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 | 館前的前世今生(修正版)

館前的前世今生

塗明謙

館前簡況

四至

東部:與清流裏田接壤,以蛇坑、東莊山脊爲界;與連城四堡接壤,以鐵石嶂、竹筠山、牛欄石山脈爲界。
東南部:與連城北團接壤,以龍下峽爲界。
南部:與長汀童坊接壤,以大嶺、吊軍嶺爲界。
西南部:與新橋接,以大息嶺-羅家山山脊爲界
西部:與長汀庵傑、寧化治平接壤,以葉公嶺-南豐塅-橫江背山脊爲界。
西北部:與寧化治平接壤,以雲霄山鳥子腦爲界。
北部:與寧化曹坊接壤,以虎竹寨-燕子坳山場爲界。
東北部:與寧化曹坊、清流裏田接壤,以蓮花庵、大角崬山場爲界。

裏途人口土地

館前鎮,隸屬於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面積164.14平方公里,在籍人口16547,有耕地2萬畝,人均1.2畝。下轄汀東、復興、赤坑、馬坪、嚴坊、陳蓮、東莊、義家、南材、珊坑、黃湖、雲豐、小洋、坪埔14個村委會。
距長汀縣26公里。距寧化縣57公里。距清流縣49公里。距連城縣52公里。距寧化治平畲族鄉山路20華里,公路32公里。距寧化曹坊20公里。距長校30公里。距清流裏田32公里。距連城四堡26公里。距新橋13公里。距童坊21公里。距庵傑12公里。
館前鎮平均海拔525.5米,最高點坪埔村雲霄山,海拔1100米。

沿革

汀州長汀縣衣錦鄉歸仁裏
汀州長汀縣衣錦鄉歸仁裏
汀州路長汀縣衣錦鄉歸仁裏
汀州府長汀縣衣錦鄉歸陽裏
汀州府長汀縣衣錦鄉歸陽裏
民國 長汀縣第二區館前鄉,部分村莊在彭珊鄉;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建立蘇維埃汀東縣。

現代
1949-1952年 館前屬第三區:館前、洋陳、陳蓮、新橋、任屋、羅坑、江坊、葉屋
1952-1954年 第十四區:洋陳、陳蓮、復興、珊坑、館前鎮
1956-1957年 新橋區:新橋、江坊、任屋、羅坑、陳蓮、珊坑、館前鎮。
1958年 館前鄉:原館前、陳蓮。
1959年 館前公社:館前。
1960年-1961年 新橋公社:館前、新橋。
1961年-1964年 新橋工委:新橋、任屋、館前、童坊。
1965年-1984年 館前公社:汀東、洋陳、陳蓮、珊坑、南材、復興、馬坪、黃湖。
1984年-今 館前鎮:汀東村、復興村、赤坑村、馬坪村、坪埔村、嚴坊村、小洋村、陳蓮村、東莊村、珊坑村、雲峯村、義家村、南材村、黃湖村。

河流

館前鎮境內河流有三。
一爲汀東河,發源於坪埔北面的胡磜一帶的分水嶺,屬於雲霄山脈水源,過沈坊匯合雲霄山苦磜畲來水,南流經上江屋、禾潭樹下、溫屋、石背段,於汀東村匯合羅家山馬坪、大息嶺兩路來水,又於饅頭山下匯入孫家地、小洋、七良來水,於紅旗廠匯入張家坪、東漈巖來水,過豐花園、銅鑼坪,於童坊隘口(噫口)南面匯入童坊河。全長超過16公里。
一爲陳蓮河,此爲長潭河的一部分。長潭河發源於寧化治平、曹坊之間的山嶺。陳蓮河發源於東莊、大乾分水嶺上,流經東坑背,於南坑口合鴨屎乾來水,於陳蓮的桂口井村大井口匯合長潭河水,流經陳地,於村東各水口匯合邱坊方向上羅溪來水,於楊家墘、彭屋離境,於清流裏田鄉廖坊村之前匯入莊下、石筍坑來水。以東莊大乾分水山脊作爲上源來算,陳蓮河全長大約9公里。
一爲義家河,發源於新坑哩,是南材與小洋、東莊的分水山嶺處,流經南材村,過賴上出南材水口,合珊坑、雲豐、王梘坑來水,過梨樹坪、魏家莊、過稱勾水,於龍坊東北部匯入童坊河。義家河全長超過10公里。

館前古今道途

館前鎮往南山鎮,有南館公路通過童坊,溝通G319國道,同時能經由南山鎮進入塗坊,由塗坊大崗上進入G76高速。劉復線用於連接館前復興村與新橋劉坊,全長5公里,於復興村水口背匯入省道S221。省道S221正在提升爲國道G534。館前鎮境之國道G534,於大息嶺入境,於恩坊離境,全長將有13公里。這一段公路幾乎完全複合了古代汀州通過寧化清流入省城的古道。所以我們有必要討論一下古代汀州在館前鎮境內的驛站系統和歷史變革。

歸仁館

“館”是什麼?賓館
今人和古人離家後,都需要“館”來安放躁動的靈魂,古人行走於荒野之中,更需要“館”來安放飄泊的肉身。
“館”作動詞,就是指住宿。
《左傳·僖公元年》:“師還,館於虞。”
墟市也與館相關,倉庫也與館有關。
《周禮·地官·遺人》中記載:“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館,候館有積。”
積的意思就是積累、存放、堆放,“候館有積”,倉庫的意思。這種周代開始的制度一直延續到了明清。
《永樂大典(巻之七千八百九十二)》:“長汀縣 常平、義倉、舉子倉,舊有五所,係紹興五年凖朝肯,以建、劒、汀、邵四州細民生子多不舉,於逐州縣鄉村置舉子倉。遇民戶生産,人給米一石。本縣置於歸仁館、何田市、成功下、古城團等處。”
也就是說歸仁館,當年是存放有官方用於賑災活民的糧食的,長汀縣一共有五所,館前這裏有一所。

館前站和館前驛

元代,歸仁館升級,成了館前站。
《嘉靖汀州府志》中對館前驛的記載:“在歸陽裏,去府城東八十里。元時設,名館前站,至正二十三年,本站提領彭顯宗建,國朝因之。弘治六年,知府吳文度命驛丞葉安建小公館於驛之前。”
站是因爲蒙文音譯,站赤。
《元史·兵志四》:“元制,站赤者,驛傳之譯名也。蓋以通達邊情,布宣號令,古人所謂置郵而傳命,未有重於此者焉。凡站,陸則以馬以牛,或以驢、或以車,而水則以舟。其給驛傳璽書,謂之鋪馬聖旨。”
“郵傳驛遞”是中國古代的官方郵政系統,起源極早,可能可以追溯到殷商時代,到秦漢時代,就已經是相對比較嚴格的國家體制層面的事物。基本的驛站,由驛道、驛站(鋪舍)、驛亭、驛丞、驛使、驛卒、驛馬組成,低於驛站等級是館、鋪、店、亭,人員配備依次遞減。六、七十里一驛站,三十里一館,十里一鋪,五里一小鋪,不重要的道路則五里一亭。
《乾隆長汀縣誌》:“舖司 百步(十里)-南田(二十里)-新橋(三十里,設公舘)-鴛鴦(四十里)-大息(五十里爲隘)-胡坑(六十里)-歸仁(七十里,即舘前驛,有公舘)-七良(八十里,與寧化張地舖接)。”
館前驛是汀東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驛站,與汀州東北三邑“寧化、清流、歸化”相連接,進而“晉省”。驛站系統是大一統國家的象徵,是文明流播的象徵。

