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DI在成均館大學開設的學科每年招收30名學生
三星SDI與大學合作開設韓國國內首個電池學科,SK On的CEO李錫熙在大學親自授課,LG能源解決方案舉辦“電池技術會議”匯聚約40名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院校的碩士和博士生。韓國企業急於爭搶人才的背後,正是中國的崛起……
韓國大型電池廠商急於培養人才。三星SDI計劃2026年與大學合作開設韓國國內首個電池學科,保障畢業生的招聘,以加強人才的爭奪。在將來來自純電動汽車(EV)的需求擴大的背景下,三星SDI希望確保支持研發和製造的人才,以應對與份額不斷擴大的中國企業的競爭。
“如何讓本科生更容易理解電池的結構?”韓國電池銷售額排名第二的三星SDI的員工頻繁拜訪韓國名校成均館大學的能源學科相關教授。為了2026年春季共同成立新學科“電池工程學科”的計劃,正在加緊制定課程。
這是韓國本科生學習電池開發與製造相關技術的第一個專業課程。從2026年起,計劃十年內每年招收30名新生。學生將在四年內系統學習從材料到大型部件的製造過程,畢業時將獲得在三星SDI工作的特權。
自2021年起,三星SDI一直在首爾大學等六所韓國理工大學開展與電池相關的課程。這些課程主要面向碩士和博士生,旨在吸引能夠活躍於基礎研究和尖端產品開發的高端人才。
十年內計劃向700名學生提供獎學金,並重視實踐經驗,讓學生參觀三星SDI的製造現場,並參與公司實驗室的實驗。
此次在成均館大學,將從更早的本科生階段就開始培養專業人才。
三星集團在成均館大學於2006年開設了半導體系統工程學科,每年大約招收60名畢業生進入公司。通過豐厚的資金支持,建立了實踐水平的設施,並由現役研究人員授課。這一成功案例也希望能應用於電池領域。
韓國第三大電池企業SK On的高層也親自參與人才的爭奪。“絕不吝嗇對人才和研究的投資”,2024年12月上旬,CEO李錫熙在私立名校高麗大學親自授課,向大約100名學生進行了推介。他繼今年夏季拜訪首爾大學後,親自向學生宣傳了行業的成長性。
韓國最大的電池企業LG能源解決方案也在5月於美國紐約舉辦“電池技術會議”,匯聚了約40名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等院校的碩士和博士生進行招聘活動,以應對在美國擴大工廠等需求。
韓國企業急於爭搶人才的背後,正是中國的崛起。作為最大車載電池企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等企業的低價攻勢導致韓國企業的市場份額下降。
韓國SNE Research的數據顯示,在2024年EV電池市場上,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將同比增長0.9個百分點,達到36.8%,而中國比亞迪(BYD)則同比增長0.8個百分點,達到16.8%。另一方面,韓國三家企業的市場份額合計同比下降3.7個百分點至20.1%。
韓國證券公司等的數據顯示,韓國三大電池巨頭預計2024財年(截至2024年12月)的財報均將出現收入和利潤的下降。市場份額減少與EV需求低迷疊加,使得之前數年的增長勢頭髮生反轉。
在技術開發方面,與中國的競爭也愈發激烈。
專利調查公司Patent Result(東京文京區)的數據顯示,不斷用於EV的低成本磷酸鐵鋰離子(LFP)電池相關專利方面,中國過去十年累計的專利數量佔到了全球的六成以上。為了開發面向新一代EV的全固態電池等,擴大研究人才的培養成為必需條件。
某電池廠商的高管表示:“與半導體相比,技術上的模擬要素更為重要,需要在現場通過工匠精神來掌握技術”。韓國企業從本科生階段開始進行人才的爭奪,目的在於長期確保技術實力。
根據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的數據,韓國國內企業在電池領域的製造和開發等方面所招聘的人數在2023年達到了約5200人,與2017年相比增長了2.5倍。分析招聘內容發現,按學歷來看,本科畢業生的招聘人數最多,佔49%,按專業來看,工科專業最多,佔到整體的60%。
在少子老齡化迅速發展的韓國,年輕人才的爭奪戰愈發激烈。在被視為增長產業的電池領域,以三大巨頭為中心,從學生階段開始爭奪人才。當前的人才爭奪戰略將左右未來的競爭力。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浦奈美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日經中文網 https://cn.nikkei.com
視頻號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