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結束了本次橫跨歐洲之旅。


算一算,12天的行程裡我們探訪了4個品牌走過6個歐洲城市,光我自己就飛了9個航段。


在這12天裡,我的日平均睡眠只有大概5個小時,每天從一睜眼就在幹活、說話、拍照/拍視頻,晚上回酒店剪視頻寫文章,還帶著連我在內只有3個人的迷你團隊完成了兩場直播。


最好笑的是,直播的時候因為人手不夠,我甚至臨時充當起了運營親手上架產品彈鏈接……



一路保持著這個瘋狂的速度,我昨天落地曼谷之後馬上把行李存在了機場,坐地鐵進城去藍帶報到,外加看要租的房子。


之後又回到機場取行李,辦登機飛回普吉。


踏入家門,剛好晚上11點整。我洗完澡又開始坐在桌邊對貨盤敲字,給你們準備下週一的兒童洗護專場了。



這場機制特別好,大家先預約哦!文章我快寫完了,到時候再給你們拎重點。


微博上經常有人說羨慕我的精力好效率高,問我有什麼秘訣。


其實說出來都沒人信,我一直是一個精力水平非常低的人。



圖片

什麼是精力低?

我還特地去查了一下,好像科學上並沒有“精力低者”這麼個說法。

低精力對應的可能是生活方式不健康、低動機人格、厭惡社交、慢性疲勞、不易集中注意力等各種特質。

總之具體的表現就是整個人每天非常非常容易疲勞,需要比常人更多的時間恢復精力和體力。


我從很年輕的時候就覺得自己特別容易累,這個並不是嬌氣,是一種無法控制的生理感受。


小時候上課上完一天我就覺得非常非常累了,根本無法集中注意力寫作業。尤其是考試前整個人表現更差勁,初中的時候就經常熬到夜裡12點多還是什麼都弄不完。


長大以後我逐漸發現,我可能需要比普通人更多的睡眠。



有一次在加拿大我考完一個重要的考試交完論文之後,在房間裡整整睡了30多個小時。


當時我和幾個留學生合租,房東夫婦也住樓上。他們看到我一天多都沒有出來吃飯,敲門我也不應,擔心出事。


後來我是被瘋狂擂門的聲音吵醒的。迷迷糊糊起來開門,我的室友們全齊刷刷站在門口,房東叔叔手裡拿著個工具箱打算撬門了……


他們說這個世界上怎麼可能有人類能一口氣睡這麼久的???



我也是後來讀了關於睡眠的書才知道,確實每個人每天需要的睡眠時長是不同的。


有的人每天睡5個小時就睡夠了,逼ta睡也睡不著了。


但我現在自我感覺,我每天大概要睡到10個小時以上,白天才能有正常的精力水平工作和生活。



另外就是我非常容易疲累。每個週末光接送孩子彈琴,看著他們游泳,給他們弄吃的我就已經精疲力盡了。


我哄睡經常把自己哄睡著,掙扎著站起來爬去電腦面前,我真的是眼冒金星生無可戀。



社交就更讓我疲倦。


除了非常親密的好友之外,我不喜歡任何形式的閒聊。別人給我發微信,我經常意念裡回覆,或者只回幾個字。


我尤其害怕跟一群不怎麼熟的人吃飯或者聚會,學校的家長聚會我能躲就躲,任何社交場合都讓我感到痛苦和消耗。


別說陌生人了,就連我自己的孩子跟我說話多了我都會感到疲倦,他們一喊媽我就腦子疼。


我最羨慕的就是那種能一直跟自己的孩子對話聊天的家長,我的孩子一直連續問問題我真的會瘋。


可能也是因為精力水平太低了,我一直無法堅持系統性的運動。


我在運動裡無法獲得任何快感,偶爾運動支持我的全部信念也只是為了多活幾年或者稍微瘦點而已。


圖片

我是如何以精力低的身軀

硬控高效率的人生的?

看到這裡你就要問了,那你為什麼還能是工作狂?