館前的驛站體系

從今天館前的入境之處開始說起吧。
《臨汀志》:“郵驛 長汀縣 歸仁館 在縣東七十里。大息鋪 在縣東五十里。”
這個大息嶺就是今天鄉人們稱爲大雪嶺的所在,這個地方是人體的一個極限。大雪嶺,官方寫作大息嶺,寫作大雪嶺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像冬天山頭有雪,但是試問哪裏的山頭冬天無雪?所以這個地名應當是大息,古代“太”與“大”相通,太息,就是嘆息,想必到了此處山頂,行旅之人在羣山之中連走了六十里,人困馬乏,到得山頂,不由得出長氣嘆息,而前方驛站已經不遠。
所以記載明確,宋代就有驛站,不過這個級別不是最高,是驛館鋪店亭中的館。這個館就是指公館,即是有豪華套房供往來官員休息的。發展到元代,建立了規格比較高的驛站,當時叫站,即是“站赤”。明代沿襲了元代的做法,同時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豐富。
《嘉靖汀州府志》:“長汀縣 (縣屬)
舘前驛,在歸陽裏,去府城東八十里。元時設,名舘前站,至正二十三年,本站提領彭顯宗建。國朝因之。弘治六年,知府吳文度命驛丞葉安建小公舘於驛之前。
舘前公舘 在舘前驛門外。弘治六年知府吳文度以本驛房舍窄狹,每上司至隨從官僚別無棲止之所,故剏於此。本驛官領之。
舖舍緫舖 在府治譙樓前東側。百步舖,去府十里,在張家陂。南田舗,去府二十里。新橋舖,去府三十里。鴛鴦舖,去府四十里。大息舖,去府五十里。胡坑舖,去府六十里。歸仁舖,去府七十里。七良舖,去府八十里,在舘前驛傍,屬歸陽裏。已上八舖,俱府城東,通舘前驛,徃本省各府站道。”  
我們試着來解讀一下。
1明代的汀州方誌清晰的描述了這一路的驛站、公館與鋪舍。顯然宋元時代的歸仁館已經壞掉了,但是歸仁鋪還在,在當地沒有重建公館,也就是歸仁館的級別下降了。
2館前驛在元代建立起來了,這個館前指的是宋代的歸仁館之前,“之前”可沒有說就在跟前,所以明代方誌說清楚了,在七良鋪邊上,“七良舖,去府八十里,在舘前驛傍,屬歸陽裏”。
3弘治年間,修了公館在驛前,所以七良鋪事實集中了館前驛和館前公館,這個地方纔是驛館鋪齊全。
4那麼七良鋪在哪兒,其實就成了今天解鎖驛、公館的位置的關鍵。我們得查找長汀縣的方誌,目前只有清代方誌可用。

七良,失落的中心

作爲塘汛,也就是“派出所”,叫七良峽。
《乾隆長汀縣誌》:“國朝塘汛 每水陸塘兵五名 郵傳附 走馬灘,大息嶺隘,瓦子塅,七良峽。俱東陸路。”
作爲鋪舍驛站,和塘汛是兩套系統,很多地方合在一起,但是七良是分開的。
《乾隆長汀縣誌》:“新橋 去縣三十里,設公舘。鴛鴦。大息嶺,上爲隘。胡坑。歸仁,去縣七十里,即舘前,設公舘。七良,與寕化接界。”
也就是說七良峽和七良鋪很近。
確切位置在哪兒呢?七洋堂
七洋就是七良。七洋的意思是七里洋,從館前集鎮到此七里,開始有大片的平洋,所以這些平洋田畝就被稱爲七里洋。
爲什麼在七洋設塘呢?因爲這個地方卡位極佳,從張家石和恩坊、小洋三個方向上來的人都能被這個塘汛卡住位置。這個地方當然極具軍事意義。其實大息隘下的瓦子塅也一樣,卡住了大息嶺、湖坑、洋坑背、館前、赤坑五個方向上的來人道路。
所以這個七里洋鋪即七良鋪,其實已經離開七里洋的中間區域,會在七洋堂向前一點大約在今天小洋村附近,是明代七良鋪、館前驛、館前公館的的所在。這個地方今天留下了一個小地名,吞坑,即是煙墩坑的方言表達。
到了清代,這些官方設施經過戰爭動亂,基本都毀滅重建,所以驛站和公館又遷回了歸仁鋪,就是今天的館前集鎮。
《乾隆長汀縣誌》:“舘前驛驛丞署 縣東七十里。元時設○至正間,本站提領彭顯宗建。明因之,有公舘。宏治六年,郡守吳文度修。國朝乾隆十九年,奉裁驛丞。其署今爲公舘。”
在乾隆十九年的時候,館前驛被撤掉了,只留下了館前公館,這個時候不再叫歸仁公館,而是歸仁鋪和館前公館,這個變化就很有趣了。清代進入民國,現代交通公具興起,驛站進一步沒落,最後被現代的汽車站所取代。民國方誌記載了館前驛、公館、鋪舍的最後情況。
《民國長汀縣誌》:“館前驛驛丞署 在縣東七十里。元時設,清乾隆十九年裁。驛丞改爲公館。民國初變賣公產,乃爲康中書詠所有。”
公館能接待官員,當然是堂院亭樓一應具全,所以在民國初變賣公產的運動中,康詠將這個地方買了下來,原因有二,一是他真的很喜歡這個官家招待所,二來康詠先生就是館前人,今天館前的康氏也仍然是當地大姓,仍然生活在館前集鎮上。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康氏的購買也未能拯救這精美的園林,何況這些土木結構也真正擔不起百年滄桑。但這個地方會在哪兒呢?
這就得在汀東村的鎮政府駐地尋找了,因爲政府以南被稱爲館前,以北則稱爲館背坑。因此,可以肯定,當年康詠買下的館前公館,就是今天的鎮政府所在。這個地方的合理我們今天仍然能看到,就是雖然多條溪流經過此地,但是都不會淹這個地方,因爲地勢相對高,而背靠淺丘,前望淺案,四面都會來風,但都不是直吹,風到此處都變得柔軟,因此在此建公館,當然也就不意外了。

