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建築師”青山周平的困惑:“網紅建築師到底是什麼呢?” | 100 個有想法的人

整個一月,青山周平的工作應接不暇。

1 月 11 日這天上午,他和事務所的同事來上海出差,與甲方談合同,又去看了一道現場。這是一個改造的項目,青山周平在此前看過一次,覺得是他想做的那種。

第二天一早,青山周平直接從上海去往廈門看另外一個項目,當天晚上匆匆返回北京。

回北京過了個週末,他接著去了海寧,這次是為了幹河街的改造項目,作為受邀建築師之一,青山周平將在這裡參與打造“志摩故里”新景區。

去海寧的那一天,青山周平參觀了徐志摩故居,他在廢墟上拍攝了一組視頻,又在社交網絡上分享了海寧街邊牆角的一處塗鴉。有網友在評論中跟他開玩笑,“要去皮革城買貂嗎?”

青山周平攝於海寧街頭

建築師青山周平擁有 31 萬粉絲,如果以“建築師”做為標籤搜索,他可能是粉絲最多的一個。他在中國呆了 13 年,但大多數人知道他,是從三年前的《夢想改造家》開始的。

2005 年,青山周平在東京大學取得碩士學位之後來到北京碰運氣,那時他覺得這裡充滿了機會,朝氣蓬勃,便開始作為建築師在北京的 SAKO 建築設計工社工作。

當時,這家日本建築師事務所剛創立不久,加上青山周平和創始人迫慶一郎,整個事務所也就五六個人。現在的 SAKO 有 36 名建築師,項目涉及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在東京和福岡都設立了事務所。

青山周平在 SAKO 的那段時間,公司正處在成長期,接到的都是開發商的大項目。他經歷了很多也許是大型建築事務所工作的普通員工無法經歷的事情,比如怎麼跟客戶溝通,談設計費,籤合同。從同事的經驗裡,他還知道了如果在做完項目之後收不到設計費,應該怎麼去法院處理。

但因為“運氣不好”,青山周平所設計的建築項目總是因為種種原因很難落地。眼看著身邊的同事都有了自己的建築項目,他渴望完整地參與做建築的過程,卻遲遲難以實現,他逐漸感到焦慮。

這段漫長的焦慮期一直持續到他在 SAKO 工作的第七年。他才擁有了從建築、室內、景觀設計,到方案投標和現場施工全部參與的一段經歷,他和後來成為妻子的藤井洋子,共同主持了天津塘沽小學校的項目。

天津塘沽小學

現在回憶起在 SAKO 的那段時間,青山周平感慨自己學到的更多的不是設計,而是怎麼做一個小的工作室,以及真正的建築師的生活是什麼。

那時候,青山周平眼中的建築師的生活,是他的老闆迫慶一郎那樣的。

這位同樣是在 30 多歲開創事務所的建築師,有著超乎青山周平預料的勤奮和嚴謹。“我們出差的時候,一般回來都是很早出門很晚回來,在來回機場的路上,他都會打開他的電腦工作”,青山周平這樣描述。

他不認為自己有相似的嚴謹。大學三年級去揹包旅遊的那一年,他去了 25 個國家,這段在他成名之後屢屢在媒體採訪中提到過的經歷,塑造了他現在的性格。

“沒什麼特別喜歡的東西,也沒什麼特別討厭的”,青山周平說,“我感覺我能夠接受、理解任何東西,我不認同的,也有它存在的理由”。他自認為缺乏一種絕對的價值判斷,因而形容自己不是一個特別嚴謹的人。

在 SAKO 一呆就是七年半,做完小學校的設計之後,青山周平覺得差不多可以自己琢磨著起步了。近幾年裡,建築的熱潮從大城市開發商手中轉移到了更分散的地方,鄉村再生和城市改造開始有了苗頭,這也讓青山周平看到了機會。

B.L.U.E 建築事務所

2014 年,他和藤井洋子共同創辦了 B.L.U.E 建築事務所。B.L.U.E 呼應青山周平名字中的“青”,也是北京城市環境研究所的英文縮寫。事務所起步階段,青山周平通過之前認識的朋友介紹項目。沒過多久,在一位媒體朋友的介紹下,《夢想改造家》節目組找到了青山周平。

青山周平接連參加了《夢想改造家》第二季、第三季的錄製,他改造了“胖大嬸兒的家”和”L 型的過道之家”,通過巧妙運用空間,把狹小、雜亂的北京胡同變成了溫馨舒適的現代化住宅。他在改造之前要求和使用者同吃同住 24 個小時,以更充分地體察設計需求,這一點讓很多人記住了他。

