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債務纏身,楊惠妍家底豐厚


楊氏家族“隱富於市”的祕密

作者 | 利晉

主編 | 蘇

碧桂園和楊國強、楊惠妍家族還有多少家底?


這是一個“替富人擔憂”的問題。


突然有這樣的疑問,源於前段時間的一則消息。


據券商中國日前報道,碧桂園(02007.HK)旗下碧桂園創投正在尋求出售持有的長鑫存儲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長鑫存儲”)的股份,籌資約20億元(人民幣,下同)。但出售時間仍在洽商中,最終結果未有定論。


對此,碧桂園方面回應稱,公司致力於積極探索各種策略以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包括對資產組合的審慎評估和潛在的資產處置機會。



6.25折拋售“國之重器”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長鑫存儲成立於2017年11月,是一家專業從事動態隨機存取存儲芯片(DRAM)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由長鑫科技全資持有。


長鑫科技被稱爲國內DRAM內存龍頭企業,也是“國產替代存儲芯片”代表企業,背後股東不僅有國家及地方產業投資基金,中信集團、招商局資本牽頭的產業投資基金,以及中金(601995.SH,03908.HK)、招銀、建銀、陽光保險(06963.HK)等金融、險資機構。


長鑫科技持股超過1%股東名單


還有不少資本大鱷的身影,包括騰訊(00700.HK)、阿里巴巴(NYSE:BABA,09988.HK)、海爾(600690.SH,06690.HK)、美的(000333.SZ)、小米(01810.HK)、新希望(000876.SZ)等,以及碧桂園創投。


碧桂園創投是長鑫存儲的最早一批戰略投資人。


2021年9月,碧桂園創投旗下私募股權基金佛山市南海區匯碧五號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戰略投資人身份進入長鑫存儲股東名單,彼時持有2.2426%股份。


圖片來源於長鑫存儲官網


2022年2月,長鑫存儲完成了B輪融資,融資規模330億元,阿里巴巴、人保資本、東方資管等新投資人進場。碧桂園創投繼續參投,但持有股份降到1.8555%。


隨後,長鑫存儲通過股權轉讓、股權融資方式完成了3輪融資。其中,今年3月完成了新一輪融資,融資金額108億元,碧桂園創投持股比例降爲1.6805%。


當中,上市公司兆易創新(603986.SH)計劃對長鑫科技進行戰略增資15億元,持有股權新增了0.93%。按此估算,長鑫存儲估值爲1612.9億元。


上述融資完成後,wind數據顯示,長鑫存儲投後估值爲1904.76億元。其中碧桂園創投持有的股份估值又多了5個億,約爲32億元。



但碧桂園創投這次卻被曝叫價20億元出售長鑫存儲,相當於打了6.25折。


前文提到,長鑫存儲是國產芯片替代重要企業,一直備受外界關注。對於投資機構來說,這是一個十分稀缺的投資項目,甚至可以“閉眼投”。龐大且資金實力雄厚的股東陣營,便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自2020年12月啓動A輪融資以來,長鑫存儲已完成了6輪融資,目前已是成熟期項目。坊間稱,因爲市場不確定性波動、挑選上市承銷商等問題,長鑫存儲暫緩了IPO計劃。


目前,長鑫存儲DREAM產品已開始量產和進入市場驗證階段。


2023年11月,長鑫存儲正式推出LPDDR5系列產品。其中,12GB LPDDR5芯片目前已在小米、傳音等機型上完成驗證。今年年初至3月末,兆易創新從長鑫存儲採購DRAM產品約1.8億元。


長鑫存儲的前途無量,與碧桂園創投打算折價割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不過,拋售長鑫存儲股權的動作,卻揭開了楊國強、楊惠妍家族“隱富於市”的祕密。


因爲長鑫存儲,只是碧桂園創投70多個投資事件中的一個。



對標騰訊做風投,2年幹到國內頭部


碧桂園創投的誕生,有兩個很重要的契機:CVC投資熱潮、碧桂園二代楊惠妍接班。


CVC,即企業風險投資,指有明確主營業務的非金融公司進行的內外部風險投資活動。公開數據顯示,近5年,CVC投資佔整個風投市場份額比例爲20%至30%。


爲大家熟悉的企業就是騰訊、阿里、百度(NASDAQ:BIDU,09888.HK)。


國內最早嘗試CVC投資的是阿里,2000年參投了海爾旗下的智慧平臺“海爾智家”。2011年,騰訊、百度等互聯網企業主業趨於穩定,開始掀起了互聯網創業浪潮,旗下CVC大舉進行股權投資。


其中,騰訊投資常年“霸榜”國內CVC投資機構第一名,目前投資案例超過了1000家。


碧桂園創投的學習對象正是騰訊投資。


2019年1月,碧桂園創投橫空出世,出道即巔峯,被視爲是CVC的黑馬。


在IT桔子的統計數據中,成立第2年,碧桂園創投登上國內CVC投資方第6名位置,2021年排在第7位,超過百度、京東(NASDAQ:JD,09618.HK)互聯網巨頭等。



其實,碧桂園創投的雛形早在2015年便開始形成。楊國強女婿、楊子瑩丈夫周鴻儒,碧桂園創投創始合夥人,率先在碧桂園內部探索資本創新,進行股權投資等資本運營,原始團隊只有三四人。


周鴻儒是哈佛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專業爲應用數學與經濟,曾在貝爾斯登公司、蘇格蘭皇家銀行以及招商基金履職。


從投資經歷來看,碧桂園重點投了一些長三角地區的房地產開發公司。


碧桂園創投投資事件,來源於wind


碧桂園風投的轉折點出現在2018年12月。


彼時,已在碧桂園集團磨練長達13年的楊惠妍開始接班,由副主席升任聯席主席,除了協助父親楊國強處理集團日常工作外,重點工作內容就是戰略投資及基於現有業務的新業務探索。


