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了這16座博物館,後勁太大!

中國的歷史有多長?恐怕從歷史書的厚度就可以計量。


從第一部史料彙編《尚書》開始,一直到之後我們耳熟能詳的二十四史,上下五千年的時間被永恆地刻成文字,讓每一個人從牙牙學語開始,便可以習得千年的智慧。


圖源:網絡


只不過,當歷史的記載越來越長,讓人通讀並理解的難度也會成比例的增長。更何況,那些早於夏商周的歷史、被史官遺忘的升斗小民,總讓我們覺得歷史離我們是那麼的遙遠和不真實。


好在,還有博物館——一個盛滿歷史的地方,是大多數人可以見證文明的最佳途徑。


上下五千年裏的歷史與文明,深深印刻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之上。從遙遠的石器時代,到絢爛的漢唐盛世,再到明清及至近現代,歲月走過的痕跡,都在這裏被鮮活地呈現。


殷墟博物館新館-亞址墓出土的文物 圖源:安陽市三疊層博遊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這一次,我們將依據中國不同時代的主題,爲你盤點16座博物館,它們或大或小,卻都收藏着一個時代最真實、最本質的記憶。一一看過,也就相當於走過上下五千年啦!(受限於篇幅,一站看遍古代中國的國博並未列入文中。)



從遠古走來


我們從哪裏來?一個永恆之問,就是我們追根溯源的開始。放眼中華大地,散落的古人類遺蹟中就藏着解謎的線索。


01.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


北京郊區的龍骨山,背靠太行山脈,面臨華北平原,山前河水潺潺,看起來就是一處理想的家園。


正是在這裏,考古人發現了中國最重要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周口店遺址


圖源: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


隨着古人類化石和豐富的古人類遺存的出土,我們逐漸認識到這裏曾是50萬年前的直立人“北京人”、10-20萬年前的早期智人“新洞人”、4.2-3.8萬年前的晚期智人“田園洞人”、1-3萬年前的晚期智人“山頂洞人”的棲息之地。


圖源:北京房山


而當我們駐足於此,聆聽到的就是綿延數十萬年的遠古史詩。


02. 良渚博物院


從洞穴裏走出,原始先民們陸續向曠野進發,點亮一簇簇文明的火光。到五千年前,從黃河到長江,從塞北到江南,古城舊邦漸次崛起,如滿天星斗競相閃耀。


地處長江下游環太湖流域的良渚遺址,就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


良渚古城遺址 圖源:禹涵

一件件帶着神人獸面紋的玉琮,讓我們窺見先人高度統一的信仰。而以琮、璧、鉞等種類豐富的玉禮器爲主流的良渚文化玉器,更是影響了中華禮制文明。

良渚文化玉琮 圖源:fùfu


良渚以玉聞名,但不只是有玉。先民們在這廣袤的水鄉澤國裏造水壩、築祭壇、種水稻、建城市,創造了東亞地區最早的國家文明


03.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夏朝,被認爲是中國的第一個王朝,也是一個曾經只見於史書記載的朝代。隨着偃師二里頭遺址的發現,它的神祕面紗逐漸被揭開。

結合文獻記載、考古發掘等多方面的研究,“二里頭遺址是夏朝中晚期都城遺存”逐漸成爲學界共識。

圖源:藝旅文化

經過60多年的發掘,在這座王朝都城遺址裏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官營手工業作坊區、最早的青銅禮器羣等重要遺存,出土了大量文物。

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綠松石龍形器,現藏於中國考古博物館。圖源:可心

藉由此,我們感受到一個王朝的輝煌氣象,遇見“最早的中國”


04. 殷墟博物館


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興兵滅夏,開啓了商朝的歷史。往後商都頻繁遷移,直到盤庚遷殷後才穩定下來。


歷經8代12位國王的統治,殷都作爲商朝後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創造了璀璨的商文明。


圖源:安陽市三疊層博遊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三千年後,當我們揭開這座已經荒蕪許久的都邑,看見已有成熟體系的甲骨文莊嚴厚重的青銅器以宮殿宗廟區爲中心的總體規劃佈局……一座商都逐漸被“還原”,商王朝的輪廓也清晰了起來。