可以這樣說,正是因為我的精力水平非常低,所以我才格外需要高效率的人生。


這從某種層面上來說,也是我們人類聰明的大腦發明出來的一種應對自己缺陷的代償機制。


具體怎麼實現的呢?我也嘗試來拆解一下。


嘗試理解自己

精力這個東西,說句不話糙理不糙的話,就像男人的性能力。


有的人行,有的人不行。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除非你吃藥,否則沒什麼方法能改變。


而且低精力還不像ADHD或者抑鬱症之類的,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對症的藥能治,除非每天咣咣灌紅牛吧……


我這次在葡萄牙去AMALIA拜訪的時候,品牌方負責全球銷售渠道的Carlos小王子,就是個典型的高精力人士。


他講起產品能滔滔不絕好幾個小時,每天把行程安排得滿滿的。


關鍵是一絲倦容都沒有,整個人好像一個馬上要參加百米賽跑的運動員一樣精氣神兒十足。



據說他每天要開一個小時車上班,早上7點半就開始開會,無時無刻不在打電話。


我們直播6個小時,他就硬坐在邊上邊敲電腦邊等。



這位大哥發起消息來是這樣的,20條起步,每次打開來我都好害怕。



還有大家應該都認識的燕子,我從高中認識她的時候她就是這個樣子的。


一天二十四小時精神極度充沛而且是人來瘋,每天有說不完的話用不完的力氣,不管是在人際關係還是工作都有無與倫比的爆發力。


我們在深圳一起參加Dr.Zhou診所開業,頭一天一起喝大酒,第二天我整個人宛若喪屍,你知道她幹嘛去嗎?


她跑去一百多公里之外飛傘去了!


我以前看到這種人會非常羨慕,甚至會感到沮喪——


為什麼我累ta不累?


為什麼人家工作起來這麼精神頭十足?


我要能有ta這精力水平我是不是會更成功/更有錢?


甚至之前有的時候我會想,我的同事我的團隊會不會被我這個拉垮的精力水平拖累了?


但現在我不會了。


因為我已經認識了自己,接納了自己。


總結一下,我們低精力人士共同的特點有:


*注意力容易渙散


*低動機人格


*社交後精力過度消耗,需要長時間恢復


*一天只能高效幾個小時


*情緒波動容易影響體力


*需要更長時間的休息和睡眠


圖片


放棄亦是獲得

自從我認識到自己的低精力狀況幾乎是無法改變的之後,我就一直踐行這種“小而精”的人生選擇,毫不猶豫地放棄了許多攤開在我面前的選擇。


這未必是更聰明的選項,但對我來說絕對是更合適的。


比如我9年如一日地寫文,做一個安靜的公眾號+微博博主,只賣自己喜歡的小眾商品,以及不盲目擴充團隊等,都是基於我本人精力水平有意做出的選擇。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做小紅書。


很簡單,做不過來,做不動。


小紅書流量是好,但它的內容跟我現在做的內容完全是兩套邏輯,並不是簡單的拷貝黏貼而已。


以我現在的精力水平,寫長文已經非常消耗了,我完全做不到再去以一個很好的狀態更新小紅書獲取流量。


那麼我就選擇不做。


其實在公眾號的鼎盛時期,就有資本給出很誘人的offer要投我們,但我深知我自己做不來公司化運營和平臺化那一攤事情。


我認識一些跟我同時期“出道”的博主,有的人真的是精力旺盛,非常樂於也善於“折騰”,而且很享受把事情做得越大越醒目越好。


這種精力和性格上的巨大差異,就導致了方向選擇上的不同。


既然選擇了,就全盤接受。


這些年來自媒體的世界千變萬化。別人風光無限的時候,我從來沒有羨慕過——那是人家高精力者應得的。


別人下墜、負債,出現問題的時候,我也會想,也許穩步前進也是不錯的選擇,起碼風險小。


我們低精力者,天生不適合激進投資和瘋狂的決策。像我,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在抗拒風險。


所以越是精力水平低,越是要懂得放棄。什麼都要,不是不可以,但你得看你是不是那塊料。



大家都說我這些年拍照越來越少,大部分時間都不露臉,也不自己出鏡直播。


這裡面有很多別的原因,涉及到我人生觀的改變這裡就不展開講了。但另一個層面上講,這也是一種低精力者的放棄。


化妝、挑衣服、找角度拍照、P圖……對我來說都是巨大的消耗。很多年前我發現避開鏡頭甚至少照鏡子,對我保存精力來說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所以現在大部分時間我都穿得非常簡單,不化妝,從來不自拍,非必要也幾乎不拍照。



再延伸說一句,我們人生中大部分的不快樂,都來自於“既要還要”。


你想要個既賺錢又不吃屎的工作?誰不想要?


你想要個既給你錢花又愛你呵護你對你無要求的老公?誰不想要?


但你知道對應這種人生好彩頭的是怎麼樣的精力水平嗎?