最古的恩坊

館前是長汀的東北部邊界,與寧化交界,在方誌上,記載了一個地名“杉木堠”。
《臨汀志》:“至到 長汀縣 東至杉木堠八十里,爲寧化縣界,自界首至寧化縣九十里。”
長汀與寧化都是唐初建立的縣,兩縣的邊界已經穩定了一千多年,所以這個“杉木堠”的歷史,也就至少是一千三百年向上的。
《乾隆長汀縣誌》:“長汀 附於州。東西廣一百四十里,衺二百一十里。東至恩坊(舊名杉木堠)八十里寜化縣界,至寜化縣一百七十里。”
“杉木堠”對應的,就是今天的恩坊。所以有一個問題,“杉木堠”是什麼意思?
這是古代用來瞭望敵情的土堡。
唐人姚合《送少府田中丞入西蕃》詩:“蕭關路絕久,石堠亦爲塵。護塞空兵帳,和戎在使臣。”元人薩都剌《金陵道中題沈氏壁》詩:“煙樹雲林半有無,野人行李更蕭疏。堠長堠短逢官馬,山北山南聽鷓鴣。”宋人王安石《寄察氏女子》詩:“建業東郭,望城西堠。千嶂承宇,百泉繞霤。”清人納蘭性德《滿庭芳》詞:“堠雪翻鴉,河冰躍馬,驚風吹度龍堆。”
歷代的人們一直在用,沒有中斷。但是這個“堠”在古代顯然不只土堡的意思,它還是記里程和分界的土壇。
《北史·韋孝寬傳》:“先是,路側一里置一土堠,經雨頹毀,每須修之。自孝寬臨州,乃勒部內,當堠處植槐樹代之。既免修復,行旅又得庇廕。”
這位韋孝寬是公元509年出生的南北朝時代的人物,是當時的大人物,他改革了里程計算的辦法,就是栽槐樹計裏的辦法。在這之前都是用石頭或者泥土做,有點像我們今天在蒙古高原上看到的敖包和青藏高原上看到的瑪尼堆,很容易被雨水沖壞,他提出用種槐樹的方式,顯然是一大改變。
那麼“杉木堠”中的杉木是什麼意思呢?會不會是種杉樹以計裏同時遮陰呢?不會。這顯然是用杉木做的土堡,同時具有標定邊界的作用,但不是那種一里一棵或者幾里一棵,因爲杉木在我們這裏太多了。這顯然沒有用上韋寬的辦法。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猜測這個時間可能比汀州建州要早,比長汀寧化兩縣還要早的一個時間,但又有界限了,那就只能是歷史上晉代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同在建安郡治下的沙縣和新羅兩縣的邊界。如果從這個時間算起,這個村莊得有1741年的歷史,所以我們可以得出恩坊這個村莊的歷史上下限,即最短1299年,最長1741年,這是和汀州甚至比汀州更爲長壽的村莊啊。
以上只說方誌和史志上關於館前的一些點,我們還要在村莊的面上再細說館前的古今結構。

村莊構成

館前在宋代爲歸仁裏,明代時與營陽裏合併,叫歸陽裏,包括今天館前、庵傑、鐵長、新橋諸鄉大部。歸陽裏從明代到清代一直保持,到了清末民國,民國改鄉時,歸陽裏再分裂成各鄉。1949年之後,歸陽裏的館前與四堡裏的八將約諸村、西北諸村合併,形成今天的館前鎮。下邊我們細說。

四保裏部分

《乾隆長汀縣誌》:“四保裏 統圖五,計村四十四。大埔、宋坊、鄧原、井頭、蕭屋嶺、馬羅圍、彭坊、張坊、平原山、葛坪、黃坑、噫口、曾坊、龍頭坊、南茶坑、黃頸坑、虛坑、員頭、魏家坊、石筍坑、莊下、桂口井、東坑背、磜下、南坑、邱坊、廖坊、磜頭、山坑、狂風、井口、石背、馬屋村、張坑、洋頭、洋背、下洋背、林屋、社下、圳邉、大坪頭、黃坑、䨇井、龍足鄉、上保。”
這個四保裏部分也仍然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應當宋代四保裏割出給清流時,剩下的部分,比如陳蓮和東莊,一部分是1950年代四堡割給連城時,剩下的部分南材、義家莊、雲豐、珊坑和大埔、宋坊、鄧原、井頭、蕭屋嶺、馬羅圍、彭坊、張坊、平原山、葛坪、黃坑、噫口、曾坊、龍頭坊。這兩個地方留下重入長汀後,又分別併入館前和童坊。

歸陽裏部分

《乾隆長汀縣誌》:“歸陽裏 統圖三,計村四十。湖頭,新橋,葉屋嶺,任屋崗,屈毆哩,江坊,餘坊嶺,石任下,涵前,赤凹背,潭腹哩,劉坊,小洋,大乾,狗磜坑,鴛鴦舖,恩坊,胡坑,大息嶺,徐巫兩坑,三屋堂,赤坑鄉,舘前,嚴坊,廖家坊,何家排,魏屋窩,謝地,廖馬坪,上江屋,周屋地,饒屋,孫家地,沈坊,烏家坑,三坑口,羊須田,跌塲,張地,長窠。”
歸陽裏部分,其實是宋代衣錦鄉的歸仁裏和營陽裏合併的結果。歸仁裏的主體就是今天館前鎮,營陽裏主體則是今天新橋鎮。

民國館前的構成

《民國長汀縣誌》:“館前鄉 湖坑保歸陽裏),赤坑保歸陽裏),館前下保歸陽裏),館前上保歸陽裏),嚴坊保歸陽裏),小洋保歸陽裏),恩坊保歸陽裏),沈坊保歸陽裏),坪埔保歸陽裏),廖馬坪保歸陽裏),潭腹哩保歸陽裏)。
彭珊鄉 彭坊保(四保裏),葛坪保(四保裏),劉陳閣保(四保裏),大埔保(四保裏),下坑保(四保裏),蕭屋保(四保裏),龍坊保(四保裏),南材保(四保裏),王梘坊保(四保裏),南坑保(四保裏),雲峯保(四保裏),王家塅保(四保裏)。”
民國時代,今天的館前已經初見形態,到了1950年代四堡分出長汀,館前接受了彭珊鄉的上半部,館前疆域也就最後穩定。
以上我們相當於從點到面將館前講述,下面我們再將村莊以點到線到面的方式詳細解讀一遍,以便得到更爲仔細的館前印象。

村莊名字解析

汀東村

汀東村人口3063,耕地面積3312畝,人均1.1畝,林地面積29500畝,人均9.6畝。由館前、溫屋、張屋、賴坊、石背段、黃泥坑、鑄鍋寮下、饅頭山下、張家坪、䘵坑、豐花園諸村組成。汀東的產業主要是粉幹、烤煙和油茶,是一個典型的靠山喫山的村莊。
館前即是來自驛站稱謂,館爲公館,前爲位置,公館之前,關於“館”的沿革,這個後頭細說。溫屋張屋賴坊張家坪都是以姓氏命名,爲溫氏張氏賴氏開拓之地,坪爲排地,上不下平。石背段,石即社壇,祭祀社公,段即是塅田,沿河分佈的長條規整的平田。黃泥坑,土質黃泥,土地性質爲山坑。鑄鍋寮下,即古代鑄鐵鍋的地方,在鑄造的地方搭有臨時的屋棚,寮是有兩面可擋風的廠。饅頭山下,應當是當年的煙墩山,此處可以觀望到東北和西北兩路煙墩的情況,同時對豐花園和陳坊塅兩個山區方向來敵可以發出預警。䘵坑,原本是叫碌坑的,就是山坑多小石子,對於農耕之人來說,要開墾爲農田,就會有撿不完的小石子。豐花園在館前河下游,應當是豐下園的誤寫,此處向下,就是四保裏的地界,故而對館前一地,這其實是下水口。今天館前的米粉“花園粉”應當就是從豐花園之名而來,這個地方是東陽山的南方水口,也就是說如果以東陽山爲羅星位,那豐花園和祿坑都會是風水局裏的構成元素。
館前墟市街道形成極早。
《臨汀志》:“坊裏墟市 長汀 歸仁墟 在長汀縣東七十里。”
到明代館前形成了固定街市。
《嘉靖汀州府志》:“館前街 在歸陽裏館前驛。”
到清代民國,這個墟市就已經很成熟了。
《民國長汀縣誌》:“館前墟 縣東七十里,期逢三八。”
館前墟定期於每月逢三、八之時集中貿易,即初三、初八、十三、十八、廿三、廿八,一月六墟。1960年代兵工廠紅旗機器廠落戶館前,紅旗廠的人們也會去應館前的墟。除了近處紅旗廠、復興、坪埔、馬坪的人們,更遠的黃泥湖、雲峯、南柴的人們,甚至寧化治平曹坊的人們也會爬山過崬前來趕墟。
村莊名字現在叫汀東,主要是因爲在1930年代時館前曾設過汀東縣。

