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被觀點注射,怎麼辦?

文:王智遠 | ID:Z201440

姜萍事件,看了嗎?
有個朋友跟我說,他真的很生氣。這15天裏,連續不斷地有回應,感覺解釋越多,事情就變得越複雜。
還有,前一陣子,一個CEO因爲這件事持有不同觀點,和別人吵了起來。老實說,我覺得我很難評價這件事,也沒資格評價。
在互聯網上,每個發聲的人,似乎都是既得利益者,都想分一杯流量的羹。你說,我能怎麼說呢?

不過,比起這些,我更不希望你因爲一件事就和別人吵起來,影響自己的心情;所以,有一些新聞傳播學中的關鍵詞,我拎了出來,理解後,也許關鍵時刻有用。

01

我們先從事實出發。請問,什麼算事實?
也許你會說:
事實不就是所發生的事情。比如,小王打了小張一巴掌,就是事實。有道理,但並不嚴謹,一個完整的事實包括6要素,即:時間、地點、參與者、原因、結果以及證據。
舉個完整的例子:
2023年6月15日下午3點,北京三里屯某咖啡店,兩家初創公司CEO,在一次非正式會面中,因爲合作協議的細節問題發生激烈爭論。
這次爭論的起因,是一方認爲另一方在利潤分成的條款上,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結果,雙方沒能達成任何協議,以失敗告終。兩家公司合作變得不明朗,事件證據來自會場的監控錄像,以及會後雙方在社交平臺上,公開表達不滿的帖子。
這是一個,除把某咖啡店的名字打碼以外的完整例子。
我一直對「事實」這個詞着迷,自認爲是“實事求是”的人。但有時候,事情不順心時,情緒還會影響我。
爲什麼呢?
後來,我發現三個原因:一,自認爲理性的人,並不代表就不偷懶。有時候,面對一些難以接受的結果,會選擇相信自己想要的那部分。
二,掌握事實的成本很高。一件事情包含很多維度,平時不可能像電影裏那樣,一下子就掌握全局;三,敘事方式被打破。我們做事時,不僅渴望事情做對,還需要附加值,比如,別人的關心、認可,鼓勵等等。
缺了這些很容易情緒化。所以,作爲一個旁觀者,要想掌握全部事實很難。但從行動的角度來說,最好的方法,是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調整。
知識分爲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兩種,不管是哪一種,都是從實踐中來的。理論不跟實踐結合,就變成了空中樓閣,所以,我會在筆記軟件裏建一個事實庫,記錄下一些現象,不斷地調整和完善。
記住一個關鍵點:事實一定是定格在某個時間內,如果超過時間範圍內,情況就變了。

比如:昨天吵架的兩位創始人,今天引起了大家的討論,這種情況叫什麼呢?一個詞總結即:事態。

02

什麼是事態?

事情的態度嗎?不是的。事態指隨着時間發展變化的狀態。它有四個維度,一,發展,昨天的吵架今天已經發展成爲了更廣泛的討論或者爭議,這是開始到現在變化的過程。
二,對人、對環境的影響,這場吵架可能影響公司運營;三,公衆反映,一開始大家沒注意,但是,媒體、自媒體解讀一番,變成了熱門;四,持續性,它還會不會繼續下去?有沒有轉折發生?
因此,事態可以幫我們理解事件的全貌,有一種站在今天看昨天的感覺。但是,比起事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時態。
時態是什麼呢?
不僅描述昨天的事實怎麼樣,還包括正在發生,未來可能會發生。還拿吵架例子來說,兩位創始人昨天吵架,這是過去式,因爲它已經發生了。
如果今天,這兩位創始人發了公告,粉絲們留言引發了新的轉折,那我們就用現在式來描述,因爲這些正在發生。
再比如,大家看了留言,覺得他們明天可能還會吵架,甚至會引發商業競爭。這時,得用將來時態的眼光來說,因爲這些事還沒發生,但是有可能會發生。
看到這,你也許會冒出一個問題:時態等於事實嗎?
兩者相輔相成,但並不相等。因爲時態主要描述什麼時候發生,而事實告訴我們什麼事情真的發生,在哪發生,假設基於昨天的事情今天又有了轉折,那就是:事件時間線。
在時間線上大家會議論,這時「觀點」就出來了。
什麼是觀點呢?
個人、團體對某件事情的理解、看法,以及評價。因爲每個人的經歷、價值觀或者接受的信息不同,所以他們的看法也會不同。觀點包括情感色彩和主觀推斷,這是它與事實主要的區別。
舉個例子:
兩位CEO吵架之後,一家媒體說:“都是做老闆的,格局在哪裏?”下面有人回覆說:“利益面前,還談什麼格局?”還有人評論:“他們吵不吵架,關我什麼事啊?”
可以看出,觀點就像大鍋飯,每個人都可以來盛一勺。
互聯網上,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觀點,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觀點影響別人。有個詞叫做“填鴨式洗腦”。簡單來說,要小心在問“爲什麼”後,給你灌輸一大堆看似有道理,實際上卻用不上的東西的人。

