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買排骨變“豬肋骨”,這位女顧客的遭遇你怎麼看?
前幾天,一則“買排骨變豬肋骨”的新聞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事情是這樣的:河南一位女子去市場買了7斤排骨,老闆熱情地幫她剁成小塊。
可回家一看,這7斤排骨中竟有六斤半是壞肉!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案例。
1.
案情回顧
這天正好下雨,女子想在家做一鍋排骨湯。她來到市場,被一個騎三輪車叫賣的女子吸引住了。這個攤主說自家養豬,是自產自銷,保證吃得放心安心。
在攤主的熱情推銷下,女子挑了一塊排骨,稱重後是七斤多,攤主還貼心地抹了零頭。更讓女子感動的是,攤主主動提出幫她把排骨剁成小塊。
女子覺得攤主真是熱情周到,付完錢就高高興興地拎著排骨回家了。誰知道,準備下鍋前再看一眼,她當場就傻眼了!
袋子裡哪還有什麼新鮮排骨?全都變成了碎肉、壞肉和淋巴肉。把壞肉挑出來後,能吃的肉簡直少得可憐。
氣憤難平的女子立馬拎著排骨殺回市場,找攤主理論。起初,攤主還不承認自己有錯。兩人爭吵起來,引來不少人圍觀,有人還拍照錄像。
這時候,攤主態度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說是自己拿錯了,願意換成新鮮排骨。可女子哪還敢要啊,直接說:“你家的肉送給我,我都不敢吃!”
女子一氣之下把排骨倒在地上,攤主也知道理虧,趕緊把200元退給了女子。
2.
法律分析
這個案例涉及到多個法律問題:
1.欺詐行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恪守社會公德,誠實信用,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攤主用壞肉充好肉的行為,明顯構成欺詐。
2.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法》規定,禁止生產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黴變生蟲、汙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攤主銷售變質肉品,已經觸犯了食品安全法。
3.計量欺詐:《計量法》要求經營者不得短尺少秤,計量必須準確。攤主在稱重時可能存在缺斤少兩的行為。
如果女子想要維權,可以採取以下步驟:
1.保存證據:拍照錄像,保留購物憑證。2.投訴舉報: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舉報。3.要求賠償: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可以要求退一賠三。4.法律訴訟:如協商不成,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3.
案件啟示
這個案例給我們幾點啟示:
1.貨比三家很重要。別被“自產自銷”、“絕對新鮮”這樣的宣傳詞忽悠了。多看看、多問問,選擇信譽好的商家。
2.當場驗貨很關鍵。買肉類這種易變質的食品,最好能當場查看。如果商家主動要求幫忙處理,更要留個心眼。
3.保留證據要記住。買東西時記得索要小票,如果發現問題及時拍照取證。沒有證據,維權就會變得很困難。
4.理性維權要學會。遇到問題先冷靜下來,收集證據,理性溝通。如果協商不成,可以通過正規途徑維權。
5.提高警惕要謹記。對於流動攤販或者價格明顯低於市場的商品要格外小心。俗話說“便宜沒好貨”,有時候還真不假。
這位女子的經歷告訴我們,買東西時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能只看表面。作為消費者,我們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不給不良商家可乘之機。監管部門也應該加大對農貿市場的監管力度,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給大家留個思考題:你覺得在農貿市場買肉,有什麼好的辨別方法和技巧嗎?如果你是市場監管部門,你會採取哪些措施來防止這種事情發生?
免責聲明:本文根據真實案例改編,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本文不構成任何法律意見或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END
聲明:原創文章,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點上方卡片關注【小理案說】
朋友在看
太荒唐了!上海男子閃婚2天后傻眼:20萬彩禮打水漂,"新娘"竟是人妻!法院一審判了:彩禮必須退!直播退彩禮。
太不要臉了!上海,某小區買房送奔馳,男子貸款420萬買房,開發商卻表示只送奔馳1年使用權。法院判了
太無恥了!湖南新娘竟在洞房花燭夜"逃婚"!16萬彩禮只願退3萬?她的一句話讓人怒火中燒!
別忘了點分享、收藏、在看、點贊哦!