汀東縣

《中國蘇區辭典》:“1928年,中共長汀縣委《閩西各派軍閥狀況及我黨工作概況》報告中將長汀分爲汀城、汀東、汀西、汀南四個工作區。1931年3月,中共閩粵贛特區委和閩西蘇維埃政府在長汀寧化清流三縣邊區設立汀東縣,成立縣委、汀東縣蘇維埃政府,機關駐長汀縣館前。汀東縣下轄:新橋、童坊、曹坊、館前、長寧、紅光、紅田、四堡等區蘇維埃政府。”
《蘇區縱橫·長汀卷·大事記》:“1933年1月,在新橋再次成立汀東縣,轄館前、新橋、童坊、彭坊、長寧、治平、曹坊、張地等區蘇。”
紅田即今天清流裏田北部田頭,長寧即今天寧化治平,四堡即今天連城四堡。所以汀東縣的建立,今天看其實是四縣之交,此地界於四不管,各方勢力在此都空虛。

復興村

復興村人口1659,有耕地1625畝,人均1畝左右,林地1.39萬畝,人均8.4畝。由上嚴屋、下嚴屋、高屋、水口背、千山丘、新店哩、湖坑埔、瓦子塘、洋坑背、大雪嶺、老屋哩、春年堂諸村組成。復興的核心湖坑一帶土地由於土地平整,“上七十、下八十”大丘田連片,落差極小,所以機耕便利,所以是館前鎮的農業發達之區。
復興之“復”,當然是從“鋪”而來,湖坑鋪。這裏是當年的要隘、驛站、塘汛的集中區域,我們在後會講這一系列的驛站、兵站、郵傳體系的細節。興字,當然是新店的“新”字提供。所以其實是鋪新,但爲了賦予更多的文化內涵,而用復興,當然是鄉人下過苦功。我們今天從舊紙堆中重拾這些,當然也是爲了尊重歷史,還原先人曾經的開拓足跡。
上下嚴屋和高屋都是因嚴氏和高氏在此開拓而命名。一些志書上這個地名寫作胡坑,不排除胡氏早年在此拓墾的可能。但是今天我看從上嚴屋到水口背的廣大區域都湖坑,這個地方的落差很小,下游湖坑埔處極爲狹窄,如果堰塞,形成淺水沼澤的可能性很大的,所以此地稱湖坑,我更傾向於早期有湖。今天英雄水庫的存在即是一個側面佐證,就是這個地方的集水面積極大,要存夠一湖之水是有條件的。所以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古代的人們爲了得到田畝,努力的排幹湖水,而現代的人們爲了更大的灌溉面積則又堵上山谷,將這些山坑重新變成水庫湖泊。

英雄水庫位於復興村的葛坑口,上游有山坑七個,故也稱七坑水庫。水庫始建於1958年,竣工於1974年,庫容313萬立方米,可以灌溉下游田畝3000畝。從設計到峻工,將近二十年時間,是因爲當地在建設時有當地31名婦女犧牲,故而水庫一度停工,最終於1974年12月完工,這是“現代化”中的犧牲,因此人們將這個水庫稱爲英雄水庫。那個年代,全國有很多英雄水庫,現代化的代價,從來不是輕描淡寫的付出。在山鄉在海隅,缺乏工程機械的現代化過程,都是用人命填出來的,這個水庫當然配得上英雄之名。
復興村與葛坪共享吊根崬,所以英雄水庫所在叫葛坑。這個吊根崬當然是鄉人按照原有的讀音進行的演繹,比較多地方顏色。其實不是吊根,也不是調軍,而是均嶺,水流在此均分,一邊流入汀江一邊流入閩江,所以叫均嶺。在福建這樣兩縣、兩州、兩江分水之處的山嶺,都叫均嶺,只是當地如果不理解,就會演繹出各種名字。吊根崬,有嚴氏宗祠,祠與圍龍與平地有些不同,應當是格於地形地貌作出的變化。同時此地還叫春年堂,春可能是陳字變來,年應當是嚴字變來,堂,則可能是塘變來,可能與起始的開拓姓氏有關。老屋哩即是更早的祖先的宅子,在水源更上處,這當然是爲了亂世避禍求存,而到了太平時代就一路往外遷。
水口背,這是湖坑即上下嚴屋的水口,背指方位,即在水口的下游。千山丘,應當是前山丘或者淺山丘的誤寫,因爲湖坑區域的田連片,不像很多地方山坑田過碎,數量很大。新店哩,這是當年歸屬湖坑鋪的店,驛、館、鋪、店、亭,店即是官店,但是這個店在歷史上移動了位置,所以後來做店的就是新店了,這也說明今天公路G534走新店哩的道路格局,其實古代就已經形成。湖坑埔即是湖坑鋪,這是驛站的主體。瓦子塘,則是當年的塘汛,這是古代的派出所。洋坑背,洋指的是湖坑鋪這邊的平洋大山坑,而這個地方爲平洋的背後,這條山坑要小得多。

赤坑村

赤坑村人口689,有耕地670畝,人均0.97畝,山地面積9700畝,人均14畝。由珊瑚塘、大屋丘、新屋哩、烏石下、陳坊段、赤坑諸村組成。
赤坑,當然就是土色發赤,這種土質多半是上游山區有礦。珊瑚塘原本名字爲三屋塘,但可能都是山湖塘之誤寫。烏石下即石灰岩地質,這些區域容易形成山間湖塘,且一些很深。大屋丘,大屋指從前有廳有井幾進幾橫的封火大屋,丘指田,意思是在大屋邊上有田畝。新屋哩,是相對於老屋哩而言的,亂世往深山遷,太平了就往平原遷,新屋哩就是更近平原之地。陳坊段即陳氏開拓之塅田,地處下游平洋之處。
可能是由於赤坑東南面的山峯擋住了水汽的北上,所以進入赤坑區域的雨水會少於別的村莊,而赤坑的土質又不太適合涵養水源,所以赤坑區域會相對比較乾旱,這也是赤坑名中爲何帶有“赤”的地理因素。