比如,有人問:“爲什麼比爾·蓋茨要投資核能?因爲他覺得再生能源沒前景嗎?”這樣的問題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了,用了一種很武斷的邏輯,一定要小心。

03

還有一個跟觀點相似且被混淆的詞:立場。

什麼是立場?
一個人或團隊在某個特定問題中,持有的位置和態度,通常基於他們的信仰、價值觀、利益以及政策選擇。相比之下,立場更長期持久,是行動的基礎,觀點更加臨時性,會隨着新信息出現而調整。
比方:如果立場是你在足球比賽中,支持哪個隊伍的根本決定,那麼,觀點是你對比賽中,某個特定瞬間的看法或評論。
務必記住,涉及到立場和觀點和動機有很大關係。
爲什麼那麼多人,願意發表對姜萍事件的看法?因爲有些人想要流量。流量多了,就能賺錢,一個帖子閱讀量達到10萬+,廣告費可能有幾千塊。
涉及立場的討論中,羣衆往往會做什麼?爭對錯。
忘記哪個商業博主在書中提到的,事情沒有對錯,只有立場,我並不認可。真實的情況是,每個人的立場不同,可能會影響他們對事情對錯的看法,但這並不意味着沒有事實。
有些事情,確實要明確對錯。
比如:法律規定不能闖紅燈,創紅燈有危險行爲,還有一些科學證實的事實,地球圍繞太陽轉是事實,它基於大量觀測數據和理論計算出來,所以,這種情況下,你能用立場來形容嗎?顯然不行。
工作中,也要明確對錯,涉及到保護客戶數據安全,人際管理處理的方法、事情的優先級,這些更取決於結果的效果,以及如何更符合組織價值觀。
有時候,即使決策過程中存在分歧,只要最終能有效推進項目或達成目標,這樣的決策,也可以被視爲“正確”。
討論對錯問題時,我們要警惕一個現象:“和稀泥”。互聯網上,一些人會故意利用人們固有的印象和立場,製造分歧。
例如:
某個博主在發表對某事件的看法後,故意在文章下面設置一個投票,選項只有“對”和“錯”。這種做法看似在求證觀點的正確與否,實際上並不是爲了尋求真相。
他通過限制選項,只提供“對”或“錯”,這樣能激發人們的情緒反應,引發更多的爭論和衝突,而這些衝突恰恰能爲博主帶來更多的關注和流量,使他們成爲幕後的既得利益者,因此,面對這類情況時要有辨識力,避免被簡化的選擇誤導。
還有一個跟對錯相關概念是:真理。什麼是真理?
與事實相符,並被普遍接受的知識和概念,它代表對現實世界的準確和客觀的理解,不同領域中定義不同,但有四個特質:
  • 不依賴情感觀點,絕對客觀
  • 廣泛被接受,很普世化
  • 一致的,不會自相矛盾
  • 有歷史實驗或其他可證實方式

還拿前面提到的兩位創始人吵架的例子來說,“兩位創始人在會議中發生了爭執”,這就代表一個真理。不要驚訝,它是一個客觀事件,並且有可靠的證據支持。
所以,真理涉及到確定的、可以驗證的事實(吵架確實發生了),以及要進一步調查的因果關係(爲什麼會吵架),這些基於客觀證據和一致見解,我們還能從中吸取教訓,就能被定義爲真理。
那麼,我們能不能從事件中發現其他的真理呢?當然。也許你會意識到,溝通很重要;或者做決策時,要考慮各種不同的意見;甚至還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等等。

因此,就像那句話說的:真理往往藏在細節之中。

04

你知道時事,立場、對錯、觀點一般發生在哪嗎?

