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至死不篡漢稱帝,臨終遺言也是不同於常人,真英雄也

點擊下方卡片關注“魚羊史記”,加星標不迷路


正文↓




在三國時期,曹操作為一位權傾一時的梟雄,他的臨終遺言無疑具有極高的曆史價值,引起瞭後世無限的遐思。在他的饕餮一生即將走嚮終點時,曹操對未來和死後事務有著怎樣的設想和囑托呢?在他去世前的一年多時間裏,他為自己的後事做齣瞭精心布置,而且這些安排均有詳實記錄。

據《三國誌·魏書·武帝紀》記載,曹操於東漢建安二十三年六月頒布瞭《終令》,提到自己的葬禮應以簡樸為前提,選擇位於西門豹祠西原上的瘠薄之地作為壽陵,藉用地形之高為墓基,並且不設封土,不植樹木。按照周禮,官方負責陵墓地的分配,諸侯通常位於左右兩側,卿大夫列於後方,漢製也將此作為陪葬墓地的標準。在遺囑中,曹操指明有功的公卿大臣應得到陪葬之尊,為此應拓寬墓地,以容納這些功臣。


曹操一生在內政和軍事上建立瞭卓越的成就,平定瞭袁紹、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服從瞭烏桓、鮮卑等少數民族,統一瞭北方地區,並為曹魏國傢的建立打下瞭堅實的基礎。然而,臨死之前,曹操的心頭所牽掛的,卻是那些看似瑣碎無足輕重的傢事。

首先是他對自己妻兒的關愛。在遺囑中,他指示餘下的香料應分贈給諸夫人,而不需要用於祭祀;另外,傢中若有人無所事事,可以選擇製作並齣售帶子和鞋子。曹操希望傢人能夠享受一個平淡而安逸的生活。

其次是他對自己身後事務的具體規劃。他的遺體最終安置於鄴城,就地簡葬而非華麗立墓。采用薄葬,強調簡約之風,體現齣曹操作為一名軍事和Z治領袖,對待死後事宜的從簡態度。這種做法後來通過流傳,被《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引申齣瞭著名的"七十二疑塚"傳說,隨之埋藏於無數的猜想與迷霧之中。直到21世紀初安陽高陵的發掘,曹操的真實墓地得以確認,伴隨而來的薄葬證據也讓曹操以簡素葬儀葬於曆史之中的形象得以證實。


最後,對於皇帝武帝此深厚的情感在陸機的筆觸下得以流傳。78年後,當陸機隨機閱覽古籍時,無意間翻閱到曹操的遺令,他被這位曾經權勢滔天的武帝末期對子女情感的釋放所打動。陸機深受感慨,寫下瞭《吊魏武帝文》,這篇文章使曹操的“分香賣履”的遺願廣為流傳,並最終成為後世文人頻頻引用的典故。

死亡麵前,英雄歸於沉寂,權勢讓位於平凡,這在曹操臨終時的三項特彆提醒中顯露無疑。而且,通過這種展示,我們也能窺見到曹操那普通人性的一麵,一個有著深厚愛情和傢庭責任感的個體。迴顧曹操威風凜凜的既往,至死之際,他仍舊難以捨棄的深情,也是其畢生奮不頓挫奮鬥身影的一種體現。這種對過往的執著,對生活的眷戀,以及對情感的思念,難道不正是曹操坎坷人生道路上最真實的寫照嗎?

· 完 ·

/ 推薦閱讀 /

如果把中國古代名將都放在一個群裏,他們會聊些什麼?

重要提示:公眾號改版後,文章推送可能會被刷掉,導緻你無法看到我們的內容。為瞭不錯過彼此,能否給我們的賬號加個星標,點擊下方公眾號卡片→點擊右上角...符號→選擇第一個“設為星標”。

請點擊下方卡片加關注

大傢看完可以的話,順手點亮“在看”,當作鼓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