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娛最強背鍋俠,非TA莫屬

從小老一輩就教導我們,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不會平白掉餡餅。

我估計那時候的他們一定沒有想到,“天上”是有可能會掉東西的。

隻不過它們既不是痞老闆心心念念的蟹黃堡秘方,也不是哆啦A夢最喜歡的銅鑼燒。

而是一口接一口的,“耐用抗造”可以反復迴收使用的“黑鍋”。

簡單來說就是,人在傢中坐,鍋從天上來。

做劇TA不行,甩鍋第一名。

如果現在有小夥伴發起網絡投票,問:
整個內娛影視圈最倒黴的人是誰?
TA,就是內娛影視圈,近二十年來的最強背鍋俠——廣大觀眾朋友們
前段時間,電視劇《匆匆那年》的編劇九夜茴,突然發瞭條微博“控訴”觀眾。
指責現在的觀眾都喜歡爭當“道德衛士”,批判影視角色,尤其是對女性角色的“審判”最為嚴重。
她抱怨說,如今的觀眾不允許編劇創造有爭議性的女性角色,導緻自己的創作思路受阻,創作生涯一度陷入危機。
在反復盤過瞭這條,已經被九夜茴本人刪除的微博後。
我竟然隻能從中提取齣兩個大字:
甩鍋。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口巨鍋,熱心的廣大網友們終於是忍不下去瞭。
紛紛在各大平颱各抒己見。
而像編劇九夜茴這種,因為創作齣的作品本身(在妝造、服化道、人設、劇情等方麵)存在著爭議性,進而遭到觀眾吐槽、抗議,結果反過來甩鍋觀眾的情況,這些年也並不在少數。
對此,我的第一感想是:人不行彆怪路不平。
觀眾都仁慈大度的還沒開麥罵你們,沒有金剛鑽彆硬攬瓷器活呢。
結果反倒是你們這些爛劇,先嚮那些審美在綫、三觀正常的觀眾“開炮”。
這又是哪裏來的道理?
當然瞭,一部劇能爛到被廣大網友群起而攻之。
說明它肯定是有“過人的本事”,而又絕對不可能隻是編劇一個人的“功勞”。
畢竟一部劇,從雛形製作,到最終誕生被呈現到觀眾眼前。
其過程是包括瞭原作、編劇、製片、導演、演員、後期、宣發等一眾人員的工作在內的。
既然一部好的作品,功勞不隻屬於一個人。
那麼相對的,一部爛劇,它存在的問題,我們自然也得做到多方評判。
當然,一部作品,不管是改編,還是原創,劇本是作品呈現的根本。
也就是說,編劇撰寫的劇本,是構成整部劇最基礎、最核心的東西。
如果劇本本身不及格,那不論導演拍攝水準有多牛,演員演技有多好,都很難做到力挽狂瀾,帶活這部作品。
雖然在內娛影視圈,能被盤活的劇不是沒有,但實屬鳳毛麟角。
更多的還是劇爛到口碑一撲到底,連帶著演員一塊慘遭質疑:
XXX這挑劇本的眼光是怎麼迴事?是在還誰的人情嗎?
就好比張譯主演的《他是誰》,以及張頌文主演的《獵冰》。
不知道有多少觀眾和我一樣,是在看完《狂飆》後,盲追的這兩部作品。
結果呢,高開低走,結局爛尾,人設崩塌,一部比一部爛的群嘲齣圈。
縱使兩位演員都是實力派,也救不活拉胯的劇本。
《他是誰》的編劇之一吳迪,在該劇口碑直綫下滑後齣來發聲,說自己僅參與瞭前八集的創作。
有網友認為他“甩鍋”,也有人認為他是敢於硬剛甲方,揭穿行業內的“潛規則”。
像吳迪這樣,明裏暗裏把自己和爛劇本摘開的行為,《田耕紀》《一路朝陽》《祝卿好》等劇的編劇或原著作者也都有過。
但事實究竟如何,作為觀眾的我們很難去探究背後真相,實在做不瞭清湯大老爺。
而且咱們都知道,內娛一嚮是精彩到可以自辦“20XX春晚大舞颱”的存在。
內娛影視圈,像於老一樣,非常善於和觀眾“溝通交流”的“優秀人士”自然也是多如牛毛。
《韆古玦塵》的製作人,直接把觀眾對劇的吐槽和批評,說成是“黑子帶節奏”。
按內娛影視圈如今的這個風氣,長此以往,哪還有真正的路人觀眾敢發聲?
真就打算把拍齣來的作品全搞成是“粉絲限定”唄。
而內娛影視圈常見的甩鍋操作,除瞭把敢批評、說真話的觀眾打成是帶節奏的黑子。
很多劇,都有一個共通的操作,那就是甩鍋配音演員。
一些非演員原聲的角色,被誇瞭就說是演員演技好,被罵瞭就說是配音不貼閤演員。
這種言論讓人聽瞭,多少是有些無語。
尤其是麵對那些演貝,真的很想問一句:
如果沒有配音演員們的聲音加持,您這個角色,真的能有這麼火嗎?
很多時候,配音演員和在颱前錶演的齣鏡演員,是彼此互相成就的。
就像《甄嬛傳》裏,飾演甄嬛的孫儷。
她的聲颱形錶都很不錯,但要想完美飾演好“甄嬛”這個角色,在“聲”這塊還是差瞭一些東西。
導演鄭曉龍也是經過多方考量後,纔選擇瞭啓用配音,也由此成就瞭“甄嬛”和《甄嬛傳》。
不論是颱前演員,還是幕後的配音演員,本質上都是為劇服務的。
有配音加持的角色齣瞭圈,那榮光也應該分給配音老師們一份。
而不是在劇撲的時候,纔把人給拽齣來,一味地甩鍋。
配音演員,隻是打工人,沒惹任何人。
順便一說,演員這一行,聲颱形錶那都是基礎。
但有的人要麼是隻占一部分,要麼是一點不沾。
觀眾們是真沒那麼多時間,等他們花十年八年成長,也沒精力看他們拿一部部好劇來練手。
而且內娛更新迭代的速度之快,一直擺爛的人早晚會被更努力的人給替代。
介於篇幅有限,最後咱們再聊兩點就收。
先來說說內娛國産劇,近些年擺脫不掉的各種死亡濾鏡。
像那些什麼阿寶色、莫蘭迪色、馬卡龍色,我都懶得再說瞭。
而有的劇,雖然一開始,劇組對網友們的質疑和意見,充耳不聞。
但到後邊看被衝得狠瞭,眼見口碑下滑,還是會緊急修改。
隻不過,這種情況也就能維持一兩部劇的功夫,再往後還是老樣子。
依舊是磨皮太過導緻演員五官不清,或是濾鏡使人顯得麵色詭異or老氣橫鞦。
網友們跟劇方抗議少用不閤適的濾鏡,多還原演員真實狀態的行為,和打遊擊戰似的,整得人人身心疲憊。
甚至有的劇方卻會直接徹底擺爛,乾脆反過來暗諷觀眾審美不夠高級。比如豆瓣評分9.1的《風起隴西》。
該劇的劇情沒什麼問題,但濾鏡是很難恭維的。
我如果不說,沒看過該劇的小夥伴,誰能猜到這張截圖來自第一集,角色受刑後被審問的場景。
就這打光和濾鏡,怎麼讓觀眾能品到演員精彩的眼神戲,靠腦補嗎?
本來這劇的劇情就比較燒腦,濾鏡打光又如此暗淡,觀眾們琢磨劇情的同時,還得去觀察演員的臉和服裝來區分陣營,這費事操作,誰能有耐心看得下去啊。
希望內娛以後的影視劇,在濾鏡這塊,還是慎重使用吧。
除瞭那種把人五官磨平的水煮蛋的高磨皮,像阿寶色、莫蘭迪色、馬卡龍色,“冷淡風”“喪葬風”等濾鏡也都盡量省省吧。
觀眾的眼睛,真是經不起摺騰瞭。醫院的眼科是真的很難約!
最後一點咱們要聊的,則是一些倒黴催的配角。
有的劇,明明是劇裏主角團的人設和相關劇情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本來一開始大傢都在審判劇中角色及其行為,結果不知道怎麼迴事,從某天開始,突然話鋒調轉變成瞭抨擊配角演員。
還有的劇,在收視和口碑雙撲以後,直接把配角拉齣來擋槍。
指責配角加戲搶戲,演技太差,拖纍瞭該劇。
看著網友們統計的這張配角齣鏡時間。
真心想說,您要不試試看,下次換個人甩鍋呢?
畢竟也不是所有人都像《沉香如屑》裏的某根燈芯,是真加戲,搶瞭主角和其他配角的高光戲份。
寫到這裏,突然發現我在開頭說的話,稍微有些武斷。
被內娛影視圈甩鍋最多的人,確實是咱們廣大觀眾沒錯。
但同樣被波及到的,還有配音演員、編劇、配角,以及因篇幅問題,沒有來得及說的原作作者、審片製度、後期人員、播齣平颱等等。
我願稱他們為內娛影視圈最強(yuan)打工人
總之是,隻要一部劇撲街,資方、劇組以及粉絲,總能找到各種令人啼笑皆非的理由來“閤理甩鍋”。
對此,廣大網友們也是見怪不怪瞭。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無所謂地接下這一口口“黑鍋”。
存在問題就得及時改正,觀眾可以忍你一次兩次,但次數多瞭,群起而攻之也不過是早晚的事。
甩鍋這件事,內娛,你還是盡早收手罷!
還是那句話,實在不行您就退圈轉行吧。
今天就先聊到這裏。
小夥伴們對內娛影視圈的甩鍋行為有何看法,你又看過哪些令人無語的甩鍋行為呢?
歡迎在評論區交流討論~
咱們明天再見。
拜瞭個拜~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烽墨


在看護肝,觀眾老爺點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