答案是:輿論場。
大名在學術中叫“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最初由德國哲學家尤爾根·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提出。
主要描述一個開放空間,大家都在這裏紛紜,交換意見,空間裏,各種信息四處傳播,討論不僅是聊天那麼簡單,還會影響到大衆對重要社會問題的看法,甚至能影響政府的政策制定。
我覺得,現在互聯網社交媒體,被分化成許多平臺,每個平臺都好比一個小型輿論場,在不同輿論場中,信息展現方式,討論的內容以及最終得到的答案都不同。
我有個朋友之前跟我抱怨,現在熱搜太多,看不過來。以前,天天上微博刷八卦,現在微博的熱搜已經被分成各種不同的領域,而且,不只是微博,其他平臺也在搞熱搜,也是分了好多領域。
他還吐槽,現在熱搜還能被商業化。不知道哪些話題是真的,哪些是被平臺人爲推上去?的確耐人尋味,值得深思。
不過,在輿論場中,一件事實發酵,往往會出現三種效應,一,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自媒體號的內容會使用特定框架和角度,這種框架會強化、削弱特定的價值觀和立場。
二,如果個人觀點與主流觀點不符,一些人會選擇沉默,以避免社會孤立,這種現象,會導致主流意見得到更多的重複,看似佔據絕對優勢,而少數意見則越來越少被聽到。
傳播學中,把該現象叫作:“螺旋沉默效應”(Spiral of Silence),簡單講,對於事實的評判,聲音就像螺旋上升、下降的曲線一樣。
最後,你也不知道什麼真相在哪裏?批判是否準確?
還有一點,有時輿論場也會導致“羣體極化”。前幾年,大家可能都關注到了一則關於某加拿大男藝人的新聞。
這件事情,很多人對此表達強烈的看法,有人認爲價值觀被顛覆,有錢人行爲毫無底線,還有人覺得爲什麼會出現飯圈文化,等等。
所以,這種討論往往使得公衆意見兩極分化,一方面有人強烈譴責,另一方面,也有人爲其辯護,提出不同的觀點。
當一個事件,隨着時間發展,終於得到完整的回應或結論,就代表真結束了嗎?等等,幾個月或半年後,在短視頻平臺上,這個事件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延續:
一,網友們會根據事實,創作出各種故事和段子,頻繁在社交媒體上被引用。比如:雷軍的are you ok,被bilibili博主做成音樂,後來不可思議的是,還被買走了版權。
二,這個事件本身,具有足夠的影響力和教育意義,那麼,可能會被用作教育、科普的素材。
通過這種方式,原本的事件被賦予了新的生命,變成了傳授知識和啓發人們思考的工具,很多電影結束時,會出現一句話:根據歷史改編,就是這個意思。
好了,事實、事態、時態、觀點、立場、對錯、真理、輿論場、框架效應、螺旋沉默效應、羣體極化、以及故事,12個概念爲你完整的還原一個事件的形態發展。

下次當被觀點左右時,不妨先停下來思考一下,現在處在事件哪個階段?所在的位置是什麼?理解這些,可以幫助你更清晰地看待事件全貌,避免被片面觀點所左右。

總結而言:
概念,關鍵時刻有用。
其實,作爲個人,真正要分辨的不是所謂的“事實”和“觀點”,而是看我對事實的瞭解和調查,做得夠不夠充分。

如果調查得很詳細,那就能確定說某個人的觀點是對的還是錯的。如果瞭解得不夠,就先不急着下結論,也不急着判斷,願你有一個性感的大腦。

————
我開通一個「營銷人+AI」
這裏主要寫關於營銷人在具體場景下, 使用AI的一些實戰。比如:如何用AI去製作一些腳本;如何用AI製作品牌手冊?如何建立自己的提示詞庫等等。
每篇文章對應解決一個問題,單篇付費購買後,直接在微信訂閱裏永久查看,歡迎找我聊聊你在AI使用過程中的問題。
推薦閱讀:
1.《爲什麼要用MOCs管理內容創作
2.這些年,爲何總出現營銷反噬?

長按識別下方圖片
加入MANDUN星球,同時可加入智遠的付費社羣

覺得有價值,歡迎點個在看,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舍滿取半,歡迎分享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