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4年高考化學試題的幾點想法

湖北省2024年高考化學試題的幾點想法

          

2024年高考已經結束,在網上看到有學生反映今年湖北高考化學試題超級難,感覺高中三年化學白學了,反覆練習的內容沒考。碰到有老師也說,教的內容沒怎麼考,高中三年白教了。

事實果真如此嗎?由於現在官方在考後都不公佈高考試題,過了一段時間纔看到的今年的化學高考試題。將試題分析了一下,發現今年的高考試題與往年相比,只是一些小的調整,並沒有大的變化。難度也與去年相當,其實這幾年的高考試題一直就不簡單。

近幾年的高考與前一些年相比,已經發生了方向性的變化。更加註重對化學素養的考查,命題情景化,着重考查學生的應用能力、閱讀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各種能力,試卷的閱讀量、思維量很大,綜合性很強,對學生基本素質要求很高,而且一些傳統的重點、難點並未出現,如有機物的同分異構、分子或離子的空間結構等,這也是學生感覺白學了、試題很難的主要原因。

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要注意這種方向性的變化,在學習和教學中適應這種變化,改變一些傳統的學習和教學模式,才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成績。根據今年高考試題,個人覺得有幾下幾點需要注意:         

1、仍然要注意基礎知識的掌握,要認真看課本

雖然高考以知識的應用和能力考查爲主,但所有這些問題都是在基礎知識上進行,從基礎知識展開、發散、演繹的。否則化學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對基礎知識的要求並不是降低,而是更高了。這要求我們在學習或教學中,更加重視知識的學習或教學,特別提醒學生一定要認真看課本,包括在高三複習過程中,這絕對不是浪費時間。

下面是今年高考試題中一些源自課本,甚至是原汁原味的知識點。    

第1題:

B選項出自《必修第二冊》第五章第三節,原文“……陶瓷是以黏土(主要成分爲含水的鋁硅酸鹽)爲主要原料,經高溫燒結而成的。”,傳統的硅酸鹽材料均是在高溫條件下,發生複雜的物理化學變化,這就涉及到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

玻璃和水泥的生產也是這樣,下面是課本原文,“……在玻璃窯中熔融,發生複雜的物理和化學變化而製得的。”、“……在水泥迴轉窯中煅燒,發生複雜的物理和化學變化,加入適量石膏調節水水泥硬化速率……”。

D選項出自《必修第一冊》第一章複習題第3題: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黑火藥是由硫黃粉、硝酸鉀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時的反應爲:

在該反應中,還原劑是       ,氧化劑是      

第2題:

出自《化學反應原理》第四章第三節金屬的防護方法,課本原文:“在鋼鐵製品的表面噴塗油漆、礦物性油脂或覆蓋搪瓷、塑料等;用電鍍等方法在鋼鐵表面鍍上一層鋅、錫、鉻、鎳等金屬;用化學方法在鋼鐵部件表面進行發藍處理(生成一層緻密的四氧化三鐵薄膜);利用陽極氧化處理鋁製品的表面,使之形成緻密的氧化膜而鈍化;等等。另外,採用離子注入、表面滲鍍等方式在金屬表面也可以形成穩定的鈍化膜。”

第3題:

C選項出自《有機化學基礎》第一章第二節,科學·技術·社會《青蒿素結構的測定》,原文,“我國屠呦呦等科學家使用乙醚從中藥中提取並用柱色譜分離得到抗瘧有效成分青蒿素,隨後展開了對青蒿素分子結構的測定和相關醫學研究。”

D選項出自《有機化學基礎》第一章第二節,探究《重結晶法提純苯甲酸》。    

第4題:

A選項出自《必修第一冊》第四章第三節,用電子式表示氯分子的形成過程:

B選項出自《化學反應原理》第二章第四節課後習題第4題,在合成氨工業中,原料氣(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氣)在進入合成塔前需經過銅氨溶液處理,目的是除去其中的CO,其反應爲:

C選項出自《物質結構與性質》第二章第一節圖2-3,p-pπ鍵的形成。

D選項出自《有機化學基礎》第五章第二節,科學·技術·社會《高強度芳綸纖維》。

第5題:

四個選項均來自《物質結構與性質》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

第6題:

D選項出自《有機化學基礎》第一章第二節圖1-16,可知3000cm-1以上的是O—H。

第8題:

B選項出自《必修第二冊》第五章第二節,資料卡片《王水》濃硝酸與濃鹽酸以1:3混合得到王水,濃鹽酸提供了高濃度的氯離子,濃硝酸被稀釋,並不是增強其氧化性。

C選項出自《物質結構與性質》第三章第二節,圖3-18,課本原文,“這一排列使冰晶體中的水分子的空間利用率不高,留有相當大的空隙……”,“乾冰的CO2分子之間只存在範德華力,一個分子周圍有12個緊鄰的分子,密度比冰的高。”。

D選項出自《物質結構與性質》第三章第三節,混合型晶體,課本原文,“由於所有的p軌道相互平行而且相互重疊,使p軌道中的電子可在整個碳原子平面中運動。因此,石墨有類似金屬晶體的導電性……”。    

第16題:

第(2)問源自《物質結構與性質》第三章第一節,課本原文,“晶體呈現自範性的條件之一是晶體生長的速率適當。熔融態物質冷卻凝固,有時得到晶體,但凝固速率過快,常常只得到肉眼看不到多面體外形的粉末或沒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塊狀物,甚至形成的只是非晶態(玻璃態)”

第19題:

第(2)問源自《有機化學基礎》第三章第五節,丙烯腈的水解反應。

          

2、高考以考查知識的應用、綜合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思維能力爲主。

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多思考,用思考型學習、分析型學習代替簡單的記憶型學習,對每個知識點,要能從橫向、縱向多角度認識它,掌握和應用它。

教師在引導過程中,除了講授必要的基礎知識外,要引導學生思維,提高分析能力、綜合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能力等等各種能力。

如第14題,要能將電解的基本工作原理應用到實際情景中,而種情景對我們來說又是全新的。從題目信息可知,Cu電極會發生如下反應:

從分析看這是陽極反應,則PbCu是電解的陰極,觀察陰極上物質的變化,草酸經過一系列反應,最終生成HOOCCH2N+H3,其總反應爲:    

其中第一步反應就是將HOOCCOOH還原爲CHOCOOH。

再比如第18題,需要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

實驗1說明[Co(H2O)6]2+無催化作用,實驗2說明[Co(CO3)2]2-有催化作用,實驗3一方面說明+2價Co被氧化成+3價Co,另一方面說明[Co(CO3)3]3-有催化作用。

實驗4說明酸性條件下[Co(CO3)3]3-轉化成[Co(H2O)6]3+,放置後,又轉化成[Co(H2O)6]2+

分析清楚了上述轉化關係後,後面的問題容易分析了。

          

3、注意與其它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

除了與數學、物理、生物等學科綜合外,還要注意與語文、哲學等知識的應用。

特別是語文閱讀能力的應用,一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注意閱讀能力的提高,而高考題的閱讀量是較大的,關鍵時刻讀不懂題目、抓不住要點,這對化學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障礙。

哲學是提供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學科,許多化學問題與哲學思想是相關的。如,量變到質變的規律與元素週期律的關係,對立統一規律與氧化還原、金屬性與非金屬性、極性與非極性等概念都有緊密的聯繫。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係也是分析很多化學問題時的重要思維方式。

如第16題第(5)問,用電解氯化鈹的方法制金屬鈹。按對角線規則,氯化鈹應該與氯化鋁相似,是共價化合物,熔融不能導電,不能電解。但氯化鈹並不是純粹的分子晶體,其共價鍵Be—Cl也有一定的離子鍵的成分,氯化鈹也有一定程度的電離,但導電能力不強,加入離子鍵成分較大的NaCl可以增強其導電能力。

實際上從哲學的觀點就很容易理解上述問題。

建議同學們在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閱讀一些相關的書籍,包括自然科學、歷史、哲學、文學、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心理學等,不僅僅是簡單的做題。    

作爲教師,也應該多閱讀各類書籍,對學生進行方法、思維方式上的引導。不僅是要求學生做題、做題、做題……,而應該是思考、做題、再思考、再做題……         

總之,我們要改變傳統學習模式,從記憶型、知識型學習轉變爲理解型、思考型、綜合分析型學習,打破傳統的學科界限。不僅是將其它學科知識融入化學,更重要的是將其它學科的思維方式融入到化學中。

歡迎點贊 關注 留言

後面附高考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