馬坪村

馬坪村人口658,有耕地984畝,人均1.6畝,山林總面積7800畝,人均11.8畝。由上八里段、黃竹坑口、廖馬坪、奎雷山下、禾潭樹下諸村組成。
上八里段,塅就是塅田,但是這個八里塅不全在馬坪村,所以用了一個上字八里塅。因此從上八里塅開始一直過館前西面小平原一直到湖坑鋪前,這八里塅田是連片的,故而在館前被統一稱謂爲八里塅,而上八里塅則是在北方,溪水上源,故稱上。
黃竹坑口,位置在坑口,地生黃竹。廖馬坪,村莊房屋建於坪地之上,即排地,本字上不下平,廖就是客家話liao嬲,廖馬就是讓馬散步喫草,休息中的馬匹也保持一定的運動量。下鄉在馬坪的周存老師就在他的文章中提到了從廖馬坪到山坑口的山間留有一條山道叫馬道哩。此即村人所指當年驛馬放牧之道。馬坪有揭、羅二姓。村部所在即是鄉人稱謂的老廳下哩,是揭羅二姓共同的祖祠,這在閩西還是相對少見的,大體只有塗坊的塗賴二姓的結盟與這個相類。
奎雷山下,奎雷在汀州就是傀儡的音轉,這樣的地名一般都是在大山大嶺之下,而原名都是崔嵬,比如廟前芷溪南面有黃崔嵬,鄉人就稱謂爲黃傀儡,意指山極高,不可翻越。
禾潭樹下則應當是火炭樹下的誤寫。火炭樹,是紫金牛科的羅傘樹的閩廣別稱。這種樹大約能長到2米到6米高,如同羅傘,喜陰溼。村莊中常採這種樹的樹根樹枝樹葉用於消腫祛毒。
馬坪村是寧化往長汀的古驛道上重要的中轉站。從寧化曹坊的根竹出發,5裏到布里,5裏到坪埔,5裏到馬坪,5裏到山坑口,再由山坑口通過新橋往長汀城關運送。

坪埔村

早年坪埔也在馬坪村,後來才分出。
坪埔村人口1348,有耕地2156畝,人均1.6畝,山林面積21000多畝,人均15.6畝。伍家坑、排哩上、雲霄山、新屋哩、雙屋坑、坪埔、楊屋、上江屋、寨下、庵背頭諸村組成。
坪埔,坪是房子緊貼山腳建於不平之地上,這個位置今天應當是在老屋哩的位置上,坪本字上不下平,音排,埔字則來自鋪,當年這裏是驛站。
伍家坑,伍氏開拓之山坑。排哩上,排即是不平之地,本字上不下平,這個排地更小,所以用了哩字。雲霄山,山高入雲霄,海拔1170米。
《乾隆長汀縣誌》:“雲霄山菴 縣東八十五里,後山有巨巖,流出清泉如玉,舊名玉泉。”
新屋哩,和老屋哩是相對而言的。雙屋坑,就是隻有兩戶的山坑。楊屋和上江屋爲楊氏與江氏開拓之村莊。寨下在寨子下游,由於卡在坪埔和庵背頭兩條通路之上,這是一個要衝之地,故而有寨,從庵背頭有路前往老屋哩。庵背頭,即是山前有庵,村在山背。
雲霄山的頂峯爲鳥子腦,海拔1170,這是寧化與長汀的天然界山,也是館前境內最高峯。關於最高峯,有人認爲應當是牛欄石,海拔1067米,而鳥子腦不在界內,劃在寧化了,但是哪怕不算鳥子腦,只算雲霄山劃在長汀境內的海拔也超過1100米,所以第一高峯當然得算雲霄山,鳥子腦也算是個地標吧。這個腦字其實有本字,堖。意思爲小山丘,但凡用這個堖字的,都是在大山之巔,其實就是羣山之上再有山丘。雲霄山爲長汀寧化二縣的天然界山,同時山勢高峻不可翻越,於是順着山勢形成的天然通道就會成爲商貿要道,所以歷史上根竹和坪埔都是驛道上比較富有的村莊。典型的比如沈氏。

沈家大院和汀東沈氏

沈宅位於沈坊,即今天坪埔,建於清末,佔地面積近四畝,九廳十八井格局,中廳三開間,八柱進深。宅第坐東南朝西北,正對雲霄山脈來龍。由門樓、門廳、餘坪、大門、下廳、中廳、上廳、右三排橫屋、左三排橫屋組成,由於損毀,左三排已經不完整。稱爲官廳的沈氏宅第,並不是之前驛站的鋪舍,驛站應當是在老屋哩的位置。沈氏在此處不止一處宅第,而是沿着後龍山的山勢西南東北向展開,如同一羣學童坐在有靠背的座椅中,面對高峻的嚴師,持禮修業。
沈氏在此聚族衆讀書,所以入門第一額爲“軒高岫遠”。軒指屋舍,而岫則指山脊之間的山谷褶皺,意思則是指當我們把屋舍建設得高峻而山峯陵谷就會越發窈遠,在深山窮谷之中空間是有限的,但是在志向的引導下空間又是相對的,甚至是無窮的。這是鼓勵子弟志當存高遠,同時應當安心讀書,眼界不同,空間局格纔會不同。再進,額書“雲峯萃秀”,門朝雲霄主峯,山龍過脈,沈氏宅子得其滋潤,雲峯是一種物質條件,萃秀則是一種期待。穿堂與後堂之間用牆隔開,公共空間與私密空間分離。前頭書額“和氣致祥”,這是處世應當抱持的社會連接態度,而後堂書寫“居仁由義”,這是個體內在的行事準則,與外在的“和氣”不同,“仁義”是反求諸己的。這是用房屋的格局和題額來教導後世子弟,所以這個宅子是一個家族書院。
之所以說是一個書院,當然可以用內部的一些壁畫來佐證。其中最爲重要的一幅是“魁星踢鬥”圖,或者也可叫“魁星點鬥”圖,很寫意的畫了一個鬚髮虯結的魁星手持大筆,而側上則是北斗七星。這個形象是“魁”字的具象化,也是科舉時代,最常見的祈福符號,這是沈氏以此作書院的證明,但在長汀保存得就極少了。臥龍書院的那個魁星閣所用的形象當然遠不如沈宅的魁星生活靈動。
今天在沈氏宅,仍然能看到沈氏極爲重視文教的傳統,這與汀州沈氏的來歷與傳統是分不開的。

