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發現,我的忙碌大多是“自找的”

*本文爲「三聯生活週刊」原創內容
文 | 金睬
前幾天我代表單位請一幫顧問喫晚飯,結果三個在外地、一個已經有了安排,還有七位可以出席。這是一個無奈但又很正常的狀況,按照美國的統計,60%的人都忙到沒時間享受生活,相當於邀請10個人會有6個人脫不開身,要把全部10個人都請一遍,至少需要請兩次。
《成人孩子們》劇照
醫院的專家忙,上一天班要接診一百多個病人;公司的總裁忙,要負責多個業務線。爲什麼普通職員也會忙得像個陀螺?大學生其實也過於忙碌了。英國學者C.S.劉易斯回憶說:“今天我們能爲教育做的最大貢獻就是少開幾門課。一個人在20歲之前的時間只夠他把有限的幾件事情做好,如果我們迫使一個孩子學12個科目,然後每一科都學得庸庸碌碌,我們就是毀掉了他的標準。”
長期過於忙碌是不可持續的。美國管理學家拉斯穆斯·霍加德說:“漢語中的忙包含一個重要的智慧:它由兩個字組成,一個的意思是殺死(亡),另一個的意思是心。忙能害死人的心臟,這不僅是比喻,而且是真實的。很多研究顯示,任務過載、精神壓力大和忙碌會造成血壓升高、損傷心腦反應之間的連接。”
怎樣才能不那麼忙?美國心理學家亞瑟·布魯克斯說,答案很簡單:少做。很多人覺得這還用專家說?能不做的事情我爲什麼要去做?布魯克斯說,爲了躲避無聊!我們很多人忙慣了,反而害怕閒下來,所以許多忙碌都是自找的。
《我在他鄉挺好的》劇照
不要想着忙完再好好休息,因爲永遠都忙不完。《衛報》專欄作家奧利弗·伯克曼說:“由於資本主義、技術變革和人類的野心,要求你做的事情越來越多,而你完成事情的能力基本不變。甚至你完成的任務越多,你產生的任務就越多。本質上做完所有該做、想做的事情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決方法是,不是要努力不忽略任何事情,而是主動有意識地去選擇忽略哪些,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
老是忙於一些簡單、淺顯的任務也不利於創新。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博士卡爾·紐波特在《慢效率》一文中提出,我們要做更少的事情、以自然的速度工作、專注於質量。法國哲學家齊奧朗在《因工作而墮落》一文中說:“持續而不間斷的工作讓人變得遲鈍、瑣碎、失去個性。在工作中,人忘記了自己,人沒有爲自己而活,而是成爲外部現實可悲而無能的奴隸……活躍而精力充沛的人,視野是有限的,思想和行爲是平庸的。我更喜歡明智而善於觀察的懶惰,勝過讓人不堪忍受的、可怕的活動。爲了喚醒現代世界,人們必須讚美懶惰。懶惰的人對形而上的現實,有着比活躍的人更敏銳的感受力。”
《歡樂頌》劇照
丹麥哲學家克爾凱郭爾在《非此即彼》一書中說:“在所有可笑的事情中,我覺得最可笑的是忙碌於世界、是去做一個匆忙於自己的膳食和匆忙於自己的勞作的男人。因此,當我看見一隻蒼蠅在關鍵時刻坐在了這樣一個生意人的鼻子上,或者他被一輛以更快速度疾馳而過的車輛濺了一身污水,或者吊橋被拉起來,或者有一塊瓦片落下來砸死他,這時我就會從心底發出歡笑。”他本人其實很勤奮,只是懶於關心自己以外的世界,連續五年“像教會文書一樣在工作間裏埋首耕耘,幾乎一天也沒有休息”。
點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樹樹 / 審覈:然寧

本文爲《三聯生活週刊》“生活圓桌”欄目讀者投稿文章。歡迎大家踊躍投稿。



《三聯生活週刊》投稿郵箱

個人問題投稿

[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號投稿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讀者來信投稿

[email protected]

生活圓桌投稿

[email protected]

頭條號“粉絲信箱”

[email protected]

本文爲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週刊」所有。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轉載請聯繫後臺。

大家都在看






點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