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的地質夢:從校園到職場,我的地質人生軌跡

在那片遙遠而神秘的西藏高原上,有一群人,他們用腳步丈量大地的脈搏,用智慧揭示岩石的秘密,他們就是地質工作者。

 

今天,讓我們跟隨一位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工程專業碩士畢業生的腳步,一起走進他的故事,探索他畢業六年來的心路歷程,以及在西藏這片聖潔土地上的工作與生活體驗。同時,我們也向所有懷揣地質夢想的你發出誠摯邀請,或許,這裡就是你職業旅程的新起點

 

回溯到2015年的初夏,我帶著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對地質科學的熱愛,踏上了前往西藏的征途。不同於許多同學選擇留在繁華都市或進入大型研究機構,我選擇了遠方——西藏,一個許多人夢想中的聖地,一個地質學研究的寶庫

 

西藏,以其獨有的地貌特徵和複雜的地質構造,成為了地質工作者的天堂。在這裡,我投身於地質災害評估工作,每一天都充滿了挑戰與驚喜。

 

從起初的懵懂到逐漸熟練,每一份報告、每一次野外考察,都記錄著我與這片土地的對話。工作之餘,西藏的壯麗風光成了我最好的慰藉,雪山、聖湖、草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我深感作為一名地質人的幸運

 

幾年的時光,我在西藏的工作經歷讓我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學生,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專業人士。從岩土工程勘察到地災評估,每一次角色的轉變都是對知識與技能的全新挑戰。

 

在私企的工作環境中,項目雖多且雜,但這也意味著更廣闊的成長空間和更直接的實踐機會。相較於體制內的穩定,這裡的薪酬待遇更富競爭力,每年超過50天的假期和年入30萬的收入,讓我在享受工作的同時,也能擁有足夠的時間和財力去享受生活,體驗世界的美好。

 

我所在的公司,雖是私營企業,但有著不輸於任何大型機構的企業文化和人文關懷。老闆的開明和大氣,體現在對員工的全方位關懷上,無論是出差的食宿安排,還是節假日的福利,都讓我們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在這裡,無需長期野外出差,雙休制度保障了生活的平衡,讓工作與生活得以和諧共生

 

如今,我站在職業生涯的一個小高峰,回首過往,感慨萬千。我深知,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團隊的支持,更離不開行業內外志同道合者的相互激勵,這裡是我的應許之地,也許,正式你們的應許之地。

 

小編後記:投稿人那邊目前正急需地質人才,通過聊天得知,他們正在面試新人,有意向的小夥伴私信我,給你們牽線,成手能直接寫報告的優先,專業方向以水工環為主,例如地質災害評估、岩土工程勘察。這幾個方向我的瞭解不用長期出野(差)外,投稿人也私下告訴我出差不多,出去一次頂多一週,不強制加班,手上事情忙完即可。待遇也是真的高,行業內天花板,這個我就不重複了。最後給投稿人點個贊,文筆這麼好,還跟我謙虛的很說寫的不好


每個人的人生,都值得被記錄;你的經歷,或許會成為他人前行的光。我是那山谷的風,感謝您的傾聽,如果覺得有用,不妨轉發關注;如果有所感觸,歡迎投稿分享。

DI ZHI ZHI MEI

平衡石,猶他州拱門國家公園,美國

座標:38.700456°N 109.564055°W

岩石高39米,巖頂端的平衡石相當於三輛校巴大小。

阿切斯國家公園(Arches National Park,拱門國家公園),位於美國猶他州東部,緊鄰科羅拉多河。

1923年,匈牙利裔探礦者林霍夫(Alexander Ringhoffer)邀請了丹佛和格蘭德河西部鐵路公司經理瓦德利(Frank A. Wadleigh)前來探訪此地區。此處獨特的地貌景觀讓瓦德利印象深刻,並建議將這裡建為國家紀念區。

1929年4月,胡佛總統簽署公告,正式成立拱門國家紀念區,成立的目的是依據1906年《古蹟法案》,為保護拱門、尖塔、平衡石和其他砂岩構造的科學與教育價值。


點關注  全球地質動態,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