而且你還需要一點爆棚的運氣。


如果跟我一樣本身就是一般人,精力水平還低,那麼就請你一定做好選擇,認清自己的天花板,同時懂得放棄。


圖片


一種“小而精”的人生策略

但我這種沉靜細膩的人格,非常適合深耕某一個領域。所以我從來不求多和全,但求少而精。


這是一種有意為之的人生選擇,但我覺得也是相當不錯的一個哎。


社交上和情感關係上,我一直踐行的就是這個態度。


我自己並不享受呼朋喚友的生活,也完全handle不來過於複雜的人際關係,所以我只把精力放在最愛的人上。



我現實生活裡的朋友非常少,但我會記得每一個朋友的生日。


我的朋友都是認識很多年的那種。我非常善於維繫長久的感情,一旦認了這個朋友就會付出全部的真心。


當然我也希望朋友對得起我付出的感情。平常我對朋友無要求,但只要我意識到了朋友的背叛和辜負,這段感情我就會放棄了。


工作上,我不跟任何客戶維繫感情。


因為第一,我本身不享受社交;第二,對我這個工作來說社交無用。


所以日常聯絡溝通的事情我全部交給商務完成。



我非必要不跟客戶吃飯聊天,跟我長期合作下來的客戶也都瞭解我。不是說我高傲或者難搞,真的就是精力有限。


他們也都知道,下來的時間和精力,我用來寫更好的文章,輸出更好的內容,對品牌來說這不比我一天叫三百個親愛的重要嗎?



在選品上,跟隨我們多年的讀者也發現了,我們永遠做不到大而全,也是一直秉持著小而精的理念。


我通常只會優先做自己擅長和深入研究過的領域。


很多類型的產品你看我從來都不碰,那是因為我確實沒有精力研究,或者研究過了無果。


我不可能什麼都會,什麼都懂,我的職業道德又不允許我賣我不懂的東西。



有時候我反而覺得,這種小而精的人生選擇,是老天爺給我們低精力人士的一個獎勵。


我們因此得以更穩定、更舒適也更胸有成竹地生活和工作,不用冒太大的風險。


因為瘋狂的人生,本來就不屬於我們。



圖片


減低內耗,直接說不

很多低精力人士應該跟我一樣,同時都是高敏感人士。


社交讓我疲倦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對人的情緒和態度非常非常敏感。


這種高度的敏感,是寫在我的DNA裡的。


一個人微信裡發一句話,我有時候就能敏感地覺察到事情哪裡不對。


進入一個房間或者一個場合,我就會無法控制地開始觀察每一個人,暗暗對他們的性格底色、人生經歷甚至下一個行動做出一些判斷。並且隨著談話進行,慢慢對這個判斷做出修正和進一步推斷。



這個習慣的好處是,我對人的判斷通常非常準。Amy經常說我的嘴是開了光的,我總是對大是大非判斷得很果斷且準確。


壞處是,這種心力上的巨大消耗讓我完全無法享受無效社交。


跟親密朋友聊個天喝一杯還能讓我在情緒上有充電的感覺,但跟不熟的人呆在一起對我來講就完全是大型放電。


放完這種電之後,我需要獨處很久才能恢復過來。



我以前其實分享過如何做一個低內耗的人(戳舊文:勞累過度的日子裡,我用這幾個辦法減少精神內耗),我覺得對低精力人士來說,低內耗就顯得尤其重要。


"直接說不",對我們高敏感或低精力者來說,不只是禮貌,而是一種保護自己精力和情緒的生存技能。


因為容易感知他人的情緒,所以拒絕別人會有內疚感;因為擔心別人不開心或者冷場,所以寧願自己受累也不想掃興。


你所有承受的負面情緒,其實都跟你的高感知能力是絕對相關的。



自從我意識到了這點之後,我說不就沒有任何負擔了。


關於說不,我也有幾個小小的經驗可以分享。


1:對不重要的人,直接說不即可,不需要提供任何解釋和過渡。


不要怕丟臉,也不要怕對方翻臉。


提出過分要求的人是對方,應當感到羞愧的人也是對方。因為對方不重要,所以即便翻臉也不用在意。


經常有網友問我,我一個i人是怎麼做到在高鐵上高聲指責手機公放小視頻的人的。原因大概就是這些人對我來說好像螻蟻一樣完全不重要,所以我會毫無心理負擔地提出抗議。


2:對於重要的人,拒絕好過於逃避,能提前預警最好。


有時候對於低精力的人來說,哪怕是很親密的人的邀約,有時候也很難有動機奔赴。


但動不動玩消失其實是非常傷人的,與其不回答,不如直接說“今天不想動了”“這次就不去了”。


或者提前預警:“這幾天覺得好累,週末大概率可能就沒法陪你了,下次再好好出來吃個飯。”