汀州吳興沈氏
汀州沈氏爲吳興堂,即郡望吳興。汀州沈氏的祖源指向,基本是沈氏廷輔公。今天汀州諸沈,也都將源頭指向廷輔公八子,即沈氏八木。當然沈氏真正的上源,可能比廷輔公傳說還要早,應當追至清流大豐山的沈氏祖墳。很多沈氏族譜中記載的:“沈氏,唐初有沈勇者,隨陳政父子入閩開漳,闢地教化,其功甚偉。宋淳佑間追贈武德侯,是爲沈氏閩粵始祖。”此即豐山沈源(今名琴源),爲諸沈之源。
《民國連城縣誌》:“豐山沈氏碑記曰:豐山者,今歐眞仙宮闕。初故侍郎沈公佳城也。公諱彪,在宋有護衛功,誥封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監祭酒,兼殿中侍御史,上柱國,御賜名勇,字見義,別號冰潔。今不從彪者,從賜諱也。公先世居杭,宋入閩,娶夫人胡氏,生子二。長永欽為連令,家連城。路欽家清流琴源。而豐山為清連界,道公素往來間,覽其奇峭蔥鬱,林壑幽間,若蓬島,若桃源,徘徊久之不能去。乃構數椽,攜二三友人盤桓容與。時而吞吐煙霞,時而吟弄風月,蓋不知歲月之幾何,而飄飄羽化矣。及卒,葬其中,即眞君殿座是也。時眞君受呂仙祕聞,有投桃索藕之奇。迨紹興己卯望氣雲端,隱隱靈異,將卜宅於茲,而公塚存焉。則謂欽曰:此仙宮也,昔六祖假座具於亞仙,而還其塚,功德無量,聲施至今,若能為亞仙乎,當報以吉穴。於是卜一里,許改阡公塚。而眞君遂從原墳右坐化焉,是為今之化身巖。”
沈氏族譜有載:“廷輔公 乳名太乙郎,大名廷輔,號恆志。生於宋高宗之世,習詩經,隨父之任汀州府。官諫議大夫,妣楊氏,誥封夫人,擇居建陽。卒葬建寧武夷山下,地名九析水,慶山已向。墳前有生成石印,石蝦蟆在河中,石筆為記,地形號生蛇掛樹。生八子。長樁 住汀州寧化縣貴溪石溪。次楸 號宣義。生二子。與長子移詔安,為詔安始祖。楸次子留寧化嵩溪。三松 住汀州長汀縣九曲源館前。四柏 住寧化縣徒居清流縣琴溪。五桂 住寧化縣招賢裏若竹大址。六榕 住南劍西谷市今延平府是也。七根 住汀州連城縣內。八枝 住上杭縣古田裏蛟洋村倒湖塘。”

汀東沈氏

長汀沈氏,河田館前兩地爲主。館前即爲爲汀東沈氏,主要分佈於館前沈坊。館前沈氏爲廷輔公三子沈松後裔,“三松 住汀州長汀縣九曲源館前”。九曲源當然就是今天沈坊,即坪埔到雲霄山之間的所在。
館前沈氏在汀東流播,分別居住在館前老屋哩、館前小洋、館前坪鋪、新橋沈屋。汀東沈氏在館前一帶繁衍超過29世,有近七百年。館前沈氏祖祠,建於明初,爲沈松後裔獨有。長汀縣城的沈氏家廟應當是長汀所有沈氏共有,位置在長汀縣城的縣前街。
從現有史料上看,沈氏是汀州最古老家族之一,追到唐代,應當是無疑的。

嚴坊村

嚴坊村人口1309,有耕地面積1681畝,人均1.3畝,山地面積2萬畝,人均15.3畝。居住主要姓氏有嚴、沈、湯、鄒四姓。由陳屋排、嚴坊、張家石、浪坑、七洋堂諸村組成。
陳屋排,陳氏所開拓,地形爲排地,本字爲上不下平。嚴坊,爲嚴氏所開拓之地。張家石,張氏所開拓之村社。浪坑,可能是東洋坑之誤,但更可能是寬敞之意的朗坑,這條山坑確比別的要開闊,也更乾旱。確實沒能找到這個地名的解釋,未知鄉黨中還有知曉者?
七洋堂,就是歷史上的七良塘,這是清代的派出機構,塘汛,設有塘兵。七洋,即是七里洋,此地離館前集鎮,七里,開闊平洋之地,故稱七里洋,連讀後七良,鄉人省爲七洋。關於塘汛驛站前頭有專門章節講述。

小洋村

1986年從洋陳村分出嚴坊村和小洋村。小洋人口1080,耕地1328畝,人均1.23畝,山林23970畝,人均18畝。由小洋、大乾、周屋、下爐坑、高地、大丘片、新家地諸村構成。
小洋村在東陽山北側,除了小洋,大多村莊是山坑。小洋即是平洋之地,但略小。周屋爲周氏開拓之村莊。大乾即是大墘,大的山坑之中且在山溪邊上。下爐坑在深山中,應當是當年煉礦遺留。從小洋去下爐坑要從凹背排上走,凹背即山凹背,排爲排地,建房於不平之地上,排本字上不下平。新乾眼爲新墘岸,與大墘相對應。大丘片,是此處田畝連片,稍大。竹子坑,山坑生竹。新家地,即爲孫家地。高地,不知是否當年的狗磜坑,因爲高在汀州古音中會發成狗音,請教鄉黨。

東陽山

東陽山寺今天還能看到清代委託贛州的作坊製作的鐘和雲板,當年的僧衆數量是不少的。東陽山應當原本叫東洋山,爲平洋之東,山中有石燕巖、七層巖等大量巖洞,這應當是早年中龍寺僧人修行所用的窟寺。東陽山周邊其實也很多山洞,這可以通過館前鎮當年的地下交通員嚴玉三的講述得知:“汀東地區很多高山都有四通八達的山洞,山深林密,土匪躲在深山洞裏頑抗。敵暗我明,剿匪部隊費了很大工夫才把他們一個個清理乾淨。在館前和童坊交界的風花園山上,有一股土匪......”

東陽山南面爲東濟巖,這個濟當然不太對,因爲這個濟是到達之意,一般指渡船過渡,結合地形地貌,應當是東漈巖,這個漈指瀑布,東陽山中有瀑布。

陳蓮村

陳蓮村人口1326,有耕地1949畝,人均1.47畝,林地面積11417畝,人均8.6畝。由丘坑坑哩、廟背、東牙裏、東山、陳地、桂口井、蓮花庵、楊家乾、彭屋諸村組成。
陳蓮之名來自村莊陳地的陳和蓮花庵的蓮。蓮花庵,據陳氏族譜的記載,建於明洪武年間。
《乾隆長汀縣誌》:“蓮花菴 四保裏。”
從清代方誌看,清代前期就已經有了,上推明代應當是沒有問題的。1950年代後改爲畜牧場,1980年代該村村民捐資重建,農曆六月十八爲寺院與村莊的慶豐廟會。蓮花庵,今天應當是重建了蓮聲寺,寺院作爲村莊上水口存在。
過了蓮花庵,在到丘坊之前,經一小凹便是丘坊塅,性質是丘氏所有,田爲塅田,沿河分佈長條規整。丘坊坑哩,則是山坑地形。大洋背,則是在平洋背後。東山橋連接丘坊與東山、葉屋,東山即以丘坊爲居住座標,東面的山。葉屋即是葉氏居住的村莊。東牙裏,其實是東山與葉屋的合稱,葉屋的“葉”在汀州方言中,是發“牙”音,“天蒼蒼野茫茫”的“野”音。鴨林山腳下有陳蓮小學,這個鴨林山多半也是葉林山,但現在的山場歸屬就不知是哪個姓氏了。陳地橋溝通丘坊區域與陳地村,陳地,就是陳氏開拓之村莊。桂口井,則來大井口,雅化爲桂口。井則是雖然村莊在溪邊,但溪水無法直接飲用,一般鄉人會在離岸一定遠的山麓位置上挖井,利用滲透、過濾和大山的水塔效應得到乾淨的水源,所以井格外重要。桂口井的民居基本是沿山而建的,這能看出從黃坊而下的長潭河在桂口井以下有太多的彎曲,這在農耕時代有利於周邊環境的水汽的挽留和涵養,但是如果在極端氣候之下,這一帶容易積水,村莊如果建房過於與溪水齊平,容易有水患,故而陳蓮一帶的鄉人一定要注意,尤其是桂口與陳地兩村地勢低處,因爲羅溪方向如果同時暴雨,時間一久,大井口處一溪匯入,再於下游各水口處再匯入羅溪水,短時間內必然使小區域內的水位急漲,不可不防。楊家乾和彭屋在各下口之下,八零年代就已經是廢村。小地名狗爬石被鄉人誤會,這個爬是排地的意思,本字上不下平,這樣的地名一般就比較山隅,少平地。
水出楊家墘後就流往清流縣域。