上圖:屯南甲骨、嵌綠松石甲骨刻辭骨柶,下圖:“司母辛”銅鼎。圖源:安陽市三疊層博遊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時至今日,殷墟,這個中國考古發掘時間最長、次數最多、面積最大的古代都城遺址,仍在不斷地帶給我們驚喜。


05. 寶雞青銅器博物


寶雞,是“炎帝故里”,也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3000多年前,古公亶父在這裏開創“赫赫宗周”;2700年前,秦人由此崛起,躋身強國之列。

歷經千年歲月積澱,寶雞成爲了遠近聞名的“青銅器之鄉”。全中國最大的青銅器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便坐落於此。

圖源: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何尊底部銘文中最早出現“中國”二字;逨盤,器身銘文記錄了西周12位君王的名號;牆盤,銘文記述了周王的政績……每一件青銅器都大有看頭,值得細細觀賞。


何尊 圖源: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器以載道,來自時光深處的青銅器,將一段段歷史記憶鐫刻於身,讓我們看見文明閃爍的熠熠光輝。


向盛世而行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掃平六合,一統天下。此後數千年裏,朝代更替,疆域不斷變遷,但“大一統”貫穿始終,文明絃歌不輟。


06. 陝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

秦朝,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設郡立縣,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影響深遠。漢朝,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盛世,帶來經濟與文化的繁榮。


往事越千年,如今若想探尋秦風漢韻,新開的陝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絕對是不二之選。


陝歷博秦漢館 圖源:文物陝西


這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座集中展示秦漢文明緣起、發展、貢獻的博物館,衆多精美的文物,包括戰國錯金杜虎符、秦兵馬俑、西漢古船“絲路一號”……在我們眼前鋪陳出一幅生動的秦漢文明畫卷。


秦·跪射俑,西漢·彩繪陶騎兵俑 圖源:陝西歷史博物館


渭水河畔,歷史的迴音綿綿不絕,一路吟詠着秦時雄風漢時歌。


07. 曹操高陵遺址博物館


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分天下,爭戰不休。一時間,英雄豪傑並起,書寫了無數傳奇。


1800多年前,“一代梟雄”曹操辭世,留下“七十二疑冢”之謎,讓後人捉摸不透。直到2009年12月,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發現的大墓被認定爲曹操高陵,我們得以重新認識歷史上真實的曹操。


圖源:藝旅文化


墓葬平面呈甲字形,坐西向東,是一座帶斜坡墓道的雙室磚券墓,規模宏大。出土文物頗爲豐富,既有能證明墓主人身份的“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刀”等石牌,又有十二陶鼎、瑪瑙餅、水晶珠等器物。


有裂痕的“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刀”圭形石牌 圖源/雲上安陽


凝視高陵遺址,對話展出文物,我們與歷史重逢,近距離感受曹操一生的壯志與豪情。


08. 六朝博物館


公元280年,西晉滅吳,結束了三國鼎立之勢,統一全國。只是這次的統一太過短暫,接下來的中華大地再度分裂,陷入長期的紛亂之中。

風雲詭譎的時局下,人們尋得“自由”的精神,開創了文學、藝術的大繁榮。

圖源:藝旅文化

從東吳、東晉到宋、齊、梁、陳,相繼以南京爲都的六個朝代,上演了一幕幕歷史變遷和人世興廢

如今,建於東晉建康宮城遺址上的六朝博物館,將歷史的斑駁印痕一一收藏、展示,向衆人訴說着六朝煙雨的千古往事。

圖源:南京六朝博物館官網


一座博物館,整部六朝史。漫步六朝博物館,我們可以更好地領略“六朝風流”,理解那個戰亂紛飛但又紙醉金迷的時代。


09. 北朝考古博物館


古鄴城,“據河北之襟喉,爲天下之腰膂”,東魏、北齊相繼在此建都,盛極一時,是一方民族融合、多元文化碰撞的大舞臺。

因爲絲路的暢通,鄴城見證了早期中西商貿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歷史。自西域傳來的佛教與本土文化在這裏際會、交融,更是一度使鄴城成爲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文化中心

圖源:磁縣文旅

漳河滾滾東流去,萬事早已非昔時。到如今,唯有從那些殘存至今的墓葬、遺址以及出土文物,才能看到曾經的繁華盛景。北朝考古博物館,就全方位呈現了東魏、北齊時期的歷史風貌,帶我們回望1500多年前動盪、文化交匯的歲月。

上圖:東魏·茹茹公主墓出土的陶駱駝,下圖:北朝皇陵陶俑。圖源:藝旅文化

遙遠的北朝,雖然動盪卻富有生氣,最終把歷史引向輝煌燦爛的隋唐帝國!


