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高考狀元背後,有個怎樣的媽媽?

文 | 圖圖媽
來源丨微信公衆號“三個媽媽六個娃”
ID:pkumum


北京今年的高考分數出來了,這幾天,考生查分的視頻,頻頻登上熱搜。 

相比往年,今年的一個明顯變化是,超高分段考生人數明顯增多,總分750的情況下,700分這樣的高難度分數,已經飆到了117人,去年696分以上104人,而今年696分以上183人,比去年增加近76%;600分以上直接破萬,有10787人。


要知道,北京今年參加高考的孩子,才五萬多人,高分段直接佔據了五分之一。

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在拼命努力,瘋狂追趕。 

有人彙總了高考數據,發現北京今年的高考成績,“卷”成了一個紡錘型的形狀,而位於這個紡錘最頂端的,應該就是那些高考狀元們,也就是今年北京市高考成績的前20名。


根據網上公佈的消息,今年的北京市狀元,分別來自於這些學校。


一提到高考狀元,大家可能都有一份好奇,這些狀元究竟來自於什麼樣的家庭?

是哪些因素讓他們取得了這麼好的成績?

前段時間,我有幸採訪到了2023年北京高考前20名之一,高考狀元——大齊的媽媽(完整的採訪視頻我放在文章末尾了,想直接看視頻的姐妹可以劃到文末去看)。


聊天過程中,我問大齊媽媽,當時查成績他們一家人是什麼感受?

大齊媽媽說,25號那天,是大齊爸爸先有點沉不住氣,“晚上12點就可以查成績了,你倆還能睡得着覺嗎?”

大齊當時很淡定,“晚上12點查,和上午9、10點查,那個分不會變的。”

大齊媽媽和大齊想法一樣,母子倆都心態很穩地去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還是大齊媽媽的學生,給她打電話通知了好消息,“大齊考進北京前20了!”一家人還沒怎麼反應過來,北大和清華負責招生的老師,就已經開始聯繫她們了。


最終大齊按照自己的心願,選擇了心儀的北大元培學院。

近距離接觸狀元家庭後,我發現陪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父母的心態、視野很重要,但高效、實用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可能更重要。

這些方法和習慣,對於我們這些孩子還小的小學生、初中生家長來說,也非常有借鑑意義。



高考狀元的學習法
普通孩子也可以複製

和狀元媽媽聊完學習方法,我最深的感觸是,學習真的是一件特別講究科學的事情,想要出成績,千萬不能用蠻力,要智取,不能硬奪。

1、英語不是背出來的


1993年,大齊媽媽從山東考入北京師範大學英語系,一開學就遇到了上課聽不懂、說不出的尷尬。

她和我說,那段時間,她連“你叫什麼名字”“你多大了”這樣基礎英語對話,都開不了口。

怎麼辦?

在學習材料還不多的年代,她用“聽材料+跟讀”的方式,堅持每天早上在教學樓前,學一個小時Special VOA。僅僅用了一個學期,她的聽說問題,就全部解決了。

所以不管是自己學英語,還是後來教學生,大齊媽媽都堅持一個原則,學英語最不該用的方法就是“背”。


1、堅持“聽材料+跟讀”


成爲英語老師後,大齊媽媽曾經用這個方法,“拯救”了一個從河北燕郊前三名考到北京四中,卻因爲一口啞巴英語流眼淚的男孩。

和她當年一樣,男孩在堅持一個學期的聽讀訓練後,聽讀能力補上來了,自信心也跟上了。

所以大齊媽媽建議,想學好英語很簡單,“找到適合自己的材料,堅持練習聽力和跟讀”,一定會有效果。

2、複述英語故事


大齊小時候,每天會看故事書,大齊媽媽會問他,“看什麼了,給我講講唄。”

大齊就先用中文講一遍這個故事,講完以後她又會要求兒子“拿英文講講”。

大齊媽媽說,在缺乏語言環境的情況下,可以試試用英語複述故事的方法。這樣可以幫孩子學會運用英語思維,還能找到語感。


3、跟着電影學英語


聽大齊媽媽聊完高考狀元的英語學習經驗,我感覺非常實用、好用,我們每個孩子都可以借鑑。

比如她建議找到適合孩子水平的原版電影,一站式提高英語的聽、說能力,還能增加詞彙量。

大齊9歲時,曾經用30天的時間,啃下一部《獅子王》。

他一人分飾多角,聽電影原音、原調、原速、原味,用正常對話的速度,跟讀了電影四分之三的臺詞,很快掌握了至少6000個聽說詞彙。


嚐到甜頭後,英語就成爲了大齊的一門優勢學科。

2、想清楚這3點,再報興趣班


大齊不是那種把所有時間,都留給學習的傳統學霸,也沒有報過任何學科類的課外班。

相反,他的興趣五花八門,而且大部分都玩的很好。

比如帆船很厲害,曾拿到全國業餘帆船混齡第16名;

比如壁球、潛水、騎馬、鋼琴,書法……每一項都學的不錯。



大齊媽媽說,很多時候我們幫孩子選興趣班會困惑,是因爲沒想明白三件事:

第一,沒想清楚爲什麼要去幹;
第二,孩子幹了什麼也不知道;
第三,不知道要不要堅持下去,目標不清晰,而且不能堅持,這樣自然沒有結果,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她對大齊興趣班選擇的大目標、大方向,一開始就想的比較清楚,就是這代孩子,未來要做一個國際化的人,那一定得具備能夠融入更多圈子的技能。

最終大齊選擇學習的項目,也都是圍繞這個目標來的。

3、不陪孩子寫作業


沒有家長愛陪孩子寫作業,狀元的媽媽也不例外。不同的是,狀元的媽媽可能會把這種事“推給”孩子自己去做,還順便鍛鍊了他的能力。

大齊一年級時,每天回家要做口算題,家長需要檢查和簽字,相當於家長也做了一遍題。

大齊媽媽做了兩天覺得很耗時間,她告訴兒子,以後在學校做完題是沒人給檢查的,所以要學會自己檢查。


結果有一天,全班只有大齊錯了兩道題,回來後埋怨都怪媽媽。

大齊媽媽說,雖然出錯了,但你始終是自己檢查自己學,有這個過程,以後肯定不會再錯。後來的結果,也確實是這樣。

她對此的經驗是,什麼事都陪在孩子身邊,很多時候可能只是一種家長的自我感動。

作爲成年人,有時候要有耐心,多思考一下,有智慧的去引領孩子做這些小事,也就教會了他們爲自己的學習負責。

4、抓住一切機會學會獨立


孩子大學離家之前談獨立,多少有點抽象。

所以大齊媽媽會利用一些週期短的,國際化的項目,比如一家人外出旅行、參加冬、夏令營等,把大齊“丟”到真實的生活中,去鍛鍊他學會獨立。

在高中畢業之前,大齊基本已經具備一個人生活的能力。

1、能快速適應任何環境

現在的大齊,語言能力過關,社交能力過關,哪怕獨自一人到了任何一個國家、城市,參加任何一個活動,都不會犯怵,還能快速融入一個團體。

2、生活能自理

每次一起出行,大齊媽媽都不會特意照顧兒子,而是讓他跟朋友住在一起,自己搞定自己的事情。


3、接納不同

在過去幾年的鍛鍊裏,大齊接觸過不同的人,見到過不同的事,體驗過不同的文化。也正是在這個認識不同、理解不同的過程裏,他慢慢長成了一個懂得尊重差異,有包容心的成年人。

學習不一定要放棄其它,
培養孩子做一個完整的人

採訪中,大齊媽媽也和我聊了她一直感到困惑的事情,“爲了學習好,孩子一定要放棄其它事情嗎?”

想要學習好,就一定要花費很多時間大量刷題;

進入初高中後,爲了校內成績,就停掉了孩子的鋼琴課。


我覺得這些比較具體的選擇,體現的是不同家長的不同教育理念。

大齊媽媽在北京四中任教23年,她接觸過很多超前的教育觀念。比如素質教育,全人教育(whole person),四中很早就在實踐。

她也在當中吸取了很多經驗,用到了大齊的教育當中。

“學習真的不是一件靠熬時間的事情,而是小孩喜不喜歡的事情。”
“如果一個孩子有慾望探知學習之外的事,那他一定也能在學習上有這樣的勁頭。

即使大齊已經上高二了,有時候北京一些博物館、藝術館,有特別厲害的老師來做講解時,她都會問兒子要不要去看,大齊往往也很喜歡,就跟着她去了。


“我們作爲成年人,如果老是在工作狀態,都需要放鬆,需要疏解,需要有豐富的愛好,去平衡生活。”


“孩子也要能從生活當中看到樂趣,這樣在他們學習累的時候,心靈會有所依。”


在狀元媽媽眼裏,一個孩子應當被允許全面成長,接受完整的教育。


其實這也是我爲什麼不介意圖圖和小樹,花很多時間在玩耍和各種愛好上。

學習是人生的一部分,就像考上狀元也只是某個人生階段的成果,而培養孩子成爲一個完整的人,他們的幸福感和事業,可能都不會太差。

大齊媽媽完整採訪視頻👇
歡迎大家點贊留言轉發


-END-


姐妹們,明天的直播會給大家帶來劍橋英語體系原版教材Power up的精講課程——「劍津英語」專場。


課程是錄播課形式,主線學習用到的就是原版教材Power Up,學完還有一站式的衝刺備考輔導,用到的是劍橋考試原版教材Fun Skills。


這套課程非常省媽,包含全套電子版的精確到天的學習規劃表,還有老師全程精確到天的護航,一節課15-30分鐘,價格低至5元/節


這個價格就是想所有媽媽都可以讓孩子“上車”,趁暑假的完整時間提高英語。直播早上8點20開始,大家記得預約。



  • 散養兒子到五年級,他突然開始在意學習了
  • 對話京城名師:有類孩子,的確不適合提前學
  • 給兒子過完11歲生日,我想象了一下他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