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過得比我好,我就一點也痛快不了丨幸災樂禍

作者 | 心是孤獨的獵手
來源 | 京師心理大學堂
ID | bnupsychology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有過一些幸災樂禍的時候——


可能是因爲他人搶不到心心念唸的音樂會門票,而我們恰好擁有位置特別好的門票;

可能是坐地鐵的時候,他人沒有準時趕在地鐵出發的時刻,而我們恰好坐在地鐵上;

也可能是他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Duang的一聲與地面親密接觸了,而我們的奶茶卻緊握手中。


什麼是幸災樂禍?



從字面上理解,幸災樂禍是在他人遭遇不幸時感到開心[1]。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定義,幸災樂禍指別人遇到災禍時自己心裏高興[2]。


不幸、災禍又或者是厄運,當別人遭遇這些時,我們可能會產生一種開心或高興的感覺,這就是幸災樂禍。


這種感覺可以用一個段子來描述:


問:青春痘長在哪裏才能使你不擔心?

答:當然是長在別人的臉上了!



幸災樂禍是一種陰暗的“底部”情感



如何理解幸災樂禍的陰暗?


  • 享受陰暗的快樂。


在“他人厄運”的發生上,“seeing”「目睹」與“making”「造成」存在顯著的區別[2]。


尼采認爲——


同樣是感到快樂,通過直接競爭來導致別人遭受厄運(making)與在一旁坐看別人倒黴(seeing)是不同的。


後者享受的快樂,更加陰暗與“非法”。


也就是說,幸災樂禍可以分爲兩種類型:


一種是因我們的緣故而造成他人不幸,對此我們感到幸災樂禍;


另一種情況是,我們並非造成他人不幸的直接原因,但我們對他人的災禍也會感到幸災樂禍[1-3]。


這兩種類型的幸災樂禍就好像別人掉落的秋天第一杯奶茶,是因爲我們不小心碰倒了奶茶,還是他自己不小心手滑了?


  • 暗戳戳的感覺“最痛快”。


在羣際幸災樂禍的研究中發現:幸災樂禍既區別於含有輕微惡意與偏見的驕傲、沾沾自喜,又不同於顯露直接惡意的憤怒和競爭,這種暗戳戳的感覺尤其顯得陰暗。


  • 無法預知的陰暗面。


幸災樂禍的陰暗究竟可以達到何種程度,目前尚無定論。


在一些研究中,人們認爲只有中等強度的負性事件會引發幸災樂禍;


另一些研究則發現,如果有之前的厭惡作爲前提條件,嚴重的人命事件也能引發幸災樂禍。


因此,幸災樂禍的陰暗可能遠遠超出我們現有的想象[2]。



如何理解幸災樂禍是一種“底部”情感?


“底部”這個詞語相當恰當地描述了幸災樂禍的最深層本質,其意義可以從低級性、內隱性和普遍性三個角度理解[2]。


對於“低級”,西方先哲和思辨時期的心理學家提到幸災樂禍,無不是站在道德的高點對其進行審判。


柏拉圖稱它爲不公平和邪惡的,並且建議人們儘可能超越它;

叔本華稱它是絕不掩飾的惡性快樂,他認爲幸災樂禍在道德上毫無價值。


對於“內隱”,爲何“幸災樂禍”這一普遍存在的情感會在多種人類文化的語彙上隱形?


對此可能的假設是:人們對自身幸災樂禍的感知有很大程度上是意識外的,也就是內隱的。


對比其他文化,正因爲中國思想史上具有“人性惡”的分支,中國人不憚承認這一情感的存在,因此我們會在語言中創造一個專門詞彙來描述這種感情。


最後,幸災樂禍雖然並非在所有文化中都有專門的詞語來形容,但這種情感本身是普遍存在的。


所有人,不管你是否意識到,都一定在某些時刻產生過幸災樂禍的情緒。



我們爲什麼會幸災樂禍?



社會比較理論、應得理論、公平世界理論和羣際情緒理論等從不同角度解釋了幸災樂禍產生的原因[2]。


  • 社會比較理論


根據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人們藉助社會比較進行自我評價[2]。


人們的情緒狀態,不僅與自身情況有關,也和與他人進行比較有關。



尼采認爲,與成功的人(指具有高成就、高地位或者擁有某種厲害的技能的人)進行比較時,人們會感到自身弱勢的痛苦,這使得人們更容易對他們隨後的失敗感到幸災樂禍。


也就是說,一旦成功的人遭遇失敗時,我們便會感到幸災樂禍,以此消減對自身弱勢感到的痛苦[1]。


  • 應得理論


根據應得理論(Deservingness Theory),處於低地位的觀察者對於自身低地位的合理和不合理的看待方式會影響他們對高地位者的看法,以及高地位者遭受合理或不合理的厄運時觀察者所產生的幸災樂禍與同情。