兩期節目之後,青山周平突然就“紅”了,他的微博評論從之前的十幾條變成了幾百條、幾千條,很多人關注了他,想找他做設計。

董雪是《夢想改造家》為青山周平帶來的客戶之一,他曾從事城市規劃和遺產保護的工作。2016 年夏天,當他決定租下白塔寺街區的一處四合院,邀請設計師將它改造成民宿時,第一個想到了在建築改造上經驗豐富的青山周平。

這處院子中間有棵大槐樹的四合院也吸引了青山周平的注意,“很幸運,他正好還有時間精力可以做這個項目”,董雪說。他們從 2016 年夏天開始溝通,後面幾個月進行了初步設計,從 2017 年春節過後,院子開始正式動工建設。

整個過程,青山周平的參與程度遠比董雪想象的要多。比如浴缸是用大理石鋪砌的,一般底部要做坡度排水,如何分縫就討論了很多次。再比如僅僅是射燈的安裝方式,青山周平就畫了七張草圖來說明。

邀請青山周平做設計之初,董雪沒有料到他已經這麼出名了。一次的偶然經歷讓董雪真正領教了青山周平的高人氣。這位“感覺隨時隨地都可以接項目”的設計師,在做設計時卻仍然保有充分的耐心和對細節的關注,給董雪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有一次,青山周平去董雪的院子看現場情況,站在衚衕裡看門口裡面效果的時候,一個正在衚衕裡倒車的女孩突然發現他就站在旁邊,立刻大喊——“哎!我認識你!可以給我個名片嗎?我要找你做設計!”

青山周平禮貌地回絕了這個女孩。通過一檔室內改造節目給他帶來了名氣和真正為普通人家做設計的機會,但在真實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夠承擔建築師的高昂設計費。

青山周平為董雪設計的民宿“有術”(未完工)

在過去三年裡,青山周平設計了失物招領北京國子監店,原麥山丘位於西單、富力城、華貿、望京的四家店,北京的精英英語 SOHO 中心,上海 Editor 買手店,DOE 潮流文化體驗店等項目。最近一個被曝光很多次的項目是改造了貝聿銘叔祖貝潤生的蘇州祖宅,這也是青山周平做過規模最大的改造項目,總面積 3200 平方米。

青山周平在去年還嘗試了一些跨界合作,他與“造作”合作了一套收納櫃,取名生活便當盒。成立事務所之後的第一個建築項目,是他主持設計了東京的大田秀則畫廊在上海西岸開設的新館,去年 11 月初已正式開放。

現階段,他的事務所從三年前的 5 個人擴大到了 20 個人,除了他和藤井洋子之外,有 16 名中國的年輕設計師,平均每個人手上都有 1、2 個正在進行中的項目。

其中最遠的項目地延伸到了烏魯木齊和雲南,今年還有一些項目即將落成,比如承德的溫泉中心,這將是 B.L.U.E 的第二個完整的建築作品。他在 2015 年參加原研哉發起的“CHINA HOUSE VISION 2025”時提出的“400 個盒子的城市社區”的概念,曾被做成模型參加 2016 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不出意外的話將於明年在泉州落地。這將是青山周平在過去的採訪中多次提到的“共享·家”的概念的具體實踐,現在正在進行中的方案包括三層樓,一層是對外開放的區域,可做工辦公、書店、商店和健身房。二層和三層是相對私密的生活空間,也許會把短租、長租結合在一起。

上海 DOE 潮流買手店
大田秀則畫廊
“400 個盒子”概念模型

找到青山周平的除了業主,還有各大品牌的活動邀約。比如他在戴森空氣淨化風扇新品發佈會上發表演講,“室內空氣流通與建築設計的關係”;參加藝術北京 Thinkpad 25 週年活動,他特意穿了身黑衣服搭配紅色的鞋子;他還為 freeplus 在上海的活動現場搭建了裝置“敏感之家”,與品牌代言人田馥甄同臺。

青山周平變得更忙碌了,這種忙碌是他自己也未曾想到過的。品牌給他發來邀請,他以建築師的身份出場,做的事卻與建築沒有太大的關係。有人說他是網紅建築師,這和他理解的,像扎哈、馬巖松那樣的“明星建築師”不太一樣。他困惑,反問,“網紅建築師到底是什麼呢?”

儘管並不喜歡被稱作是網紅,但青山周平的確是唯一一個被稱作是“網紅建築師”的人。他趕上了《夢想改造家》在 2015 年的爆紅,在每一季請來的十位建築師裡,因為“中文很好的日本人”、“顏值高”、“體貼”、“細心”這樣的標籤,青山周平又幸運地成為了最出名的那一個。

有意思的是,與這檔節目形式頗為相近的一檔老牌日本真人秀《全能改造王》,卻沒能捧出像是青山周平這樣的“網紅建築師”。青山周平覺得他走紅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中國社會的規模和人口的一個特點”。和日本人不太一樣,中國人更容易相信認識的人,因而明星的價值更高。

