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刑的南京單親媽媽,犯了最致命的一個錯誤

點擊👇下方小卡片關注月亮




作者 | 拾遺
  來源 | 拾遺

·點擊收聽本文音頻·


從天而降的不一定是餡餅,有可能是災禍。

01

李月亮 ☽


某日晚上,南京棲霞區一高樓,突然掉下陶瓷水杯、行李箱、奶茶等。
輕的重的,像下雨一樣紛紛從天而降。
物品落地時砸出哐當巨響。
甚至還砸落在2輛汽車上,把車都砸壞了。
巨大的動靜引起周圍鄰居的警覺。
他們迅速報警。
民警趕到現場,找到了始作俑者。
高空拋物的,是住7樓的王某。
她獨自帶着十四五歲的女兒生活。
正值女兒叛逆期,母女倆水火不容,經常爆發爭吵。
事發這天,女兒很晚纔回家,母女之間發生了激烈爭吵,
王某情緒失控,把女兒的東西一股腦兒往樓下扔。
憤怒是發泄了,但事情鬧大了。
經過定損,王某造成的車輛損失達到2萬,構成了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立案標準。
儘管她認錯態度良好,積極賠償,但仍被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緩刑1年。

02

李月亮 ☽


很快,#單親媽媽從7樓狂扔女兒物品獲刑#衝上熱搜。
在評論區,很多人共情她:
“這媽媽一人帶她已很辛苦,十四五歲的女孩夜不歸宿能不炸嗎?”
“單親媽媽本來就很辛苦,這個女孩真是不省心!”
“你永遠不知道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
話裏話外,都認爲媽媽是被孩子逼成這樣的。
說實話,我能理解一位母親對孩子很晚沒回家的憤怒。
但我完全無法認同她的做法。
首先她獲刑的原因,不是扔了女兒的物品, 而是損壞了他人的財物。
再如何憤怒,那是家事,但殃及了其他人,那就是自己的問題了。
幸好還只是損壞車輛,要是砸中了樓下的人,別人豈不是無妄之災?
前面有太多高空拋物砸死無辜受害者的案例了。
其次,如果狂怒有用,母女之間就不會一次次爆發爭吵。
暴力和爭吵只會激化矛盾,對解決問題一點幫助也沒有。
所以不管是這位媽媽的行爲,還是處理方式,都不是那麼正確。
她被處罰,並沒有那麼冤。
正如有句話所說: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處理家庭事務的方式並不是“講理”,而是看誰的情緒強勢,然後壓制住另一個人,這樣家庭關係就陷入一種鬥爭狀態,矛盾衝突就是常態。”

03

李月亮 ☽


我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則視頻,一對母子乘坐北京地鐵,孩子也就7、8歲的樣子。
不知道孩子做了什麼事惹到媽媽。
這個媽媽狠狠地揪住孩子的臉,把他的口罩都扯了下來。
孩子默默地戴好口罩。
這個媽媽又用手打掉了孩子的帽子,孩子嚇得不敢戴帽子了。
但這樣並沒有讓媽媽解氣,她直接上手要打孩子,孩子下意識用手去擋住媽媽的攻擊。
這下,媽媽的情緒徹底被點燃,她直接撕扯下孩子的書包,命令他在熙熙攘攘的車廂裏跪下。
大庭廣衆之下,看着暴怒的媽媽,孩子不敢有半點違抗,老老實實跪下。
周圍的乘客實在看不下去,勸媽媽好好說。
這名媽媽底氣十足地說:
“我說我的孩子,我想讓他幹嘛他就得幹嘛!”
意思是孩子是她的私有物,她想幹嘛就幹嘛,外人不要多管閒事。
這一幕,看得很多人心裏堵得慌。
看孩子的反應,並不像是第一次被打。
當衆都能如此羞辱,可見在家並不好過。
爲人父母,如果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無法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用踐踏孩子尊嚴、人格的方式讓他們屈服,那麼,不生也是一種仁慈。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真的是孩子一生的災難。

04

李月亮 ☽


時常看到這樣的新聞:
長春媽媽當衆斥責女兒,怒扇幾個耳光,最後竟扒下女兒的衣服,讓她赤身裸體遭人圍觀。
長沙一孩子餐廳內不小心摔倒,冰激淋弄髒了衣服。
媽媽情緒失控,毆打甚至用椅子砸向女兒。
浙江男子帶女兒打疫苗,因女兒哭鬧不止,用腳猛踢女兒,並拎起來狠狠摔到地上。
類似的視頻,網上比比皆是。
有人說,沒當家長不知道孩子能有多氣人。
這完全就是爲自己失控找的藉口!
沒當過家長,總當過孩子吧?
父母情緒如暴風驟雨襲來時,有哪個孩子不會感到恐懼?
演員陶虹在節目中分享過一件事情。
一次出門前,女兒不小心打翻了牛奶。
陶虹第一反應就是憤怒地指責:“你怎麼回事?”
女兒因爲她的吼叫當場呆住,不敢說話,不敢哭,只是滿眼驚恐地看着她。
那一瞬,她覺得自己做錯了。
在第二次女兒不小心打翻牛奶時,她上前抱住了無助的女兒,並輕聲安慰。
這時女兒纔敢放聲大哭。
她說,不應該讓女兒記憶中留下:“媽媽不允許我犯錯”的印象。
不容許孩子犯錯的家長,只會養出一個唯唯諾諾,不敢探索的孩子。
失控的情緒就像一把殺人無形的刀,讓父母淪爲奴隸,讓孩子淪爲犧牲品。
而依賴着父母情緒生存的孩子,對此毫無招架能力,只能默默承受。