3:工作上,說不要堅決。


其實工作上什麼時候該說不,我本來是不想提意見的。


因為這個完全取決於你的工作性質、在工作裡的話語權,以及場合和情形,確實沒有統一的答案。


但我覺得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一件事肯定行不通,終歸你是要拒絕對方的,肯定不能行的,那與其態度模糊曖昧耽誤雙方的時間,不如直接禮貌拒絕。



這點哪怕是在雙方權力地位非常懸殊的情形下都適用的。


因為越是權力地位高的人,ta們的時間越寶貴,有時候真誠的實話反而更可貴。


圖片


有意設計自己的生活

雖然低精力人士整體來講精力水平低,容易疲累,但落到細節上,其實還是有很多改進和優化的空間。


比如有個概念叫微運動”。


我前面講到我這種又懶身體條件又不好又低動機人格的人,想要長期堅持某種運動是非常艱難的,尤其是團隊運動或者對抗式運動,我一輩子都不可能去參加。


但如果完全不動,不光是影響健康,對精力水平其實也有影響。


所以現在大部分時間我堅持的是一種“微運動”,即動比不動強。比如晚上睡前遊一會兒泳,或者平常去什麼地方只要能走就用走的,或者站著工作等等。



另外對我來說,低糖+穩定血糖的飲食對精力影響巨大。


這兩年我午餐很少攝入精緻碳水了,因為我發現我吃完米麵之後下午非常困,很難集中注意力。


自從中午改吃高蛋白質和蔬菜,並且把整體飲食裡的碳水比重降下來以後,我工作時候真的感覺清醒多了。



現在一天中我只追求自己能高效工作幾個小時。


因為我大部分時候工作時間還是有一定自由度的,所以我會選自己效率高的時候工作,比如早上和晚上孩子們睡了以後。


一旦感覺到自己效率不行了,就切換一下頻道乾點別的類型的事情。


學著找到能讓自己真正得到休息的方式——對我來說是一個人安靜地閱讀,跟讓我全身心放鬆的人聊天,喝點酒,還有在廚房裡做點什麼。



還有個很重要的,就是精力水平越低,越要避免精力黑洞


比如過度社交或者無意義地上網瀏覽,當然還有害人匪淺的刷短視頻。把多出來的時間用來睡覺和做真正讓自己放鬆和享受的事情。


圖片


尋找並強化動機

我把這點放到最後寫,是因為其實我覺得,尋找和強化動機,對於低精力人士來說,其實是最最最重要的一個秘方,沒有之一。


因為我自己有非常深的感受。對於我們這樣的人來說,幹任何事情的動機感都很弱。


經常會覺得人生無意義,幹啥都沒意思,這個不想幹,那個不想幹,不知道別人忙忙碌碌地都在幹嘛,有種很荒誕的抽離感等等……


我說對了嗎?這是你的感受嗎?



對我來說,對抗這種無意義感最好的辦法,就是用魔法打敗魔法。


越是低精力人士,越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尋找和強化動機上。


我為什麼能工作這麼高效,為什麼能幹得這麼又快又好,為什麼同樣的時長裡能幹別人好幾倍的事情,為什麼看起來像個女超人?


本質上是我為自己選擇了回報超高、動機超強的工作。


這個工作本身就像強效咖啡因,一針又一針地打入我的血液裡。



如果你本身就是低精力人士,我建議你儘量選擇“工作表現能體現在回報上”的工作,或者在現在的工作上找到某個能激勵到自己的點。


這個回報,其實未必是收入。


比如我之前在雜誌的工作,其實收入非常一般,但“跟明星模特打交道,採訪知名設計師,滿世界出差”本身也是一種強大的動力。



比如你從事的是藝術類的工作,畫畫、攝影、表演等,那麼讓更多的人看到你的作品,從某個層面上改變世界,就可以成為你的動機。


對醫生和警察來說,救死扶傷,改變他人的命運,就可成為一個巨大的動機。


就算是一般的辦公室文員,也應該找到工作的動機和動力——


我是否在某項具體的工作上完成了一個提高整體效率的小小變革?


我做了這件事是不是真正幫到了我的領導?我這樣子那樣子做,是不是能更快更好一點?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你要變得更快更好更強,才能找到這個“動機”。


有了動機,你也就會變得更加快更加好更加強。


一旦進入了這個正循環,精力水平將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腦子。


另外,錢重不重要?


太重要了!


