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 尋訪明初功臣墓

  死後賜葬“鐘山之陰”,是明朝開國功臣的最高禮遇。朱元璋葬於“鐘山之陽”,名臣環伺其周、生生世世效忠與守衛君王,葬在這裏的明初重臣,主要有徐達、常遇春、李文忠、吳良、吳禎、仇成等名將。

  其中中山王徐達墓、岐陽王李文忠墓每年只開放三天(今年是4月18日、5月18日、6月8日)。

徐達墓

  徐達(1332-1385),安徽濠州(今鳳陽)人,明朝開國功臣,長於謀略,早年隨朱元璋起義,屢立戰功。

  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百官,徐達被封爲左丞相。後又爲徵虜大將軍,北伐中原,推翻元朝。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稱帝,徐達爲右丞相兼太子少傅。在摧毀元朝軍事實力,創建明王朝的過程中,徐達被封爲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魏國公。

  徐達死後,被追封爲中山王,諡號武寧,配享太廟,於雞籠山功臣廟中排列第一位。

  中山王徐達墓神道有“明中山王神道”牌坊、神道碑一通、石馬一對、石羊一對、石虎一對、武將一對、文臣一對。

  徐達墓神道碑,碑額篆題“御製中山王神道碑”,高8.95米,下承龜趺高1.8米,是南京形制最大的古碑,比朱元璋的神道碑——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8.78米)還高將近20釐米。

  碑身正文由明太祖御製,記載了徐達的家世平生與建立明王朝的功績。

  碑文中標有句讀,在古代碑刻中極爲罕見。

李文忠墓

  李文忠(1339-1384)江蘇盱眙人,明朝開國名將,朱元璋的外甥。

  李文忠十二歲時,母死,父李貞帶着他投奔朱元璋被收爲養子,遂改姓朱。隨朱元璋討元軍、破張士誠,平浙江、福建,戰功卓著。1366年,李文忠因功擢升浙江省平章政事,才恢復李姓。

  洪武二年北征,他七次出塞,俘獲元順帝孫及后妃、公主、諸王、將卒數萬人。同時繳獲宋、元玉璽、金寶、玉冊、鎮圭等,受到了朱元璋的嘉獎,封曹國公。洪武十七年三月病死。

  李文忠死後,被追封爲岐陽王,諡號武靖,配享太廟,於雞籠山功臣廟中排列第三位。

  岐陽王李文忠墓前有神道碑一通、望柱二、石馬一、石羊二、石虎二、石武將二、石文臣二。

  李文忠墓神道碑位置奇特,不在神道中軸線上,而是置於一旁。

  神道缺一匹石馬,但東側有一未成形石坯,大致雕出石馬輪廓,未完工,棄置一邊。

  岐陽武靖王李文忠後人襲爵封侯,可惜李景隆卻是個軍事白癡,但有趣的是李景隆在與朱棣對戰時節節敗退,後來金川門之變又投降於朱棣,永樂朝再度成爲靖難功臣,而後家族延綿六百餘年,被後世稱爲“岐陽世家”。


  李文忠墓的特殊佈局及未完工的特殊現象,在史料中沒有任何記載,箇中原因歷來衆說紛紜。有學者認爲這和李文忠晚年被朱元璋猜忌有關,但沒有確鑿證據。


常遇春墓

  常遇春(1330-1369),賦性剛毅,狀貌奇偉,英勇善戰,膽識過人,是朱元璋隔壁懷遠縣老鄉,隨朱元璋征戰十四年,每役必戰,每戰必先,戰無不勝。他曾自言能以十萬軍橫行天下,人送綽號“常十萬”。與徐達二人,被譽爲“帝國雙璧”(徐達謀略持重,常遇春果敢勇猛),一個主將一個先鋒,討陳友諒,平張士誠,直搗元上都,所向披靡,爲大明江山的開闢立下赫赫之功。

  洪武二年常遇春北伐中原,從開平往南返回,走到柳河川(今河北龍關縣西)時,突得“卸甲風”(中風),暴卒軍中,年僅四十歲。

  朱元璋悲痛欲絕,親自到龍江迎接,賜葬鐘山之下,追封他爲開平王,諡號忠武,配享太廟,並親自出葬,還肝腸寸斷地賦詩一首:“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爲兒女泣。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溼。”

  享盡龍恩的他,英年早逝固然扼腕,但如若生還,以明太祖的秉性,能否善終尚不可知。

  開平王常遇春墓神道上石像生依次爲石望柱一及石馬、石羊、石虎和武將各一對。

  兩尊武將翁仲雙手撫劍,頂盔貫甲,高大威武、雄健挺拔,神態安詳,盔甲和戰袍的紋飾雕工精湛,逾越600年的風霜,依然活靈活現,讓人歎服。


可以給我畫一隻綿羊嗎

Hawkeye

這個世界上肯定有另一個我

做着我不敢做的事

過着我想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