東莊村

東莊村有人口836,有耕地1000畝,人均1.2畝,有山地2.5萬畝,人均30畝。由鴨屎乾、磜下、南坑口、東坑背、石筍坑、莊下諸村組成。
東莊之名來自東坑背和莊下,各取一字合成。鴨屎乾,即是土質爲鴨屎泥,汀州也叫鴉鵲泥,就是黑白花色的泥,乾即是墘,指離河較近的邊沿。磜下,指水磜之下,山坑田的水源基本賴於此,當然一般是先有漈,而後改爲磜。
南坑口,相對於桂口井來說的南坑,村在坑口。東坑背,即坑在石筍坑之北的東坑之後。石筍坑,陳蓮到莊下一帶其實都有石灰岩地貌,古代常有溶洞被發現。比如大角崬,傳說有石人、石廚,應當是古人類活動遺蹟,相比起來石筍其實算常見。
歷史上東坑區域很富有,這與竹山和造紙業有直接關係。比如在磜下,今天仍能看到清代嘉慶二十一年馬秉彝中鄉試副榜舉人所立的功名石桅杆,說明東莊區域有相當的積累,已經能供養專職的讀書人。今天各村遺存的封火大屋,則能側面見證當年的輝煌。

珊坑村

珊坑村人口1163,有耕地1886畝,人均1.62畝,有林地2.36萬畝,人均20.3畝。由王梘坑、白石窩、竹藪哩、茶頭山、油塘下、王家段、雲豐、井口、石背諸村組成。
地方文獻說珊坑是三條坑組成,當然也可是山坑本身。王梘坑,王氏開拓的山坑,此坑特點是梘,什麼是梘呢?木頭竹子中間打通挖空,可以過水,然後把這些接起來,越過一些谷地丘陵和阻礙物,這就叫梘,而可以搭梘接水的山坑就叫梘坑,這個梘與四堡的上梘意思一樣。白石窩,地貌山窩,地質多白石。竹藪哩,藪即是窩的客家話表達,哩是小的意思,小竹窩的意思。茶頭山,客家人的食茶,多種於後山,茶株常採故不高稱茶頭。油塘下,在此榨油,很多村莊會利用水力壓榨油料作物。王家段,王氏開拓之塅田,這些田雖在山坑中,但還算平整,故稱塅。從這點上看珊坑是農業條件相對比較好的村莊。由於背靠梁石山和鐵石嶂,珊坑山森豐富,高地、黃坑、赤坑、黃泥崬、園哩坑等山林闊葉林成片,野生紅菇和自產明筍數量很大,是村人的重要收入。
竹筠山歸四堡,其實是一座均山,這裏的水會分兩縣,一邊通過石背溪流下稱勾水匯入童坊河,一邊則流入四堡,通過江坊長校匯入長潭河。最後經過百折千回,最終相會於清流白石。

雲峯村

1990年代之前,雲峯是在珊坑的。
雲峯人口679,有耕地1250畝,人均1.84畝,森林面積1.7萬畝,人均25畝以上,其中還有人均0.74畝的竹林,人均0.44畝的果林。由雲峯、石背、井口諸村構成。
雲峯是很遲的名字,原本叫雲豐,但還有更早的名字狂風,這其實是史料上的名字。
《乾隆長汀縣誌》:“四保裏 統圖五,計村四十四。......狂風,井口,石背......。”
雲豐是爲了豐收的雅化,雲峯則是爲了對應牛欄石峯秀出雲端,故而再次雅化。但是爲何叫狂風呢?這當然是在風道上。從井口到雲峯之間,有一條逕道,而而這條逕道兩邊山勢呈現八字朝南,龍下峽在井口南邊東西橫穿,水汽旺盛大,北上的空氣通過峽谷,會形成大風,這是必然的事情。井口,是有井也有口,歷史上則可能是逕口的音訛。石背,即是社公壇背後,當然也可能是牛欄石之背,因爲在北團有一個小石背,即可能是社公背,也可能與石盤的大石有關,此事未考察清楚,請鄉黨指教。當然,早期汀州的社公形象基本是大石,後期才漸漸漸次與壇、樹結合,所以汀州各地基本稱石公。包括三太祖師、石聖菩薩,早期都是大石頭的形象。汀南四都、紅山、塗坊至今保存有石頭娭哩的崇拜。
雲峯姓氏結構基本與四堡相同,是四堡人口溢出後的移民,所以風俗口音和營生都極爲相近,有相對較多的宗祠血緣關連。由於林區很大,雲峯的林下經濟潛力很大。

義家村

義家村人口556,有耕地698畝,人均1.25畝,山地面積8694畝,人均15.6畝。由義家坊、稱勾水諸村組成。
梨樹坪,坪指排地,本字上不下平,梨樹是開拓之初的居住植被特徵。義家坊分成王屋和馬屋,二姓在此關係良好,但這並非義家村莊名字的來源,因爲村莊兩姓居住且關係超乎尋常密切的可太多了。義家坊自成一體,所以自有水口。稱勾水,是因爲河水在此村彎出一個如同稱勾一般的大弧。稱勾水應當是當年八將約的下水口。
還是得說一下義家的來歷。這個地方原本是叫魏家坊的,在清代中前期都是,這在清代的方誌上是有體現的。但是現在主要居住王與馬,這當然是魏氏遷走了,估計遷走的時間已經比較長。去除魏氏的地名影響,想必是後來居住的姓氏想了很多辦法的。當然最好的辦法是讓官方認可。
《乾隆長汀縣誌》:“附社倉議:若鄉中有紳衿大姓,饒裕好義之家,尤宜首先倡率,不拘升斗擔石,多多益善,能減一朝浮費,即可偹數人口食,況一粟一粒,官吏並不得干涉,儲於鄉者,還爲一鄉所用,無市義之名,有樂善之寔,何弗勉而行之。”  
義家坊的這個村莊稱謂,應當起於清中後期,多半是來自“好義之家”,因爲四保裏下十坊的社倉離此不遠。義家坊的稱謂上,其實與魏(音ngi)家坊還留有一定的痕跡,但是再過一些年,就會更多的妖魔化的解釋跳出來,不得不說一下。

