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不黃了,植被覆蓋率65%,將達土壤最大閾值!

真的太讓人震驚了!

最近看到有人說“黃土高原不黃了,65% 植被覆蓋率已經達到黃土高原承載的上限”。開始我還以爲是自媒體無底線的吸睛炒作,沒想到這個論斷竟然出自官方的研究!

在中科院西安分院的官網,有一篇文章 《黃土高原生態建設與鄉村振興耦合發展之路探索——記陳怡平科研團隊延安南溝模式的理論與實踐》。陳怡平研究員提出了黃土高原退耕還林還草的最大閾值論斷,再提高植被覆蓋率將會帶來新的生態問題!

這有一點轉不過彎來啊!

從小我們在學校學到的、在電視上看到的,都是: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晴天一颳風塵土飛揚,雨天一下雨,特別是下暴雨後,泥水滿山流,這種帶着泥土的水流衝到大河,形成了舉世聞名的黃河。

如今纔多少年,這裏就發生瞭如此大翻轉,這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啊!

黃土高原是日月山以東、太行山以西、陰山以南、秦嶺以北的地區,面積約64萬平方公里。包括陝西、山西、河南的部分地區,甘肅、青海的部分地區,寧夏和內蒙古西部,7個省區。這個地方是一個水土流失嚴重、水旱災害頻發的地區。新中國成立前的2500年間,黃河流域發生的水旱災害大概超過了1500次。

在治理前,黃河的輸沙量每年約16億噸,現在泥沙量降到了3億噸以下,個別年份達到兩億噸以下,甚至一億噸左右。

這個成果實際上,是我國花了70年的時間進行綜合治理取得的!

1、建設三北防護林和退耕還林還草等工程

1978年,以“三北”防護林工程爲代表的國土綠化行動在北方大地開啓,治沙人一代接着一代在黃土高原種植樹木。

40多年前,陝北的一位老人來到了村後的沙地,他種了2000棵樹,1999棵都死了,只有1棵樹活了下來。在無邊沙海中,這棵像小草一樣頑強生長的弱苗,讓老人看到了希望。後來,他帶着全家搬進了沙地,經過40多年不懈努力,幾乎消滅了整片沙地。

2、建淤地壩讓讓泥不出溝

原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竺可楨組織了第一次黃土高原自然資源大規模綜合考察,上世紀50年代的科學家,風餐露宿,沒有很好的交通工具,也沒有很好的道路,只能騎着駱駝去考察。整整四年!完成了第一次黃土高原考察,摸清了黃土高原的自然資源家底,爲後續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後,朱顯謨院士在80年代提出了黃土高原國土整治的“28字方略”和“全部降水就地入滲攔蓄”的方案,指出:黃土高原的治理必須走綜合治理的道路!

黃土高原的溝壑約有4萬餘條,淤地壩則是黃土高原地區特有的、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減少入黃泥沙、攔泥淤地、滯洪減災、發展生產和改善生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構築黃土高原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

3、解決農民喫飯和增收問題

中國人能幹成大事,靠的是千千萬萬的人民。治理黃土高原也一樣,需要人民的參與,但是如果這些都喫不飽,沒有收入,誰能幹一輩子?

首先,我們的科學家針對黃土高原的自然條件優選出適合於黃土高原生產的作物,比如玉米、土豆、小雜糧,再通過品種的改良、栽培技術的提高、節水灌溉的技術、水土保持的技術等等來解決這個地區喫飯問題。

其次,解決了喫飯的問題,農民的增收的問題如何解決呢?科學家們培育果樹新品種,教農民種果樹!一批科學家的引領使得黃土高原成爲目前全球公認的、面積最大的、產量最高的、世界級的蘋果產業。幫農民矮化棗樹,實現了鮮棗的產量從過去的畝產150公斤到200公斤,變成畝產300公斤到400公斤。

圖片上在樹上站着的這個人,他是令人尊敬的教授,他在修剪蘋果的樹枝,底下站的是農業技術人員。

寫在最後

正是有了國家70多年來的堅持、科學家和科技人員的無私奉獻、人民羣衆的艱苦努力,在科學綜合治理下,黃土高原變綠了,糧食自給率從上世紀50年代不到60%,達到現在大約120%!

黃河也開始變清了,真正走上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持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