10. 隋煬帝陵博物館

隨着楊堅一統江山,中國歷史進入了新時期。雖然隋朝“二世而亡”,卻居於承上啓下的關鍵位置。


圖源:隋煬帝陵遺址公園


隋朝不僅終結了南北朝的亂局,更因爲開鑿大運河、創立科舉制,給後世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蕭后冠飾 圖源:隋煬帝陵遺址公園


今天,走進隋煬帝陵博物,當我們瀏覽了隋代歷史和隋煬帝陵考古發掘出土的精美文物,就會發現隋朝是一個不應被低估的朝代,而隋煬帝楊廣也並非十惡不赦的昏君。


11. 西安博物院

盛世大唐,光耀千年。唐朝,不僅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擁有雄厚的實力,更是在文化方面造就了繁榮景象。


因而“夢迴大唐”,成爲後世中國人最刻骨銘心的感懷。


圖源:西安博物院


要一睹大唐盛世的容顏,西安博物院絕對不容錯過。金銀器、唐三彩、彩繪陶俑……形形色色的文物裏,藏着唐朝的萬千氣象。


唐代·金背瑞獸花枝鏡 圖源:西安博物院


從博物館出來,徑直往前走就是建於唐代的薦福寺和小雁塔。歷經千百年風雨,留存至今的兩座古建築,靜立城中,訴說着大唐往事。


最後的落照


唐末,羣雄割據,政權更迭頻繁。直到北宋時,才終結五代十國的亂局,恢復穩定。由宋元至明清,千年風雲變幻,造就了異彩紛呈的文化。


12. 臨安區博物館


吳越國,五代十國中存續時間最長的一個政權。公元907年,錢鏐締造了吳越國,秉持着“保境安民”的治國方針,築海塘,疏西湖,擴城垣,鼓勵農桑……使得偏安江南的吳越國日漸繁榮穩定。


臨安,就是吳越國武肅王錢鏐的故里,也是吳越文化的發祥地。青山湖畔,西徑山下,吳越千年舊事被收藏在臨安區博物館


圖源:杭州市臨安區博物館


館內設有基本陳列“東南樂土、吳越家山”,主要展示臨安地區的歷史文化。精品廳的“吳越勝覽”,則通過吳越國王陵及王室成員墓的資料與文物,再現吳越國曾經的繁華盛景。


圖源:杭州市臨安區博物館


展廳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越窯青釉褐彩雲紋燻爐、越窯青釉褐彩雲紋蓋罌和越窯青釉褐彩雲紋油燈,這三件體型碩大、工藝精湛的青瓷器物,均來自吳越國王陵中錢鏐的母親水丘氏的墓葬,是爲越窯中的翹楚之作。


