永樂大典》,又未能妥善保護,那真得是文化史上的悲劇了。其實像獻陵、景陵、慶陵等沒有開放的陵寢,也是值得觀看,頹圮的圍牆,黯然失色的明樓,空蕩蕩的祾恩殿遺址,更能夠體現歷史的滄桑與歲月的痕跡。    

不知不覺,朱棣已經是六百多年前的歷史人物了,原來還只是五百多年前的。他的時代已經落幕,生前居住的皇宮、死後居住的陵寢,都成爲世界文化遺產,迎接海內外的四方遊客。永樂盛世已經遠去,帝王業,終成落日殘煙。

圖片來源於網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