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11竟然還在中國空軍服役,看來當年產量確實高

6月12日是殲-8II首飛40週年的紀念日,央視礪劍欄目也推出了一個《中國爭氣機》的專題視頻,回顧殲-8系列的發展。
視頻的一開始是對西部戰區空軍某部的採訪,該部目前裝備的是殲-8F。在介紹殲-8F的使用的武器彈藥時,筆者竟然發現了霹靂-11的身影。

箭頭所指的就是霹靂-11,而近處藍色彈體的是霹靂-12

霹靂-11是一型半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導彈,2002年10月完成靶試,定型服役。在這之後的十年時間裏,霹靂-11一直是殲-8系列和殲-10的標配,後來逐漸被霹靂-12取代。已經有好多年沒有見過霹靂-11出境,還以爲全部退役了呢。
說起霹靂-11的發展,就得從當年的“八二工程”開始。當時的計劃是,給殲-8II裝上以APG-66雷達爲核心的火控系統,並整合從意大利購買的“阿斯派德”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也就是後來常說的A彈)。
後來的事大家也知道了,“八二工程”被取消,改裝先進火控系統的事是沒指望了。而當時一共從意大利購買了85枚A彈,1989年交付了25枚後,剩下的60枚一直到1995年交付。
意大利的A彈,有很多AIM-7麻雀的影子
因爲沒有了外界的援助,國內只得依靠自己的力量來解決殲-8II和A彈匹配的事。1995年,殲-8II在西北某基地使用A彈打靶成功。而在這之前,A彈已經耗掉了3枚,儲備只剩下21枚。
不過,基於A彈發展的霹靂-11的工作也已經展開。基於殲-8III的成果(主要是1471多普勒雷達),改進而來的殲-8H也在同步發展。
2002年10月,殲-8H掛載國產霹靂-11進行打靶,6發6中,完成霹靂-11的定型。
2003年12月,殲-10發射霹靂-11實現了上視迎頭靶試和下視迎頭靶試,完成了殲-10和霹靂-11的匹配試驗。
至此,霹靂-11正式服役。

承擔了很多A彈和霹靂-11試射任務的058號原型機

在這之前的兩個月,也就是2003年10月,主動彈霹靂-12首次試驗失敗。一直到2004年3月,霹靂-12重新測試才取得成功。並在隨後的試驗中,打出13發13中的成績。
2005年年底,霹靂-12首次試驗雙彈齊射,命中目標,完成定型。這個,在央視的專題片中也提到了。

也不知道這個畫面是不是當初雙彈試射的現場

注意,霹靂-12的靶試是在殲-8F上完成的。當時殲-10使用的1473型雷達,跟殲-8H是一個級別的,不具備使用主動彈的能力。而殲-8F使用的是最新的1492型,比殲-10更早的具備了使用主動彈的能力。
不過,霹靂-12的第一批生產遇到了質量問題,已交付部隊的產品也被返廠檢修。經過一番整頓、重新試驗後,才達到可用狀態。
而2005年前後正是中國海空軍備戰壓力最大的幾年,急需中距空空導彈。在霹靂-12一時指望不上的情況下,2002年服役的霹靂-11大量生產,廣泛出現在殲-8系列和殲-10的機翼下。

掛載2枚霹靂-11和2枚霹靂-8的殲-8H,標準的空優構型

2006年,殲-10進行了升級,主要是改善火控系統,以使用霹靂-12。所以,這之後生產的也被稱爲殲-10A。殲-10和殲-10A,是兩種技術狀態的型號,主要區別是能否使用霹靂-12。
可能是由於產量大,所以,霹靂-11並沒有馬上退役。2009年國慶閱兵,殲-10就是帶着霹靂-11出場的。

2009年國慶閱兵上的殲-10,掛載的還是霹靂-11

甚至於到今天,還能見到殲-8F的部隊在使用(消耗)霹靂-11。畢竟,總不能還讓殲-10C去用吧,那就太浪費載機的性能了。不過一旦殲-8系列全部退役,估計霹靂-11也該壽終正寢了。
相比之下,我軍另一型發展的更早,曾經也是絕對主力的空空導彈——霹靂-8,估計能服役更久。因爲除了殲-8系列,殲-10系列、殲-11B、殲-15,都可以使用。而且該彈的產量更大,就算是到2030年之後,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