13. 開封市博物館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都在宋朝達到頂峯。


北宋,看開封。《東京夢華錄》中描繪的都城開封是“八荒爭湊,萬國鹹通”,可以想見這座當時的“世界第一大都會”有多繁華。


圖源:開封市博物館


如果說《東京夢華錄》和《清明上河圖》,這一書一畫讓我們對北宋都城產生了豐富的聯想,那麼,層疊的遺蹟和各式各樣的文物就直觀再現了當時的景象。


北宋“大晟夷則”銅編鐘 圖源:開封市博物館

開封博物館這座古物殿堂之中,就匯聚了一衆精品文物,有如《開封府題名記》碑、大晟編鐘、宋鈞窯玫瑰紫窯變瓷碗……來講述大宋往事與風華。

14. 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


南宋,看杭州。800多年前,宋室南渡至杭州落腳,以鳳凰山州治爲行宮,升杭州爲臨安府;而後定臨安府爲行在所。偏居於此的南宋,又將趙宋之國祚延續了百餘年。


圖源:禹涵

光陰流轉,時過境遷,昔日王朝盛景早已湮於塵土中。南宋臨安城,究竟是何模樣?史書的字裏行間,在畫卷的水墨丹青中,我們依稀可以看到當時的風貌。

如若是加上歷史文化遺存——這個最直接、最生動的“教材”,我們就能夠進一步認識它,瞭解它。

上圖:重華宮正殿遺址本體,下圖:南宋-元·龍泉窯青釉刻劃水波紋雙魚洗。圖源;禹涵


身處今日杭州,窺見當日臨安,才知道閃爍在歷史長河中的一代風華,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而綿綿宋韻也已傳承至今,深深影響着我們的生活。


15. 首都博物館


讓我們把視野移到北方。進入遼代以後,幽州(今北京)的政治地位逐漸上升。


先是遼升幽州爲陪都,稱爲南京;而後金海陵王遷都燕京,改燕京爲中都,開啓了北京作爲都城的歷史,並歷金、元、明、清各朝而延續至今。


出土於金中都大安殿遺址的銅坐龍,推測屬宮殿建築柱頭飾件。圖源:首都博物館


走過歲月滄桑,城址歷經變遷,而北京城的故事,還有遼金元的歷史,在首都博物館都裏仍有跡可循


元景德鎮窯青花鳳首扁壺 圖源:文旅中國 楊曉君/攝


遼代獨有的雞冠壺、金中都遺址出土的建築飾件、元代窖藏出土的青花珍品……極具特色的文物,將北京往日的風貌一一勾勒。


16. 故宮博物院

明清,中國古代史上最後兩個封建王朝,跨越500餘年之久,有過繁盛之時,亦有危機並存,終究抵不過時代的洪流,走向了衰落。


要想探尋明清那些事兒,應該沒有比故宮博物院更合適的地方了。


圖源:禹涵


北京故宮,曾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自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遷都北京後,明清兩代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和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治。


清·金甌永固杯 圖源:故宮博物院


透過建築上的一磚一瓦,一梁一柱,以及院中所藏形形色色的文物,我們依稀還能看見逝去王朝的背影。




真實,或許是每一個熟讀歷史的人都下意識追尋的東西。


相比起許多歷史早已斷檔的國家,我們已經足夠幸運。自古以來,關於歷史的記載不說浩如煙海,也稱得上一句汗牛充棟。


然而,這些史書中有多少“傳言”“或許”“聽聞”,已經難以辨別。爲了追尋真相,人們早就向古人存留的器物求助甚至延伸出金石學這一門類


《金石錄》北宋趙明誠撰,是中國最早的金石學目錄和研究專著之一。圖源:深圳博物館

從古代青銅器與石刻等文物之上的文字爲研究對象,以達到證經補史的目的。而這些被收集的器物或存於書房,或列於客廳,供往來友人玩賞參考。直至後來,便衍生出博物館這樣一門學問來。


或許,歷史書與博物館的緣分就是這樣的源遠流,光看史書不看博物館,便不能獲取最確切的真實;而光看博物館不看史書,也很難從單獨的器物中獲取歷史的連接。兩者相輔相成,纔是我們所向往的最佳狀態,不是嗎?



-END-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衆號:藝旅文化




往期珍賞 · 珍品目錄
(點擊標題  即可閱讀)

博物館裏的工作人員,真的很悠閒嗎?
當世界名畫裏的女人們試圖減肥……
這部冷門高分紀錄片絕了
鑑定一下古代熱門食物雅稱
瓷器裏的絕美中國色,這高級感我慕了!
時隔五十年,龍門石窟再修復!
30+部高分文博紀錄片(內附觀看地址)

多多教育:給孩子提供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在博物館中學習。讓孩子在歷史文化遺蹟中認識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打開小程序瞭解熱門展訊👇👇👇



文 博 / 歷 史 / 文 化 / 展 訊 / 館 舍 推 薦

後臺回覆關鍵詞“投稿”
可查看約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視頻號
 

來都來了,點個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