2019年1月,碧桂園內部發文,碧桂園創投作爲集團直屬股權投資事業部正式誕生。


碧桂園創投一路高歌猛進,2019年,5個;2020年,18個;2021年,28個;2022年,17個;2023年,6個。源媒匯統計公開信息得到,5年時間,碧桂園創投完成了74次投資,憑實力擠進了風險投資頭部陣營。



碧桂園創投官網信息顯示,目前其聚焦於半導體、碳中和、大健康、新消費、先進製造、產業鏈上下游、供應鏈及信息與通信技術等領域,已投企業總數超過90家,IPO企業數量超過10家,獨角獸企業數量超過26家。


碧桂園創投的投資策略、項目選擇邏輯,學習的是紅杉中國、高瓴資本。


從前述表格能看出,碧桂園創投主要投向早期階段的項目,參與天使輪融資事件有6個,參與Pre-A輪、A輪共有26個,參與Pre-B輪、B輪共有24個。


長鑫存儲爲代表的國家級項目,是碧桂園創投偏愛的投資類型。其餘,還包括比亞迪(01211.HK,002594.SZ)半導體、紫光展銳、壁仞科技、盛合晶微、藍箭航天等頭部企業。


早年,碧桂園創投還會投資房地產產業鏈,包括貝殼找房(02423.HK,NYSE:BEKE)、安居客、蒙娜麗莎(002918.SZ)、帝歐家居(002798.SZ)等。但自2021年房地產行業進入調整週期,碧桂園創投將目光轉向了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


到了2023年,碧桂園創投的投資數量呈斷崖式下跌,僅有6個。這一年8月,碧桂園宣佈出現了流動性壓力。


然而,碧桂園是碧桂園,碧桂園創投是碧桂園創投。



增長的家族財富與“砸鍋賣鐵”還債


當年,碧桂園決定進行風險投資,有一個很重要的背景因素:楊國強、楊惠妍家族財富暴增。


2015年,中央開始密集發佈房地產新政,同時三四線城市爲了去庫存不斷放鬆樓市政策。而“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園當時6000多億庫存貨量中,有將近一半的儲備在三四線城市。


碧桂園高層當時一致看好三四線城市在政策普惠下受益,不擔心庫存壓力,並相信可以快速去化。公司總裁兼執行董事莫斌在2015年業績會上直言,“我們三四線項目只會升價銷售,絕對不會降價銷售,而且是一個持續升價的趨勢。”


碧桂園賭對了。


2015年至2019年,碧桂園營收、淨利潤開始暴漲,5年時間營收由1132.46億元增至4866.93億元,淨利潤由92.76億元漲到395.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都超過了33%。


根據wind統計數據,這5年時間,碧桂園現金分紅總額爲382.93億元,而楊國強、楊惠妍家族持股比例區間約在53%至58%,這意味着合計多達218.34億元,進入了自家口袋。


2020年至2021年期間,楊惠妍不斷增持碧桂園股份,年末持股比例增至58.72%、61.25%。而這兩年,碧桂園現金分紅金額分別爲100億元、70.46億元,又有超過100億元流入楊國強、楊惠妍家族口袋。



7年時間僅通過現金分紅,楊國強、楊惠妍家族獲得了319億元,佔碧桂園總分紅金額的57.66%。


超過319億的資金怎麼增值?答案就是:在風口上的風險投資。


在楊國強、楊惠妍預想中,碧桂園創投的定位或許就是家族財富管理平臺,即便它屬於碧桂園直屬一級部門。


在風險管控上,楊國強、楊惠妍家族或早早做好了隔離。


從工商信息可以發現,碧桂園創投主要投資平臺公司是海口市碧桂園創投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碧桂園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兩者最終實控主體公司是香港衆朗企業有限公司。這是一傢俬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6月。



如此風險隔離操作也發生在博智林機器人、碧桂園服務(06098.HK)身上。


博智林機器人,是碧桂園在科技建築領域的重要投資項目。成立時碧桂園稱將在機器人領域投入超過800億元。有消息稱,博智林的資金主要來源於集團撥款。


但根據天眼查顯示的工商信息會發現,博智林機器人最終控股主體同樣是香港私人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7月30日,楊惠妍將自己持有的碧桂園服務約6.746億股份捐贈於國強公益基金會(香港),佔公司總股本約20%,且後者承諾捐贈的股份十年內不會出售,用於慈善公益事業的發展。捐贈股份估值超過60億港元。


而國強公益基金會(香港)註冊時間爲2023年6月13日,爲擔保有限公司。


8天后,碧桂園正式宣告,存在階段性流動壓力。據澎湃新聞報道,碧桂園兩筆美元債票息未能如期支付,公司內部人士稱,“公司賬面可動用資金持續減少,出現了階段性流動壓力”。


從碧桂園2023年中期財報可以看到,其總負債13,641.6億元,權益資產2543.69億元,有息負債規模2579億元,賬面現金流爲1011.15億元。


當下碧桂園已被債權人申請清盤呈請,但博智林機器人、碧桂園創投依然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隨着碧桂園創投投資標的一個個走向成熟,楊國強、楊惠妍家族的家底也不斷在增厚。這些資產是否會拿出來支持碧桂園“渡劫”,全看他們的意願。


不過,在2023年12月碧桂園集團月度管理會議上,楊惠妍說,“家族肯定會砸鍋賣鐵支持公司的,公司會努力探索出一條儘快恢復正常經營的有效路徑。”


現在,債權人或許都在等待她的承諾兌現。


部分圖片引用網絡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