觀察者自身地位的合理性、高成就者成功的合理性、高成就者倒黴的合理性,這三方面的合理性評價會綜合決定觀察者對高成就者幸災樂禍的態度——


個體對他們自己的不幸事件越負有責任就越會激起別人的幸災樂禍而不是同情。


總結一下便是,應得性與幸災樂禍之間存在以下路徑:應得→不公→憤恨→幸災樂禍[4]。


  • 公平世界理論


公平世界理論(Belief in a Just World)的主要觀念是:個體需要相信自己生存在公正的世界,而且在這個世界裏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得到他們應得的東西。


不同的人有不同強度的公平世界信念,公平世界信念越強的人,越傾向於認爲個體應該對自己的厄運負責,並在看到他人受難時體會到更多的幸災樂禍和更少的同情[1]。


  • 羣際情緒理論


羣際情緒理論(Intergroup Emotion Theory, IET)認爲,羣際情緒是當個體認同某一社會羣體,將羣體看作自我的一部分時,個體對內羣體和外羣體的情緒體驗[5]。



羣際情緒理論的主要假設是:


(1)認同某一社會羣體的成員會評價和解釋與他們羣體相關的事件;


(2)羣體評價產生指向內羣體和外羣體的羣體情緒;


(3)羣體情緒又可以作爲刺激條件,激發指向內羣體和外羣體的行爲。


而幸災樂禍的相關研究發現,內羣體認同越高的個體,當外羣體遭遇不幸時更容易幸災樂禍[1,6-9]。



 寫在最後 



到目前爲止,彷彿所有的結論都指向一處,那就是:幸災樂禍是一種陰暗的“底部”情感。


但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幸災樂禍呢?


比如採用進化的視角,幸災樂禍就會被當成一種擇偶價值追蹤機制(mate-value-tracking mechanism)。


當看到競爭者遭遇不幸,而且這種不幸會降低競爭者的擇偶價值時,人們就會感到更開心[1]。


進化論認爲,女性的擇偶價值與外表的吸引力有關,男性的擇偶價值與社會地位有關。


女性競爭者在外貌上遭遇不幸時,女性會感覺更開心;男性競爭者在社會地位上遭遇不幸時,男性會感覺更開心。


進化視角從個體層面出發,強調幸災樂禍對自身的影響[1]。


這讓我們意識到至少幸災樂禍能讓一些人更開心,從某種角度看也算是幸災樂禍的積極意義了。


「有些人靠消耗別人的眼淚,試圖止住自己的眼淚。」


說到底,幸災樂禍還真是兼具陰暗面與閃光點的複雜的情緒體驗啊。


很多人會覺得幸災樂禍是不道德的,是應該被譴責的。


但如果理解了幸災樂禍背後的心理學理論,是不是可以更客觀地去看待幸災樂禍這種情緒體驗呢?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京師心理大學堂(ID:bnupsychology),作者:阿童木。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向上滑動閱覽參考文獻:

[1] 張衍,王俊秀,席居哲.(2021).幸災樂禍的重新審視和互動過程模型的構想.心理科學進展, 29(3),505-519.

[2] 曹紅蓓,許燕,辛霞.(2012).幸災樂禍:人性“底部”的邪惡快感心理科學進展,2012,20(3),443-456.

[3] Leach, C. W., Spears, R., & Manstead, A. S. R. (2015). Parsing (malicious) pleasures: Schadenfreude and gloating at others’ adversit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6, 201.doi:10.3389/fpsyg.2015.00201

[4] Feather, N. T., & Sherman, R. (2002). Envy, resentment, schadenfreude, and sympathy: Reactions to deserved and undeserved achievement and subsequent failure.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8(7), 953-961.

[5] 劉峯, 左斌. (2010). 羣際情緒理論及其研究. 心理科學進展, 18(6), 940-947.

[6] Combs, D. J. Y., Powell, C. A. J., Schurtz, D. R., & Smith, R. H. (2009). Politics, schadenfreude, and ingroup identification: The sometimes happy thing about a poor economy and death.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4), 635-646.

[7] 馮夏影. (2015). 羣際視野下社會認同對幸災樂禍的影響(碩士論文). 上海師範大學.

[8] Ouwerkerk, J. W., van Dijk, W. W., Vonkeman, C. C., & Spears, R. (2018). When we enjoy bad news about other groups: A social identity approach to out-group schadenfreude. 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21(1), 214-232.

[9] Wang, S., Lilienfeld, S. O., & Rochat, P. (2019). Schadenfreude deconstructed and reconstructed: A tripartite motivational model.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52, 1-11. doi:10.1016/j.newideapsych.2018.09.002



 ▷武志紅心理諮詢工作室◁ 

專業:嚴選300+諮詢師 

 保密:嚴守原則 保護隱私 

口碑:10年老品牌 累計服務上萬用戶

 在安全、保密的環境中 

看見自己,接納自我

在諮詢專業引導下療愈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