05

李月亮 ☽


心理學專家傑爾·萊特說: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最容易養出兩類孩子:
一是形成討好人格,失去自我,終其一生都在別人的眼色中,小心翼翼地生活。
二是脾氣暴躁,形成反社會人格,不是摧毀自己,就是摧毀別人的人生。”
在話題#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裏,有人說,自己永遠在討好,
有人說自己害怕犯錯,害怕衝突,害怕被責怪。
有人永遠在忽視自己的感受,取悅別人。
父母三分的脾氣,卻對孩子造成七分傷害。
在情緒化父母手中長大的孩子,永遠都要爲父母的壞情緒負責。
甚至有人因爲情緒化的父母,造成了一生的傷害,後來也成了和父母一樣的人。
有人用童年治癒一生,有人用一生治癒童年,說的就是這樣道理。

06

李月亮 ☽


有一對情緒穩定的父母是什麼體驗?
之前看過一則視頻,一個小女孩不小心將小提琴摔爛了。
媽媽溫柔地抱住女兒低聲安慰:“沒事,遇到問題咱們想辦法解決。
爸爸在一旁嘗試修復。
小女孩很自責地說:“如果修不好怎麼辦?
媽媽回答:“修不好就只能換啦,你還有多少私房錢?
小女孩不假思索說道:“兩三千。”
旁邊的弟弟說:“我贊助20”。
爺爺更是大氣表示:“我贊助2000!”
小女孩開心地笑了,而後,爸爸修好了小提琴。
一家人一起喝了奶茶慶祝。
這個視頻感動了無數人。
底下留言:
“原來摔壞東西是可以不被罵的。”
“學古箏斷了一根弦,4塊錢,我媽打了我一小時,讓我跪了一小時。
而更多人則表示,只有這樣的家庭氛圍,才適合養孩子。
這個視頻,讓無數人看到,情緒穩定的父母到底有多棒。
孩子犯了錯,跳過指責和怒罵,一樣可以解決問題。
這樣的父母是孩子一生之幸。
博主@軟蘇也講過自己的故事,
五歲那年,她偷母親的錢。
被抓個正着。
媽媽沒有瘋狂打罵,只是很嚴肅地問她:“爲什麼要這樣做?
她嚇得快哭了,說自己想買個新書包。
媽媽說,那媽媽的錢是偷別人的嗎?
她搖搖頭。
媽媽說,既然想要一樣東西,就要憑自己的努力去得到。
很快,媽媽列了份工資清單,洗碗、煮飯、打掃……
都可以賺兩三毛錢。
不久後,她就用自己賺來的錢,買了心心念唸的書包。

07

李月亮 ☽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意思是侍奉父母,對父母和顏悅色最難。
其實,教育孩子也一樣。
不情緒失控亂發脾氣,是最難的。
但我們依然要盡力去做。
首先,不做情緒的奴隸,剝離情緒去處理日常瑣事。
很多時候情緒失控,是因爲過於發散的聯想,讓你的情緒陷入死衚衕。
其實只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所有的想法專注於當下就行。
其次,及時溝通,敢於認錯。
父母也是人,也是第一次當父母,也會犯錯。
道歉不丟人,明知是錯而不悔改才丟人。
著名詩人聞一多有一次動手打了女兒,剛好被兒子看到。
兒子直接批評父親:
“你天天講民主,怎麼在家卻打孩子?
我對你的做法很不贊同!”
聞一多沉思了很久,站起身向孩子們深深鞠了個躬,並誠懇地道歉。
後來,兒子在回憶他時這樣說:
“他服從真理,追求真理,在真理面前敢於承認錯誤,甚至於獻出自己的生命。”
不因自己的身份而矜持,不因犯錯而強行遮掩,這樣的父母,才能真正得到孩子尊重。
正如蒙臺梭利說過:“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着他的一生,也決定着他的一生。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回家前,把情緒關在門外。
看過一個小故事,一名水管工在某天十分不順。
車子故障,電鑽壞了,連家也回不成。
善良的僱主把他送回了家。
到家門口時,一臉疲憊的水管工沒有馬上進家門,而是在門前的樹下坐了一會兒,處理好壞情緒之後,然後再打開家門,笑着擁抱妻兒。
他說:我要把壞情緒關在門外,不能把它傳遞給家人。
品牌管理大師盧永峯說過:“家,是愛和溫暖的安樂窩,不是壓力與情緒的垃圾桶。腳底的灰塵應該留在家門外,心裏的灰塵也是。
進門之前,請收拾好自己的情緒,別讓那些情緒垃圾,堆滿整個家庭。
點亮【贊】+【在看】,做情緒穩定的父母,成爲孩子生命裏的光

────  全文完  ────





 往期好文 

點擊藍字即可跳轉

|  “高考438分,值得慶祝嗎?”這個山西縣城媽媽的答案,出人意料…

|  高考出分第2天,700分“邁巴赫少爺”家庭背景曝光:這纔是高考的底層邏輯




你的「贊」+「在看」,月亮都看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