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塊外表粗糙不堪的磨刀石,竟然可以讓一把普普通通的鐵刀擁有無堅不摧的威力,讓持刀者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輕鬆擊敗對手。這是真的嗎?如此說來,這塊磨刀石豈不成了一塊充滿魔力的寶石?似乎在一夜之間,青龍山偃月湖旁的那塊沉睡了多年的醜陋石塊突然名聲大噪。因為不知是誰透露出這樣一個秘聞:三國時期,蜀漢大將關雲長就曾在這塊石頭上磨過他的青龍偃月刀,從此征戰沙場有如神助。這山、這湖從此就因關二爺的寶刀而得名,而這石頭,也被冠以“礪刀石”的名號。江湖盛傳,這“礪刀石”靈性非常,若能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圓之夜來此磨刀,磨著磨著,石頭表面便會漸漸顯出一個蒼勁有力的“武”字,此時,這刀便汲取了天地精華,從此將威力大增,所向披靡。消息傳出後,每年的八月十五,偃月湖邊都會聚集眾多刀客,他們千里迢迢趕來就是為了在“礪刀石”上磨成一把寶刀。可是幾年過去了,那個傳說中的“武”字並未出現。可這並未讓那些刀客望而卻步。這不,今年的八月十五,天剛剛擦黑,就有二十多位來自天南海北的刀客陸續趕到偃月湖。“是啊,如果今晚再看不到那個‘武字,明年我就不來了!”月亮慢慢地升到當空。他們開始輪流在“礪刀石”上磨礪自己的兵器……刀陸續磨完了,那個傳說中的“武”字仍然沒有出現。所有人都變得沮喪、失望,甚至惱怒。“什麼‘礪刀石!什麼‘武字!都是騙人的!”說話的是關東鐵血派的掌門人馮霸天。“就是啊!走吧走吧,明年說什麼也不來了!”江南長樂幫的幫主史東海隨聲附和道。“嚯——嚯——”正當大家轉身離去之時,突然身後又傳來了一陣粗礪的磨刀聲。他們回頭一看,發現是一個衣著樸素的鄉村少年正跪在“礪刀石”旁,仔細地打磨著手裡那柄笨重的砍柴刀。“嘿嘿,這小子瘋了!難道他也想磨出那個‘武字,要稱霸武林嗎?哈哈哈哈……”史東海指著少年大笑。少年似乎並沒有注意到周圍人的嘲笑,兀自低頭磨著刀。就在此時,一陣“嗤嗤”的響聲從身後傳來。眾人紛紛回頭,只見那少年手裡的砍柴刀像是在烈火中加熱後瞬間變得通體火紅,流光四溢,透明的刀身映出少年稚嫩的臉龐。這些江湖人士不由走近,等細看那礪刀石時,一個斗大的、蒼勁有力的“武”字正閃著耀眼的光芒!眾人驚詫不已。誰也無法相信,竟是這麼一個平平無奇的少年驗證了這“礪刀石”的傳說!“嘿!小子!”馮霸天伸手攔住少年,“我問你,你這刀是幹什麼用的?你為什麼要來這裡磨刀?”少年愣住了,“我的刀是砍柴用的,我每天都來這裡磨刀。”“你把這刀,賣給我如何?”馮霸天打起了這把刀的主意。“傻小子!我給你十兩黃金,你就不用砍柴了!”馮霸天說著就要奪刀。馮霸天抓了個空,瞬間惱羞成怒,大喊道:“傻小子不識抬舉!”隨即拔刀出鞘,咆哮著向少年逼來。其他人看馮霸天要搶少年的砍柴刀,一邊暗自笑話他,一個武林名流竟然欺負一個小孩,一邊又想著,若是砍柴刀被他一人奪去,自己豈能甘心。眾人互相打量著,似乎都看穿了對方的心思,只好暫且立在一旁,靜觀其變。眼看馮霸天的刀就要劈下來,少年退無可退,只好舉起砍柴刀來抵擋——“咔嚓”一聲,少年的砍柴刀絲毫未損,馮霸天的金絲環刀卻一下斷成兩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要走了,你別追我了。”少年衝著拿著斷刀發愣的馮霸天抱了抱拳,仍要離去。目睹眼前場景,眾人不禁暗自贊嘆:那“礪刀石”的傳言果然不虛!“傻小子!你又不會用刀,來,還是把它給我吧!”長樂幫幫主史東海見馮霸天奪刀不成,趁機攔住少年,要再次搶刀。少年朗聲道:“請你讓開,我要回去了!這刀我是不會給你的!”“那可由不得你了!”史東海猛然出掌,眼看就要奪到砍柴刀。少年不慌不忙,上身微微後傾,右手提刀自上而下,眼看就要斬斷史東海伸出的右臂!眼看史東海的一隻胳膊就要被斬落,少年卻猛然間陡轉手臂,生生將那柴刀反轉回來,劈向自己身側,躲開了史東海的右臂。史東海本以為難逃一劫,只待閉目挨刀,卻聽“咔嚓”一聲,右臂並無感覺,睜眼一看,十幾丈外,湖邊一棵碗口粗的老槐樹竟被少年刀刃揮出的真氣攔腰震斷!史東海縮回右臂,倒吸了一口涼氣,站在原地不敢再動。少年見再也無人阻攔自己,便將砍柴刀別在腰間,沿著小路走進了湖邊樹林。見少年離去,那些一直在旁邊看熱鬧的江湖豪客們似乎剛剛想起了什麼,呼啦一下圍到“礪刀石”邊,看石面上那個閃閃發光的“武”字還沒有消退,便忙不迭地拔出自己的刀,放到那石頭上磨了起來……林中,一位面容慈祥的白鬚老者端坐在一方青石上。那個磨刀少年畢恭畢敬地站在一邊。“阿鐺,”白鬚老者聲若洪鐘,“你不肯傷人性命,說明你已經學會怎樣去保持一顆仁慈之心。可是,有這‘礪刀石在,天下人什麼時候才能和你一樣,懂得‘不動干戈的道理啊?”“這……”那個叫阿鐺的少年低頭思索了一陣,說道,“師父,我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說著,伸手拔出腰間的砍柴刀……只見一道刀光從林中飛射而出,擦過那些江湖豪客的衣袖,“嘭”的一聲悶響,直直地擊在那塊“礪刀石”上!豪客們的刀被擊得七零八落,紛紛掉入湖中。眾人定睛一看,插在“礪刀石”上的,正是那少年的砍柴刀!“礪刀石”瞬間一分為二,那個碩大的“武”字也被斬成兩半。而那刀身早已沒入礪刀石之中,僅刀柄可見。好深的內力!群豪紛紛咂舌暗歎。大家這才明白,剛才震斷金絲環刀和那棵槐樹的,並不是砍柴刀,而是少年身上的內力。“這‘武字從中間劈開,像是,像是‘止戈二字。”馮霸天盯著被斬斷的“礪刀石”,喃喃自語。“止戈為武。放下兵戈,才有資格論武……原來我們之前都錯了。”史東海若有所悟。密林中,白鬚老者露出慈祥的笑容:“阿鐺,你已經通過了我的考驗,為師放心了。明天,你就可以下山了。”“謝謝師父!”一個清朗的聲音迴盪在青龍山的山谷中。那把砍柴刀從此就矗立在了偃月湖邊。“礪刀石”的傳說漸漸被時間沖淡,終至消失。而那個叫阿鐺的少年,卻憑著一身武藝和一顆慈悲之心,懲惡揚善,留下一段令人津津樂道的武林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