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朋友聽說我的kindle拿去改造了,戲稱說,這操作太像是臥病在床多年的老人,終於擁抱時代,坐上電動輪椅重新出門看世界了。

耗時三天,總共花費260元。我在tb上找了一個負責改造的商家,給我的kindle oasis 1做了個大手術。換了電池、改了充電接口Type-C、刷機安卓裝了微信讀書,最終它煥然一新地回到了我手裡。

時隔多年,當我再度拿著我的kindle讀書的時候,不禁在內心說了一句:Hello,舊時代,我又回來了。


事情要從上週說起。本來我是想在家裡找個雙面膠,在書房裡一頓翻的時候,竟然從書櫃下面的一個小抽屜裡看到了我的kindle,瞬間萬千回憶湧上了心頭。

買它的時候應該是2016年或是2017年,那時候“文藝青年”一詞還算是褒義詞彙,亞馬遜的電子書商城也熱鬧地經營著。週末的午後,大家坐在咖啡廳裡,從輕巧的小包中掏出kindle開始讀書,讀到興致勃勃之時,再用手機拍一張上傳到社交媒體,絕對是那個時代的小資之舉。

說來好笑,我那時候24歲,哪怕和男孩兒約會,包裡也不忘揣著kindle出門。它彷彿是一個裝飾品,裝飾著我的某一部分人格。只可惜那時候我的心思全在搞對象和賺錢上,回頭想了想,逼裝盡了,可真正用kindle看完的其實沒有幾本書。


真正開始迫切閱讀反而是這兩年。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經濟原因,賺錢這件事變得難了許多,人也索性就勢鬆懈了下來。與其在時代中掙扎,倒不如躲在角落裡多讀讀書。我的確是在這兩年才徹底靜下心來,把之前存在書單裡的書,一本本又撿了回來。

所以再度見到我的kindle時,我彷彿是在一個恰當的時機又和舊時心動的人重逢了,我當即決定,必須得跟它再發生點兒什麼。


讓kindle復活的第一步,我動了自己給它刷機的念頭。只可惜在網上搜了一堆教程之後,我內心就打起了退堂鼓。要知道上一次我動手刷機,還是我剛上大學那會兒,買了個iPad險些被我刷成一塊白磚,弄半天才給救回來,很是驚險。

如今我的動手能力又退步了一些,自己上手刷更費勁了,我不得不想辦法求助於他人。


在tb上一搜,發現有不少商家是專門做這動手買賣的。你既可以選擇買教程,商家引導你一步一步完全,也可以選擇更偷懶的方式,把kindle寄過去,別人幫你處理好再寄回來。


至於哪些kindle能夠“復活”,商家也有著明確的說法。我幾乎可以想象在kindle逐步衰敗的這些年中,很多人在試著搶救自己心愛的那塊墨水屏,試多了,使其復活的方法論也就愈發明確了。

那天晚上,我在tb和閒魚上是一頓猛搜,試圖給我的kindle找個最好的“主治醫師”。找著找著,我發現很多人對於kindle的愛遠超我的想象。


尤其這個人,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這位朋友稱自己為“Kindle oasis1外科大夫”,治癒了幾百名決症kindle“患者”。很難想象在如今這個時代,有這樣一批人在做著如此富有匠人精神的事情。

我本想找他來為我的kindle做一場“外科手術”,但很可惜,私信他之後,他說他不做Type-C接口的改造,最終我還是找了tb上的一個商家,更加程序化地解決了我的改造問題。


由於捨不得機身的原貌,加上我有原裝的充電皮套,電量焦慮也不算嚴重,所以我沒有更換1800毫安的大電池,選擇了保守的“治療方式”。

改造完寄回的時候,我瞅著充電接口換成了Type-C,微信讀書也能和oasis1上的翻頁按鍵完美匹配,甚至有種想哭的衝動。我的kindle真的復活了。


這兩天,我幾乎是把它走到哪兒帶到哪兒。上廁所我也不刷短視頻了,全改成了抱著kindle看書,這種感受真是久違又新鮮。要不是擔心痔瘡再犯,我真想重演十幾歲在馬桶上坐著狂看小說的美好時光。

不僅我的身體不敵年輕之時,kindle改造歸來也顯得略微跟不上時代。如果你看到這裡,也動了讓kindle復活的心思,那我必須得跟你認真說說我目前使用下來的感受。


先來說說缺點。

第一,刷了安卓系統之後,它的電量確實掉得很快。我的辦法就是把書下載完之後,速速關掉WiFi、清理緩存,儘量減少掉電。如此加上原裝的充電皮套,雖然不敵從前,但日均讀書2-3h外加待機,能撐個三五天問題也不大。

改善的方案也存在,就是找人改造大的電池。原裝電池只有245毫安,通過改造可以擴容到1800毫安,不過就是後蓋得3D打印個新的,一旦改了就改不回去了。充電皮套也是。我思考很久,最終沒捨得改,打算先用一段時間再看看。

第二,刷機後時常會出現殘影。這個情況比較常見,大多出現在菜單欄界面,真正閱讀的時候倒還好。解決辦法也比較簡單,刷新一下就好了,雖然處理起來不麻煩,但確實無法做到徹底解決。

第三,略微卡頓。這個同樣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小十年前的電子產品能做到如今這一步,已經讓我很是欣慰了。我甚至有些享受kindle在加載時的“思考過程”,它讓我覺得它彷彿真的擁有生命。


再來說說優點。

最大的優點就是,它還是kindle,一如既往。我在小紅書上看到很多人說,即便換過墨水屏,但用來用去,最終還是覺得kindle好,閱讀時眼睛最舒服,持握感也是最佳。我深以為然。

其實在不刷機的時候,用網頁其實也可以登錄微信讀書,但無法脫網使用,也不能使用實體鍵翻頁,這些都是弊端。刷機之後,這兩個問題都解決了。

而且對我來說最好的好處是,kindle上用微信讀書看不到其他閱讀者的劃線和評論,這比在“當代電子設備”上的閱讀感受要純粹得多。更好的是,如果咱自己劃了線,聯網之後也能同步到其他設備,對我來說完全是取其精華。


如今這個充電皮套因為有了一些使用痕跡,反而顯得更加好看了。我摸著它,會感到格外安心。

在一個電子設備用過即棄的時代,“修理”和“改造”的存在實在是難能可貴。從那個我重新翻出它的晚上,直到今天,我都非常愉悅,彷彿我重新擁抱了舊世界,給了某個時刻一種連接。

在為這篇文章想題目的時候,我和朋友討論說,如今再用“文藝青年”這個詞是否會冒犯到一些人,但想來想去,卻又找不到更貼切的詞語來概括這種語境下的“我們”。不如算作自嘲吧,笨拙地自嘲,或許只有“我們”才會在2024年因為kindle的復活而開心許久。



我們不止可以在這裡見面

微博:@胡辛束 丨小紅書:@胡辛束

小宇宙丨播客:@百分之十Radio



記得關注我之後 標一下星標才不會走丟

商務聯繫:[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