“如果沒有節目的影響力,(我)可能什麼也不是吧”,青山周平接受成名帶來的機會,並懂得要如何利用它。

網絡上的青山周平相比成名之前,活躍了很多。他樂於與粉絲分享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有趣細節,在長期的互動中,他和他的關注者之間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某種默契。

比如青山周平經常揹著一隻 Freitag 出差,每次看到突起物,他就會把包掛上去。

這個習慣來自他對身邊生活的觀察。他曾經看到跳廣場舞的阿姨叔叔們會找附近的樹枝或是其它的城市突起物,然後他們把自己的小包掛在上面。在施工工地也是,工人會找各種可以掛包的地方。而這種現象是他幾乎未在日本看到過的,他從中得到了某種啟示,“我學習到了怎麼利用城市空間”。

關注者們或許並不瞭解他為何對突起物情有獨鍾,但這不妨礙人們模仿他。有人會學著他的樣子尋找突起物,掛上包,然後發微博提醒他,這些有意思的突起物照片很可能會被青山周平點贊。

“到工地第一件事情要做的,找突起物掛包,今天找到了比較滿意的,分享給大家。”青山周平

不少建築師以嚴苛出名,日常生活中的青山周平依然溫和。他有一半的時間在出差路上,剩下的一半時間呆在辦公室裡,手裡總是會捧著一杯咖啡。在與人交談時,青山周平用中文盡力表達自己的意思,因為害怕對方不理解,會用好幾種方式來陳述一句話,他也會在不知如何作答的時候害羞地笑。聊到開心的時候,會不自覺地放鬆下來,盤腿坐在沙發上。

青山周平自認“不嚴謹”,說的是他會欣然接受很多事情。像是很多商業邀請找到他時,他通常不太好意思拒絕,也無法判斷哪些該去,哪些不該去,並會就這個問題請教身邊其他人的意見。到了後來,他逐漸理解並接受,商業活動和媒體曝光不過是一種經濟和時間的交換。從中他似乎也悟出了一個道理——被人知道的越多,機會就越有可能降臨。

作為建築師,青山周平不以做出能拿國際大獎的建築為目標,似乎也不試圖找到一種獨特的建築手法和理論。一位熟悉他的朋友用了“內斂”、“規矩”這樣的詞來形容他的作品,他不做視覺衝突強烈的設計,而是更偏好妥帖、理性化的表達。

對於建築細節嚴格要求,是很多人對於青山周平的另一個印象。

去年設計蘇州的“有熊文旅公寓”時,有一處室外浴缸他希望做成實木的,但因為國內從來沒有過實木的浴缸的例子,他就找到了之前認識的業主,傢俱品牌“失物招領”的市場總監袁月,請她幫忙聯繫傢俱製造商看看能不能做出來。這要求實木耐熱、防水,長時間不變形,很多廠家不敢隨便接這個項目,需要做一些實驗來檢驗它的可行性,因此輾轉拖了很長時間。後來“一條”視頻來拍攝,只能臨時用了個橢圓形的瓷浴缸代替。但在拍攝完了之後,青山周平還在堅持找符合他想象的東西,最後終於找到,如願換上了實木的長方形浴缸。

蘇州“有熊文旅公寓”,也是 B.L.U.E 目前完工的第一個建築項目

青山周平認為,當下建築師各有各的追求,不再像以前那樣指向同一個方向。這個時代也許不會再出現柯布西耶,但並不意味著它就變得更壞。

“他們過去可能是通過造房子來改變城市。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做社區營造,和當地居民一起做一些研究。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改變他們對城市的一些看法,他們的生活質量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

青山周平認同日本建築師槙文彥關於“共感”時代的建築理論的說法——“50 年前的現代主義是一艘大船,大家在船上亦敵亦友,1970 年代以後,現代主義已經不再是船,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大家被放逐於大海之上,不再是朋友也不再是對手”。

他覺得現在的建築已經不單單是一棟房子,也可以是一套傢俱,甚至一本書。他探索社會、歷史的變化,和探索空間一樣地興致盎然。比如最近他看人類學和機器人,思考人的界限在哪裡。而頻繁參加商業活動在能夠確保事務所運轉的同時,也讓他有一半身體和大腦在建築之外,接受各方面的訊息。像這樣從各個不同的領域獲得“共感”,是他所理解的,為了做好的建築的一個過程。

用青山周平的話來說,當下的生活“不算特別滿意,但是哪裡不滿意我也說不出來”。他形容一切都還在上升階段,將來也許會遇到更多更好的建築項目。現在的他顯然不會為沒有項目發愁了,如今的苦惱變成如何在規模事務所擴大的同時,還能確保設計質量。

“就比如說隈研吾的工作室兩百個人吧,但他的項目質量還是很好,所以要有一個能讓工作室持續運營的系統”,他說。

L 型的過道之家

圖片來自:B.L.U.E 建築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