我經常跟我的年輕女讀者們說,對於女生來說,搞錢比嫁人容易多了。


你覺得現在的工作無聊,是因為你在混吃等死且賺得不夠多。我現在拿個布包裝一百萬砸你頭上,你是大理石做的也會爬起來幹活了。


但人生沒有被錢砸頭這種事,人生的正常路徑是你先爬起來幹活,再一張一張賺到這個布包裡的錢。


你一個月賺五千覺得無聊,是因為你不夠窮,不夠缺錢。


如果你是一個需要自己賺錢養孩子的單親媽媽,每一分錢對你來說都會閃閃發光,你做夢都想賺更多的錢。


還有,一個月賺五千無聊,那麼賺五萬還無聊嗎?五十萬呢?收入高到一定程度,再無聊的工作都會變得刺激起來。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不喜歡錢吧,再低精力的人都愛錢。


那怎麼讓現在的收入翻倍甚至翻五倍十倍呢?


把自己變得更快、更好、更強啊!


你看我跑歐洲為什麼那麼大勁頭?因為我賺錢啊。


賣一單,我有一單的佣金,因為我的內容強,有時候品牌還會給我廣告費。



我雖然掙得沒有那種抖音頭部博主那麼多,但比起一般上班族那是多多了,比起9年前的我自己也強太多了。我的小工作室穩定運轉九年了,就現在這個經濟環境,我還能年年給大家發獎金,我覺得我是挺了不起的。


這是什麼?這就是錢給我帶來的巨大動力。


我想買什麼就可以買什麼,家裡面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放一個屁,因為是我自己賺的錢。


我真的不理解那種躺在家裡混吃等死,但又羨慕別人買這買那的人。


想要什麼,爬起來幹說句不好聽的,哪怕是你長得美去陪有錢老頭搞錢都不丟人,你要知道扮靚給人提供情緒價值那也要花時間精力的!


除了王思聰這種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之外,沒聽說過誰躺在家裡刷手機就有錢賺的。


但講句實話,錢並不能一直幫助人維持高動機,至少對我來說不能。


熟悉我的讀者都知道,我經常會有輸出非常困難,找不到方向,非常迷茫和痛苦的時候。


我自己也非常清楚,我的人生動機除了錢之外,還有一些很深層的精神需求。這些需求在目前的環境下,有一部分暫時無法實現,但另外一部分,則是我可以選擇的。


所以我經常會有意識地挑選我自己更有興趣做的產品。我也喜歡做別人沒做過的品牌,去別人沒去過的地方。


我知道自己非常適合幫國外的成熟品牌在中國完成從零到一的這步。因為我有能力做非常深和細的內容,我也有能力去跟國外品牌打交道,做更深層次的交流。



我知道我們有許多非常有品位有眼界,認知也很高的讀者和顧客,所以我也經常會去選擇一些高客單價的產品,並且跟品牌價值高、創始人投入大量心血的小眾品牌合作。


所以我經常跟Amy她們說,我不要跟著其他博主一起炒剩飯,我們去做一些更有意思,更不一樣的產品。


哪怕沒有賣其他(所有人都知道利潤奇高的)東西那麼掙錢,但我在挖價值和做內容的過程中,也獲得了許多錢無法帶給我的非常珍貴的,另一個層面的滿足感和價值感。


就比如我一直合作的兒童洗護品牌FlyO飛哦


從去年一開始跟他們合作,我就知道高端兒童洗護這個小眾賽道不好跑,賣這個肯定不如賣其他東西賺錢。



但我打心底裡喜歡FlyO的兩個女性創始人Michelle和Lenore,喜歡她們在產品上投入的巨大精力和成本,喜歡FlyO“小手友好”的理念,從包裝到內容物每一個細節都是高品質。


我知道這樣的牌子不一定一下就爆,但它一定是能走得更加長久。出於私心,這也是我為了維持自己作為一個低精力人士的人生動機所做出的努力之一。


大家先預約直播,我們週一直播間再揭曉驚喜,週末我給你們講講Amy坐了15個小時的長途飛機後跟品牌掰機制的吐血經歷。


好啦,我的“低精力人格成就高效率人生”的經驗就分享到這裡了。

你看我,三個小時幹了8000個字,一口水都沒喝,也是因為我在跟心心相印的你們分享我覺得很重要的信息。這也是我人生動機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大家覺得有用的話也請收藏和轉發,並且星標我的公眾號。

預祝大家有個愉快的週末,晚安。

編輯:將離

在吉馬良斯,感到自己真切地活著

歐洲,一種淡淡的離譜

圖片

春夏巨愛穿的主藏單鞋,趁好價速團~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