南材村

南材村人口1065,有耕地1020畝,人均1畝,林地面積22050畝,人均21畝。由南材、賴上、賴下、大嶺背諸村組成。姓氏有馬賴黃宋。
大嶺背,就是在南材與彭坊之間存在一個大嶺,這個大嶺分割了四堡下十鄉的兩大主要區域。賴上賴下就是賴氏居住的一個山崗,溪水繞山崗,上游爲賴上,下游爲賴下。南材爲居住核心村莊,包括源頭、墟場坑部分。
南材的名字出現後,各種關於砍柴和燒火的古怪又尷尬的解釋就出來了。其實南材應當叫南茶坑,在清代方誌上,很清晰的。爲什麼叫南茶坑呢?因爲這個南材在一條通達的官道上。
作爲驛站,南柴鋪的名字出現的時間其實挺長了。但是南柴鋪在近代被近現代的公路交通繞開,以致於很多人不再知道這個歸陽、四堡、青巖三里之交的驛站。明代的時候,這個驛站就很成熟了。

《嘉靖汀州府志》:“南柴舖橋 在縣治東舘前驛,地坊連城縣界。嘉靖三年醫官馬文明、耆民馬定華、馬祥、馬旺等,以此處溪水衝漲,人難渡涉,捐貲恊衆族建立,以便通行。”
從館前去四堡,必走南材鋪:館前出發5裏到豐花園,再5裏到山頂,再5裏到南材鋪,5裏烏石哩,5裏到雲豐,10裏到馬屋。而從彭坊出發去四堡,走南材比走稱勾水會節約5裏左右路,走哪裏呢?彭坊出發,5裏過隘上,5裏到黃頸坑,5裏到南材。當然如果有勇氣翻大嶺,那10裏就到南材。這個黃頸坑,就是今天童坊黃坑,這個名字從清代就寫錯了,因爲存一條路徑,所以叫黃逕坑。
這個南柴鋪是人們停歇喝茶的地方,所以叫南茶坑,而官方在記錄時只聽音,所以寫作南柴和南材。
這個鋪在驛站管理上,清代是歸屬連城的。
《乾隆汀州府志》:“連城 舖其所有十,曰縣總,北達府治者。曰連安,曰分水,曰新添,曰南柴。”

歷史上的地名,其實一直是扶搖不定,一些村莊的名字在更改時,除非有特殊的作用,不然更改起來一直有隨意性。比如源頭在清代寫作員頭,主要區域之外當年做過墟場的地方叫虛坑,又比如崗上、下後來被改爲賴上賴下,因爲賴氏居住於此。又比如隔村的魏家莊改爲義家莊。名字就是這樣一路流變一路失落,我們可能唯有回溯源頭,才能看到村莊歷史的真相。
南材和義家莊,是當年八將約的核心。
劉永華先生的《寺廟進村:閩西四保的寺廟、宗族與村落》中所記載的《馬氏族譜》:“在下岡屋,地名下庵,原立庵壹所,舉凡春秋祈報,兩門共作醮筵。至萬曆四十年,伯祖萬泰、文寶、新慶,兩門人等,議庵太近人家,出入僧人不便,將庵移至水口,以作通鄉保障,總名八將約。雲窩爲約正,竹園、溪背爲約副,魏家坊爲約贊,蘆坑、黃梘坑爲約通。凡官府往來點冊及期會公事以迄春祈秋報,四約衆等幫墊消耗之費,同集公所。故八將約下庵老基,萬泰、新慶共議兩門建學館以延師德後。”
我們解讀這一段老譜上記載的信息:這個下岡屋就是今天賴上賴下所在的山崗;今天八將寺還在,背靠山面朝村居,在水口邊上;在賴上賴下之間的下岡建立了學館請了教師;明代中後期出現的讀約組織是王陽明經略南贛後,政府推行且贊助的地方基層組織,相當於今天我們的鄉政府一級,但基本自治;八將約,極有可能最初是戍守的軍人後代的同盟,祭祀八將,後來才加入區域神明伏虎祖師。

黃湖村

黃湖畲族村人口480,有耕地115畝,旱地60畝,人均0.23畝,擁有山地面積12000畝,其中毛竹林面積8000畝,人均25畝。由黃泥湖、橫江背、羅家山諸村組成。
黃泥湖,黃泥指土質,湖指村莊居於山村居於一個山窩,坐東朝西,背靠山嶺大約850米海拔,而村莊大約在800米左右,大多數山壟、梯田在村莊下方750米海拔的高度,這當然是先有居住的村莊和水源,然後一點點的把那些梯田雕琢出來。橫江背,其實是橫崗背,山谷因爲山勢都是南北向,這個地方突然東西向,故稱橫崗,而人們建村于山背即山南陽面。羅家山,爲羅氏開拓之山場,今天的入山公路是盤旋於羅家山而上進到黃泥湖的。
這是典型的山鄉,且是深山,在90年代之前公路未曾硬化之前,出入只能依靠步行,步行當然是直線最快,但要翻多重山嶺,能運送的東西實在不多,故而物資不通,交流不暢。

這裏居住着汀州最強韌的人羣,他們是汀州開發的最典型代表,看到黃泥湖,大體就知道東南山林如何接納汀州人的,沿着汀江而上,再於武夷、玳瑁的間隙中穿過,從戴雲山間越過飛鸞,將火種撒遍閩西閩東粵東浙南的,正是這種人均0.23畝的“篳路藍縷,以啓山林”。
他們燒畲爲田,插松成林,種藍造紙爲業,將華夏文明中的鳳凰與盤瓠帶入到最深的山中,那是華夏真正的邊緣,又將紙的潔白,和布匹的青藍從山中採擷,帶回人間。
1993年,我作爲三明攝影協會的嚮導,與外嫁省親的鄉人,曾一道在馬坪到黃泥湖的山道上一道晃晃悠悠走了一個上午,飲水於野泉,停歇于山亭。當古老的石砌官道走到了盡頭,村莊在山嶺之下現出真容。飢渴疲累到了極的我,忍不住像蓮花生大師一般高呼了一聲“桑耶”。那是歸屬汀州的山鄉特質,藍氏族人的山嶺堅持,畲山兒獨有的驕傲與神奇。

歸仁

館前的古稱是“歸仁”。那什麼是歸仁?
《論語·顏淵》:“克己復禮,天下歸仁。”
孟子則說:“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
爲什麼歸仁呢?仁德之政,是人民所求。
《資治通鑑·漢桓帝延熹元年》:“古公、西伯天下歸仁,豈復輿金輦寶,以爲民惠乎!”
所以民心向背,主要還是有否爲民着想,是否真正想民之所想。
故而“歸仁”這個古名,不再只是過去有意義,而是現在、未來有意義。以館前眼下的情形,我想“歸仁”最好的解釋是:背靠青山綠水,要允許和鼓勵百姓發展基於農業的庭院經濟、米粉經濟、山林經濟,不苛求規模,不要與民爭利,多扶持多服務。
大體這就是中國文化真正的內涵了,“釋禮歸仁”。


(本文圖片來自長汀張亮珍先生,清流陳汝輝先生,長汀王亮先生,長汀藍琳初先生,長汀黎衛東先生,感謝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